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西與阿肯那頓法老
2012/09/08 21:22:27瀏覽6803|回應3|推薦4

這裡謹向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是”Moses and Akhenaten”(摩西與阿肯那頓,2002)。這本書的作者是埃及考古學者Ahmed Osman。本書主旨是說:猶太教的創始者摩西與創立埃及獨一神信仰的法老阿肯那頓是同一人。這個主題非常重要,其重要性應該會超過達文西密碼(如果真有這個東西)。

 

但是,這本書很可能會引導讀者用世俗歷史學與科學的觀點來看相關的文獻與史料,也可能會引導讀者朝向無神的觀點來看歷史故事。我無意宣揚無神論,但是對這個討論非常好奇,也在此向大家介紹這本書的大綱,並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大膽想法。

 

本書顯然受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摩西與獨一神教」一書思想的影響。佛洛伊德猜想摩西是埃及阿肯那頓法老的官員,接受了獨一神教思想,在阿肯那頓失敗以後,流亡到西奈傳揚獨一神教信仰。但是,本書作者更大膽,他直接宣稱,摩西就是阿肯那頓,出現在不同史料中的兩個不同名的歷史人物其實是同一個人。對這個說法,我覺得疑點甚多,未必可信。以下簡介他所擬想的相關歷史事蹟大綱如下。

 

西元前14世紀初,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執政(期間約為西元前1405-1367;但是也有資料顯示為1388-1350)。他先娶年幼的西塔蒙,但又再娶提葉(阿肯那頓母親),並封後者為后,還贈予北西奈Zarw(Goshen歌珊地的首府)給她,並在該地建夏宮贈之。但是,提葉家世無為后資格,且母系有以色列血統(父名Yuya,作者推論可能即為聖經中的約瑟,其父為埃及人,而其母為以色列人),故不為祭司群認可。

 

阿肯那頓有一兄,名圖特摩西,幼年即逝,可能是祭司謀殺,以阻其繼統大位。底比斯的主神為阿蒙神(Amum),阿蒙神的祭司群似乎與阿蒙霍特普三世不合。(阿蒙霍特普意即「令阿蒙神滿意的」。)

 

圖特摩西逝後,阿肯那頓出生(西元前1394年),其母提葉(Tiye)憂慮阿肯那頓安危,為維護他,在阿肯那頓年幼時即循水路偷送其至北西奈Zarw城外娘家養育。(這可能是後來舊約聖經中摩西乘蘆葦籃漂流獲救故事的源起。)其母希望讓年幼的阿肯那頓遠離首都孟斐斯與底比斯(也遠離阿蒙神的祭司群),所以阿肯那頓是在邊境的Zarw城渡過童年,由舅媽照顧。舅舅是母弟阿葉(Aye)將軍。阿肯那頓在此期間可能曾頻繁接觸西奈的部落民。之後阿肯那頓遷到開羅北邊的Heliopolis受教育,由母兄Anen(祭司)監督。阿肯那頓直到16歲時才第一次去到首都底比斯。因為愛上娜芙蒂蒂,隨後結婚。其母樂見聯婚,因為將有利於阿肯那頓合法繼承王位。

 

阿蒙霍特普三世因為長期與祭司群不睦,封阿肯那頓為共同攝政,但是此舉更引起祭司群不滿。攝政後,阿肯那頓更名阿蒙霍特普四世。初期,其妻娜芙蒂蒂比較活躍。但是,在阿肯那頓執政後期銷聲匿跡。而阿肯那頓則面對著日益嚴峻的祭司群的敵意氣氛。

 

由於祭司群崇拜傳統的阿蒙神(Amun),阿肯那頓遂另立阿頓神(Aten)為最高神,並漸進變成唯一真神。他又在卡拿克神廟群背後與路克索沿尼羅河畔,及孟斐斯等地築阿頓神廟。阿肯那頓攝政初期,冷落阿蒙神祭司,未邀請他們參與任何慶典。在他的就職慶典上,他只拜阿頓神,而禁止其他神。之後,他進一步與傳統神祇斷絕關係,還把自己的名字也改為阿肯那頓(Akhenaten,阿頓神的活生生靈魂),以榮耀新神。這對許多埃及人來說,似是要用阿頓神取代阿蒙神,而不敬服阿蒙神。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緊張氣氛下,阿肯那頓母親提葉安排讓阿肯那頓離開底比斯,在中埃及的阿瑪納另建都城,在底比斯北邊200英里的尼羅河東岸。都城名Akhetaten,意思是阿頓神的地平線。在此地,阿肯那頓可以自由與隨眾敬拜阿頓神。

