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人性論補述
2014/03/04 13:27:39瀏覽1799|回應9|推薦16

我寫〈必須相信人性美好?〉一文,闡述對人性的看法,當然,比較是偏於負面的人性觀點。從而,有網友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我很感謝他們提供的不同意見,因為那可幫助我繼續釐清一些想法。以下的補述討論主要是對他們意見的回應。為求明確,我以分段條列方式進行陳述。

一、片面人性觀

首先,我其實並不是持片面人性惡的觀點。原則上,我認為人性就其本質而言是無善無惡,善惡是行動後果的意義詮釋結果。不過,當我強調人性中「本我」作用的強大時,我的確也暗示人的自私欲望的負面意義,所以,我也使用了人的「惡根性」這樣的措辭。用這樣的字眼有其方便性,但是的確也可能誤導理解。如果是作為學術論文,這樣的用詞大概要避免,即使使用,也應該加上引號,以表示其特定侷限意義。

關於人性的觀點,我大體服膺佛洛伊德的人性論(有人稱之為「三性論」,也就是說,人性有「本我」、「超我」與「自我」三部分)。不過,嚴格說來,三性論終究也只是一種帶有辨證法式思維的哲學推演。如果強調人性是複雜腦部活動的綜合表現,那麼它未必有明確的三部分,而是更複雜的心理結構總體。從而,三性論的說法其實也只是一種討論的方便法門。

無論如何,在現階段,使用佛洛伊德的三性論的說法,在理解上與逼真程度上有其優越或方便性。而在三性中,我的確認為「本我」的作用最強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不相信人性有更正向的內涵,超我與自我的作用就有可能帶來更多有正面意義的作用。總之,我相信人性確有可能昇華,甚至可能上升到某種聖賢高度,但是那絕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二、片面強調人性善可能的正反面意義
(一)可能的正面意義

人願意相信人性美好,因為那意味著對自己的正向評價。既然人性美好,自己的心性當然也會是美好的。人需要對自己抱持肯定評價。人如果自己認為自己邪惡,恐怕還不等他人懲罰自己,就已經感覺痛苦

相信人性美好也意味著對自己的情境的樂觀,因為周遭的人會是善意的,對自己友好的。即使實際上並不確定,甚至實際經驗並非如此,我們也寧願相信是這樣。否則我們會恆常覺得不安、恐懼。

相信人性美好,不但能帶來光明希望,也能符合多數人的幼年經驗,父母親對我們關心、照顧有加,而父母是早期與我們有最多接觸的他者。父母親與我們的關係模式也就成為他者與我們的關係的典型。

十七世紀法國天才學者巴斯噶在其〈沈思錄〉一書中勸人信仰上帝,他並不確知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不論上帝存在與否,信者皆有福。即使上帝不存在,信者也已經獲得了因信而得的德行與平安喜樂。所以,他認為信上帝是應該的選項。

人性善說與上帝信仰雖然沒有直接的邏輯對應性,但是,卻可能有異曲同工之處。相信人性善,也較能讓人獲得內心的平安喜樂,所以也可能是在無法確定答案的前提下比較值得的選項。

相信人性善,也可能是因為相信有個上帝這樣的善意主宰;或者,相信宇宙間有某種善「道」。如果沒有上帝、沒有「道」,或道非善,一切存在的意義都將歸零。人的存在意義也無任何依託。所以,我們可能必須假定有上帝或有善道。既然做此假定,相信人性善似乎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二戰以後所發展的存在主義哲學卻不再確認人的存在有本然的意義。他們強調存在的意義是要由人的行動來創造;人是被拋擲在一個荒涼的世界裡,並無必然可依託之所,也無本然的存在意義可言。這種相對悲觀的觀點顯然與恐怖的戰爭、屠殺經驗有關,而使人失去本能的樂觀傾向。

