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鳥鳴山更幽
2008/12/28 11:43:16瀏覽883|回應0|推薦4

 小團山雖然是座荒山,鳥類卻並非繁茂。因為山上的植物數量和種類都不是非常豐富,所提供的昆蟲、果實不多,除了柘樹、構樹果實成熟時引來飛羽,雉雞常常自周圍前來避難匿蹤,樹叢中還有個老的喜鵲巢之外,其他時候並不常見鳥類到訪,最常見的不過是麻雀這個城市人的老相識而已。




 2008年春,我們經營這個山地已經滿週年,一天早晨起來,聽聞清脆鳥聲盈耳,感覺非常驚異。為免驚走鳥兒,我躡手躡腳地出外探視,看到桂花樹的枝頭停著黑卷尾、烏桕的高枝上是黑背白鶺鴒、草地上成群覓食的是八哥。細細回憶起來,這年來陸續增加的鳥類的數量和種類,都有大幅的成長。




 中國科技大學的鳥類專家曹壘老師正好到訪,她的女兒與我家小兒子同班,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和對公共事務的熱心,使她和蕙瑛結為好友。她的先生又是出自科大少年班的著名天才物理學家,與我同行,所以和我也有得好談。她對我們的經營極感興趣,每季必然帶著孩子到山上盤桓幾日,帶著孩子刈除野草、收穫農作,享受農家粗礪卻不沾染農藥的新鮮菜蔬。我常常好奇,像她這樣遍歷名山大澤、經常走訪國外保育地,看過無數野生動物的學者,為何會對們這座小小的荒山情有獨鍾呢?




 我這廂在驚異鳥類種類和數量的增加,也抓起相機猛拍,但是鳥兒警覺性高,只能以高倍率攝影,但是受限於相機並不專業,也只能得到模糊的身影。她那廂動作卻更快,天剛濛濛亮,已經巡山一週,回到桌前,在電腦上整理起檔案來了。她看到我,興沖沖地要我看她列的表,其中總共已有二十種鳥類。




 她告訴我,自從我們租下水塘,停止在水邊養鴨,回復水塘的寧靜和澄澈後,水鳥已經逐漸增加,或在淺水處涉步,或在低空迴旋下掠。坡地上種植了數量龐大的貓薄荷、馬鞭草、薰衣草等開花植物,招來了蜂蝶亂舞,也使得鳥類為爭逐食物,群集於此。我們在山上栽樹,使得生態比較多樣,更引來了各種適應不同生態的鳥類。淨水池雖然不大,但因為養分獨多,植物生發繁茂,水生昆蟲和小魚眾多,每天清晨必然有水鳥覓食。鳥類的到訪,也帶來了遠方的果實種子,使得山上的物種更趨於豐富。園區內枳橘、柘樹等有刺樹木的梢頭,也常看到有「鳥中屠夫」之稱的伯勞鳥,將捕來的蜥蜴或昆蟲戮屍於樹刺之上,以作為糧食儲備。


 當天下午,我們帶著孩子們到附近的農村和山野遊玩,看著附近的山丘、茂林、田疇、水塘,也當然特別注意了鳥類。曹老師隨處指點,這裡山川水澤田疇交錯,有鳥類棲息的優厚條件,但是出現的鳥類數量和種類都寥寥可數,就是因為農藥施用過量,昆蟲無一倖免,鳥類無食可覓,所以只能見到吃穀子的麻雀和捕魚的白鷺類了。




 鳥類是個很好的指標,鳥類不存在或減少,代表著生態的單一和貧乏,也代表人與生態的關係趨於病態。例如麻雀本來除了吃穀子外,也會吃昆蟲,利弊相抵,如果我們抱著優容與共存的心態,本可以和諧相處,但是為了提高產量,人類使用了大量的農藥,殺盡了昆蟲,鳥類對食物的爭奪更烈,人類以之為敵,視作害鳥。然而農村的癌症罹患人數卻也在慢慢滋長。




 曹老師更以自己走訪各處水庫的經歷感嘆,她本以為中國水庫數量過萬,必然有大量水鳥,親身訪視卻是不然。原來水庫儲水雖廣卻深,少有挺水植物、著根浮葉性植物,鳥類難以涉水覓食。




 蟲鳴、蛙鳴、鳥的啁啾聲,原來是聯繫一體的。神州大陸何處無好河山?但是卻因為人的貪慾和懶怠,使錦繡大地寂靜無聲,晴空無飛羽點綴。




 我了解到:在曹老師的心目中,小團山原本無足稱道,但是她之所以心繫情牽,就是因為她在這裡看到了用心和可能的將來。




 