 

阿肯那頓攝政第12年,其父阿蒙霍特普三世薨。阿肯那頓正式登基。各地王子均來朝賀阿肯那頓登基。由西奈貝都因軍隊護衛他。從此,他決定在埃及全境只准崇拜阿頓神,取消其他的神。他在位6年,一說17年,應係包括攝政時期(期間約為西元前1367-1361;但是有資料顯示為1353-1336)。

 

阿肯那頓在位期間,訓令軍隊封閉所有其他的廟宇,並沒收其財產。各地軍隊被要求刮除被書寫或雋刻著的舊神的名號。此舉令原本就已經不服的祭司群更增憎恨。

 

如果一隊工人進入寺廟或墳墓要銷毀阿蒙神的名號,就會有一隊軍兵在旁監督執行,不准抗命。

 

阿瑪納的駐軍有西奈貝都因人、外國傭兵與埃及軍隊等,彼此分隔。司令官是阿葉,即阿肯那頓的舅舅(母弟)。由他負責保證軍隊的忠誠。

 

但是對舊神的迫害激起廣大埃及人的仇恨與憤怒,包括部分軍隊成員。最後,一些在舊信仰中成長的軍人起而反叛,並激起內戰。法老信唯一真神,對祭司群沒有任何妥協餘地。Horemheb 、Pa-RamsesSeti等人遂進行軍事政變。阿葉將軍在叛軍包圍阿瑪納城之際,似與叛軍達成協議,要求阿肯那頓退位,由其子圖坦卡頓繼位,以保王朝。阿肯那頓遂被迫偕同其阿頓神最高祭司Pa-Nehesy離開阿瑪納,在南西奈一帶流亡。還有少數跟隨者。時間可能長達25年。

 

圖坦卡頓(意指「阿頓神的活生生代表」是阿肯那頓之子,幼年即位,並被迫改名為圖坦卡蒙(台灣一般譯為「圖坦卡門」,但是因其意為「阿蒙神」的代表,為求一致,此處宜譯為圖坦卡蒙,或圖坦克阿蒙,意指「阿蒙神的活生生代表」,意即改尊阿蒙神)。

 

圖坦卡蒙後因不明原因,年輕早死(執政期間約為西元前1361-1352:其他資料顯示為1332-1323),之後,阿葉將軍短期繼任法老。4年後失蹤。接著由叛軍領袖之一的Horemheb繼承法老(因為他娶了娜芙蒂蒂皇后之妹)。(Horemheb意指Horus神的歡慶。)他試圖把紀念阿肯那頓的遺物全部銷毀,也把紀念圖坦卡蒙的遺物佔為己用。他可能就是聖經創世紀裡那位給埃及帶來嚴重災難的殘酷法老。他也終結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

 

Horemheb法老去逝後,無嗣,法老之位虛懸。阿肯那頓想回到埃及重登王位。他穿著粗糙的貝都因服去到Zarw城,Pa-Ramses將軍已經將此地變成了阿肯那頓跟從者的監獄。Pa-Ramses此時正準備要登基成為第19王朝(拉姆西斯王朝)的第一任法老。阿肯那頓挑戰Pa-Ramses登基的合法性。Pa-Ramses沒有任何皇族血統。可能由於缺乏繼位的合法性(?),所以他決定召來埃及的智者們開會商議,決定誰可為法老。

 

阿肯那頓在會議中展示了皇家的笏(與權杖?),並且演示了一些皇家的秘密儀式,智者們隨即拜倒在阿肯那頓面前,宣稱他是埃及合法的王。但是,掌軍權的拉姆西斯決定不理會智者們的裁定,要靠武力強行建立自己的統治權。他隨即成為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一任法老拉姆西斯一世(Ramses I,執政期間約為西元前1335-1333:一說為1295-1294)。拉姆西斯意指由太陽神「拉」(Ra)所生。

 

阿肯那頓發現自己的生命受到拉姆西斯的威脅,遂連夜與隨從者逃亡,逃亡路線是沿著Zarw南邊的沼澤地。追兵可能在沼澤地遭遇困難,因為戰車難行沼澤。年老的拉姆西斯可能因此傷重退兵,之後過世。由其子賽提(Seti)繼位法老,為賽提一世(Seti I)(執政期間約為西元前1333-1304)。