(二)可能的反面意義

相對於當代普遍存在的人性善的信念,我則偏向著重如下的討論:片面強調人性善的觀點有其負面的社會作用。首先,社會可能因此少了應有的預防、節制、制衡或引導等制度化的因應措施,以致事態容易朝向不可欲的、遺憾的方向發展。

為善或為惡,其社會後果往往並不平衡。這一點往往被忽略。也可以說,要破壞容易,要建樹卻很難;要培養一個優秀人才很難,要殺死他卻只要一刀就可以致命。只要有少數的人為惡或犯錯,就可能足以讓社會受到重大的傷害;但是要讓這個社會蓬勃發展、走上康莊大道,卻需要眾人長期的努力。

但是,每個社會裡都不免有人為惡或有犯錯的行為。這些惡行或錯誤就足以讓社會失去美好風貌。然而,對於這些可能的惡行或犯錯的行為,社會卻未必有充足的防範、揭露、批判、調節與彌補等的機制。所以,少數的惡行或錯誤可能就足以使社會成員普遍陷入
惡性循環的痛苦之中。


具體來說,傳統中國社會裡普遍存在著不人道、無人權的現象。但是,主流思想卻因本於人性善的觀點而不強調對這種現象的制度面預防、調節、制衡與彌補的機制。君王、官僚與其他統治群成員做出了許多貪瀆或侵害人權的事,卻始終少有針對制度結構的改革努力,特別是對專制制度的批判。儒家的道德理想一直與統治的具體機制以幾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模式存在,前者沒有針對後者涉及的制度面問題進行細部批判與改革,而只抓特定人為最極端的弊端負責,批評的重點也還是他們的品德問題。

傳統的人性善觀點並不一定會導出不懲罰的結果,甚至反而可能讓懲罰更偏嚴厲。因為性善觀偏向假定社會情境都是由善意鋪設出來的,情境對行為的作用被低估,從而,人會因為不利情境的刺激而導致犯罪或犯錯的情形因此往往也被低估。結果,缺少預防機制,而惡行或錯誤常被解釋為出於特定人的惡意或品德問題。從而,犯錯往往也變得更不可原諒。

再者,傳統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的一些舉止也往往給予非常嚴厲的懲罰或攻擊。因為從人性善的觀點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所以他們可能認為精神病患者的異常行為是出於魔鬼附身或作遂。

以極不人道的方式來對待精神病患,虐待精神病患,當然非病患福祉。而把虐待特定人的模式給予正當化的文化也可能讓某些人即使不是精神病患也可能受到類似的虐待。

總之,善行既被認為是應然常態,惡行、異行、犯錯或即使只是意外傷害,就被認為是特定積極惡意的結果,所以應該嚴懲。猶太裔美國籍作家漢娜鄂蘭(Hannah Errandt)所說「罪惡出於平庸」,這樣的觀點就不太可能出現。而鄂蘭的人性觀卻是:惡性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

三、強調負面人性的社會後果

片面強調負面人性,其作用與上述片面強調人性善或正面人性的利弊大體相反。此處不多贅述。值得討論的比較是此處的具體論述:「本我」在人性中起著強大的作用。換言之,人性複雜,有正面,也有負面,但是易起負面作用的「本我」作用普遍較強大。

這種較為負面的人性論述的具體社會後果為何,究竟是福是禍,嚴格說來,我並不知道。我只是抽象地相信,我們應該追求事物的真相。愈能揭露並面對事物真相,總的來說愈有利於人類福祉。當然,這只是一種抽象信念,對人性,傾向正面或負面看待,究竟何者較為有利,還委實難料。

終極說來,我還是認為認識並面對真實人性最有利於人類的長遠發展。任何扭曲、隱蔽都不是最佳策略,雖然我承認對人性抱持樂觀、正面看法也可能有某種好處,就如前面所述。

當我們強調人性的負面性質時,即使宣稱那只是複雜人性中的一面,也還是可能帶來幻滅感,可能讓人失去樂觀希望。但是,就如馬克思在關於宗教信仰的討論中所指出的,宗教信仰是受苦者的精神慰藉,卻也像鴉片那樣,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換言之,在馬克思看來,宗教信仰並不真能拯救受苦者,而只是暫時讓他們得到安慰。對人性的正面看法是否也有類似的意義呢?是否也是讓人暫時覺得安慰,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積漸難返呢?