小團山常見鳥類名錄


(合肥中國科技大學曹壘教授整理)





 截至2008年夏,小團山常見鳥類名錄(括弧中前為俗名,後為學名):




小鷿鵜(Tachybaptus ruficollis)


形態:體長26~27cm,在鷿鵜中是最小的一種,繁殖期喉部到前頸部為深板栗色,頭頂及頸背偏紅褐色,下體灰色,嘴角有一明顯黃色斑,非繁殖期羽色灰暗。尾部短而柔軟,僅有一些絨羽。嘴黑色,嘴基黃色,腿石板灰色。


生態:善潛水、游泳,抓捕小魚、小蝦以及水昆蟲,兼食藻類植物。兩腿靠近臀部,故在陸地不能直立。不善飛行,飛行時兩腿明顯伸向後方。繁殖期5-7月,營負巢於有蘆葦、香蒲的水中,巢呈圓形草堆狀。


分布:長江流域為留鳥。在小團山的水塘內常見。




池鷺 (Ardeola bacchus)


形態:全長約45cm。夏羽頭、枕、羽冠、頸、胸均為栗紅色,背紫黑色呈蓑羽狀,其餘部分為白色。嘴黃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冬雨無冠羽及紫黑色蓑羽,頭、頸淡黃色,有褐色縱紋,眼先裸皮黃綠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黃色。


生態:常棲息於稻田、池塘或樹上,單獨或結小群在通風向陽、樹木高大、枝葉茂盛的闊葉林內活動。在稻田、池塘、沼澤等處覓食,主要以昆蟲、蝦、螺、蛙為食。繁殖期4-7月,常與小白鷺、夜鷺、牛背鷺於樹林混群營巢,巢呈淺盤狀,巢材為小樹枝,巢內無鋪墊物。


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夏候鳥。在小團山的水塘邊常見。




小白鷺(Egretta garzetta


形態:全長約60cm。全體白色。夏羽枕部有兩根細長飾羽,前頸和背著生蓑羽。冬季飾羽及蓑羽脫落。眼先裸皮夏季粉紅色,冬季黃綠色。嘴、腳黑色,趾黃色。


生態:結群棲息於闊葉樹上,白天外出分散到沼澤、湖泊、河溪等濕地覓食,傍晚返回樹林。食物以魚、蝦、昆蟲為主,繁殖期4-8月,4月下旬遷來,5月上旬為產卵盛期,8月下旬或9月初離去,留居4個半月。常與其他鷺類混群在樹上營巢,多用粗細枝條搭成,呈淺盤狀。


分布: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為夏候鳥,華南部分地區為留鳥。在小團山的水塘邊常見。




牛背鷺(Bubulcus ibis


形態:全長約53cm。體型與小白鷺相似,但嘴、腳較短。夏羽頭、頸、上胸及背上蓑羽橙黃色,其餘部分為白色。冬羽全身白色,蓑羽脫落。眼先裸皮黃色,嘴橙黃色,腳黑褐色。


生態:棲息於池塘、水庫、稻田及沼澤地帶,喜群居,常停棲在牛背上啄食牛虱等寄生蟲,食物以昆蟲為主,兼食小魚、蝦、蚯蚓、青蛙等。繁殖期4-8月,常與其它鷺類或鸕鷀混群營巢於樹林,巢由枯枝構成,內墊有少許乾草。


分布: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為夏候鳥或留鳥。在小團山的水塘邊偶見。




夜鷺(Nycticorax nycticorax

形態:全長約58cm。體型粗壯。成鳥頭至背黑藍色,枕部有2-3根白色辮羽。兩翅及尾灰色,下體全為白色。嘴黑色,腳暗綠色。


生態:棲息於農田和池塘附近的大樹上,夜出性,常在夜間邊飛邊叫,聲粗而單調,如“wa——”。繁殖期間白天也活動,覓食於稻田、水庫、池塘,以魚、蝦、蛙、昆蟲為食。繁殖期4-8月,常與其它鷺類混群營巢於樹林,在種群數量和生態位上均佔據優勢地位。


分布:廣泛分布於東北至雲南以東地區,主要為夏候鳥,南部沿海地區為留鳥。夏夜在小團山可聞其聲。


紅骨頂(Gallinula chloropus


形態:體長約31釐米,黑白色,額甲亮紅,嘴短。體羽全青黑色,僅兩脅有白色細紋而成的線條以及尾下有兩塊白斑,尾上翹時此白斑盡顯。虹膜紅色,嘴暗綠色,嘴基紅色,腳綠色。


