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道難行?
2014/04/26 22:50:46瀏覽2227|回應24|推薦37

毛澤東有句話常被引用: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本是曹雪芹寫在〈紅樓夢〉裡的一句話,談的是大家族裡的權力傾軋。毛引用這話應該是談革命與反革命勢力及東、西方勢力的對抗。不過,估計最先還是直接用來談天氣,慨嘆天氣要嘛過冷,要嘛嫌熱,和煦的好天氣總難常在人間。

 

什麼樣才是和煦的好天氣?東風、西風都輕輕吹著,誰也不壓倒誰,人間既不太冷,也不太熱。可惜,這樣的情景似乎不容易。

 

「中道」,或者像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說的「第三條路」,講的是政治路線,在左派、右派之外,或是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極路線之外,另闢一條新路。廣義的「中道」思想,也可指在上述兩極立場之外其他的對立立場間的路線選擇,譬如統或獨、保守與革命等。中道路線重點並不在折衷,而是在整合異端,以務實可行的考慮兼顧歧異兩方或多方的價值與目的,尋求最大公約數與最大全體福祉。

 

中道應該是最理性的道路,也應該是對全體福祉最有利的選擇,而它的問題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整合的問題:如果整合做得不好,就會發生內在矛盾、扞格;再是接受度的問題,因為中道非左非右、非統非獨,從而,與左右統獨的主張全都不同,也就可能招來左右統獨全都不滿的結果。

 

雖然理論上中道較可能帶給全體最大的福祉,但是,相對於中道,左派與右派往往都更能獲得較多的支持,因為一般人比較容易偏向左或右的某一邊,所以左或右的路線至少還有左派或右派的支持。另外,激進革命與傳統主義都各有支持者;在今天的台灣,偏統或偏獨的路線也都各有統派或獨派的支持。但是,中道路線呢?他們可能得不到任何一方的衷心支持,且愈是激情的群眾愈可能偏離中道路線。

 

我們不妨看看一些歷史上的實例。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黨之一的吉倫特黨被認為太維護皇室與貴族、不夠革命,以致其重要人物羅蘭夫人也被送上了斷頭臺。但是,拿破崙執政,卻又恢復帝制;拿破崙稍後失敗,波旁王朝又復辟。實際的發展絲毫不比吉倫特黨所為更有利於維護共和制。

 

日本安倍首相曾兩度為相,在第一任的時候,他支持度偏低,上任一年,很快就落寞下台。第二任他的支持率明顯提升,任期顯然也會比較長。而他自己的主要改變就是從中間路線變成右派路線。雖然他的右派路線使中日間關係變得非常緊張,但是,至少他的國內支持度較高。

 

在經濟蕭條的時期右派勢力特別容易崛起。日本在1929年世界經濟蕭條以後,政局就很不穩定,在由此時起至抗戰興起的8年間,日本首相換了11任,且有3任首相在任中遇到刺殺事件(有兩位被刺死亡)。在動盪局面中,日本的歷任首相未必不願意朝向和平、務實,但是往往被右派勢力逼迫,而不得不走上極右的道路。首相被刺殺,多出於右派軍人的作為。1936年的226事變中,右派軍人(號稱「皇道派」)宣稱:「目前時代,正為日本擴張實力,發揚國威之時。頃來,私心私慾不顧民生與繁榮之徒簇出,致使帝國主權大遭蹂躪,國民生靈塗炭,痛苦呻吟,目前日本國家遭遇如許困難問題,實皆由此而來。一般元老、重臣、軍閥、財閥、官僚、政黨均為破壞國體之元凶。」從而,他們擬進行一系列的刺殺計畫,欲逼使政府走向極右。事後皇道派雖然遭到重懲,但是,日本右派軍人勢力明顯抬頭,並且發動了侵華戰爭與二戰。

 

經濟困難也可能激發左派勢力的崛起。1917年一戰期間,俄國首先爆發了以下級士兵與生活困苦工人為首的革命,接著由列寧領導的左派政黨奪取了政權,並建立蘇俄。此外,一戰末期,德國也有左派勢力崛起,甚至也組織了德國蘇維埃。只不過,這股勢力最後被右派勢力所壓制,並未繼續發展。而右派的納粹則帶來二次大戰的大悲劇。

 