放棄對人性的樂觀、正面看法,或許短期間會帶來幻滅感,但是長期卻可能讓我們態度更積極。我並不確定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偏向相信事情會是這樣。部分原因是人性本身有強大的生之欲。我們就是不能讓自己陷入因幻滅而來的癱瘓狀態,我們就是必須再找生命的出路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關於社會與全人類福祉的思考可能會更被納入我們嘗試重建的價值系統中,因為,真實的情形是,當我們對人性抱持樂觀的時候,社會或世界的情境並不真美好,人生的痛苦也並不比較少。若要讓情境變得美好,我們就必須在制度面上調整。

調整制度面,是否必然是增加懲罰,以嚇阻惡行?這可能是一種簡單而過當的推論。或者這樣說吧,在近代西方國家中,法律多如牛毛,也可以說是社會的限制、禁忌有很多,但這並不表示實際的懲罰事件也較多或較嚴厲。反而是在傳統中國,法律發展不足,真正的懲罰往往太因人而異,太取決於個性(personal)的特質,不但公平性常有問題,也更顯得不人道。

重要的是社會規則的明確性、預存性,以及其周延合理性。因為肯於面對問題,所以能有明確規則;因為預先就面對可能的問題,故能預定規則;又因為態度開放、嘗試多方討論,故規則較能周延合理。反之,如果不肯面對人性可能的問題面,上述這些都將難以開展。傳統中國社會不是沒有律令規則,但是,知識菁英很少去面對這些問題與規則,開放而深入地進行相關討論。他們期望問題都能藉道德意識的提升而得以化解。但是,事實顯然不是這樣。

有人說,即使明知人性中有負面特質,也要強調人性善的一面。其實這個說法我並不反對。或許儒家的真義也是如此。但是,強調人性善,應該在某種社會基礎上。該有的預防、調節、制衡與彌補等社會機制要能先行確立,並且不斷調整、更新,然後,我們或許可以對自己、對他人強調說:我們還有無限的昇華可能,有無限的善的潛能,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1497227

 回應文章

~^^~
2015/08/27 21:43
人性可能跟胎教及嬰幼期被對待方式有關(請參考「胎內記憶…」http://blog.udn.com/sunnypai/24846354),也可能與靈魂年齡有關(請自行搜尋「老靈魂」、「靈魂年齡」,或參考「地球投胎年齡分析~你的靈魂幾年級http://blog.udn.com/Uni127/22951944」。

野鶴
2014/03/07 11:40

最近在讀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或許可以做為樓主參考。

生物所謂的「善行」,包含「利他行為」,以及所謂的「惡行」,即所謂「侵害他人」,其實都是基因演化所決定的。所謂天擇,就是物種如果沒有進行這些「行為」時,就可能被環境所淘汰。

如果人性的行為,是由「基因」所決定的話,那麼就只有「適合」與否的問題,沒有所謂「善惡」的分別。那麼要讓善行的基因能複製下去的條件,就是持續保持一個適合善行基因生存下去的環境。

古代和現在的非洲常常發生種族屠殺,這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如果不消滅對方,就是自己的部落被消滅。這就是一個讓「種族屠殺」基因適合複製的環境。

所以我認為樓主的想法沒有錯,但是要打造一個適合善行基因生存的環境,首先就是要徹底否定掉惡行基因是人的天性,把擁有惡行基因的人當作「非人」,這樣才能讓善行基因獨佔繁衍的權利。

因為如果善行基因和惡行基因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競爭,未必最後勝利的是善。

所以才要靠外在的力量控制社會環境,營造有利善行基因人類生存的條件。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2014/03/05 19:39

真的嗎?馬總統是最好的示範,我個人相信他願意效法堯舜,但是他受到什麼樣的排斥與阻力?

