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網友論「結構」
2014/11/08 20:46:12瀏覽1089|回應14|推薦15

由於我一再強調「結構」條件的影響,有網友與我爭論「結構」與「個人」的作用孰重,他列舉穆罕默德、雷根等人,強調他們個人能力的重要性;他也引用孔子、曾國藩與蔣公等人的話語,論證人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對他的商榷回應。

 

我不否認不同個人間有差異,包括他們的能力。不過,僅就個人能力的比較而言,由於「能力」概念其實就指涉一複雜結構,所以,真要嚴格而公平的進行比較,已經很不容易(僅就單一向度做比較,會容易些)。

 

要在「結構」與「個人」之間做比較,是個麻煩議題。那些喜歡討論「結構」概念的社會學大師,沒有人做這樣的比較。他們很可能認為這種比較很荒謬,兩者間有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te)。但是,因為我們企圖做出功過評價,所以很難避開這個難題。那就容我先從比較具體的議題談起:關於卡特與雷根之間的相對評價。

 

作為領導者,雷根比卡特「成功」。這大概是坊間的共識。不過,這裡仍然可有學理上的討論空間。重要的是,普遍的評價標準本身就是「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的結果。而社會建構過程本身則深受既存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與侷限。

 

舉例來說,漢代對王莽的能耐與功過的評價,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某種特定(也就是有侷限的)價值標準。初時,王莽還未篡漢,人們對他的能力與操守都有非常正面的評價,他也因而獲得掌大權的機會。但是,一旦他篡了漢室皇位,社會對他的評價就立即倒轉。他就成了一無是處的皇帝。這裡,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皇帝的權責與宰相又有巨大的差別。所以,依「彼得原理」,他會陷入不能勝任的困境。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犯了「非劉姓而王」傳統原則的禁忌。

 

傳統原則是被社會建構的價值標準。違反者就遭到價值否定。至於王莽真正的能力與品行,其實無關宏旨(他先前既能獲得好評,就反映他未必真如之後所傳那麼惡劣。前後評價的不一致,主要是使用不同的價值標準評價的結果。而且,傳統評價標準很可能是使王莽最後失敗的重要成因。

 

雷根獲得肯定評價,可能是因為他的確能力較佳。但是,也可能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美國社會的既存價值標準或當時美國人心的傾向。美國人渴望重振某些傳統價值,如家庭、上帝。而雷根能給出或願意給出這些。這並不需要太超凡的能力,而比較是性格與結構條件相適合(符合主流價值觀或多數人的心理期待)。美國民主黨在價值觀上比較偏左,特別是在民主黨長期執政以後,美國民眾就會開始懷念傳統偏右價值,而對長期偏左的政策感覺難以忍受。這時候,雷根的政策正好能迎合大眾的期待。雷根的執政也就能順風順水。

 

評價本身不只是事後的事,而可能影響執政作為本身。如果評價差,就易使執政困難,從而又影響執政的客觀成果與後續評價。

 

一個觀念開放的社會(這是一種結構特性),容易讓各種人才出頭,因為它給予各種輔助、鼓勵,而且不會輕易否定個人的表現。反之,有些社會很少鼓勵、輔助,卻常否定個人的表現,特別不鼓勵創新的嘗試或不同的作風,結果常使多數人感覺挫敗,創新的嘗試或不同的作風更是少有成功機會,最後,社會整體也因而難有進步。

 

舉具體的例子來說,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讀小學時被認為不堪受教而被學校送回家,其母並不氣餒,自行教育愛迪生,結果大成。如果愛迪生的母親也接受學校的評價,認為愛迪生不堪造就,世間恐怕也就少了一位大發明家。當初的小學教師對愛迪生的評價為什麼如此負面?很可能是因為依據傳統狹隘的評價標準(記憶力、表達力與服從性),而忽略他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想像力。一個堅持用狹隘標準評量人才並依此評價決定支持與否的社會環境,可能就會犧牲掉一群優秀的人才,並使社會發展遲滯不前。其實很多社會都已經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當然,對學生的評量固然可能有以上的問題,對政治人物的評量又何其不然?一個社會會形成威權、專制或獨裁統治,通常都不僅只是統治者個人的觀念、意志的效果,背後也常包含集體的評價、反應過程,只是其評價、反應模式可能不合理(結構特性)。試想,如果美國總統候選人高唱「領袖萬歲」的口號,他能當選嗎?但是,在某些時代、某些地方,這種口號卻可能具有神聖意義。神聖意義是社會建構而成,而它可以促進領袖個人的威權形成。

 

以上所述,大體都是結構因素影響個人成就的一面。

 