生態:主要食水生植物及其種子,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蟲。也食高原鰍、麥穗魚等小魚。叫聲響而粗“pruruk-pruuk-pruuk”,多見於湖泊、池塘及運河。棲水性強,常在水中慢慢游動並在水面浮游植物間翻揀找食。也取食於開闊草地。於陸地或水中尾不停上翹。不善飛,起飛前先在水上助跑很長一段距離。


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屬於留鳥或冬候鳥,夏季在小團山及其附近水塘繁殖。




白胸苦惡鳥(Amaurornis phoenicurus


形態:全長約30cm。上體橄欖灰色,前額、頭側以至喉、胸、上腹白色,下腹及尾下覆羽栗紅色。嘴、腳黃綠色,上嘴基部紅色。雛鳥全身黑色。


生態:棲息於長有蘆葦或雜草的沼澤地和灌木叢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結成3-5只小群。飛行力弱,姿態笨拙,頸向前伸,兩腿拖後,速慢,飛行距離很短,能上樹也能游泳。鳴聲響亮單調,經久不休,似“kue,kue”。以蠕蟲、昆蟲、軟體動物、小魚及部分植物為食。繁殖期4-10月,居留期約6個月。營巢於水邊草叢或灌叢中。


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夏候鳥。在小團山及其附近水塘繁殖。




灰頭麥雞(Vanellus cinereus


形態:全長約35cm。夏羽上體棕褐色,頭頸部灰色,眼周及眼先黃色。兩翼翼尖黑色,內側飛羽白色。尾白色,具一闊的黑色端斑。喉及上胸部灰色,胸部具黑色寬帶,下腹及腹部白色。冬羽似夏羽,但頭及胸帶褐色。


生態:活動於近水的開闊地帶,以蚯蚓、昆蟲、螺類等為食


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為夏候鳥。偶見於小團山及其附近水塘邊。




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


形態:雄體長約90cm。尾羽較長、中央尾羽尖長,呈灰黃色,具對稱黑色橫斑。頭頂灰褐色,綴銅綠色光澤,眉紋白色。頸部下方有1圈顯著白色環紋。前額、耳羽、頸側、頦部均為黑色,綴藍綠色光澤。足後具有革質距,可用作攻擊敵人的武器。雌雉較小,尾羽較短,均有黑褐色橫斑;無距,羽毛呈黃褐色,具栗紅色斑紋。


生態:喜棲於蔓生草莽的丘陵中。夏季繁殖期可上遷高山坡處,冬季遷至山腳草原及田野間。喜食穀類,漿果、種子和昆蟲。善走而不能久飛。繁殖時在灌木叢或草叢中的地面凹陷處營簡單的巢,內鋪落葉、枯草。每窩產卵6~15個。


分布:我國各地多有分布,僅海南省和西藏的羌塘高原處尚未發現。小團山常見留鳥。


普通翠鳥(Alcedo atthis


形態:全長約15cm。體小似雀,頭頂暗藍綠色,背翠藍綠色。耳羽橘黃色,耳後有一白斑。喉白色,胸以下橙棕色。嘴直而尖長,黑色,腳朱紅色。雌鳥似雄鳥,但下嘴基部紅色。幼鳥大致似成鳥雄鳥,但羽色蒼淡,胸部略帶黑色。


生態:單獨活動。常沿水面直線飛行,發出尖細連續叫聲如“di-di-di-di”。喜停棲於近水域的低枝或岩石上,一見有食物,立即撲入水中用嘴捕捉。偶見鼓翼飛向於水面上空爾後俯衝入水捕食魚蝦,亦以甲殻類和水生昆蟲為食。繁殖期4-7月,築巢於水域附近的土岩或砂岩壁上,掘隧道營巢。


分布:分布於中國大部分地區,除東北和內蒙古為夏候鳥外,其餘各地均為留鳥,長江中下游常見。小團山的水塘邊偶見。




戴勝(Upupa epops


形態:全長約29cm。頭具粉棕色扇狀冠羽、端斑為白色和黑色。體羽大都棕色,兩翅及尾黑色,具黑白相間的橫斑。嘴細長並向下彎曲,嘴、腳黑色。


生態:單獨或成對在開闊園地活動,飛行呈波浪狀,鳴叫時三聲一度,如“hu-hu-hu-”。在地面覓食,以半翅目、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衛士。繁殖期4-6月,在樹洞或堤岸縫隙中營巢。育雛時因不清理巢內臟物且雌鳥尾脂腺分泌有惡臭的油液,故臭氣四溢,民間稱臭姑鴣。


