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反服貿背後的反中情結
2014/04/01 18:07:34瀏覽2890|回應18|推薦35

反服貿,背後是一種深沈的反中情結。反中,因素也複雜,包括當年的反共思想的延伸、現在則是對大陸打壓台灣主體性的憤慨;另外還有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社會的鄙夷與厭惡。

 

很不幸,幾種負面感覺糾結起來,就很難再化解。而且,反中情結似乎已經在台灣人心中相當普及。這也使此次的反服貿運動能有這麼盛大的聲勢。

 

但是,如果我們抱持高度理性化的態度,還是要努力將糾結的情結進行分解,不宜任令其糾結。因為糾結只能使人誤判、做出不理性的回應。糾結主要是感性的產物,但是,台灣面對艱難的處境,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

中國大陸對台灣是不是威脅?當然是。但是,這個威脅的強度其實是變數,而非常數。簡單地說,如果兩岸關係愈緊張,對台灣的威脅就愈大。當然,有些人會說,即使表面上好像關係不緊張,卻也可能像是溫水煮青蛙,死得更不自覺。這問題也未必純屬虛構。那麼,台灣要怎麼樣才能更安全?

台灣應該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嗎?其實我同意應該。不過,話說回來,我以為台灣其實是在走高空鋼索,偏任何一邊都可能粉身碎骨。所以,即使我們恐中、反中,我們也並沒有權利一意靠向另一邊,不能一意要遠離中國大陸。而保持距離並不等於是要遠離。

我所描述的這種處境是許多台灣人所不能接受的。這年頭台灣流行講權利、講主體性,沒有誰願意接受說台灣不能依自己意願遠離中國大陸。但是,在這裡,我出於不同的世界觀而有根本不同的想法。

當我們相信自己應該擁有權利、擁有主體性的時候,其實這種想法背後憑藉的是某種模糊但是有特定偏向的樂觀世界觀:我作為人,這個世界賦予我一些基本的權利。這類似某種天賦人權的觀點。但是,我是現實主義者,我不認為有什麼「天賦」人權,人權是行動與結構的產物,但是,既存的結構卻未必合理,不合理的結構並不能逕行提供我們什麼「應得」的權利。

 

台灣能不能在擁有高度自主性的條件下幸福存活,其實是沒有任何神意保證的。從而,台灣也可能陷入遠超過我們預期與能忍受程度的悲慘集體處境。歷史上,集體悲劇所在多有,而且悲劇來臨往往既非預期,更非有底線。那些受苦的集體雖然嘗試用各種神義論來解釋自己的悲苦處境,但是,悲劇永遠無法完全被合理化解釋,也很難讓那些仍然樂觀者相信它的實際發生可能。而且,悲劇發生顯然並非獨一或有針對性,受苦者也非總能在最後獲得拯救。而從現實主義的角度想,悲劇其實並非出於神意,而是結構與機率交互作用的產物,而結構是行動、互動的集合。換言之,悲劇主要是諸人行動、互動的某種非意圖結果。重要的是,沒有誰能保證自己能遠離悲劇。集體的理性行動(也許要限定是結構理性行動,也就是強調總體考量的行動,而不僅是狹隘的工具理性行動)很可能是唯一最可能幫助遠離悲劇的因素(但卻也無從提供保證)。

 

關於兩岸關係的抉擇與操作,怎麼做才最符合結構理性?這恐怕沒有簡單的答案,甚至是沒有答案。但是,集體的結構理性仍然是我能想像到最必要的條件。而結構理性的表現是集體清楚的意識與深思後的判斷,以及由此導出的行動,而不是糾結的感性情緒的直接行動表達。

此刻的反服貿群眾運動,我相信在相當程度上是很多人內心深處反中情感的自然抒發。所以,許多人覺得特別激動、特別發自內心地受感動。「守護台灣」的口號的確很能打動人心。但是,為什麼反服貿等於是在守護台灣?理由當然是因為服貿就意味著要與中國大陸更多的交流,而那又意味著對台灣的危害。背後的思維就是對中國的強烈不信任、恐懼與敵意。但是,這樣的感覺與反應終究是太感性。而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

