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知識的社會建構性與空間迷向:說台灣的走向
2018/05/27 22:46:23瀏覽2711|回應11|推薦19

在二戰電影「桂河大橋」裡,最後有一幕:英軍指揮官拼命阻擋美軍炸橋,因為橋是英軍俘虜辛苦所建。直到他臨死前最後一刻,才忽然醒覺,幫助完成了炸橋的動作。維護橋還是炸橋,各有其道理。但是,在較完整的思考脈絡下,它還是有個最後應然的判斷。

「空間迷向」,這是一個飛航術語,指飛行員在空中可能迷失了對空間的清楚意識,不知道自己身在什麼方位、應該維持什麼航向。不過,我當然不是想用來談飛航問題,而是借來作為討論社會行動用的概念。行動者的「空間迷向」可以用來指行動者迷失行動座標的狀態,故亦不知應該朝什麼方向前進,或者誤認方向而選擇錯誤方向前進。像上述的英軍指揮官先前的護橋行動,就可說是一種空間迷向的狀態下的行動。陷入空間迷向狀態的行動者可能主觀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對的事,但是,從一個更完整的思考脈絡來看卻可能出錯了。

關於知識的社會建構性---知識是通過社會互動漸漸形成的共識性論述產物---在知識論或方法論的討論中已經成為流行顯學。從而,關於世界的知識帶有社會性,知識與客觀世界間的對應性則遭到各種質疑。或許,這是對知識本身性質的質疑,而不是確立。但是,不管是對知識的質疑還是確立,這都是一種對知識性質的反省結果,我們不再那麼確信知識對應客觀世界,而注意到知識與社會建構的密切關係。

譬如說,我們如果問:台灣的定位是什麼?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復興基地?亞細亞的孤兒?還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答案在不同時期很可能不相同。現在的答案可能是最後一個。但是,復興基地說也曾經作為答案。不同時期,社會會建構出不同的答案。

但是,知識的社會建構性,可能也意味著事物性質可能會被說成多種不同答案。哪一個最近於客觀事實?不易確定。客觀事實,就像康德說的“物自身”那樣,永遠在雲裡霧裡。不過,客觀事實也許會通過客觀的作用,扭轉人們的知識建構方式。過於背離客觀事實的建構,可能會因為太缺少客觀基礎,而受到打擊。譬如選舉,有些候選人會認為自己深受人民愛戴,必然當選,而事實可能會給他難堪的教訓。

再回到台灣的定性與可能更重要的台灣的應然走向的問題。年紀稍大的台灣民眾,都不難領會到台灣的自我定位在這四十年間的變化:早期強調的是復興基地,而近期是主權獨立國家,中國認同則在快速消減。

這樣的變化並不是很難理解的事。台灣不願意接受中共的統治,卻又很難以中華民國的身份立足於世界。從而,變成一個新的主權獨立國家,就成了許多人的期望,如果還不是現實的話。

但是,在這樣的“自然”反應中,卻同時摻雜了更多的雜質、一些延伸性想法。譬如有人自認為是日本人,有些人則強調台灣現在是美國在統治。還有人把兩者結合(如”台灣民政府“的主張)。此外,在拒絕中共統治的同時,關於中共的性質,乃至擴而大之,關於中國的性質,也被某些人建構成新的模式,以符應想要的國家論述。一種僵硬的、惡質的、應該予以仇視的中共與中國形象於焉形成。

這種極度負面的中國形象建構,有利於台灣內部台獨論述的擴散,但是,以此預測、因應中國大陸的實際發展,恐怕就大有問題。必須承認,台灣的國際處境確實非常困窘,很難有個完善的自我定位與對外因應模式。但是,此刻台灣的實際國際處境已經明顯比馬政府時期更困窘:連續斷交、WHA不能參加、IMD全球競爭力滑落、共機繞島...。這顯然與蔡政府的國家定位與兩岸政策有關。其實,上述這些應該還不是真正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應該是內部撕裂。以此為前提,外部勢力會更容易對台灣進行打擊。此外,兩岸關係的惡化,也讓兩岸的經貿交流受阻,影響台灣經濟發展。

馬政府與蔡政府的國家定位與兩岸政策顯然不同(儘管蔡政府口頭宣稱維持現狀,但是對岸顯然沒有接受這種所謂的維持現狀說法),兩者背後的整套認知基礎顯然也有別。我們有理由懷疑,至少其中有一種落入上述“空間迷向”的狀態。辨別何者落入了“空間迷向”狀態,或者是兩者都落入了“空間迷向”狀態,應該有重要意義。