 

阿肯那頓拒絕承認失敗,而要挑戰拉姆西斯的統治權。他與部眾再會合西奈的貝都因盟軍,即埃及史上的西奈沙敘(Shasu)聯軍,決定跨越埃及邊境進入迦南地,準備整軍後回師再戰。拉姆西斯及其子則試圖率軍攔截這一群沙敘聯軍。

 

在這段長期的追逐戰中,阿肯那頓及其部眾常因缺水而困乏,部眾常有叛意。阿肯那頓則必須想盡各種方法來找到水源,並安撫部眾焦慮。

 

賽提一世接獲密報,知道阿肯那頓的部眾對阿肯那頓生出叛意,遂急趕至迦薩附近,與阿肯那頓在迦薩一山頭遭遇,阿肯那頓被擊殺。在埃及神話傳說中,老鷹神Horus戰勝了賽提,但是事實上,是賽提贏得勝利。而賽提的名字日後則轉變成撒旦(satan魔鬼)。

 

許多讀過聖經的人都很好奇,上帝既已經應許迦南地給以色列人,為什麼卻不准許摩西帶領部眾進入迦南地。甚至因此賜死摩西。對此,有許多種不同的解釋。此處作者暗示,這個禁忌其實是來自法老。是法老不准這群人前往迦南地。並且在攔截過程中擊殺摩西。

 

依據聖經記載,摩西死時,以色列人無人親見,死後也不知其埋葬地,似乎有可能是由埃及軍隊處置。

 

作者提到舊約聖經中的亞倫,據說是摩西的兄弟,常代摩西對部眾發言。作者認為,摩西的以色列語可能不流利,而亞倫是以色列人,所以對以色列人講話無礙。他很可能是摩西(阿肯那頓)在幼年時在西奈的同伴。

 

摩西宣稱上帝沒有形體,這與阿肯那頓對阿頓神的描述相同,作者認為這也是兩種間淵源的證據之一。但是,為什麼不繼續使用阿頓神之名號,而要改稱耶和華呢?作者認為這因為阿頓神之名已經被新法老所禁。而耶和華之名意思是:I am that I am.其實是無名之神。阿肯那頓顯然願意接受這樣的對神的稱號。當然,這也使他能與以色列人的傳統信仰相容。

 

 

討論(我的大膽猜想):

一、舊約中關於摩西的記錄很多,可見非常重視摩西,似乎認為他是部族在迦南定居的最有功者及民族宗教信仰的維護者(或開創者)。但是關於摩西的記錄有可能是事隔多年後才形諸文字。此時,一方面部分記錄湮滅,部分為頌揚摩西偉大,故內容與真實故事未必完全相符。另外,可能以色列民族有意揚棄部族與埃及的關聯,而改寫部分歷史,特別是避免描寫摩西是埃及人法老,並曾嘗試與拉姆西斯法老爭位;也未明講是法老禁止部族渡過約旦河。

二、「摩西」之名可能是阿肯那頓在流亡過程中一方面要隱姓埋名,以避新法老追殺,而一方面又要暗示其法老身份,故用此名(前面已經有數位法老名為圖特摩西)。摩西意指「XX之子」或繼承人。通常要加上另外某個神的名字(譬如其兄為圖特摩西,意即「圖特神之子」。)摩西的全名也許是「阿頓神之子」。但是,這時候阿頓神之名已經成為禁忌,不可公開使用。所以,就只有「摩西」簡稱。

三、阿肯那頓可能是個善空想卻不善實際管理的統治者。他執著於他的宗教信仰,也執著於他的法老身份。所以,即使已經在外流亡二十多年,也不忘想要爭回法老的地位。但是,他的執著卻使他喪失法老之位,且後半生困頓、流離。

四、阿肯那頓會離開首都孟斐斯,另建新城(名為「阿肯達頓」,現名「阿瑪納」),可能部分是因為他與其父也有不合,他可能過早爭取到攝政地位,而無法與其父共同統治,所以被其母勸往他地發展。新城比較沒有傳統教派的包袱,但是可能也比較欠缺資源。

