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劇《黛安娜》與小說《黛西·米勒》
2021/10/09 22:38:59瀏覽2235|回應0|推薦12
關於黛安娜王妃,我們知道得太多。媒體時代,或深或淺,人人都成了皇室觀察員。我們見證了一個沉迷言情小說的19歲幼教老師,美夢成真,嫁給了王子。亦步亦趨,我們尾隨身高1米77的她拖著7尺婚紗,走進教堂,步入皇家;得知王子對高人氣妻子的忌妒,我們不可置信;竊聽到王子和小三卡蜜拉露骨的情色對話,我們嗤笑鄙夷;人前光鮮的王妃自爆患了產後憂鬱與長年暴食,我們同情;當她報不忠丈夫以不倫時,我們惋惜又擔心…。志願或被動,狗仔隊拉著我們,參與她的沉淪與--毀滅。


她說「我不能呼吸。每當我頭一抬高水面,就被摁下去…」 24年了,各式文學(小說傳記)藝術(影視歌劇),推陳出新,接力打造一幕幕帶著懸疑的傳奇,為新世代複刻回憶,添油加醋,層次豐富。

死時仍年輕美麗並非成為傳奇中傳奇的主要因素,公主與王子童話破滅,也所在多有,何以只有她被成功地打造成跨世代的文化表徵?黛安娜,這位延續羅馬神話狩獵女神之名的凡女,為何至今仍在攫獲你我的注意,且後力猶勁?

黛妃現象議題太大,涉及新舊文明體,思想的衝突,包括階級,父權,君權,女性覺醒,教育,宗教,媒體道德,民眾心理,乃至病理科學...歐美文學藝術家之所以對黛安娜如此熱衷,因為這裡頭有太多符號可無限排列組合,太多意象,如欲望,恐懼,敵意,愛情,忌妒...可供構建與操縱。影響深廣,在中外古今歷史上,似無人能出其右。

或許我該缩小範圍,就先從2021年百老匯歌劇《Diana》談起吧。

這齣歌劇,即使以影音呈現,亦未稍減其精彩,兩個鐘頭,明快交待了黛安娜短暫炫麗的一生。飾黛安娜的演員,面貌神似,演繹到位,嗓音清亮,從頭嘶唱到尾,猶游刃有餘。其他主角表現亦可圈可點。其中,「龍套群」演出吃重,在歌舞劇中少見,這群優秀演員唱跳俱佳,出現在各式場合,既是僕眾,亦是侍衛,民眾,貴族友人,病人,狗仔隊...。

這齣歌劇,老實說,並無特別令人起共鳴的編曲,令人激賞的是場景的設計與變換。這會兒,黛安娜才在餵嬰兒威廉奶瓶,下一秒轉身,哈利就躺在搖籃裡。黛安娜著上婚紗的那幕,直逼川劇變臉。

開幕曲,19歲的黛安娜就直接了當表示她不可被低估。不僅英國皇室,全球的皇室觀察員,都萬萬沒料到這名清純到青澀的小姑娘,竟具如此動搖國本,顛覆皇室的本事。片中她反覆唱出她追求獨立,活出自我的決心,她獻身弱勢團體,洋溢女性主義與人道的訴求。即使壯志未酬,歷史印記已然清晰。這是正面的黛安娜。

羅馬神話中黛安娜除了是狩獵女神,亦是月亮女神,並司陰間權利。後期黛妃的復仇架勢,是張著有如下弦月弓箭的復仇女神,然而她畢竟是人,不是神。間接豢養的獵狗群,聞腥而至,她成了獵物,再無法全身而退。

黛妃的崛起,一度振興日薄西山的皇室,無懈可擊的慈善王妃形象,美麗不可方物的時尚教母姿態,公關營造,媒體哄抬,功不可沒。其實,黛安娜本身並無傾城魅力,也奇在她具有藉媒體公關「操控」人心的本領,狩獵女神號角一響,獵狗即奔至定位,百分百攫殺獵物目標。至今無人能走出其光芒萬丈下的陰影。凱特再打扮,也穿不出她的韻緻;梅根再如何故作叛逆,也只是東施效顰;更別提卡蜜拉,即使嫁給了王儲,將來有可能母儀英倫,在世人眼中,不過是個乞人憎的小三。黛妃打造的舞台,只容她是唯一巨星,她的意外死亡,畫下的是驚嘆號與問號,她的故事沒有句點。