我們當然不宜說:全體個人的表現,相對於「結構」都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樣的說法正是把「結構」與「個人」看成是在本體論(ontological)上的不同實體。這種思考顯然謬誤。但是,在特定個人與宏觀結構之間,我當然認為個人是相對渺小的,即使他是領導者亦然。只是,我們未必能察覺某些所謂「個人」成就背後的「結構」作用。

 

關於蔣公「中興以人才為本」的說法,如果人才只是指特定一、二領導者,那恐怕比較有爭議。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該是各種不同領域的大量人才,那仍然是一種結構特性。舉例來說,德國與日本在二戰後都能很快從失敗中再度崛起,與其說是因為有什麼特別英明的領導者,不如說是因為他們有廣大勤奮、敬業、守秩序的人民群眾。有了這樣的宏觀結構條件,一個稍為不錯的領導者就能表現出卓越的集體成果。

 

反之,如果認為群體的成果取決於一、二特定領導人才的優劣,那麼,對於國共鬥爭的勝敗結果,我們恐怕就只能以「老蔣的領導遜於毛澤東」來解釋。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雖然我認為毛確實是天才,但是,中共的勝利,我認為主要是階級鬥爭路線的勝利,因為那個時期的中國社會,階級矛盾已經惡化到無法以政策來挽救。而選擇階級鬥爭路線,卻未必是出於理性選擇,也未必與個人智能有絕對的關係。群體意識型態的形成,本身是社會文化結構的產物,而選擇階級鬥爭路線卻主要是意識型態的產物。

 

再說到曾國藩「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的說法。我們不妨以歐洲16世紀的宗教改革為例。由於馬丁路德與喀爾文等一、二人,改變了基督教,也改變了歐洲與世界,就這個意義來看,一、二人的重要性似乎不言可諭。但是,話再說回來,為什麼宗教改革緊跟著文藝復興而來?

 

文藝復興帶起了一些人本主義與解放思想,而這種思想又轉折導出宗教改革(抓緊宗教的某些基本元素,而解放其他)。

 

伊斯蘭教會在七世紀初興起於中東,可能與當時波斯薩珊王朝與(東)羅馬帝國在亞洲勢力的雙雙衰頹有關。宗教信仰主要是提供一種精神聯繫,以促進被統治群眾的團結禦侮。穆罕默德當然有他的個人能耐,但是,他的教義能發揮如許的力量,很可能是它傾向藉神秘且神聖的信仰來合理化阿拉伯人的傳統習俗,所以容易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傳統習俗與神秘信念結合,力量遂能強大。總之,這裡,所謂「個人」成就其實還隱藏著「結構」的作用,需要被揭露。

 

我以上所述就是屬於結構性的解釋,但並不排除特定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創新作用。關於個人行動的可能歷史意義,或許可以用如下的譬喻來理解:一桶汽油與一支火柴放在一起,也許什麼事也沒發生,卻也可能引來一場死傷慘重的火災悲劇。火與油的相遇是緣,故悲劇發生與否有「緣」的成分。而人的(點火)行動,或許又是促成緣起的關鍵。但這並不意味著個人的行動一定具有超乎尋常的力量。

 

「個人」與「結構」孰先?就創生(genesis)過程而言,我以為應該是同時,並無先後之別。好比人的身體也有其結構,我們不能說人這個有機體出現在先,而人體結構在後。當有機體生成的時候,同時也就有了結構(各部器官及其間關係)。結構就是元素結合的模式與規則。如果有機體先於結構,就表示存在著「無結構的有機體」,而這卻是不可想像的。

 

社會結構也未必是個人所創造,特別不必然是有意識的創造結果。結構的形成過程中固然可能包含著有意識的行為,但是,意識未必是朝向要創造該結構(譬如性行為未必是出於有意識要傳宗接代的制度舉動),整體結構的形成恐怕更多是無意識的結果。

 

在清末沈葆禎為紀念鄭成功所撰寫的楹聯中說:「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據我的理解,他應該就是在說,鄭成功最終未能完成偉業,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非人力可控制的因素使然。如果去除這裡的神秘意涵,那麼我們或許可把後者想像成「結構」的作用,結構的作用不同於個人意識與意志,而且非個人意志所能掌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880255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野鶴
2014/11/14 15:18

