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就在今夜
2010/06/23 01:55:15瀏覽2439|回應35|推薦176
引用文章:是「專家」還是「藝人」?

這兩天我在「後院」(訪客簿)貼了這個公告:

又有一集我去擔任來賓的節目要播出囉!

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

第143 囧 6/23 (三)9:00 PM

主題:爸媽愛比較  愛孩子?還是愛面子?

..................................................................

也許有些格友沒時間繞到後院去看,今天想想,乾脆寫一篇文章,把那天錄影時沒講完的話,在這裡說個過癮。


這個「
爸媽愛比較  愛孩子?還是愛面子?」的主題是要聊些什麼呢?製作單位的構想是:「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想要讓自己和子女顯得高人一等。父母的愛,總在高期望下,出現了『比較』,也因為有了比較,孩子總是苦苦追尋著那個父母心中的高標準,如果不小心失敗了,父母的比較、責難,就變成孩子心中無止盡的自責。」(以上摘自該集錄影腳本

錄影當天,五十個「爸媽」和五十個「孩子」坐在攝影棚裡,由主持人李四端引導,分享著自己的經驗。非常有趣的是,「爸媽」那邊幾乎都不認為自己曾經拿孩子來炫耀過,而「孩子」那邊都說父母會拿他們跟別人比較、或者炫耀。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後來有些「爸媽」說,之所以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是為了要激勵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出發點和動機都是出自善意;而「孩子」這邊則紛紛表示,這樣的激勵是沒有效的,他(她)們並不覺得受到鼓勵,只覺得壓力很大。


節目中有一位媽媽,每次評論女兒都要加上一句:「她是比較不會唸書啦,功課不好……。」連最後應主持人要求稱讚女兒,都要說:「雖然你沒給我惹過什麼麻煩,只是功課比較不好……。」我在旁邊聽了直搖頭。忍不住插嘴:「可不可以不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行行都能出狀元啊,為什麼只用『功課』這個標準來衡量孩子呢?

當天在錄影現場,我可是相當激烈地表達了我的意見,不過,不知道經過後製剪接,我說的話還剩下多少?儘管因為眼睛要看著攝影機、不能亂瞄,但好幾次我從眼角餘光看見,當我為孩子們「請命」的時候,不少年輕人頻頻點頭哩!

這麼多年累積下來,算一算我還真錄過不少當紅的節目(像:「新聞哇哇挖」、「沈春華Life秀」、「聚焦360°」等),有些節目播出時我會側錄下來留念,有些則懶得錄,有的甚至連播出的時候都錯過了
最近參與得比較多的這個節目「爸媽囧很大」我特別重視,不只是自己看,也會邀請朋友觀看,原因很簡單:這是跟「孩子」有關的,我希望藉此釐清一些親職教育觀念,讓父母和孩子們都減少一點壓力。

想當年青春正盛時,上電視還人模人樣的,肯定比較有看頭
,現在一整個歐巴桑的樣子,其實是很想藏拙的啦!但心裡總是有另一個聲音,希望讓更多人開始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議題。

因此,當我利用自己的格子略帶靦腆地
打廣告時,免不了要再呼籲一下:請大家看節目、看議題的討論就好,至於歐巴桑是否礙眼,就別討論了吧。哈哈!

是的,就在今夜。九點鐘,我與你相約在公共電視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unselorNo1&aid=4155864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最近看了部很有趣的卡通
2010/07/25 16:21
我曉得年紀稍大的人 對日本卡通是沒什麼興趣的
最近看了部蠻有趣的日本卡通 「笨蛋測試召喚獸」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設定
學校裡面是強調學業的競爭 分段的班級
而遇到競爭時 學生們會召喚召喚獸來進行對戰
召喚獸的能力值強弱則是看學生們的在校成績
主角則是個笨蛋 在校成績極差 差到需留校觀察
平時興趣則是玩電玩 收集女性的誘人照
偏偏班上僅有的兩位女生 喜歡這樣的笨蛋
(這僅存於卡漫的宅男幻想設定)

看完這部片 我的想法是 怎麼會有這麼笨的人
卻又很好笑
看到很多社會的現實面
在校成績差的學生 在大人的世界裡總是充滿的批判話語
沒有了成就感 沒有滿足感 怎麼能讓他朝更多方向發展
我覺得做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 如何激起小孩的興趣
讓他不會覺得挫敗 而能持續的練習