中國在一戰後,也曾有左派勢力(共產黨)的崛起,不過受到國民黨右派領導者蔣介石所壓制。只是到了二戰結束後,左派共產黨又打敗了右派國民黨。中國也從此走向左傾路線,直到鄧小平改採改革開放路線。

 

所謂的「左派」,可能強調他們關注社會底層,強調要改革以造福社會底層大眾。這些美麗的憧憬與許諾往往吸引不少民眾的認同,特別是青年的認同。但是,這也可能只是空洞的理想口號。實際上如何呢?北韓也號稱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的領導者或許也曾真正想要改善社會底層大眾的生活,只是最後的結果卻未必是如其所願。他們可能也算是「左派」(因為他們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許多所謂社會主義國家都並未真能改善底層民眾的生活(甚至是製造了更多屬於底層的民眾),所以在九零年代很多「社會主義」國家改絃易轍,放棄社會主義。以現在的中國大陸來說,目前仍然堅持宣稱他們是社會主義國度,但是,他們的底層大眾也仍然困苦。

 

左、右派都會在困難的時期得到較多民眾的支持,而激進改革派與傳統派也都會有擁護者。至於中道主張呢?

 

以近代中國來說,中道派的代表或首推梁啟超,以及稍後的胡適。梁啟超在清末提出「開明專制」的路線,卻不敵孫文為首的同盟會所提倡的「畢其功於一役的革命」與「共和制」主張。

 

孫文領導的同盟會與梁啟超領導的維新派之間曾展開長期爭論。梁啟超主張在中國推動開明專制、君主立憲。而同盟會則主張通過(暴力)革命走向共和。最後是同盟會因緣際會贏得上風。維新派則被罵為保皇黨、保守派。事實上,梁啟超曾寫了「中國存亡一大問題」(1905-6年)的長文,指出中國尚無條件即行共和制,勉強行之可能陷入強人政治與軍閥割據的困境。他的警告後來不幸成真。可惜,這個警告並未能阻擋革命的大勢。梁氏所預言的悲劇之後果然一一應驗。

 

梁氏的預言非常準確,可見他確實是個智者,能預見人所不見的未來悲劇。奈何他人不理會智者的警告、不聽他的建言,反而罵他是保皇黨、保守派。

 

胡適被蔣公喻為「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他一方面提倡自由主義,一方面卻也提倡「整理國故」,可說是另一位中道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提倡白話文、新思想固然與傳統派異曲;而主張整理國故,卻又受到魯迅、陳西瀅的批評,說他是開現代科學的倒車;而他提倡自由主義,也被左派認為不夠革命。

 

在近代中國的改革過程中,有許多被批評為「保守派」的人未必不主張改革,也未必不關心社會中的底層大眾,而可能只是講究改革目的與過程的理性與務實,寧願多些耐心等候,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害,而真正能達到改革的務實目的。然而,這種苦心未必能為一般人所體會。大眾的激情使他們無法忍受「保守派」的溫吞、遲緩。但是,急進卻未必真能成事。民國肇造,卻未能為中國人帶來福祉,反而讓廣大中國人承受了更多的苦難。另外,像是中共在50年代末所推動的超英趕美大躍進政策,結果也是落得一場空,甚至帶來所謂「三年自然災害」的巨大傷害。

 

總之,「中道」應該是務實的理性主義者的典型抉擇,但是,未必能為激情、焦慮的民眾所喜。

 

馬總統初上任,就宣布要成為全民總統。但是,現在卻落得九趴總統的封號。那意味著不僅是綠營民眾不願意支持他,連藍營民眾也多數都不支持他(雖然馬總統的平均支持度絕不至於只有個位數,但是批評者喜歡抓住最極端的訊息來張揚。不過,馬總統失去部分藍營民眾的支持也是事實)。但是,他究竟做錯了什麼呢?