十九世紀後半,俄國與德國關係微妙,兩者都在擴張勢力,從而利益衝突,但是彼此盡量隱忍,維持著表面的友好。但是,當德皇威廉二世上台,隨即把力主「和俄」政策的俾斯麥趕下台,並且轉而採取對俄的強硬外交政策。不久之後就爆發了一次大戰,最後德國失敗,德皇流亡國外,德國陷入悲慘局面,甚至又再激發二戰,再一度陷入大悲劇。二十世紀上半的德國悲劇,最原始的關鍵導火線可說就在於德皇在對俄問題上「不能忍」,不能理性抉擇與行動。

 

因為不能忍而來的悲劇,歷史上很多。中國近代歷次對外戰爭,有多次都是主戰派過早地決定要戰而不願意忍耐,而導致提早開戰。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抗日戰爭皆然。而結果都帶來巨大的損失。

 

今天的台灣人,面對著中國大陸,似乎也到了「不能忍」的階段。似乎因為較多的接觸,反而更激發了這種「反中」以至不能忍的感覺。但是這恐怕也是最考驗台灣人理性忍耐的時刻。台灣未來是福是禍,當下是否能理性抉擇與行動至為關鍵啊!

 

我願意一再強調,「中國」是個複雜的概念,中國有許多不同的層面,有「好」的、有「壞」的。而近期間的台灣人,幾乎完全片面而狹隘地關注那「壞」的面向,並且用一種本質主義(essentialist)的觀點來認定中國的「壞」。譬如以類似(惡劣)「民族性」之類的說法來給中國人定性。也有些人強調中國大陸的共產集權制度的問題,但是,似乎對這種制度的可改變性也非常悲觀。

 

但是,後現代主義思潮強調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t)的觀點,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集體互動、定義而形成。也就是強調事物性質的多重主觀性、交融主體性。「中國」是什麼性質?也是多重主觀的認定。現在有很多台灣人把中國比做老虎,形容台灣的處境是與虎為鄰。中國大陸是不是虎?本質主義地說,只有「是」與「不是」二選一。但是,從建構主義來說,那就要看包括我們在內的相關行動者如何去建構它的性質。

 

在教育領域裡,許多教育學理論都告訴我們,面對所謂的「壞」學生,也要以最高的愛心與耐性來與之互動,藉此以感化學生,學生將因此變好。沒有絕對的「壞」學生,只有愛心、耐心不夠的教師。這種堂皇的話,在教育學裡很常見。但是,用在對一個龐大的集體,它也可能一樣適用,但是,一般人在面對它的時候常忘了這個原則的可能適用性。

當然,面對一個強大的「壞」人,愛心、耐心是否還管用。這也許不像面對一個「壞」學生那麼簡單。不過,話說回來,誰說面對一個「壞」學生就是簡單的事?誰說教師就一定能控制得了與「壞」學生的互動場面?反之,誰說面對強大的「壞」人時不能適用面對「壞」學生時相同或類似的原則?

 

老虎、獅子、毒蛇都是人類所畏懼的野獸。但是,也有許多人能與他們相處,卻能安然無事。這裡,平常人的恐懼有些是無謂的。他們以為這些野獸天生狠毒、好攻擊。實際上卻未必。重要的是去了解他們、適應他們、善待他們。

 

在過度樂觀與過度恐懼,或過度擁抱與過度仇視之間,如何做出最理性、審慎、適度的抉擇,我們必須費心去拿捏分寸。而我們必須耐著性子去這麼做。因為我們是在走鋼索,所以我們沒有任性揮灑的權利。而在這次的反服貿群眾運動中,群眾表現的是在管理群眾秩序以及通過國內外媒體擴大運動效果上,群眾表現了相當高度的理性;但是在「思考中國」這件事上卻似乎更多是依憑大眾的主觀感性直覺。他們的理性照顧到了某個行動面向,卻仍然忽略了另一個更重要的面向。然而,那應該是不可忽略的理性思考議題。