王莽政權失敗,跟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失敗的原因差不多,就是貨幣政策失敗。

錯誤的貨幣政策,結果稀釋人民的財產,導致基層人民生活困苦,最後使政權被推翻。

我認為沒有辦法去深究結構還是個人因素,因為裡面有太多的不可知,我們稱為黑盒結構。

身為觀察者,只能看到最後的結果。其原因只能憑空想像,樓主不必徒勞無功。

結果才是我們局外人唯一能看到的。


襄樊散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10 16:50

格主是比较能够理性探讨事情的。这在绿营意识泛滥的台湾已经是越来越稀有的品质,至少,自从老朽离开台湾之后,从外部观察的感觉是这样。

问题是,老朽以前说过的,现在台湾地区所谓的“国”还有“民主”之类的话题很大部分是外部势力和内部叛贼用来反华的工具。再这样的环境中,要厘清“个人”还有“结构”,只要思维稍稍触及当下、近代甚至古代的中国,那就说不清了。

佩服格主的理性。哀叹理性在台湾的式微。毕竟,我们以前曾经吃苦服役,还有努力建设那个地方。但是我们或许都是凡人,无法扭转外部富强大国勾结与支持内部叛贼建立的反华结构。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7:04
版大說:「僅就單一向度做比較,會容易些…」

那是當然,版大主文討論的是政治人物中的最高領導人(總統)。自古以來,評價這類人物都只以其「領導能力」和「最後的成敗」為依據。

比如說劉邦個人有很多劣行,但他能「將將」,最後擊敗項羽,所以歷史給與的評價是「正面的」。又比如說要評價李世民,有許許多多有名的文臣(房玄齡等)武將(李靖等)環繞在他周圍,我們說他有「領導能力」,最後他成就了「貞觀之治」,歷史的評價是正面中的正面;如果不此之途,吾人硬要對李世民做一個「綜合總評」,把他主導的「玄武門兵變」也扯進來,那麼他「帝位」的來源就不正當,如何會是一個好皇帝呢?

「僅就單一向度做比較」不但「會容易些」,而且只能這麼做。所以要評論一個政治領導人,就只談他的領導能力和他最後的成敗。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11-09 18:42 回覆:
成敗不僅是個人的事,是個人與結構相適與否的總結果。用成敗評論個人,易陷入不公平。我估計愛迪生若生在傳統中國,極可能會是個失敗者。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7:03
版大說:「社會建構過程本身則深受既存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與侷限。…」

我不是學社會學的,所以對社會學的專用術語的理解不夠全面。不過,評價雷根和卡特當然得以美國社會當時的「坊間共識」為準,而這「坊間共識」不是憑空而來,當然以美國當時的社會文化為基準。

版大說:「傳統評價標準很可能是使王莽最後失敗的重要成因…」

當然,士大夫對王莽的所做所為不以為然(偽君子),這可能促使王莽失敗。但一個政治領導人居然食古不化,脫離現實,推行起周朝的典章制度來了,這種「理想主義」的領導方式是荒唐的,當然注定要失敗。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11-09 18:38 回覆:

對雷根的評價必須以當時美國人的(主流?)評價為基準,這個說法可能還需要商榷。如果我們在金正日死時北韓人民對他的評價為基準來評價金正日,恐怕我們得對他做出高度肯定評價。但是,稍微離遠點來看他,評價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重要的是,評價標準本身是受到社會文化侷限的。我們很難有客觀的觀察與普世性的評價標準。

王莽要恢復井田制,的確顯得迂腐。不過,就像我說毛澤東一樣,走在最前面的人,其實沒有什麼參考、依憑,唯賴自信。成功與否和他的能力有關,但是很難說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能力。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59
版大說:「也可能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美國社會的既存價值標準或當時美國人心的傾向。…雷根的執政也就能順風順水。」

「審時度勢」本來就是領導能力的一部份,雷根具備了而卡特沒有。能看出「人心走向」固然不是「超凡能力」,但也不容易,馬總統就不具備這種能力。我個人認為「能洞察並預測人心走向」者才是「超凡能力」。

版大說:「評價本身不只是事後的事,而可能影響執政作為本身。如果評價差,就易使執政困難,從而又影響執政的客觀成果與後續評價。」

一個政治領導人處在最高峰,本來就是險象環生,命喪黃泉都有可能(如林肯、甘乃迪);如果只是「評價差就執政困難」,那還是不要當也罷。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56
版大說:「一個觀念開放的社會(這是一種結構特性),容易讓各種人才出頭,……一個社會會形成威權、專制或獨裁統治,…只是其評價、反應模式可能不合理(結構特性)。」

我們一般都認為臺灣是個「開放的社會」,而中國大陸是個威權統治下較「封閉的社會」。

話說我偶而會看看《新華網》。大家知道習近平、李克強以後的「第六代」領導人很可能是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和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新華網》上看到胡春華、孫政才以「中共代表團」團長的名義分別訪問了西歐和中東歐國家。