 

馬總統上任以後,兩岸交流日益熱絡,但是顯然引發獨派的疑慮,以致激起現在的反服貿風波。不過,我並不認為兩岸交流與服貿協議是錯誤的政策,我認為這是必須的做法。所以,對錯的評斷標準顯然與統獨立場有關。馬總統被獨派認為「親中賣台」。對統派來說,並不存在這種罪名。統派甚至還認為,馬總統所宣布的三不政策中的「不統」是錯誤的主張。只是,統派已經成為台灣的少數,並不足以主導風潮。

 

重要的是,馬總統顯然試圖在統獨間尋求中道路線。只是這個路線雖然理性,卻不討好。統獨雙方都不滿意這樣的政策。馬總統選擇偏統或獨,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人願意更堅定地支持他。即使統派人數較少,也還有一定比例(約二成。而且明確的傾統政策也會吸引更多的人傾向統派)。既然馬總統選擇不統不獨,統獨雙方的人就都不再堅定支持他。只要再有其他讓人不滿的理由,他就很容易喪失支持。

 

馬政府現在又遇上反核的大麻煩。如果處理不好,恐怕又引爆炸彈。我並不反核,從我的觀點看,那些決絕反核者太偏「信念倫理」,忽略政治「責任倫理」的考慮。再者,他們也可能混淆了個人的政治立場好惡與反核運動的兩種情感。就像名嘴董智森質疑林義雄的一點:在阿扁執政的時代,為什麼不出來反核?到了馬政府時代,就要用自殺威脅去阻擋核四?我也認為林義雄其實是夾帶著政治立場採取反核行動。從而,喪失對核電的理性抉擇空間。馬政府已經做了巨大的讓步(核四續建完工後暫時封存),卻仍然得不到善意回應。

 

綠營不願意支持馬政府,有太多政治立場的理由,這裡夾雜太多非理性的態度。但也許最值得討論的是,為什麼連藍營民眾都不太支持馬政府呢?

 

藍營民眾的不支持,一個原因是他被認為軟弱無能。經濟低迷,又有小林村事件。雖然這都不是馬總統所造成,但是,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卻被嚴重質疑。至於誰能有讓人滿意的解決問題能力,卻不是大家所關心。民眾只需負責批評執政者,而不必負責解決問題。看看現在韓國的沈船事件,處理也未必能令人滿意。之前美國處理紐奧良市的颶風與水災,又處理得如何?究竟誰能把這些突發的或境外爆發的問題做出令人滿意的處理?

 

藍營失望的理由顯然還不只此。部分還包括:馬總統被認為對綠營、獨派、在野勢力的態度太溫和或太順從,而對支持者太少回饋;此外,他的政策被認為不利經濟或民眾的荷包。扣證交稅之議就引發軒然大波。取消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年終慰問金,也讓許多退休軍公教人員不滿。而他提不動產交易實價課稅,也遲遲難行。當這些政策推動不利之際,民眾卻又有另外的抱怨,罵馬政府太偏坦富戶,而不恤貧民大眾。問題是,馬政府也想要拼經濟,想鼓勵投資。再者,政府不宜像部分民眾那樣,抱持仇富的態度來制訂政策。對富戶抽取重稅,或逕予政策打壓,固然可讓部分民眾感覺較舒坦,但是,結果會如何?社會主義國家的痛苦經驗難道還少了嗎?那樣的結果真的對全體最好嗎?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並非簡單明白,何妨讓執政者有更大的空間去嘗試呢?不是不可批評、檢討,但是不需用決絕、武斷的口氣逕行否定、逼令改變。三零年代的日本,因為右派軍人的強迫,導致爆發侵華戰爭,但是,最後受害的也包括日本本身。五、六零年代的中國大陸,利用群眾的力量強迫走向極左路線,也讓廣大中國人嘗盡苦果。

 

馬政府的作為究竟是與非,我的個人主觀評價對許多人來說當然都缺少參考意義。但是,每個人自己的理性判斷仍然很重要。像稍早的反服貿運動,與現在的反核運動,其間的理性抉擇空間難道已經完全消失了嗎?毫無再做思考的必要嗎?

 

中道難行,理性沈埋。這是經濟蕭條時期的常見景象,但也可能是大悲劇來臨的前兆。今天的台灣能否跳脫這樣的悲劇命運呢?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832511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今早讀文]
2014/04/30 01:47
政局令人喪氣呀!