有朋友說反服貿是因為「恐中」,而不是「反中」。然而重點其實是在於究竟什麼是「反中」。反中畢竟只是籠統的簡稱。反中可以指很多不同面向。反中國的入侵或滲透、反中國的對台政策或國防政策、反中國文化價值、反中國的共產主義意識型態、反對認同中國,以至(全面)反對中國的存在價值...等。總之,「反中」是個多義、廣義的概念。「恐中」則可能是「反中」的一部分內涵。如果反中是母集合,恐中是子集合,那麼,說反服貿的原因只是恐中,而不是反中,就可能有爭議。當然,如果兩者被定義為互斥概念,就另當別論。總歸,問題應該是先明確定義反中與恐中。在本文中,我的確也沒有定義什麼是反中,只是保持較籠統、廣義的用法。這是還有待補充釐清的討論,但卻未必是一種錯誤或疏漏。急於定義重要概念,有可能使概念反而被狹窄化或甚至被扭曲。其準確意義反而需要通過充分的具體討論逐漸顯現。寫作者與參與討論者不妨都多些耐心,繼續關注這個問題。


當這位朋友表示反服貿是因為「恐中」而非「反中」的時候,他可能是在表示台灣人無意否定中國的存在價值(這似乎是某種程度的善意,就像蘇主席的「海灘沙鷗」的比喻),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們害怕被你們傷害,但是我們並無意否定你們的生存權或存在意義。這是狹義定義「反中」。而我認為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並不只是怕被傷害,還帶有其他的心態,包括鄙夷、厭惡、不願意認同等。籠統來說,我說那是反中。不願意認同與不願意受傷害當然也有重疊性,但是畢竟並不完全等同。而且部分的受傷害預期是因為先不認同才產生的推論或意義。譬如有人強調說要維護台灣的主體性,為什麼一定是以台灣為單位來講主體性呢?美國某州的人民會不會很強調要維護該州的主體性呢?大概不會,因為他們願意認同美國這個整體,也就不會認為州的主體性事關緊要。甚至像波多黎各,也努力想正式併入美國成為一州,而不強調要維護自己的主體性。強調台灣的主體性究竟是該或不該,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問題又得回到「中國」概念的面向與內容。但重要的是,反服貿既然牽涉到反中,或即使只牽涉到恐中,也就應該針對是否應該恐中、反中,究竟恐什麼、反什麼,要做出完整的討論。訴諸群眾直覺,就有可能阻礙理性抉擇。

好比說,清末的中國屢屢因為怕修鐵路擾及祖先風水,所以反對修鐵路。這是訴諸感性直覺,但是因為人數眾多,成為決定性的因素,使得鐵路遲遲難成。清末上海反對修鐵路,並不完全是因為風水問題,還有華洋對立與官商利益衝突等的問題。但是,所有的問題匯流成為直覺的集體反對共識。所以鐵路建了又拆。受損失的畢竟還是中國社會。與洋人間的利益問題或風水問題,如果一項項好好討論,很可能發現,每個理由都不足以導出拆鐵路的結論。但是,集體的感性直覺反應,卻導出了拆鐵路的非理性行動。今天,台灣處於艱困情境,我們沒有權利以非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兩岸議題,我們恐怕承受不起這種可能錯誤的代價。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217191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瓜熟蒂落
2014/04/04 22:35

香港是中國收回早了一點,亞洲金融危機後收回,問題會少很多。

服貿退回,民進黨再做八年總統,台灣就差不多了。


★我的祖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裂份子可鄙。
2014/04/04 13:41
那個香港人yip用一種娓娓述說的口吻,顯露出一個包藏不住的禍心。分明是以非中國人的心態去看中國,去排斥中國祖國。當英殖的洋奴並不是光榮的,也沒什麼國格人格可誇示的,但被殖也許很久很習慣,不知反抗了,卻對自己中國母國反抗。也許以前當次等人,被英人歧視慣了,所以現在歧視大陸人--自己的同胞,還不以自己的分離主義和歧視為恥。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4 17:10 回覆:

我選擇回應你,而不回應那位香港的葉老師,因為在心情上我與你比較接近。反之,我如果要回應葉老師,特別覺得困擾。

覺得困擾,不是因為我完全不同意他的感覺與看法。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我相信他是出於真誠給出勸告與警惕。他說的問題情境,台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複製。