這個動作很明顯的是在培養這兩個人的外交能力(他們兩人不是以地方首長的名義外訪,而是以黨的領導人的名義),我非常的感慨,臺灣自從「民主化」後的各屆領導人有這個胸襟嗎?臺灣的「開放社會」讓林飛帆和陳為廷很容易出頭這倒是真的。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52
版大說:「在特定個人與宏觀結構之間,我當然認為個人是相對渺小的,即使他是領導者亦然。」

大家知道美國有個鉅富叫「股神巴菲特」,他靠「睿智的投資」贏得數不清的財富。他並不吝於指導別人如何投資,但接受他指導的人始終沒辦法像他一樣贏得財富。他為什麼眼光這麼準,始終是個謎。

亞歷山大大帝以不到十年的時間創造了亙古未有的大帝國,他為什麼能「百戰百勝」呢?這始終是個謎。類似例子很多,不一一例舉。

難怪曾國藩說:「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庸弱人很難理解那百分之一二的人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能成為「歌星」的、能成為「體育明星」的、能成為「繪畫大師」的、能成為「阿基師」的…始終是少數,但他們並不渺小,他們影響著一個時代。

請版大正視一個現實,這世上有少數人卻擁有巨大才幹的現實,上天並不公平。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11-09 19:02 回覆:
上天是否公平,我不予置評,我偏向認為沒有老天爺。不過,我相信人的天賦不同,且可能差異極大。不過,話說回來,我再強調一次,能力是複雜結構。我估計,要成為比爾蓋茲比較難,要成為阿基師、吳寶春,或許不是那麼難。重要的是,現代社會提供更多不同的人才出頭的機會。即使是比爾蓋茲,很可能也必須是在美國這樣的社會,才能讓他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如果身在封閉、落後的社會,他的成就很可能會縮小很多。進一步說,特別是作為政治領導人,與結構相適與否恐怕更重要。不相適,機會會小很多。在封閉社會裡,一個潛在能力很優秀的領導者人選,可能還完全未出頭,什麼也還沒發揮,就結束了生命,遑論有成就。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50
版大說:「如果認為群體的勝負取決於一、二特定領導人才的優劣…用「老蔣遜於毛澤東」來解釋國共鬥爭的勝敗結果。」

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優秀的領導人不一定每戰必勝,但他可以做到每戰不殆,「不殆」就是不危險,不敗,能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在百行各業中都是少數。

另,中共的「階級鬥爭」理論源自於蘇共,源自於馬克思和列寧。自陳獨秀創黨開始就搞「階級鬥爭」,但在「長征」之前,蔣介石和中共的鬥爭,蔣常居優勢,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主力被迫自瑞金撤退開始「長征」,期間還與國民政府軍多次交火,損失慘重。次年(1935年),毛在遵義會議中掌握了軍權,共軍改採毛的游擊戰術,共軍才開始「不殆」。您認為中共的勝利是階級鬥爭的勝利,這和歷史不符。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47
版大說:「德國與日本在二戰後都能很快從失敗中再度崛起,與其說是因為有什麼特別英明的領導者,不如說是因為他們有廣大勤奮、敬業、守秩序的人民群眾。」

您可能對日本歷史不熟,不知佐藤榮作這個人,下面這一段抄自《維基百科》給你做參考。「佐藤時期的日本為高速成長期的黃金時代,任內政績斐然,除了連接東京和神戶的東名高速公路和名神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外,還核定了山陽新幹線的興建。佐藤除了維持著平均10%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外,透過斡旋成功從美國手上拿回沖繩的統治權,納入日本領土。比起前任池田勇人著手於經濟外,佐藤處理了其他更錯綜複雜的政治性問題,也獲得成功。1969年日本GDP超越西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佐藤榮作之於日本猶如蔣經國之於台灣。

而德國呢?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艾德諾當選第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第二,卡爾.馬克思第三。這個艾德諾就是德國戰後第一任總理。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1/09 16:44
版大說:「伊斯蘭教會在七世紀初興起於中東,可能與當時波斯薩珊王朝與(東)羅馬帝國在亞洲勢力的雙雙衰頹有關。

即使波斯和拜贊庭都衰落了,阿拉伯這邊沒能人出現的話,他們也只能是在沙漠中混生活的小部落。這就好比連勝文和柯文哲都衰落了,這並不等於我就會有錢。
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政體,在它的統治下有阿拉伯人、突厥族(土耳其)、伊朗人(波斯),最盛時期遠達中亞和印度河,和大唐帝國在中亞也有一場戰爭(怛羅斯之役)。
要帝國統治下的人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方法也很現實、很簡單,信者稅抽少一點,不信者抽多一點。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