五、有人說以色列人其實是一群被迫流亡的埃及人。我則以為這一群人可能是混合而成的群體,少部分是埃及人(包括摩西),而多數可能是埃及統治下的西奈部落民。摩西因為長期流亡於此,且自幼就與其有過密切交流,甚至還有血緣關係(母系有以色列血緣),故與之結盟。這些人中應該有些是貝都因人(現在被認為是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有些是以色列部族。所謂的以色列民族應該不是典型埃及人,但他們是不是就是貝都因人的一支呢?還是與貝都因人不同的另一個部族?如果不同,何種人居多呢?如果是貝都因人居多,為什麼後來似乎完全成為以色列民族的故事?總之,在長期流亡過程中,這群人可能結合成一個單一民族。而摩西也宣稱他是該民族的一員,甚至還是酋長。如此,他可便於統治。而部分的異民族成員也許漸漸離開,甚至被擊殺。而在埃及方面,則似乎常稱這一群人為沙敘(Shasu)聯軍(以貝都因人為主所組成的聯軍),視之為敵人。

六、據某地質學者的研究,埃及可能在西元前十四世紀、十三世紀的長期間,遭遇火山、地震與乾旱等氣候改變,以致陷入災荒與經濟困境,並因此影響統治權力的穩固,所以,激化法老與祭司群之間的鬥爭。阿肯那頓的獨一神教,部分就是為了鞏固統治權力,壓抑祭司群的影響力。但是,最後仍然以失敗告終。同時也使得古埃及的第十八王朝終結。可能也因為這種氣候變化,所以舊約聖經上有埃及「十災」之說(不過,十災也可能部分與暴君統治有關)。

七、古埃及的宗教信仰與儀式中,像是「永生」、「復活」、「聖殿」等,都出現在聖經中,作為重要的宗教觀念或儀式的部分。

八、我從前讀到聖經中「死蔭的幽谷」一詞,一直不解,為什麼死亡會與峽谷有關(難道埃及、中東的古代人都把死人往峽谷裡丟嗎?)。不過埃及帝王谷作為法老家族的集體墳場,卻可以解除我的困惑。在古代,那裡大概不時會舉行送葬儀式,儀式場面想必隆重、莊嚴而浩大,儀式中甚至會有詩歌吟唱,事後還有很多文獻紀錄。埃及帝王谷相關的那套送葬儀式與儀式中所可能唸頌的詩歌,都可能影響到聖經裡對「死蔭幽谷」的描寫。

九、聖經裡關於伊甸園的描寫,很像是埃及沙漠裡的綠洲。想來,如果有人被趕出綠洲,那幾乎就等於判了死刑一般。

十、關於聖經巴比塔的故事,很像是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早期的埃及金字塔曾經失敗坍塌,並可能因此激起糾紛、衝突。本來可能有一定的分工秩序,不同部族職司不同任務,但是塔一旦坍塌,究責時責任歸屬難明,各部族間就可能起衝突。

十一、基督教禱告中的最後呼喊「阿們」,據說是堅定、信實、可靠、同意等意。但我懷疑此詞可能與「阿蒙」神有關。如果摩西就是阿肯那頓,阿肯那頓也曾名為阿蒙霍特普四世。阿蒙霍特普意思是「阿蒙神的活生生靈魂」。雖然阿肯那頓之後與阿蒙神絕交,卻可能在無意間留下與阿蒙神有關的一些例行儀式。

十二、聖經創世紀中的神山「何烈山」,可能是埃及老鷹神(Horus)的祭祀地。

十三、阿肯那頓之子圖坦卡蒙,幼年即位,並被迫改名(改尊阿蒙神)。後因不明原因,年輕早死(考古學者研究其木乃伊後指出,他頭部有重擊痕跡,有可能是被人謀殺)。之後,阿肯那頓的舅舅阿葉將軍短期繼任法老。4年後又告失蹤。接著由叛軍領袖之一的Horemheb繼承法老。他不但很有可能是聖經創世紀裡那位給埃及帶來嚴重災難的殘酷法老,也許前兩位法老也有可能是他所殺。

十四、有人認為獨一神教在部落社會其實很普遍,因為通常一個部落就有一個主神。所以,猶太教的獨一神信仰未必與埃及的獨一神信仰有淵源。持這種論調者,可能還會強調基督教裡的人道精神與普世價值觀極不同於埃及獨一神信仰,也不像後者是政治權力鬥爭的產物。但是,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比較觀點。如果說埃及的獨一神信仰是出於政治權力鬥爭,而基督教(或猶太教)卻不是,這可能是拿理想化的想像與真實歷史來進行比較,未盡公平(當然,說埃及獨一神信仰完全是政治權力鬥爭的產物,也未必公平)。而說獨一神教其實很普遍,可能不符合自然神論與泛神論的宗教起源理論。各部落雖然可能都有自己的主神,但是,那並不等於認為神只有獨一的一位。