我如果與他不同,大概包括兩方面,比較現實的一面主要是在於台灣的可選擇區間有哪些;另外,從更長遠的、寬廣的視野所能有的想像空間為何。

當然,不論是香港人或台灣人,大概都有一種不自覺的傾向,以為自己有權利維護既有的生活水準與方式,拒絕外界的侵入與干擾。這裡的外界當然是指中國大陸。但是,這種直覺認知我認為是錯的。沒有什麼力量確保這種權利。以為能,是錯覺,只因為我們過去曾經享有,我們就以為可以維護繼續享有那些。這也是我為什麼討論到世界觀的原因。這個世界沒有對誰提供什麼保證。存在主義者所認識的世界是冷酷的、荒涼的、沒有權利保證的。至於為什麼連維護現狀都變得困難,這還需要深入分析、論證。

至於從寬廣的視野出發又會有什麼想像空間,這也還需要努力討論、揭露。譬如許多人可能會說:說什麼優美的傳統中國文化,都是狗屁。尤其是已經形成某種台灣文化優越感的人,可能就是不能體會中國文化裡面有什麼美好的事物。旁人也很難說服他。即使他所擁抱的那種所謂台灣文化可能正源於傳統中國文化,或正是從傳統文化文化汲取得到養分的產物,他也未必能意識到這一點。這需要有讓頑石點頭的功力。不容易啊!不過,我們也沒有氣餒的權利,只能繼續努力。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香港
2014/04/03 15:41

我是台灣人。當年舍契爾夫人到香港與鄧小平談判的那一天,我剛好在香港,見證了歷史性的日子。(舍契爾夫人還不小心摔了一跤)1997年6月30日,我在澳洲熬夜看電視見證香港迴歸。香港是屬於中國的,名正言順,但是鄧小平慨允一國兩制,舍契爾夫人不能想像如何一國兩制,但是中國做到了。

我在澳洲的一個好朋友家庭,夫妻就是香港人。當時他提到香港的親人,他鼓勵親人移民澳洲,親人不肯,當時他說他的親戚們就是不願意受移民的苦。

再幾年後,聽說留在香港的人都賺錢了。(其他不知道的,我就沒辦法多說了。)另外我認識的澳洲白人,澳洲籍的台灣人,還有澳洲籍的香港人,都先後到香港工作,已經好多年了,每個人都喜歡香港,沒有抱怨。

我還認識一個原來在大陸工作的香港人家庭幾年前被調回香港,那位太太跟我聯繫的時候,對於回香港似乎不是很開心,因為香港的住太小了。我已經幾年沒有跟她聯繫了。

澳洲白人告訴我,(當然因為他的收入肯定是我的朋友中最高的)香港好,香港的所得稅最低。

我想,會抱怨的香港人可能是心胸比較狹窄的人吧!???



一個香港人
2014/04/03 14:22

大家好,我叫Jerry Yip ( 葉? 廣東話? Harvey ),一個香港人、一個中學老師,一個丈夫。不過今天,我作為香港人,只想說香港的事。

相信很多人都想問一個問題:台灣人反服貿關我屁事?

對,不關我們事,所以我們不談台灣,來談談我們的香港罷。

回歸十數年,對中國共產黨的吞食,香港人由置身事外,到如今步步為營。只因為我們發了一個叫「溫水煮蛙」的夢。

我們誤以為,中共只會一點一點,緩和地把我們的文化和內地統一。例如偷偷把路牌改成簡體字,用中港合拍片改造我們的思維。

我們覺得中共灌的水不滾也不燙,只是把鞋子弄濕,感覺不舒服罷了。可以接受,可以接受。

慢慢我們發現,新界東北的土地被割讓、洗腦的國民教育將要推出、以言入罪的廿三條死灰復燃。

如今的香港,坦克能合法進駐,民主黨不支持民主。國教沒有消失,「新香港人」愈來愈多。內地經濟起飛後,香港商界愈來愈依賴旅遊業和內地熱錢,慢慢老闆換了內地人,餐牌變了簡體字,香港人變了香港的二等公民。

原來中共不打算用溫水把我 們慢慢煮熟,因為中共就打算把我們淹死!「溫水煮蛙」是個可笑的夢,廚子用溫水只因怕蛙兒亂跳,但中共根本不怕,因為把我們鎖在鍋裡的正正是香港政府!