分享今早讀文, 一篇是研經濟的學者所寫, 一篇可能是資深媒體人的妙文, 下引的段落都切到痛處啊:

"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台灣在美國、在大陸、在日本的外銷市場沒有一處安穩,處處遭遇挑戰。我們如果拖延市場開放進程,只會便宜競爭對手,造成更多訂單及工作機會的流失,所以台灣必須勇敢地面對新的挑戰,除了提升自身產業競爭力,也要站穩既有的市場,並努力開拓新的市場,尤應積極與市場規模大的國家或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全文網址: 高朗/艱困的台灣經濟轉型之路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630158.shtml#ixzz3qHB0xT1q 

Power By udn.com 

"我寫過一篇《讓民進黨執政以救台灣》的小文,刊於四月八日的「民意論壇」。那時占領立法院的學生尚未退出。

我在文中說:「即使這回『太陽花』收了,國人也不要高興太早,以後還會有別的事件,台灣不會安寧。因為台灣政局操在民進黨手裡,民進黨一天不執政,就一天不會停止鬥爭國民黨,台灣就會繼續陷於內耗,經濟景況日差,人民生活日走下坡。」

"------提名一位民進黨人士組閣,讓其全面執政,也就全面負責。國家前途,人民幸福,成功不必在我,馬英九反而會在歷史上記下一筆。

如果民進黨不願組閣,就失去繼續杯葛政府的合理性,則未來的兩年,馬總統或可大刀闊斧的做點事。

如果民進黨接受組閣,兩年後的總統大選讓人民重新選擇。若民進黨政績不佳,國民黨則仍有執政機會。塞翁得馬失馬,禍福不是自己想要就有的。"

全文網址: 台灣困局 趕快請民進黨組閣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42548.shtml#ixzz3qHAb9HFW 

Power By udn.com

不蓋核四就會缺電的謊言說了20幾年
2014/04/28 19:21
不蓋核四,缺電?限電?今早我又忍不住去聯合知識庫隨便翻找一些歷史新聞。是以前騙 人?還是現在又在恐嚇?歷史新聞會說話! 之一、1988-06-02/聯合晚報 台電公司今天下午將舉行記者會,就最近一年多來用電增加迅速,尖峰負載超過預估的問 題,公開說明。並藉此短期缺電的情形,再提出核四建廠受阻可能產生未來電力不足的影 響。台電並表示,由於環保意識高漲,民眾反對甚烈,原計畫於83年完工的蘇澳火力一號 計畫及85年完成的核四一號機計畫,至今尚未動工,如無法抑低尖峰負載成長,未來電力 不足的情況仍可預見。 之二、1991-04-24/聯合晚報 針對國內供電不足問題,台電有關主管強調說,現在的供電短缺,與核四與蘇澳火力等計 畫無關,但如果核四蘇澳火力等計畫不能儘快順利施工,除非另外有電源開發的替代方案 ,否則六、七年後,缺電問題會更嚴重。 之三、1993-06-22/聯合報 經濟部長江丙坤說,我國如果不儘速興建核四廠,將面臨與菲律賓目前缺電的狀況相似。 他說:「目前菲律賓每天停電八小時,我國如果不儘速興建核四,民國九十九年,也就是 十七年後,每天最少將停電六小時。」 之四、1996-05-25/聯合報 經濟部長江丙坤則指出,核四無法興建,嚴重影響民國九十二年後的供電能力,屆時全國 每天有兩小時無電力可供應。行政院經建會也擔心缺電時將影響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 之五、2000-09-10/聯合報 台電董事長席時濟昨天表示,如果不建核四,民國九十六年備轉容量僅百分之十二、十三 ,已經偏低,一旦發生故障會有電力不足或限電的情形。 核四興建與否,經濟部「核四計畫再評估委員會」近期將做出政策決定。台灣綜合研究院 提出警告,一旦新政府評估停建核四,四年後北部地區電力將告短缺,無論政府提出水力 發電或以燃氣電廠取代核四,可行性皆不高,甚且將導致發電成本大增,物價及電價隨之 上漲,經濟成長率因而下降。 之六、2013-04-24/經濟日報 繼行政院推出「能源安全與非核家園」說帖後,昨(23)日公布「核能議題問答集」,強 調若停建核四,備用容量將會下降,2015年後缺電風險增加,其中用電需求占40%的北部 ,缺電風險最大。 問:如果核四停建,台灣真的會缺電嗎? 答:若核四廠停建,2015年以後開始有限電風險,2018年以後限電缺電風險大增。 之七、2014-04-28/經濟日報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27)日表示,核四不運轉,最快2016年到2018年,會先因為備轉容 量率低於10%,出現限電危機,再過一、二年降為7.5%,勢必難逃限電可能。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習近平
2014/04/28 17:21
不知道格主及諸位格友,有沒有看到習近平一系列訪歐的報導?最重要的是他的每一個公開演講。

