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徐競先編著:「印尼十年」(一)序及導言
2008/03/09 06:35:20瀏覽2632|回應1|推薦7

(甲) 神道主義政黨

  徐競先編著「印尼十年」(LAHIRNJA  INDONESIA) 1941~1950

                                                                                                          序

      「印尼十年」﹐是紀述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年間的印尼史實。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於一九四五年八月誕生﹐其前因後果的經過時期﹐正為「印尼十年」的主要部分﹐所以本書又名為「印尼之誕生」。在印尼獨立之前五年﹐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為什麼發動太平洋之戰?這個戰爭如何進行?及其結果如何?本書都有扼要紀述。尤其太平洋戰火延至印尼領域時的情形﹐更有翔實的報告。

這一部分﹐可做為日本在太平洋的戰史來研讀。在印尼宣佈獨立後的四年之間﹐是印尼民族以血肉對抗荷蘭捲土重來的革命里程碑﹐這些是印尼人民用血淚寫成的詩篇﹐是他們開國的奮鬥史。作者以為欲明瞭印尼獨立運動的發展過程﹐除了對獨立前後十年間的主要活動﹐應加了解外﹐對於後來活躍在印尼政壇的政黨及其重要人物的出處和目標﹐都有指出其來龍去脈的必要。

因此﹐把原擬另訂專刊的「印尼政黨概況」﹐也附在這「印尼十年」之後﹐以成完璧。理由是它們的關係太密切了。由於「印尼政黨概況」的配合在一起﹐已使「印尼十年」所包含的時間和鬥爭史實﹐自「十年」上溯至「四十年」了。相信以後若干年之間﹐印尼政局的推移﹐也還跟它有不少的關係。

    印尼的情勢﹐過去無論在政治﹐文化﹐經濟﹐地理及國際關係上﹐都求為中國朝野所重視﹐是無可諱言的。在政治上言﹐印尼前此是荷蘭的殖民地﹐一切政治措施﹐都看在荷蘭的臉上﹐近在印尼的百萬僑民﹐偶有事故發生﹐要到遠在西歐的海牙去談話﹐兜幾千里路的政治圈子﹐結果﹐不是時過境遷﹐就是無關痛癢的不了了之。僑民常發出「海外孤兒」的怨聲﹐不是無因的。當年正月中國派赴萬隆出席聯合國亞遠經濟會議代表周書楷公使﹐在椰城僑民的歡迎會上曾說﹐當一九四六及四七年間印尼發生大動亂時﹐政府外交部才捨棄兜海牙的政治圈子﹐直接對印尼辦理交涉。這說明政府的有責當局﹐還是靠印尼僑胞的血淚交流﹐才打動「直接照顧」的念頭的。但還沒有摸著時代的主流﹐在印荷間﹐仍不免有輕重之態﹐以致一九四九及五○年的對印尼外交﹐遭受澈底的失敗。據作者多年來與印尼朋友間的接觸﹐知道當年印尼所以迅速承認中共政權﹐完全是中國抗日勝利初期﹐最高當局﹐僅念念不忘於「對日寬大」;對印尼的獨立運動﹐缺乏「扶助弱小」的措施。印尼承認中共之舉﹐原非得已的。

    在文化領域中﹐民國以來雖有「暨南文化事業」機構的成立﹐但其努力始終未能掙得若干比重。尤其對印尼或馬來的文化觀念﹐更微不足道。遍查國內出版物中﹐曾有幾何是有關印尼或馬來文化的著述?在芸芸學術界中﹐有幾個願意低頭向印尼或馬來文化中鑽研的?歷年來﹐中國文化教育及僑務有關人士﹐願意到歐美去的﹐就倍蓰於到南洋的十之一。而一般袞袞諸公﹐寧願避重就輕﹐捨近圖遠﹐試問誰為為之﹐孰今致之?