這是現今的香港,這都市正是台灣人最不願留居的地獄。

服貿通過後,中國的熱錢會大量傾流到台灣,根據條款,中國企業能直接併購台灣各大行業的大小公司。台灣人慢慢會變成為內地服務,企業方針和文化也不再以本土為先。

你說,台企也可以進駐內地嘛,商業世界不就奉行Cash is king嗎?抱歉,台商再有錢也不管用。因為根據服貿的不平等條款,台灣能在內地發展的行業很少,能進門的也只是牛毛之大,次要行業賺不了錢。

台灣政府把台灣最重要的民企利用服貿,間接賣給內地,令台灣慢慢失去自主和基礎競爭力。

你說,台商可以不賣啊!如果你是商人,有地有貨有技術,還有優良的市場佔有率,現在中國商人相中了你的公司,用高價買下,你能賺大錢,有放棄之理嗎?

富者會愈富,貧者會愈貧。國民生產總值可能會上升,但錢全跑進有錢人的袋子裡,台灣人慢慢變成服務內地的奴隸。

等等,香港不就是如此情況嗎?有錢人愈來愈有錢,我們便愈來愈難生存。英文再沒有用,人人都要學普通話。

正是如此,如果服貿通過,台灣就會變成現今的香港!

但台灣人和 我們不一樣,他們早早意識到中共倒水不是為了煮食,只為了侵略。所以一眾市民走出來,對不公義的政府,起了場和平而有力的革命。

但今天,台灣人流血了。警察執行政府指令,對手無寸鐵的普通市民動手了!

這樣粗暴的命令,是要告訴台灣人:你站起來,我便把你打下去,我 不 怕 你。

這如同香港的現狀,你要爭取民主?我不准。你要新電視台,我不准。

為什麼不准我們看HKTV?因為TVB和ATV是中共重要的合作夥伴。新聞不再報導事實,抹黑民運人士,竄改服貿問題。我們看慣了這兩個台,如果有一天,王維基上場了,要控制思想便很困難。不要相信TVB的報導,看看臉書上來自台灣的片段和消息,我保證真實十倍。

香港和台灣未必算是同根,但香港的命運,反映了台灣的命運。上年香港警察用軍裝胡椒噴霧掃射市民,今年政府又開始討論辱警罪。香港變了。

服貿通過後,如果你去台灣旅行,你定必非常後悔。因為你將發現自己去了另一個深圳,而從前台灣的風光,將如我們昨日的獅子山精神,漸漸消失無蹤。

希望大家share此文,為我們鄰岸的台灣出一點點力。

葉老師 很感謝您。


反中情結不是新鮮事
2014/04/03 13:36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反服貿學生佔領立院得到半數甚至以上的民意認可,證明台灣民眾既不尊重也不在意台灣的民主政體。

現代民主國家荒腔走板的領導人並不罕見,但佔領立法機關是不會被民意認同的。


古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3 12:48
若說反服貿的背後是反陸情結倒不如說成反服貿的背後是『台獨情結』,這樣比較直接了當又爽快乾脆外加一針見血。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4 16:45 回覆:
我會斟酌你的說法,有道理。

★我的祖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3 02:17

反服貿是一小撮人的意見,不是集體或全部的“台灣人”啊!