看習近平的演講,你不能不承認習近平是有備而來的。他具備安內攘外的獅王氣勢。

我相信,台灣只有馬英九的人格可以贏得習近平的尊重,其他的人要當習近平的對手都不行的。

台灣媒體製造這種打壓馬英九的氛圍,其實對馬英九是沒有什麼損傷的。畢竟馬英九的所作所為,沒有一件是為了他個人的虛榮或慾望。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8 14:47
採取激烈手段的人多半短命,看文革和中東局勢,就是因為那些帶頭造反的難以為繼,終告緩和的。所以把持住原則外,命也要夠硬,才得永生。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7 18:15
>>今天的台灣能否跳脫這樣的悲劇命運呢?

我且試著來回答版大主文的最後一句話。全是我個人的觀點,我隨便寫寫,您隨便看看,不必太認真。

我個人認為臺灣已無法跳脫您所說的「悲劇命運」,為何?

其一、因為目前臺灣內部的政爭和一般民主國家的政爭並不一樣,一般民主國家的政爭是「政策之爭」,而臺灣內部之爭是「認同之爭」。按毛澤東的分類法,臺灣目前內部的矛盾是屬「敵我矛盾」而不是「人民內部矛盾」。
政策之爭有妥協的可能性,認同之爭完全沒有妥協的餘地。
所以,臺灣島內的政爭將一直持續下去,直至外面的強敵將雙方都收拾了為止。

其二、耽於內鬥的臺灣政客們並沒有注意到中國大陸已出現一個和胡錦濤完全不同的領導人,胡錦濤因秉持著鄧小平「韜光養晦」的遺訓而且他本人有點內向,所以,一個勁埋頭發展經濟,對外一直沒有作為;但現在出現的習近平是個外圓內方,從頭到腳都充滿著「自信」的人。舉例說:劃「東海航空識別區」和日本針鋒相對,這是胡錦濤所做不來的,而習近平做了。
我看習這個人的外貌,「上庭」長得並不怎麼好,但從「中庭」開始,鼻如懸蒜,兩顴高,嘴大且嘴角上揚,雙唇紅潤,下巴豐厚。手掌厚而柔軟,各「丘」皆發達,事業線直抵中指。是個望之似「人君」的王者。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臺灣目前臺面上的各路政客,沒有一個是他的敵手。

我自認為我並不是一個「失敗主義」者,但基於上述兩點,我個人左看右看總覺得臺灣島上的政權(不管是哪一邊掌權)似乎都將熄燈謝幕!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23:01 回覆:

坦白說,我對台灣的未來也不樂觀。大陸對台灣本來就虎視眈眈。我毫不懷疑大陸的統一意志。問題只在時機與方式。如果統一緩進而平和,台灣在統一後或可享有較優遇的處境。如果統一急速而暴戾,台灣的處境就會很糟。

習近平看來是比胡要強悍得多,這對台灣可就不是什麼好消息。

問台灣的執政者有誰能與習一較長短,我覺得這並不是公平的決鬥,無從比起。即使再怎麼優秀的領導者,也難為無米之炊。就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或馬歇爾,要來領導中國或台灣,未必就能有好的表現。而所謂優秀領導者,也有其適合的水土、情境。西遊裡的唐僧,好像很無能、很不精明,但是配合上孫悟空,也可以成功到達西天。但要是他的門徒只是一個勁造他的反,想來唐僧想要到達西天也沒門。


政府以為大家都不懂數學
2014/04/27 16:29
台灣只有不到 20% 的電來自核電廠,也就是說不管有無核電,台灣的發電成本差異不大。由此數據來看,即使台灣沒核電,電費也不應該漲價。法國超過 80%的電都是核能發電,電費卻是台灣的兩倍多。所以政府憑什麼說沒有核電,電費要大漲? 政府以為大家都不懂數學?