    若從經濟﹐地理及國際關係看印尼﹐那將來的印尼﹐一定是領袖南洋的大國。將來的亞洲問題重心﹐將繫於中國﹐日本﹐印尼﹐印度四個國家間的關係。倘這亞洲四大國能和諧合作至若干年代﹐盡量發展這四大國間的人力文化及天然資源﹐潤滑交流運用﹐必可創造新的亞洲文化﹐而與目前的歐美文化並駕齊驅﹐並可能將世界問題重心﹐自歐美移至亞洲來。

    前面的亞洲美麗遠景﹐是要靠亞洲人民自身的認識和努力。近頃﹐旅居星洲和馬來亞的華僑﹐正發揮自身的力量﹐籌辦中國大學﹐華僑的這種努力﹐相信是不會失敗的。這所大學﹐已定名為「南洋大學」﹐英文名則定為「South Seas University」。這所南洋大學的籌辦﹐作者除虔心祈其實現﹐並對於中英文字的定名﹐深感與本書篇首導言中關於「南洋」的觀點﹐有其吻合處﹐至覺欣慰外﹐且聞該大學將以英國語文為第一第二主要研究目標﹐印尼(或馬來)語文﹐將列為第三主要研究目標。果如此﹐該大學更具有遠大眼光和任務。因為該大學循此目標邁進﹐不僅可以糾正往昔中國朝野對南洋偏枯現象﹐且可為將來中南文化學術交流的中心機構之一。它對於促使亞洲美麗遠景的實現﹐將有不可磨滅的地位﹐予企望之!

  二次大戰之前﹐若干熱心南洋人士﹐曾有一個願望:希望旅居南洋各地的文化人﹐以觀感所得將南洋事物多多介紹於中國人之前。這種願望的所以發生﹐是感到中國國內許多有關南洋的出版物﹐不少是轉譯歐美日人的著述﹐有些是綴拾道聽途說﹐自已足不履南洋﹐徒以外國人的眼光傳述。而於眾多華僑有切膚關係者﹐常不著一字;且有錯誤疊出者。如某書局出版的華校高小史地教科書中﹐記載椰城八茶罐(Petekoan現多稱八帝貫)的傳說﹐說是宋朝鄭所南以八罐茶葉與土人換來而得名的。以此史話編入教科書﹐真荒乎其唐!誠以南洋諸地各有其獨特的語言習慣﹐置身其地的﹐常不易了解﹐何況未出國門的人呢?這也就是若干有心人所期望於南僑文化界要多所致力的!

    一九二八年的冬天﹐先叔父一球﹐給我一個前來印尼的機會。廿五年來的大半時間﹐係服務於僑界文化教育機關。平日雖對印尼事物多所關心﹐但沒有把握住「登堂之鑰」--當地的語言文字﹐總是望門興嘆。一九四○年執教於萬隆﹐期年而太平洋戰事爆發。日軍既至而未嘗受逮﹐深幸留得自由耳目﹐以觀察當前時勢的變化。本書有關日軍進佔印尼的資料﹐大部是在那時所搜集的。及日軍屈降﹐英印軍接防萬隆﹐又引起南北區的衝突。最後南區的一把火﹐住所被焚﹐一部未及攜出資料﹐俱化為烏有!

    一九四六年夏﹐以難民身份挈家小來到椰城。一九四八年五月﹐創辦星期日報﹐曾斷續介紹印尼事物。一九五二年二月下旬﹐憶及日軍進攻爪哇﹐倏已十載﹐乃整理舊稿﹐並搜集新資料﹐於三月二日起在星期日報為「印尼十年」專篇﹐連續刊載八個月。得讀者的鼓勵﹐即於一九五二年十月重行整理後改印單行本。又歷六個月﹐得以問世。

    本書的若干資料﹐曾得黃友信﹐朱昌東諸兄的幫忙﹐有多輻圖照﹐係轉載Yudhagama 月刊﹐並承印刷處同人的耐心排改﹐統此伸謝。惟作者格於能力﹐見聞有限﹐漏誤難免﹐尚希讀者諒之﹐教之又本書出版的另一意義﹐可作為星期日報發行五週年的紀念物。(1953.03.12)     

                                                                                                        導言 

    我們把世界地圖展開來查看﹐注意中國東南面的大海中﹐便很容易發見一大堆數不清的大小島嶼﹐分佈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斷斷續續的接連著亞洲大陸和澳洲。這些島嶼及其鄰近地方﹐因為是在我國疆域的南面﹐我國人便通稱為南洋群島或南洋地方。