分布: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長江流域為夏候鳥或留鳥。小團山及其附近農田、草地常見。




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


形態:全長約30cm。上體主要為灰褐色,後頸有黑色領圈,其上綴以黑色斑點,猶如珍珠。下體葡萄紫色,外側尾羽有寬的白色羽端,飛翔展尾時甚為明顯。嘴褐色,腳紫紅色。幼鳥不具黑色領圈,下體沾黃色。


生態:棲息於疏林地帶。喜在村落及農田附近活動,飛行迅速但不能持久。鳴叫三聲一度,如“gu-gu-gu-”,前二聲短,後一聲長,反復不停,且鳴叫時作鞠躬狀。常在地上小步疾行,邊走邊尋找食物,食物幾乎全為植物性,包括植物種子和果實等。繁殖期3-7月,以細枝在樹上築巢。


分布: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各地均為留鳥。小團山常見留鳥。




畫眉(Garrulax canorus


形態:全長約23cm。全體棕褐色,眼圈白色,並由眼上方向後延伸,狀如白眉。頭頂、後枕至上背有黑褐色縱紋。下體棕黃色,腹部中央灰色。嘴黃色,腳淡褐色。


生態:棲息於平原或山丘的灌叢、竹林和開闊樹林中,常結群在樹枝間活動。雄鳥善鳴,歌聲悠揚婉轉,持久多變。主要以昆蟲為食,包括蝗蟲、金龜岬、蛾類等,兼食草籽和野果。繁殖期4-7月,巢多置於灌叢上,呈杯狀。


分布: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留鳥。小團山的灌叢內偶見。


注: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2000年4月通過中國代表提交的將畫眉列入該公約附錄Ⅱ的提案,從此畫眉得到了國際公約的法律保護。


黑背白鶺鴒(Motacilla lugens


形態:全長18cm。體羽黑白兩色分明。前額和臉白色,頭頂和後頸黑色,背、肩黑色。尾長而窄,黑色,兩對外側尾羽白色,胸有一半圓形黑斑,其餘下體白色,兩翅黑色有白色翅斑。雌鳥上體暗灰,嘴、腳黑色。


生態:主要棲息於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飛行呈波浪形,名叫似“jilin-jilin”。停棲時尾常上下擺動,善跑,有時也在空中捕捉昆蟲,主要以甲蟲、蠅類、蠐螬、松毛蟲、蝗蟲、蟬、蜘蛛等昆蟲為食。繁殖期3-7月,常築巢於近水洞穴中。


分布:主要分布於我國東部,北方為夏候鳥,南方為冬候鳥或留鳥。小團山水域邊常見。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形態:全長約18cm。上體藍黑色具金屬光澤,後頸淺栗色,腰赤栗色,形成寬闊的腰帶。下體棕白色並具黑色細紋,尾長而叉深。嘴、腳黑色。


生態:多棲息於山地村落,夏季常與家燕混群活動。性活潑,喜飛翔。以昆蟲,主要飛行性昆蟲為食,包括椿象、蠅類、蜂類等。繁殖期4-9月,巢多置於屋檐下或橫梁上,與家燕之碗狀巢明顯不同,巢成壺狀,有一壺嘴狀開口,以泥丸混以植物纖維築成。


分布:幾乎遍布全國,為夏候鳥。夏季,常在小團山的天空盤旋。


 


白頭鵯(Pycnonotus sinensis


形態:全長約18cm。頭部至後頸黑色,膽自眼先至枕部為白色,耳羽後部有一白斑。體背面暗灰綠色,翅和尾羽暗褐色,外緣綠黃色。喉白色,上胸及肋灰褐色,腹以下白色。嘴、腳黑色。


生態:棲息於丘陵或平原的樹木灌叢中,為典型灌叢鳥類,性喜結群,冬季常20-30只成群活動,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性活潑。善鳴,不甚怕人,叫聲婉轉流利,如“di-li,di-li-lu”。雜食性,春夏季以甲蟲、蛾類幼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為主,秋冬季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樟樹、構樹、苦楝、烏桕等樹的果實或種子。繁殖期4-8月,營巢於樹枝上,巢呈杯狀。


分布: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留鳥。小團山的桑林中常見。




麻雀(Passer montanus


形態:全長約15cm。雌雄同色。成鳥上體大致暗栗色,背具黑褐色縱紋,飛羽黑褐色,有兩條棕白色翅斑。頸環白色,臉白,有黑斑,喉也有黑斑。下體淡褐色。嘴略呈圓錐形,黑色,幼鳥嘴基黃色,腳粉褐色。