十五、本書對於摩西的年齡與在位期間沒有明確交代,可能是一大敗筆。而粗略估算他與拉姆西斯爭位的時間,他應該已經是60歲的老人。如果他與賽特交戰,應該已經是垂垂老矣。

十六、晚近考古學家聲稱在帝王谷墓穴中找到了阿肯那頓的木乃伊。如果摩西與賽特在迦薩山頭交戰而死,賽特會將其遺體送到帝王谷依法老之禮做成木乃伊,並正式埋葬嗎?

十七、聖經中似乎並不同意敬拜太陽。這與阿頓神信仰似有出入。反而似乎反映埃及新法老禁阿頓神崇拜的諭令。

 

 

古埃及第十八、十九王朝紀年:(依照〈歷史騙局:古埃及未被說的故事〉作者)

Twthmosis III (DAVID) 54 1490-1436 BCE

Amenhotep II 23 1436-1413 BCE

Twthmosis IV 8 1413-1405 BCE

Amenhotep III (SOLOMON) 38 1405-1367 BCE

Akhenaton (MOSES) (alone) 6 1367-1361 BCE

Semenkhkare - 1361-1361 BCE

Twtankhamen (JESUS) 9 1361-1352 BCE

Aye (EPHRAIM) 4 1352-1348 BCE

Horemheb 13 1348-1335 BCE

19th Dynasty

Ramses I 2 1335-1333 BCE

Seti I 29 1333-1304 BCE

Ramses II 67 1304-1237 BCE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6831583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先談這些
2012/09/19 23:59
想到一些事先談談:
1. 古埃及的一神是太陽神的擬人化,王類神權,與聖經載的早早於摩西的亞伯拉罕祖先崇的自有永有無形無象之源神尊呼耶和華者全不同,以色列人的領袖是神的僕人。
2. 聖經的永生是耶穌基督始說及許諾,復活指耶穌的復活以及信自此後信徒將在以後以榮光體復活,都與古埃及的靈魂返體復生等希望全然不一樣。
3. 以色列族重視族譜,傳皆記名。亞伯拉罕十二(子)支族系統清楚,向心力強,男系社會,以男子嬰兒期"割禮"作族人標記,分別出外族,自認選民。摩西帶出埃及流浪沙漠的就只是這族人。
4. 古以色列人極其保守重德行,又非常重視族史記載和誠實記事,不避羞慚的事實,也不避罪過實錄;先民的記載會有知識淺薄而讓後人讀來可笑處,但不會編造故事而遠離真實。
5. 大衛王的詩篇有"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耶和華)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杆都安慰我。" 那是他年輕時經歴被妒忌者掃羅王追殺而四處逃躲的經驗。他自少就是牧羊人,杖、杆,都是他熟識的工具,引導和保護羊羣的,以比喻神的引導和保護,心乃安。狹窄靜谷通常是敵人設埋伏不易逃過的地帶,所以形容為死蔭之幽吧。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12/09/19 10:36
半個月沒進部落格,前天進了,赫然發現這篇像挑戰信徒。想等等有沒有基督徒看到談談話呢?而我自己也不知道最好怎樣回應。只是想:就如《達文西密碼》,作者苦心孤詣,大概也是想指出聖經的非絕對性或權威性,起碼讀經不能一字一句皆無問吧,也許更希望一神論的絕對觀消淡些,或想動搖基督教,又或許想否定一神觀寧可泛神思想,讓宗教不至成為爭戰的極端因子;想慕陶老師也有點類似的意思吧?
我沒有讀這兩本書,還未夠好奇,只是依前者拍製的電影在電視上看過兩次。我一直想:到底人心是什麼一回事會進入"一種不寬容"?剛辭世的天主教單樞機,不也與其他宗教相處得這麼好時有對談嗎?我是基督徒,卻會涉獵了解其他信仰。有什麼難呢?有什麼不能尊重和不能容的呢?
說回文章舉的這本書的推斷和慕陶老師的大膽假設,都像是偵探小說般推理啊。

反馬英九政府
馬英九花人民的錢毫不手軟
2012/09/10 11:3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8OkhZXoP4

 

景氣差,,馬英九的國務機要費反而編的多,而且幾乎花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