台灣民眾不要堯舜當總統,如果人性本惡明顯的人當總統,社會會如何呢?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性
2014/03/05 12:24

我突然又想到,古人談人性,古人的世界很單純,惡就是殺傷偷盜,善就是不去害人。比較複雜一點就是皇帝宰相縣官之類的,有了權力,就以權力為目的,就把善惡拋到九霄雲外。

窮人窮到極點,看到吃的就要搶,也顧不到善惡去了。

現代的世界可是極端複雜了,什麼樣的行為可以分得清楚善惡,除了殺人搶劫偷盜之外,很多是外人看不出來的。於是善惡也容易蒙蔽不清了。

這跟我上一個回應就有關聯了。已經不是人性兩個字可以界定清楚,除了理性之外,對於病態的,不正常的,文化低的,也就是理性缺乏的,他們的言行對錯已經超過人性的議題了。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網路經驗感想
2014/03/05 10:01

剛剛逛了格子,讀了各種不同格友的不同類型文章內容,我有跟人性不太有直接關係的感想。

在部落格發表言論,如果是為了交友,可能就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有時候會避免說真話。有一些是有政治目的,有一些是商業目的,剩下來的就是完全個人隨心所欲了。

對於隨心所欲的個人言論,我覺得跟人性不是很有關聯,但是個人的教育、涵養、對人生的觀點、態度...等等才是主要的因素。

我這個回應跟格主文章沒有什麼相干,如果沒有共鳴,請勿在意。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4 16:15

我應該把「群居的社會」再講清楚些,是指那些資源可負擔群成員生計狀況的族群。如果有人會因別人有東西吃而挨餓,那就表示無法支持群居。

有多的東西分一些給別人,那之後自己也可能受惠,這是我的本意。


paraqua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4 15:35
人性要看好處多大。 有時看到網路上的某些簽名檔,所寫的內容很有趣,也是人性的表逹。 如: 給她10塊錢,她:「你幹嚒?神經病!」 給她1000塊錢,她:「你想得美!」 給她1000000塊錢,她:「沒問題!你想怎麼玩?」 如此類的⋯ 偷小錢人人喊打; 偷巨款人人敢做;偷名位人人憧憬。要看好處的大小,原則是會改變的。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4 14:28

大自然裏如果有「人性」這種東西,那就受自然環境和法則規範,不是「有學問的人」說了算。更何況「人」和「性」在五湖四海的「學者」眼中恐怕也不是一個樣,徒增閒話罷了。

其實,在群居社會中,利他在統計上多半也會利己,所以在演化上具有優勢,也因此被賦予好名詞「善」。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3-04 15:05 回覆:
「利他在統計上多半也會利己」,這個說法我無法確定。在某些情境下,要利他就是不利己,要利己也就不利他。譬如在飢餓中,僅剩的一塊麵包究竟要給自己吃,或給他人吃,這是明顯的互斥狀態。愈是在匱乏經濟下,利益互斥性愈強。這時候,我們無法判別利他是否多數時候也利己。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談人性還不夠
2014/03/04 13:52

人與人相處,如果發生誤解或矛盾,會觸動人性的善?還是惡? 這才是重點。

大家都存心友好相處,人性基本上是善的。根本就沒有存心當朋友,那麼人性就是惡的開始 - something like that。

與人交往需要技巧。就好像,人人都不是啞巴,但是說話也有技巧。

懂得人性在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就會容易一點。我不知道今日的台灣如何,西方國家就很重視 communication skills,從中學開始,到大學都不停止。

台灣媒體示範的就是缺乏 communication skills,所以全台灣要找真正會說話的人很難的。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14-03-04 15:07 回覆:
哈伯瑪斯講的是溝通理性,而非溝通技術。兩者都有意義。不過我大概也會更強調溝通理性的重要。而我也承認,華人社會的溝通理性普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