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說「軍公教」、談談「眷村」
2018/11/19 13:13:35瀏覽1147|回應3|推薦22

說說「軍公教」、談談「眷村」

說「軍公教」,而不會說成「公教軍」,或「教公軍」⋯⋯為什麼呢?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仍一心一意要反攻大陸,那時期有個口號:「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反攻大陸首重軍隊實力,政府還發「戰士授田證」,表達對軍人的承諾與重視,所以「軍」在首位;公務人員維持政府的日常運行,也是必要,故「公」居其次;教育乃百年大計,暫時退守的台灣何須想到長遠的教育問題,故「教」再其次。當時的優先排序就是「軍公教」,軍公教、軍公教,說久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當然,不出幾年「反攻大陸」就成了空中閣樓、海市蜃樓,政府的施政也轉向安穩、成長與發展,農業、經濟、教育、科技則成了重點,也就「好男不當兵」了。

「士農工商」是古代的四大職業,《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雖說四民皆石民,這「士農工商」的排序也代表著古人對職業的看重程度。軍人根本就不在「石民」之列呀

「軍公教」或「軍公教警消」,軍人列名第一,中國歷史上可能也是第一回吧!?

眷村,字義上來說,就是眷屬居住之處

但公敎人員住的地方不稱眷村,而稱宿舍,如台大敎職員宿舍、警察宿舍、法院宿舎、臺糖宿舍、或黨部宿舍,「眷村」卻成了軍眷住處的專有名稱。早年的台灣,也有一些美軍駐防台灣,駐台美軍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稱為「眷村」,例如,台中市有一美村路,就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早年的台灣,全省各地的軍隊不少,號稱六十萬大軍[註一],軍人眾多,軍人的眷屬也跟著多了起來(結婚、生子),照顧軍眷的眷村開始雨後春筍般、克勤克難式地建造。早期最普遍的是稻草為屋頂、竹片及石灰泥為牆的陋宅。1960~70年代,經軍方修建後,大多眷舍主體改為瓦頂、磚牆的結構,並增蓋私有廁所、浴室、廚房。整個台灣共有879座眷村。

這眷村真是名副其實的眷屬居住之地,因為家長大都在部隊裡,可能是在同一縣市的部隊,更多的可能是在外縣市,或是外島前缐,可能一週才回來一次,或是一個月才回來一次,或是半年、一年才回來一次。那是個「前方生死與共於戰場,後方同甘共苦於眷村」的年代,是個台灣能夠克勤克儉、屹力不搖、安穩成長的年代

正在競選高雄市市長的韓國瑜是軍人、也是眷村人,他堅忍不拔、氣勢如虹,祝福他順順利利、萬事如意、邁向最後的勝利🤗🤗🤗⋯⋯ 

韓流南下氣勢砰,

國富民裕經濟衝,

瑜璟禿亮民心向,

勝選高雄百姓贏。

[註一]:1946年台灣的人口是610萬,1950年激增為745萬,這增加的135萬人口幾乎都來自中國大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120150858

 回應文章

波音747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18/11/23 14:00

我兩個姨丈都是湖南人(軍人), 所以我雖不住眷村, 但對眷村是有印象的. 說真的, 當年如果不是政府對軍公教的多方補助, 不管背後有多少政治算計,我很難想像, 一個異鄉人,他們要如何養家活口.其實真正吃香喝辣的,是上位者. 一般沒權沒勢的小民,都差不多. 台灣被政客操弄出來的族群分裂,市井小民也跟著起舞.唉.


老魔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1/19 23:30
我也是眷村長大的小孩, 以前有幾部有名的電影, 小畢的故事, 竹籬笆的春天, 都是寫眷村生活!
金大俠(chin8673) 於 2018-11-23 12:35 回覆:
那部小畢的故事,會不會以為是你的故事?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眷村
2018/11/19 15:57
眷村生活是我小時候的好奇。
金大俠(chin8673) 於 2018-11-23 12:33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