    這一群大小島嶼的散佈﹐是地球表面最大的陸地碎裂部分。他們環峙在中國的東南﹐作成兩大弧形的行列﹐好像是我國的衛星。第一列從台灣起﹐延展至菲律濱婆羅洲等地;第二列從西里伯斯﹐摩鹿加﹐新幾內亞﹐小巽他﹐爪哇﹐蘇門答臘而至緬甸的南部。它們都是接連澳洲的橋樑。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現在南洋地方的名稱﹐有過不同的說法。漢唐時候﹐是叫做南夷﹐南蠻﹐其地域不明﹐只是籠統的稱謂;到元明時代﹐卻叫做東洋和西洋了﹐它的界限﹐是以婆羅洲以北的地方﹐叫做東洋﹐婆羅洲西面以外的地方﹐叫做西洋。明朝三保太監下西洋所到的地方﹐都是越過婆羅洲西海角以外的所在﹐便可以明白那時所指的西洋了。至於南洋名字的出現﹐那是清朝時候的事。在清朝初年的文獻中﹐始有南洋事宜的論述﹐到了清末﹐在官廳文書的報告中﹐才有南洋名字的使用。從此以後﹐南洋這個名詞﹐漸漸也就為國人所習用﹐到了現在﹐已是我們所熟知的名字了。

    但是南洋的涵義﹐該怎樣確定呢?中國近代史冊上把它分成狹義的南洋和廣義的南洋兩種:狹義的南洋﹐是指菲律濱﹐東印度和馬來半島而言;廣義的南洋是包括暹羅﹐安南﹐緬甸在內。可是這樣所確定下來的狹義廣義的南洋界說﹐究竟以什麼作依據呢?大概是以政治的情勢為主﹐而於地理的自然狀況為次的。關於這點﹐我覺得很有研討的必要。

    以政治的情勢來定界說﹐是牽強的﹐也是暫時的。因為政治情勢常隨時代而改變﹐而政治的發展﹐更不能依自然情勢而受限制。所以南洋的界說﹐應該以地理的見地為依據﹐才能得到正確的概念。我以為「南洋」這個名字﹐是以中國為本位而屬於地理範圍的問題。因之﹐南洋的涵義及界域﹐我個人有如下意見。

    我們再查一查地圖﹐在台灣海峽以南的海面﹐稱為「南中國海」或稱「南海」。但在民間﹐卻別稱為「七洲洋」﹐這是史冊少有紀載的。我以為這「南中國海」或「七洲海」應道地的改為「南洋」。就以這「南洋」的自然地理為依據﹐規定環繞這「南洋」的地方﹐叫做「內南洋」。從東邊的菲律濱群島起﹐經婆羅洲﹐折而西﹐沿勿里洞(Belitung)﹐邦加﹐新及(Singkep)蓼島(Riau)而至新加坡﹐北接馬來半島暹羅安南等地﹐都是環繞著這「南洋」的﹐就可稱為內南洋地方或簡稱為內南洋。

    這內外南洋的劃分﹐比諸狹義廣義的分別﹐都要自然而明確得多。既不受政治情勢的影響﹐更無牽強記憶的模糊印象。而且在地質上看﹐內南洋諸地﹐除菲律濱外﹐全都沒有火山的痕跡;但外南洋的地區﹐卻由東至西的綿延而過﹐連成為一條火山地帶﹐火山數量之多﹐至足驚人。這種自然現象的分野﹐實有助於內外南洋的區分。再從中國本位上說﹐內南洋的距離較近﹐外南洋較遠﹐其字義亦符合。至於文化風俗習慣﹐內南洋的菲律濱﹐西北婆羅洲﹐勿里洞﹐邦加﹐馬來亞﹐暹羅﹐安南諸地﹐都和中國的關係極密切。而外南洋卻就流遠多了。

    上述的南洋名稱﹐原只是我們中國人所使用的。在歐美人對南洋的概念﹐並不像中國人的廣泛﹐所以也就沒有一個可以概括南洋的地名。他們對島嶼部份﹐稱馬來群島或東印度群島﹐也有稱為馬來西亞的﹐而於大陸方面的安南暹羅緬甸及馬來半島﹐稱為印度支那半島﹐或分別稱為前印度半島及後印度半島。直到第二次大戰期間﹐才有「東南亞」的名稱出現﹐稍可與「南洋」涵義相等。但﹐我們實仍須保有把「南洋」這個名稱世界化的要求。

