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凝視虛空
2013/01/27 14:52:05瀏覽549|回應0|推薦3

 

文:方傑

我喜歡在星期五的最後一堂課後,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校園裡,凝視繁華落盡後的虛空感。現代人喜歡用喧鬧來填滿空洞,其實空洞才是生命的本質,只是我們都忘了,而且是刻意被遺忘的。
 
自我們在陰道中與母親分離,我們就從與母體交融合一的狀態,墜入一個分離的世界,這或許是人類最原始的創傷,我們自此要獨自一個人在世間存在著。

或許這種分離正是人的宿命,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承受永恆的孤寂。無論你有多少朋友,那種孤獨感總是趁你不設防時突然來襲。

這種孤獨感在我們的幼年時期暫時被父母溫柔的抱持所遮掩,然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拼命尋找朋友、伴侶以填滿那灼人的虛空感。

但生命的本質就是孤獨,許多人在失去親人或愛人之際,都會有心上破了一個洞的感覺,其實自我們離開子宮,這個空洞一直都在那裡,空洞只是暫時的被我們遺忘。

我喜歡荷索的紀錄片【時間之輪】,電影描述西藏佛教的沙畫,八個喇嘛不眠不休耗時十天,小心翼翼的用各種色彩的沙子繪製成精美的沙曼陀羅,最後又將它摧毀,然後將沙子倒入河中。

那不就是生命的縮影嗎,我們努力的在沙上築城堡,但須臾之間,這一切都會被時間之河所淹沒,這過程猶如生命的歷程,一切美好的事物轉眼敗壞成空,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導演在儀式結束後,繼續拍攝一群在凝視曲終人散的人。

印度教與佛教最有智慧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沒有在一切崩落之際氣極敗壞、呼天喊地,他們只是靜默的品味、觀察,去接納那生命本然的面貌,一切繁華都終將落幕,而消逝也是美好的。生活在儒家文化圈的漢人很忌諱談死,但面對死亡是必要的,因為生命是以死亡為終點的,當你發現一切終將消逝時,你會油然生起一種嘆息,嘆息這短暫生命的美好。

這嘆息會引領你到藝術的國度,當你不去執著佔有時,美就產生了,美是一種不帶欲望的欣賞。

這也是何以我喜歡沉浸於曲終人散的空無,空無裡有一點淡淡的哀傷,因為時間之神會讓世間萬物,轉眼成空,當你不再逃避這哀傷時,這哀傷就會慢慢的轉變成一種淡淡的喜悅,這或許就是虛無給我們的恩賜。

當你意識到一切即將敗壞時,你才會去珍視還可以呼吸著的每一個當下。
(Red Tomato FREE Weekly Newspaper 25-1-2012 [向孩子問路] 專欄文章 )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ngkiath&aid=725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