其實,稍微想想,行動上的空間迷向應該很普遍。許多的社會都曾陷入發展的泥淖裡,遲遲難有進步,譬如非洲的許多部落就歷久而難進步,那可能表示一整群人陷入了行動者空間迷向的狀態。再者,每個社會裡犯罪都很頻繁。我們雖然不能說每個犯罪案件都涉及行動者的空間迷向,但是恐怕其中有很高的比例與行動者的空間迷向有關。也就是說,犯罪者在行動的當時已經失去正確的判斷力,不但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甚至失去了整個以價值為導向的行動座標,或者,行動座標混亂,以致行動不知所從。

以價值為導向的行動座標可能是鑲嵌在主觀意義網中的一個特定面向,指引對行動的價值判斷。但是,人所擁有的價值行動座標可能是高度侷限性的。就好比我們手頭有地圖,卻可能不完整,有些地點無法顯示在地圖上,或顯示得不夠清楚,我們就可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價值行動座標就像是一個心智地圖,可指引我們行動。只是,這個「心智地圖」卻未必清晰、完整,而可能模糊、侷限。

多數人只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社會化而形成自己的價值行動座標。但是,通過社會化未必能建立充分、完整的價值行動座標。而當我們的行動跨出了既有的價值行動座標系時,我們就可能陷入迷惘。也或者,我們所處的情境與既有的價值行動座標難以充分對應時,也會陷入迷惘。另外,如果我們的「地圖」根本畫錯了,我們也很難不迷向。

問題或許還更微妙。行動者主觀上可能並沒有迷失方向、迷失行動座標的感覺。但是,從旁看去,卻發現他還是陷入了空間迷向。

想像與真實的區別,在小範圍裡可能較易區別,但是,如果我們已經建構了整套的認知系統、整套的行動座標,並有一定程度的內在邏輯性,我們恐怕就很難跳出來看出虛妄。

事實上是:所有的「真實」其實都帶著我們的主觀想像。如果沒有加上主觀想像,我們恐怕永遠得不到具有意義完整性的「真實」。我們用主觀想像(在既存語言與思考框架下的想像),來填補資訊中的罅漏,而我們的資訊永遠有罅漏。最後,「真實」中瀰漫著主觀想像。也可以說,我們「建構」了所謂的「真實」

「建構真實」的工作可能主要是由群體共同完成,也由群體所共享。而這樣所建構的真實,往往更具意義「完整性」,也因此更具有說服力。而群體的權威與壓力也會增強這種「真實」的說服力。

但是,不同群體間卻往往建構出不同的「真實」,以致不同群體間往往生出扞格或衝突。群體間的不同「真實」建構,正反映出所謂「真實」的「社會建構性」,其中有主觀、有想像、有語言與思考框架的作用,當然社會結構的作用也都滲透在其中。

究竟是誰處於空間迷向的狀態?誰有資格做出判斷?這時候,我們非常需要找到有超越性的參考座標。其實,西方中心主義,早已經在我們不甚知覺中成為了我們的價值參考座標。所以,有些人會很自然地以西方認定的所謂普世價值為最主要的參考座標。但是,這樣做的可能問題是,思考框架中可能少了對舊結構性質的考慮,以及因應舊結構的適合改革途徑。事實上,許多非西方國家貿然走上所謂民主體制,往往陷入更大的困境。幾年前的所謂茉莉花革命,至今結局都很慘。我們或許不能說是民主體制不好,但是,長遠的應然方向與過程中的階段性路線選擇,未必是同一回事。

西方中心主義未必只是提供普世價值,它的意義遠較此深遠。西方中心主義思維很可能還是使得台灣人產生反中心態的重要背景因素,而且未必為我們自己所覺知。我們可能在不甚自覺的情形下,變成這種思考方式的囚徒,並下意識地傾向否定所有非西方事物的價值,包括中國,即使我們與中國關係深遠無比。甚至,正因為關係深遠,反而更否定得厲害,因為易將自己的挫敗歸咎於原來所屬的集體或文化背景。

但是,這種反對自身文化背景的心態有可能出更大的問題,因為我們實際上沒有那麼容易擺脫這個背景。我們會在不自覺中變成自我否定。這是會導致精神分裂的狀態。

今天的台灣,一方面拜媽祖、關公...,繼續講家庭倫理、仁義道德;一方面卻又說,台灣人是日本人或是南島語族,又或是新興民族。到底要怎麼切割自己(身上的癌細胞?),沒有人真正弄得明白。

理智上,藍綠雙方都知道,兩岸關係應該盡量保持和諧,但是,綠營顯然更敢於挑戰、批判中國大陸。這種勇氣,部分可能來自道德優越感,另一部分則來自對美國的崇拜與信賴。但是,事實上,兩者都沒有足夠的憑仗。特別是,我們信賴美國什麼?相信美國會為台獨打仗嗎?美國可能真是世界諸國中最具有國際公義原則的國度。但是,因此他們會願意為台獨而戰嗎?

