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8/26 11:12:42瀏覽3678|回應3|推薦83 | ||||
沒事單程開四小時的車去,只為了看一個瀑布? 直到...Palouse Falls 的壯麗倩影出現在今年 2014 年五月號的 Backpacker 雜誌中。 雜誌上寫著,春天充沛的水量可延續整個五月。沒理由不帶我去了吧!我們看到的將不會是尿尿小童的水量。Palouse Falls 離家太遠,沒關係,本人我親自上場分擔開車的重任。 於是,無三不成禮,我跟老公今年 2014 年,第三度開著車上 90 號州際公路往東跑,越過 Cascades 山脈,來到山的另外一邊華盛頓州東邊(Eastern Washington)。我倆一定是瘋了,對大洪水地形如此熱愛。 18,000 到 15,000年前,後冰河時期的 40 到 80 次大洪水沖擊,造就了華盛頓州中部及東部特殊的 Channeled Scablands(大洪水沖成廣大河溝地形)。 照例在中繼站 Ellensburg 停留,補充能量、加滿油箱。換老公開車,因為我反應慢,只能開熟悉或簡單的路段。 90 號公路上,車過哥倫比亞河,這回不往左開,往右開去。再轉入 Rd 17 SW 往東開,道路筆直,沿著超長的 Saddle Mountain 山下,北邊是全美國最長的溪流螃蟹溪 Crab Creek。這地方沒什麼人來,我們來回開了幾次,找不到去 Crab Creek Wildlife Refugee(螃蟹溪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步道入口。以後再回來。
於是直奔 Palouse Falls State Park 州立公園。 靠近圍欄才能看到深谷下的瀑布。僅管 Palouse Falls 的壯麗照片看了不少,都比不上自己身歷其境、親眼目睹的感受。幾乎是個圓形的深谷的上頭,一條白色巨瀑直衝而下,水量源源不絕,水聲轟轟。衝下來的水,往深切的彎延峽谷流去。那峽谷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提到大洪水地形,一定得提到 J Harlen Bretz 這個人。 J Harlen Bretz 於 1920 年代,經過長年的實地勘察與研究華盛頓州中部的特殊地形,提出違背常理、大膽的大洪水地形理論,受到當時地質學界學者的強烈砰擊。乾燥的沙漠(Desert)地區,那來的大洪水?約 30 年後,地球的冰河時期漸漸為人所熟知,他的理論才獲得支持,洗刷了多年來的委屈。 瀑布上頭有一排斷殘的玄武岩柱,應該是被大洪水沖出來的。有人站在那排搶眼的玄武岩柱旁。我也要去!於是我們跟著人群往瀑布上游走去。 觀看瀑布所在位置比瀑布頂端高,步道在平台上延伸一陣子,便往下陡落。原來瀑布上游,天外有天,還有一個階瀑。天熱,不少大人、小孩、小狗在這裡玩水。 只有少數人繼續前進,往瀑布的頂端走去。我們沿著狹長谷地走去瀑布上頭,右邊是綿延的玄武岩柱,在左邊的溝渠裡的是將要流往瀑布的水。很難想像這條不起眼溝渠會變成飛奔的大瀑。
走到了瀑布上頭的斷殘玄武岩柱,多數人只敢走在這排柱子後方的步道。排柱前方的步道,像是要跟著瀑布的水掉落深谷,讓人看了心驚膽跳。那驚險的步道是人走出來的,延伸走去,可以往下走到瀑布底端,只有極少數人膽敢去玩這種玩命的遊戲。我跟老公走到瀑布頂端,查明瀑布的來路,已經心滿意足。 260 號公路比起 26 號公路精彩多了。道路彎曲起伏,沿途有令人讚嘆的大洪水地形。 開車到 Moses Lake 城,我們在 Super 8 汽車旅館歇腳。Super 8 比四月來時住的隔壁的 Motel 6 號稍微高檔一點,附簡易美式早餐。 第二天,去 Drumheller Channels 看大洪水地形。 Drumheller 位於 Moses Lake 城西南邊的 Potholes Reservoir 蓄水池的南邊。一個土堤道路隔開蓄水池與 Drumheller。研究大洪水地形的人對 Drumheller 讚譽有加。我們四月來走了蓄水池邊的步道,當時還不知道有 Drumheller 這麼神奇的地方。 我們由 Drumheller 北邊進入,首先很俗氣地給指示牌拍了張照片,毫不清楚前方會有什麼驚世美景。 我們馬上愛上這個地方。 忙著盤算著:是不是也該弄一條獨木舟來這湖上划一划;明年三月要記得來這裡賞鳥。因為 Drumheller 這一大塊特殊地形,同時也屬於 Columbi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哥倫比亞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就是說,侯鳥跟我們一樣,也喜歡來這個地方短暫停留。夏天炎熱,就不用來了。 一輛黃色校車帶來一群小學生來做戶外教學。幸福的小朋友,從小就來認識自家附近世界級的 Channeled Scablands(大洪水沖成廣大河溝地形)。 繼續開車往南。 到了 Soda Lake 南邊長堤。開過長堤,來到一個 trail head(步道入口)。佈告欄上標示著前方步道上的內容,大小湖泊羅列,是個賞鳥區。我們進去隨意走走,現在不是賞鳥季節,以後再來。 大洪水沖出來的一個個 mesas(台地)、buttes(孤峰)徐徐展現在眼前,再加上數不盡的玄武岩柱擺在上頭,我們左看右看,驚嘆連連。大洪水把不夠堅定的沙石掃走,留下堅強的堡壘。Drumheller 這一的區域的大洪水渠道不是單一的,像個迷宮,所以這地方稱為 Drumheller Channels。Drumheller 這字是沒什麼意義的,只是早期擁有這塊地的人的名字。 不過我們也不是毫無收穫。出口的路上遇見一對善盡職責的鵪鶉爸媽,帶著一群呆頭呆腦的小鵪鶉過馬路。 右轉去往西開,右手邊竟有一個可以觀看整個遼闊的 Drumheller 的觀景台,連忙慶幸自己的好運。大洪水沖出來的 Drumheller Channels 廣闊難拍,拍了一個牌子,證明自己到此一遊 。 該回家了。於是本人接手方向盤,載著一隻可愛豬(睡覺的老公),飛車越過 Cascades 山脈,回到華盛頓州西邊溫暖可愛的家。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