黛安娜式的「天真」,其實帶有一些貴族階級傳承的「城府」,不如此何能脫穎而出,擄獲花心王儲?放下身段的鄰家姑娘親和力,不受感召的庶民幾希?向來高高在上,眼高於頂,自詡菁英的查爾斯,對小姑娘的天真浪漫,一時新鮮,不多時定感乏味。相較黛安娜涉世未深的幼稚淺薄,與具同檔次文化浸潤的卡蜜拉自是合得較來。


皇家要的是貞潔服從,無法容忍任性與過度標榜自我的成員,黛安娜有努力想要求得夫君的愛情與婆婆的認可,卻迎來一次次的打擊,終至被擊潰。

西方文學,若有陷於類似困境的角色,在我看來,就是美國作家亨利· 詹姆士(Henry James)筆下的《黛西· 米勒》(Daisy Miller)了。中篇小說在1878年出版即轟動歐美,詹姆士一生著作等身,筆下無數人物,唯黛西迄今屹立文學殿堂,成了”Bad good girl“(壞的好女孩) 的文化象徵。

紐約富家女黛西與家人到瑞士旅行,認識了歐化的美國青年溫特伯恩(Winterbourne)。原本兩情相悅,終因黛西不願墨守當地上流階級的成規,一齣輕喜劇,逐漸演變成悲劇。


溫特伯恩本身與一名年長婦女似有逾矩,卻服膺維多利亞式的衛道,受姑母影響,也認為黛西與其他男士出遊,過於輕浮,要求黛西嚴守社交禮節,他說「調情是純粹的美國傳統,在這裡不存在」。個性開放,天真浪漫的黛西,不願受束縛,說風便是雨,一次次衝撞了當地美國人形成的「上流共識」,而被所有人排擠拒絕。「唯一可預期的是她不可預期的行為」,溫特伯恩逐漸心涼,也認為黛西不過是個徒具美貌,魯莾淺薄,沒教養的女孩。

小說以溫特伯恩的視角進行,而他的觀察總受到那個狹隘的歐化美國人社交小圈仔的影響,讀者無從得知黛西真正的心思,只能從她的言行揣測。從19世紀末到現在,物換星移,解讀黛西米勒的任性和歐化美國人的意識型態,隨時代思潮演變,仍常有新的批評與解讀。

黛西究竟自以為是到何種程度?西諺有云”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意為「入境隨俗」,她不僅不守「上流社會」戒條,還要挑戰當地人的禁忌。黛西到了羅馬,明知當地人有個迷信傳說,只要在晚上到競技場廢墟就會死掉。陪她出遊的男士也曾警告當地緊鄰瘧疾大本營,很危險,黛西仍我行我素。之後,果真染上羅馬熱病,香消玉殞。臨終前才對溫特伯恩表達愛意,為時已晚。

從黛西對於小圈仔拒絕她的反應,有時難過,更多明知故犯,激怒他人,可看出她其實挺在意那些人對她的看法,她也想打入那個圈圈。這是悲劇的開始,因被拒,而強化了偏執,這或也是黛妃自毀的開始吧?

絕大多數的我們永遠不會成為黛妃或黛西式的人物,但她們的思維,透過各式文學藝術的詮釋勾勒,讓我們看清她們所屬或削尖頭想鑽進的那個階級是多麼的病態;那些自詡上流社會人士的眼界竟如此狹隘。

文學之可貴,不在創新型式,找到新語言。真正的好作品,不故作姿態,意識胡亂漫流,它,必須言之有物,有趣,有結構,引人入勝,這才經得起時代篩選。這是經典之所以會成為經典的原因。它,用明白的語彙探討不可捉摸的晦暗人性,提供一個座標,甚至是燈塔,指引欲海浮沉的人們自我定位,幫助判斷真假價值。這是人們愛看戲的原因,透過真實或虛構的人物,兩三個小時,設身處地不一樣的人生。

(10/9/2021)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iao&aid=16924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