信賴美國,或許部分是因為否則別無他途,美國是唯一的希望所寄。但是,維持兩岸關係和諧,馬政府明明做得比較好,不是嗎?馬政府有投降中共嗎?有讓兩岸立即走向統一嗎?

綠營可能高估美國的能耐與對朋友的忠誠,卻又低估中國的潛能與統一意志。此外,綠營可能也高估台灣內部的追求獨立的意志。從而,綠營對台獨路線的展望過於樂觀估計。我的結論其實很簡單,我認為綠營比較是空間迷向的一造。也可以說,綠營的意識裡,偏離了某一些定位座標。

這當然也可能只是我個人的主觀評估,是我迷了向,或是藍營迷向,而不是綠營。可惜的是,這可能最後只能由某個事後諸葛來評斷。而如果是悲劇結果,卻恐怕已經無法挽回。

其實,有一句時髦話,說是:做自己。而台灣現在可能是在學做美好西方人。學習西方也許是有必要,但是,如何在不迷失自己的前提下學習西方,這才是考驗眾人智慧的事。看清我們已經有的內在文化傳承,這是很多人想逃避、想不承認的事,但是實際卻無法真正逃避,而只是讓自己陷入迷向困境的關卡。如何讓意識清醒,不再迷向,且讓我們大家拿出最大的智慧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1216688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Norm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21 03:38

我曾經也迷網過,為甚麼明明是國父推翻滿清,眾先烈和先祖們拿命換來的中華民國,後來變成了許多不同的身分...;後來試著回到國父的年代,試著體會國父的初心...,我發現比較容易看到真相,"革命尚未成功..",是的,政閥還在割據著各領域,繼續著霸凌民眾....

如果大家越來越清醒,不要被媒體填鴨洗腦,台灣可能還有一絲希望


失卻中華民國的罪人 馬英九罪無可逭
2018/05/31 22:59

在中共面前,盡情騙吃騙喝;

讓中華民國退位,變不見,

用台灣取而代之,成主流。


版主的迷思
2018/05/31 01:14

但是,維持兩岸關係和諧,馬政府明明做得比較好,不是嗎?馬政府有投降中共嗎?有讓兩岸立即走向統一嗎?

--------------------------------------------

他使用欺騙的方式取得中共信任以至能獲得各樣好處是長久之計嗎?他用政治拖死狗方式欺騙中共是好的策略嗎?而最不該的是,他把台灣的集體意識帶往一個民進黨長久以來就一直在努力想要達成的台獨或獨台概念,在思想的戰場上身為中國國民黨的主席首先對敵方思想及觀念上的讓步,一開始注定就輸了,一旦既成事實後你就算再怎樣努力也很難引導人們回復到一個正確的觀念?特別是對這個原本就意志不堅,習慣於多方討好,父子騎驢式的領導者尤其顯得不可能。一旦獨台或台獨的概念成立,首先對中華的感情則發生質變與量變,對原先的中華歷史,文化再也沒有渴慕,取而代之的則是瞧不起,特別是經過別有用心者大量的瑄染後,則更是多方的去醜化及仇視所有有關中國的一切,而相反的民眾則是愈發的親日與媚日,好像日本才是他們的宗主國似的,這就是一個政黨在思想心理戰上因毫無警覺與戒備而戰輸的後果。馬英九從來就不是一個願站穩立場的人,他只想討好,只知隨波逐流,只要能為自己增添光彩,不惜做任何事,看似圓猾機巧,卻是禍國之首。


放逐生
2018/05/31 01:14

中國歷史分分合合,以愛好和平的人的角度看,都不喜歡那些英雄們。他們只是主張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把別人視為無物,搶到手就是自己的,就叫統一。因此,有能力的人隨時想要當皇上逐鹿中原,所以戰亂不停,運氣好的國祚數百年,運氣差的幾十年,甚至幾天。

秦國西部邊陲低調經營六百年,出關殘民以逞統一天下建立始皇帝國,卻立馬瓦解;最強的項羽擊潰秦朝稱大王號令天下,短短四年又被劉邦結合諸王打敗給五馬分屍,劉邦怕諸王有樣學樣就大殺功臣。