林義雄一直是反核四
2014/04/27 14:15

林義雄長期投入反核、公投運動。1994年7月,立法院通過核四廠8年,1,125億的預算,被認為違反《預算法》。林義雄因於7月12日展開禁食行動,呼應反核團體推動「核四公投、十萬簽名」的行動,在六天中獲得了十一萬五千多人的簽名響應,達成目標後,林義雄宣佈停止禁食。同年9月,林義雄等人組成核四公投促進會,並展開「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訴求核四公投,人民作主。其後又於1997年、2002年、2003年展開三次千里苦行。但隨後《公投法》制定後,被認為門檻過高,反而限制人民權利,而改為要求補正《公投法》。[林義雄一路走來,不管那個黨執政,都是反核四。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15:06 回覆:
林義雄反核固然有一貫性,但是讓執政者頭疼則是針對藍營。他現在也可以繼續反核,但是希望他不要絕食抗爭。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包袱
2014/04/27 09:34
讀格主的文章,瞭解格主是一個學識豐富,也努力做好人的人。但是很難說服人,因為您的包袱很重,學問就是你的包袱,背著包袱,你走路走不快。

在西方社會工作,講求的不是你會做什麼,而是“Can you deliver?”

背著包袱,無法在時間內走到目的地,那個包袱就是廢物了。

格主寫的這些分析, What is it delivering?

我想,能夠喚醒民眾的才有價值。反馬的人的言論,標題就是辱罵、抹黑,效果很強,於是馬總統就被拉下來了。

說到9趴?那是什麼東西?那是媒體與反馬人士的搞鬼。值得大學教授相信嗎?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15:10 回覆:

我不太清楚你的意思,你也許也有點誤會我的意思。我說「9趴」,是順著媒體說的,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但是,我相信的確有部分藍營支持民眾不再支持馬總統,我身邊就有不少這種人。而我的討論正是要指出,這種不支持中道的態度反映的是非理性與焦慮情緒,是極可能危害台灣的。

我的討論究竟能否影響他人,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希望他人至少能比較準確理解我的意思。而且,如果大家還有些理性,就應該盡可能努力產生理性共識。現在,台灣明顯是處於意識分裂的狀態。很遺憾。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15:16 回覆:
再補充一句話,我說不支持中道的態度,其實左右藍綠皆有,都應該多些節制。

phdjung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7 09:30
诚恳理性的文章,也是代表许多社会中坚但沉默的一群!每次看日本226事件的电影与评论内心都是戒慎恐惧的,有一篇大陆网上作家(时寒冰)所写的“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就是在阐述非理性决绝的少数人如何将日本拖进发动侵略战争的悲剧!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15:14 回覆:
很同意你的說法。對像226事件的相關檢討,不但是日本有需要,我們其實也需要。因為我們也可能陷入類似的困境之中。群眾激情驅使大家走向某個方向,甚至走得慷慨激昂、義無反顧。但是事後回看,這卻是個大錯誤。可惜悔之已晚。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道理論
2014/04/27 09:14
中道理論,這個名字就不妥。

大中至正 - 這是美景,誰做得到?我開車在路上都覺得不可能永遠筆直的走在路的最中央。

今日中國標榜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中國領導人的確是高人一等,他知道單純的社會主義不見得行得通,經過修正就是他們所謂的中國特色了。

台灣民主是不懂得修正,而是放任亂走的民主。言論自由,也是沒有法度沒有倫理的自由。

台灣的民主已經走到必須修正的地步了,老鼠咬布袋,咬的這麼破了,布袋再不丟,不換,不補,是不能用了。

台灣人標榜的美德是不丟垃圾,學運沒有垃圾,大家叫好。但是參加學運的人就是垃圾。台灣人把不丟垃圾當成最大的美德,把真正的倫理道德放在腳上踩。

我真的希望大學、中學、小學教師們能夠有人站起來,整肅自己的腦子。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27 15:24 回覆:

中道很可能不是只有單一的一條路,而是隨情境而有多種可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可以說是一種中道路線。不過,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特別是貪腐問題或所謂壟斷性國家資本主義的問題。所以,我估計現在的中共又在調整路線,大陸上現在正在打黑打奢,又是一種調整。中道本身就不是有固定的內涵。

台灣的民主現在的確出了問題,因為缺少普遍自律,而又讓既有省籍情結與新的統獨矛盾在經濟困境中發酵。不過,這種問題還是要在民主體制中尋求解決。中道、理性仍然可以在民主制中展現。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