智商高的 那表示他過目不忘的能力強
但終究還是需要思考 把內容融會貫通
熟能生巧 大腦的運作就是如此
當你愈熟練 大腦運作的區域就愈發達

我覺得台灣是個安全感很低的國家
在成人的世界裡 常會聽到的抱怨
做一行怨一行
非要小孩比自己更有成就 更有錢
卻不認同自己在這工作上的樂趣 成就

於是很多小孩在被迫限制下成長
我記得我國中的校訓是 現在辛苦三年 將來享受六十年
記得補習班常耳提面命的是 現在認真讀書 考上學校再玩

記得曾在dr.house裡看到有段內容大意
對方跟他說 你什麼錯都沒犯過
(指的是年輕好玩的種種事)
那你真是個無趣的人

當我接觸的人愈來愈多 發現這樣的人
真的很無趣
因為你不曉得跟他聊什麼 他什麼事都沒經歷過
什麼事都沒興趣 什麼都有著一堆限制

大腦的運作就是熟能生巧
社交也是 而這社會非常需要這
有很多事情是無法靠成績做判定的
而且學習是永無止盡的

不是小孩的功課不好就是差
是父母願不願意給小孩機會 給他成長的空間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8-12 16:20 回覆:
抱歉忙到沒發現舊文章有一篇新回應,回覆遲了。

你說的卡通我「果然」沒看過,但你的領悟我很有同感。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很多在學校成績差的人,在社會的各行各業嶄露頭角,都有驚人的爆發力。我真的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完全過時了。

最喜歡你這兩句:


有很多事情是無法靠成績做判定的

而且學習是永無止盡的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社群功能
2010/07/10 07:48

學業成就(包括五育)恰好是學校存在的目的。成績的存在是無法避免的。

難免會有這樣的母親說:"她只是功課比較不好,...",如果孩子也會因為這句話而受傷,表示"學業"這玩意兒就是大家在"學校"這個社群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與其躲開,不如敎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就是成功的學習。至少要教育孩子學會面對學習,不能夠愈到困難就躲避,或者把壓力責任都拋給父母師長。

有個聯考制度,即使即將以免試來替代一次基測,競爭就是存在,學習的過程就是敎育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不必因為成績好而驕傲,也不必因為成績差而自卑,多栽培孩子多元能力,才能面對日後社會的競爭。有了專長和能力,活著才會有自尊。

我想父母和子女之間欠缺的是溝通,希望李四端的節目最後提供父母和子女之間達成溝通和解的效果。有時候孩子自己的自尊或自卑也會曲解父母的每一句話。而父母要學習說話的技巧,希望節目過後,有人會指點那一位無心的母親一些說話的技巧,解開她孩子誤會母親的想法,這樣就更能夠幫助親子良好互動!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13 06:24 回覆:
我雖沒出國唸書,但有時觀察國外的教育,很羨慕一些「栽培孩子多元能力」的設計,不像古時候的科舉制度那樣「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也不像現在的聯考或「類聯考」的入學管道那樣斤斤計較於學科成績,而是只看到「能力」,各種各樣的能力。

有時想想,也許我太理想化了
我也知道,只要「哈佛」、「台大」等名校存在一天,人們還是免不了會有一些虛榮,對兒女有這樣的期待。我只是好心疼每一代的孩子,必須背負著這樣的壓力,唸著許多自己並不喜歡的書、在大熱天考著自己不喜歡的試、擠那一道道的窄門……。

媽咪小妹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原生家庭
2010/07/07 10:35

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法, 是來自原生家庭, 我父母如何對我, 我就如何對待我的孩子.

但是時代不同了, 事事都在變, 人也得學習改變. 不能用那些八古的舊關念, 來面對現在的新時代年輕孩子. 做父母的也得不停修正自己的腳步, 迎接新時代的求新求變的年輕孩子.

更勉之!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8 06:22 回覆:
是啊,時代在變,父母親一定要跟緊一點,不要落後太多,免得被孩子們歸類到「該送到博物館典藏」的瀕臨滅絕物種。

要擺脫原生家庭的模式並不容易,需要經常的內省和提醒呢!


微笑天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節目,好意見!
2010/07/05 01:53

這個節目真的很棒!

雖然因為不常看電視,但只要剛好遇見重播,我就會忍不住一直看下去,因為真的不錯,很不同於一般的談話性節目。

好可惜,這集我竟沒看到......可惜!

一定很精彩!下次不要再錯過才好! 


惠風和暢惜芳草.琴韻悠揚伴知音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57 回覆:
謝謝您的欣賞,這裡有一個網站可以看所有您錯過的節目喔!