曹操司馬懿何等梟雄,統一了國家,但他們的魏晉也都不長,接著英雄輩出分裂成立新的國家。這些好漢多是親戚朋友貴族,相互模仿,玩著王位大風吹。這些改朝換代往往非常殘酷的: 晉亡後司馬家被清洗乾乾淨淨;揚堅建立隋,也大殺宇文家族除根,唐朝李世民連親兄弟及黨羽都殺。這就是統一被掌權者竄改掩蓋掩飾後微微露出的少許醜陋。


Mittermey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21:36
我試著用一個更宏觀一點的角度來描述我對本篇文章的觀點:


不管是那種皮膚顏色的人種,只要是"人"在生命延續的物種原則下都會有一種"往更容易生存的環境去移動的傾向",這種描述用現代口語來概括就是"想過好日子,甚至能延續到兒孫輩"!


所以不管在人類文明史上哪個年代,大多都是由"文化度高的去統治(或奴役)文化度低的種族",但文化並非唯一的手段,有時武力會是更好的工具!


所以儘管歷史上會出現很多橫跨幾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甚至是後來的蒙古帝國但能夠留續在人類文明印記中的卻是希臘文化,漢唐文化..等少數的寶典!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人類會跟隨強者的足跡來前進,所以當漢朝痛擊匈奴後 唐朝能平服四夷之後就能開創更大的歷史印記,近代的英國(日不落帝國)在成為海上霸權後也是如此,二戰後武力最強的美國也同樣地留下了足跡!


台灣會有版主所謂"空間迷向"的趨勢是因為太多人被既有的社會輿論風向給迷失了座標, 一小撮人仍然沉迷於二戰時武力強國迷戀情結的"皇民集團"強力的主導這股風向,向台灣大多數年輕人持續"強化"這種心理印記,讓他們認定所謂"西方社會價值理念"才是所謂的"普世價值",學習日本人 學習美國人 進而臣服這些民族才是台灣人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


反之,在他們眼中過去5000年所留下的中國文化印記都是腐朽又陳舊的"敝屣",進而一舉否定中華文化中精粹的一面!但面對民間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信仰(拜媽祖 保生大帝..)等他們又無法自圓其說找到更好的託辭來否定這一切,所以讓台灣社會幾個世代的思想就更加混亂且迷失了!


只要是人,想過好日子的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想服膺強者過比較輕鬆的生活也是可以被體諒的,但文化的影響力就如同你體內的血液與膚色一樣是騙不了人的!


黑人被賣到美洲已經快5個世紀了,白人主導的社會對他們一樣不公平;同樣地琉球人也未必受到日本人的平等對待! 歷史如果是一條長河,政治上的朝代更替就只是河流上的"浪花"而已!


唯有你能認同自己的血液 語言 習俗等文化才是找到自身立足的最大指標,才能讓你不在空間中感到迷失而無措~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21:13
中華民國和人民共和國的傳承關係;是一個嫡出、 一個庶出(而且還是和隔壁的老俄的私生子)。不過私生子成了氣候, 要取而代之, 嫡出也無可奈何⋯事實⋯不就是如此。

Andylove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21:09
蔡英文只做,並只想做她意識中的台灣國總統。你看,斷交受委屈的是中華民國,她卻只為台灣國發脾氣。

請願徹查國稅局公務員幾十年侵占獎金,預算及稅款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16:07
台灣人受妖魔化中共醜化中國人洗腦教育長大的,其實這樣的台灣人受害是最深的,台灣是沒救的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30 12:35

台灣受西方影響太大,骨子裡卻仍受中華文化薰陶,有很多西方的觀點,台灣人是一接觸就馬上接受,完全不思考這些觀點背後的意圖是甚麼。


筍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29 12:32
整個說起來,就是民族及文化的認同問題。蓋民族是想想像的共同體,想像則靠文化做粘著劑的。由於文化是棉延不斷的,它是民間一切動力的源頭。所以,台灣雖然被日本統治50年,但也只有少數人於日據後期加入皇民(當時600萬人,只有5%改成皇民)。但台灣的民間則依然頑強的奉行著千百年不變的宗教信仰,如關公、媽祖、五府千歲、三山國王、保生大帝、玉皇大帝等等。另外,漢字做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它保留著大量中國文化的信息。因此,只要宗教及漢字教育不變,人民就會受到無限的啟發,自然產生了共同民族的想像,這就是思想上的定海神針。比如菲律濱華僑,他們早在400年前,就從廣東、福建移入了,但他們迄今絕大多數都自認是中國人,馬來西亞亦然。這就是在時間長河下,不變的思想軸線或座標,它絕不會產生如李登輝的"我是 不是我 的我"般的混亂。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