生態:主要棲息於人類居住的環境,性喜群居。多以各種農作物為食,育雛期間食物主要為昆蟲。繁殖期多在3-8月,或從2月開始,一年繁殖2-3次,在屋檐下、牆洞或樹洞中築巢。


分布:全國廣泛分布的留鳥。在小團山集群活動。




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


形態:全長約28cm。全身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尾長而叉深,最外側一對尾羽最長,先端微向外上方卷曲。嘴強健粗壯,先端具鈎。嘴、腳黑色。


生態:棲息於開闊地區,常立於小樹或電線上,多成對或結小群活動。叫聲單調響亮,如“jia-gui”。動作敏捷,能在空中捕捉飛蟲,也能迅速飛到地面捕捉獵物。主要以昆蟲為食,如蜻蜓、金龜岬、椿象等。繁殖期4-7月,多營巢於闊葉樹上,巢呈淺杯狀。


分布:分布於東北中部至雲南以東以南地區,吉林以南的東部各地至西南、西藏為夏候鳥,海南、雲南和台灣為留鳥。小團山常見。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形態:全長約25cm。全身黑色,體粗短,有冠狀額羽,外側尾羽末端白色,翅上有白斑,飛行時呈醒目的“八”字狀,故名八哥。尾下覆羽具黑色及白色橫紋,最、腳黃色。


生態:棲息於平原的村莊和山林的邊緣。性喜結群,傍晚前,結群噪鳴或飛舞後,到大樹、竹林或葦叢中夜棲。雜食性,常追隨耕地的耕牛啄食翻出土面的蚯蚓、蠕蟲等,還喜歡站在牛背上啄食牛體上的虻、蠅和壁虱。繁殖期4-8月,營巢於樹洞、建築物洞穴中,或利用其他鳥的舊巢。


分布: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南方常見留鳥。在小團山集群活動。


 


喜鵲(Pica pica


形態:全長約45cm。除肩羽及腹部白色外,全身大致黑色,翅暗藍色,尾很長,黑色並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嘴、腳黑色。


生態:棲息於山區、村莊附近的林緣地帶。叫聲響亮單調,如“gaga-”。喜在農田等開闊地活動,多從地面取食,主要以昆蟲、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繁殖期3-5月,早春開始營巢,築巢於高大樹頂或高壓電柱上,巢大而粗糙,呈球形,用樹枝編成,內塗以泥並鋪有雜草、軟羽等。


分布:幾乎遍布全國,留鳥。小團山常見。




縱紋腹小鴞(Athene noctua


形態:體長20一26釐米。面盤和領翎不明顯,亦無耳簇羽。上體為沙褐色或灰褐色,並散布有白色斑點。下體為棕白色而有褐色縱紋,腹部的中央到肛周以及覆腿羽均為白色,跗跖和趾則均被有棕白色羽毛。虹膜黃色,嘴黃綠色,爪黑褐色。


生態:棲息於低山丘陵、林緣灌叢和平原森林地帶,亦現於農田、荒漠和近村樹林中。主要白天活動,常棲大樹頂端和電線桿上。飛行迅速,通過等待和快速追擊捕食。叫聲多變,有哀婉之聲。主要以鼠類和鱗翅目昆蟲為食,也吃小鳥、蜥蜴、蛙等小型動物。捕獵時不僅從空中襲擊,且善用雙腿跑動追擊。繁殖期5—7月。常營巢於懸崖縫隙、岩洞、廢棄建築物洞穴等處,有時也在樹洞或自己挖掘的洞穴中營巢。


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黃河流域及西部地區。10月初的晚上發現該鳥在小團山山莊室內,可能是追捕昆蟲誤入民居。被拍照後放歸野外。




豆雁(Anser fabalis Latham


形態:體長64-75cm。頭、頸棕褐色,肩、背灰褐色,腰黑褐色。尾上部分覆羽白色,下體污白色。飛行中較其他灰色雁類色暗而頸長。虹膜暗棕,嘴黑色,先端有一黃斑,腳橘黃色。


生態:通常多成群活動於河川、湖泊和沼澤,也常到水稻田、溝渠及低窪草灘覓食。每天覓食的往返路線較固定。主要覓食遺留在田間的馬鈴薯及穀物,也食野草根莖等。叫聲深沈,如“hank-hank”。5-6月繁殖,築巢於乾燥地面的凹處,以乾草、地衣、苔蘚和麥葉等構成,巢內墊以大量自脫的絨羽。秋季開始向南遷飛,飛時雁群排成"人"或 "一"字形。


分布:長江流域常見的冬候鳥。10月可見雁群遷徙經過小團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kuo&aid=25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