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亂長期佈局,為害最甚
2009/08/23 09:31:20瀏覽625|回應2|推薦0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也許也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不過,我說我心中所想說,也就不必在意太多了。

說說天安門事件時的中共政權吧。

當時的事態非常嚴峻。在外界,可能主要有兩種聲音,一是逼使共黨政權讓步,做出重大變革--政治民主化。另一種是樂見共黨垮台,從此讓共產主義制度消失。即使是在共黨內部,至少也有兩種聲音,一是稍稍讓步,稍稍民主化;一是挺到底,絕不讓步。

胡、趙似乎偏向前者,鄧、李則顯然是屬後者。

當然,鄧畢竟號召力最大。他的挺到底決定被付諸實施。然後,死難悲劇就發生了。據說死了三百多人,也有說更多。趙也從此黯然下台。

重要的是:今天多數人(特別是中國人)怎麼看鄧當年所做的決定?據我所知,他們漸漸接受了鄧的判斷,認為挺到底是對的。因為鄧的「正確」決定,所以才有今天繁榮的中國。

但是,回到八九年當時,人們都覺得鄧做對了嗎?恐怕不是,很多人不以為然。嚴家其就悲憤地認為:中共即將垮台。許多人也都這麼認為。不過,歷史並沒有如他們所預期那樣地走下去,至少到現在還沒有。

回說台灣。這些天的跡象看來,馬似乎決定保劉。這件事又引起許多人的強烈不滿。認為這將使馬政府垮台。不論是同情或不同情馬的人,似乎都偏向不贊成馬的這個決定。

我也不知道是否該贊同,因為我實在不瞭解劉。不過,我卻贊成馬堅持他的決定。我願意再信任他一次。如果馬不堅持,而因為「民意」而改變決定,我認為問題會更嚴重。

有人說馬堅持用劉,是為掩飾自己的無能。我即使同意這個判斷,也還是覺得,馬必須堅持自己的決定,除非他自己準備下台,否則他就應該繼續堅持他自己的用人原則。當然,我並不同意上述的判斷。

說馬無能,我不能同意這樣的判斷。不是我有相反的判斷,而是認為這個判斷是出於武斷。我不認為人們已經有足夠觀察可做此判斷。認為自己能做這種判斷的人,恐怕過於自信,判斷或許輕率了些。

我們看到歷史上有許多事例。我小學時有一課文,開頭第一句是:「李西蒲,大騙子!」這是在講蘇伊士運河的開鑿者。他在工程中途遇到財務困難,受到嚴厲質疑。大家應也熟知哥倫布的故事。他在大西洋上向西航行,遲遲未見陸地,船員們也開始嚴厲質疑他。

日本板垣征四郎將軍攻中國內蒙,敗於張自忠將軍手下。但是他繼續受到重用,幾年後,他揮軍河南,再遇張將軍,這次他成了勝利者。日本軍部並沒有因為他的敗績而棄他。最後也證明他確有能力。

總之,判斷人,不容易。我不覺得我們已經足以判斷馬,乃至判斷劉。

重要的是,當馬堅持他的構想時,我願意支持他。而且,我覺得他需要得到一定的支持,這樣,對最後的結果是有益的。打亂既有佈局,是最糟糕的事,即使這個佈局並不怎麼出色。

人們對於自己曾經選擇的人選,很快失去信任,這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最後,自己也將是必須承受遺憾的人。

打亂馬的佈局,逞了一時意氣,將帶給台灣更大的困局。這是我的判斷。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3250023

 回應文章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明冷靜
2009/08/24 08:43

不過,八九年代的大陸為"國家集體安全"而踐踏"人道",終是天地同悲!

"信任"和"信心"是當前的重要吧!

"信任",是元首用人的貫徹考量和權衡。慕陶老師分析詳盡。

"信心",是全民冷靜,再待觀察時日;此時此刻,衆議若繼續沸騰,只有打擊士氣,打擊我們的希望幹勁和清明吧!


王老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借机會.........
2009/08/23 10:15

抱歉,拜讀大作之餘,要借机會做推銷:

A194-建議開啟一個「未來世界的政治」的討論

A367-家屬公司 -----要總統閣下放棄兼任國民黨主席,要請他公開聲明在他總統任期內暫時停止他的黨員身分---黨政分清楚才可以使諸黨合作為國家的未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