為什麼要說打壓呢?中國大陸或中國極力維護一中的統合性和合法地位不被獨台滲入國際組織,是應理解的呀! 喊出“打壓”者的,最盛行是民進黨了。

謹就此兩點意見提出反應咯!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4 16:43 回覆:
反服貿是否是少數,我估計難講,因為還有許多人不知道該持什麼態度。但是,的確有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Taiwanese傾向反服貿,背後所持理由,如我此處希望闡述的,與反中、反馬、反統有關。重要的是,確實有不少是由衷三反,所以也就深深覺得「不服」。由於他們人數不少,而且是深度的不服。即使台灣人口中其實多數人是接受服貿的,但卻是輕度的、不無疑慮的接受,所以對抗的力道就未必夠強大。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3 01:33

國人對大陸有多厭惡從服貿事件裡不難讓人揣摩出一個端倪。

中國大陸到底有多爛也不難從國人對它有多厭惡中得到印證。

Still,克林伊斯威特在「荒野大鏢客」裡怎麼說?“A man's got to know his limitations”。意思是說每一個人都得知道自己的「斤兩」,沒有人可以不顧一切。在此 man 指的是男人,現實世界裡則男女一體適用。

反服貿的人們在不顧一切,因為他們頭昏腦脹、搞不清楚,對象是中國大陸。霸佔立法院的學生們在不顧一切,因為他們年幼無知、自以為義,對象是執政黨。民進黨的頭頭們在不顧一切,因為他們利慾薰心、奪權恐急,對象是馬英九。

反服貿不過這麼回事。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03 01:11

此文無疑是聯網有關服貿迄今最重要的文章,也是版主開格以來最精彩的宏文,可喜可賀。

「中華人民生蛆長蟲流血化膿不正常共和國」的正字標記在高本衲手裡,這詞是我發明的,google 一下就知道。可是我並不恐中、懼中、或反中。

理性的人自然瞭解版主所謂的 essentialism 和 constructism 的利弊得失。版主文中哲思可能過於艱深,一般人難以理解,但「走鋼索」的譬喻我以爲非常精到 —— 不偏不倚地對待中國是目前臺灣最重要的工作。

於我個人這只是自然而然,於 2300 萬人?難囉。

於民進黨和被它操控的學生以及盲從的愚昧大眾?我相信至少在金字塔頂端的若干領導者的認知絕不下高某本人,他們對「走鋼索」的現況可是心知肚明的,其他的則恐怕未必。這裡頭不能免於被懷疑的自然是這些帶頭者有著高度的政治目的。

中國當然讓人搖頭,臺灣呢?臺灣讓人嘆息。

我將在自己的格和臉書大力推薦這篇重要的文章。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4-04 17:26 回覆:

先謝謝你的鼓勵。

我是個悲觀主義傾向很強的人,我對於兩岸關係,其實抱持悲觀。依我的個性,如果回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的當時,我可能勸告外省人,要自我節制,盡力善待本省人;而另方面,我可能也會勸阻本省人,不要報復性地攻擊外省人與國民政府。而當國軍開始鎮壓的時刻,我又可能要去勸阻國軍,盡量不要有殺戮的行為。如果各方都自我節制,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但是,我估計,實際上很難勸阻成功任何一方。也就是說,很難不讓衝突悲劇與歷史悲劇(留下仇恨記憶而影響日後族群融合的悲劇)發生。

我在網路上做了冗長的討論,但是,我並不樂觀能產生具體的勸阻效果。但是,我沒有悲觀的權利,只能繼續努力。


馬英九還要當多久的騙子?
2014/04/02 16:52

馬英九說若退回服貿協議,重啟談判,會讓台灣在國際上沒有信用。真的是在琥人。服貿協議還沒被台灣的國會通過,也就是還沒正式認可,台灣有違什麼國際信用嗎?美國和韓國的 FTA 是重啟談判才達成協議,美國和加拿大的 NAFTA 也是重啟談判才達成協議,愛爾蘭二○○八年以公投否決歐盟的尼斯與里斯本條約,未因此變成國際孤兒,且在重啟協商、修正條約後實施。他們有違什麼國際信用嗎?說到信用,馬英九的個人信用早就破產。馬英九從前說了幾次不選台北市長,結果他有沒有選?馬英九說 633 達不到,就捐半薪,結果他有沒有捐?再說到馬英九個人誠實,馬英九那條蓋了 34 年的綿被是否應該拿出來展示一下?還有那件壞了還要補的泳褲是否也應該拿出來展示一下?馬英九還敢拿國際信用來琥人。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