我們都在教育界服務、都很關心孩子,一定有很多想法是很接近的。這個星期四又有一集我去錄製的「爸媽囧很大」,歡迎與我在空中交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哇 你真的好棒
2010/07/02 20:53

哇  你真的好棒  當父母也很辛苦

所以我都沒打算結婚  唉......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53 回覆:
謝謝稱讚。「好棒」不敢當,我只是盡力做好一件事。

你說「當父母也很辛苦  所以我都沒打算結婚」,可是,現在很多人當了父母,也不見得會結婚耶!還有,很多人結了婚,但打定主意做「頂客族」(double income, no kids.),也不一定要當父母啊!在當今的社會,這兩件事恐怕要分開看呢!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督導責任
2010/07/02 14:31
凡事都有第一名到最後一名.
當然不應要求小孩要拿前幾名.
(每人都要前幾名,..總會有人後幾名啊)
但是要求小孩"認真努力, 不要好逸惡勞", 還是父母要盡到的督導責任.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48 回覆:
謝謝你的意見。我同意你說的「要求小孩"認真努力, 不要好逸惡勞", 還是父母要盡到的督導責任.」,問題是:父母對孩子的品格、行為、身心健康等等都有督導責任,怎麼我們很少看到父母重視其他的面向勝過「學業成績」這個面向呢?這裡我想提醒的就是這個。

再說,「督導」可以,「比較」或「炫耀」就不必了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是比較下的受害者
2010/06/27 23:06
雖然錯過了節目,但看到妳文中所補充的
我很讚同妳的想法,為什麼只用「功課」來衡量一個孩子呢?
有許多人已證明在校成績不能決定一個人往後的人生
但現實的社會,不管是就業或評價,學歷還是成為無法抹去的一道標準
要父母不在乎不比較也是滿難的,除非社會有了重新正向平衡的建構
否則同樣的問題還是會一直綿延下去吧?

「父母的比較、責難,就變成孩子心中無止盡的自責」
所以我非常的痛恨「比較」,雖然我免不了也會犯「比較」或「分別」心
但還是努力適應這個比較的社會,及希望自己能達到少比較少分別
至少不要用「比較」來傷害別人或自己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42 回覆:
錯過了節目在電視的播出,還可以在這個網站收看啦。

謝謝你分享自己的經驗。的確,「父母的比較、責難,容易變成孩子心中無止盡的自責」,倘若父母能夠跳脫「完全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成就」的窠臼,不止孩子會覺得海闊天空,父母自己也可以輕鬆不少呢!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
2010/06/27 19:52

... 希望可以聽到類似的議題

我相信不管年齡多大,父母離異對孩子多少都會造成影響

我很好奇台灣的社會現在怎麼看這些事

還有孩子們夾在父母中間,他們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如果對父母其中一方比較認同,會不會對另一方覺得愧疚等等

無論如何,我覺得這個節目很好看,我現在是每集都看了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34 回覆:
哇!製作單位一定很高興海外有這麼多忠實觀眾。

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最近我才聽到一個故事,有個朋友要結婚了,他那剛離婚幾年的雙親都搶著要坐「主桌」,還各自要帶現在的伴侶,偏偏父親的女伴就是當年母親恨得牙癢癢的那個「狐狸精」,媽媽揚言只要父親帶那個女人參加婚禮,她就不參加,我的朋友陷入痛苦的掙扎……。你看,這就是熟年離婚最容易碰到的問題之一。總之,這個議題真的很有趣,值得做一集節目來探討。


恐龍小牙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個其實很重要
2010/06/27 11:24

我也覺得很奇怪, 很多爸媽都喜歡用功課好不好來衡量小孩的好不好, 都忘了多多發掘自己孩子的優點, 而多加以稱讚, 這樣可能才比較有實際的效果吧!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26 回覆:
是啊,小孩通常會因為被稱讚而更增加對自己的信心,這是孩子的資產,比給孩子金山銀山更重要。再說,每個人(包括父母)都有優點和缺點,父母自己應該不會喜歡自己的缺點老是被放大、優點老是被忽略吧?那麼,為什麼他們總是這樣對待孩子呢?不懂!

你是牙醫,功課應該不錯,也許在這方面的困擾少一些,我常看到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孩子,每天都要面對父母的責罵,真的很心疼啊!


吹牛皮 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耶
2010/06/27 07:17

我很少觀看这种節目, 因為我總是覺得很多所謂專家的見觧(除了您之外, 你可能很棒喔)都不如我自已的拙見 (哈, 不是自負啦, 是真心的)...

但是, 您願意事後在UDN與網友交流, 这是一种開明又有信心的情操! 比其他只是作單方向論述的專家或名嘴強多了; 因此, 您值得表揚...


謝謝你的來訪, 我為你又寫了下列文章, 請您來賜教批評:
心理師Rachel(counselorNo1) 於 2010-07-05 08:20 回覆:
謝謝您的表揚。

本來我就是以平常心看待這個工作,也無所謂開明不開明什麼的。天下事紛紛擾擾,很少有標準答案,沒有人敢說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凡事都可以對話、可以討論。不是嗎?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