    東印度群島﹐原是馬來民族繁衍的地方﹐所以往昔有馬來人﹐馬來語﹐馬來群島等名詞使用。但到了現在﹐這些馬來名稱﹐已為「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所代替﹐而那些馬來稱謂﹐便漸歸沉寂了。中國人對印度尼西亞名字﹐簡稱為印尼﹐這名詞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是很生疏的﹐迄日本敗降而有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誕生。於是印尼的大名﹐才為世人所熟悉了。

    這印度尼西亞名字的來源﹐是由兩個希臘字所組成的。那就是:Hindos(印度)Nesos(島)。這名字是最先為十九世紀英國人種學家Logan, Earl 和 Hamy等人所採用﹐再由他們的德國同事所沿用。較後則更為荷蘭歷史最悠久而有名的萊頓大學所襲用。直到一九二四年印尼民族運動啟端時﹐他們也就用起這名字來號召﹐而廢用「馬來」的名字了。

    照希臘字的「印度尼西亞」原義來看﹐是指群島而言。簡單的說﹐印度尼西亞是散佈在太平、印度兩洋之間的島嶼。而居住在這裡的人種﹐是棕色人種。從體格上說﹐可以分成兩大類:住在西里伯斯島以西一帶地方的﹐他們身材中等﹐膚色棕黃﹐髮黑而直﹐是東方人的體型;住在安汶﹐巴布亞(Papua 即新幾內亞。印尼獨立後﹐改稱伊里安 Irian)一帶地方的﹐則體格魁偉﹐膚色黑而髮捲﹐是屬於黑人型的。至於他們的語言﹐那是更複雜的了。

    根據語言學者的研究﹐這些棕色人種所用的語言﹐種類繁多﹐但總而稱之﹐叫做奧斯特羅尼西亞(Austronesia)。其分佈地域﹐非常廣闊﹐東起離南美洲約四十英里的霸斯島(Paas)﹐西至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北自台灣之南﹐以迄澳洲東南的新西蘭島﹐都是他的範圍﹐佔有了太平洋﹐印度洋間的龐大地域。

    把這奧斯特羅尼亞語分析開來﹐可以別為東西兩群。屬於東群的凡三:就是玻利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內西亞。屬於西群的有十一:如台灣土著的大佛郎及新康語﹐菲律濱島各方言﹐西里伯斯島北部的明那哈沙(Minahasa)語﹐南部的蘇拉威西(Sulawesi)語﹐婆羅洲東南的達耶克(Dajak)語﹐摩鹿加群島的亞利佛魯語﹐爪哇及蘇島的各方言﹐越南的占婆語等都是。而印度尼西亞語則是基於馬來語﹐而吸收許多別種語言的新興民族語。

    目前印度尼西亞的境界:東西兩端﹐西自東經九十五度起﹐東至東經一百四十一度止(包括西伊里安)﹐計有四十六度經線;南北兩面﹐由北緯六度延展到南緯十一度﹐計有十七度緯線。陸地面積共七十三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七千五百萬﹐這些地區﹐在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之前﹐是荷蘭統治的殖民地﹐稱為荷屬東印度﹐簡稱荷印。

    荷蘭統治這些地區﹐前後達三百五十年之久﹐勢力相當深固。如非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則荷蘭勢力﹐不易推翻;印尼民族的獨立意識﹐無能迅速普遍而深入﹐以發掘民族潛力。日本戰敗投降後﹐印尼直接由日本手中獲得政權和武裝﹐雖荷蘭勢力捲土重來﹐已能以自已的意志、血肉、力量來抗拒荷蘭的壓迫﹐爭取自已的自由和獨立而建立起新的國家來了。

    本書以後各篇﹐是紀述一九四一至一九五○的十年間﹐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作戰史實;暨印度尼西亞的獨立鬥爭和建國的經過。這十年﹐是印尼的一個大時代。它不僅關係著印尼民族本身的興替﹐還影響著遠東情勢的轉變。對華僑的前途﹐更有其密切的關係呢。(其他內文請見徐新漢編著“父親畫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679213

 回應文章

ellen chou 雨僧 晴時多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珍貴史料
2008/03/09 13:59
一個大時代的珍貴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