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影評《歸來》
2017/02/22 15:01:14瀏覽657|回應0|推薦11

非影評歸來

 

 

前些時,Kelly留言說:中國製作的一些影片節目水準頗好。昨夜我想到她講得這話,在Netflix串流影片中,特意選了張藝謀導演的歸來觀看,居然看得我幾度搵淚。

 

本片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後段。片中敘述遭遇勞改二十年後歸來的教授陸焉識返家團聚時發現妻子馮婉瑜已經歷經痛苦折磨,患了失憶症。她只能記得二十年前,以及更早的事情。更不原諒女兒丹丹舉報自己的父親,使夫妻再度分離。陸焉識其實已經到了家門口,馮婉瑜根本不認識現在的他,只記得二十年前的他。陸焉識只得假裝是陌生人,逐漸接觸馮婉瑜,甚至把自己昔日寫給妻子,卻寄不出的一大箱信件,假裝替陸焉識唸給馮婉瑜聽。又假裝是陸焉識,寫封信告訴妻子,本月五日到火車站前來接他。馮遂牢記每月五日,寫上陸焉識姓名的大牌子到車站接丈夫。其中陸焉識假託是陸焉識,寫給妻子一封信,要她接納丹丹回家來住。馮婉瑜聽了信中陸焉識的話,讓女兒回家來住,陸焉識也住在一起,每日燒飯給妻女吃。馮婉瑜的記憶時有時無,並不知道住在家中的陸焉識就是記憶中的陸焉識。

 

*陸焉識這個名字可能的含意是焉能識我乎。

 

多年後,夫妻都老了,那個月的五號,陸焉識準備了一台三輪車,載著妻子到火車站前接即將歸來的陸焉識。電影到此告終。

 

有些人批評張藝謀只取小說後段,甚至未必忠於原著,沒有呈現為何這一家人落入如此慘境。張藝謀認為,沒有必要挑戰當局尺度,他選擇留白的藝術。我認為張藝謀在本片中所呈現的不是慘狀,而是希臘悲劇質素。希臘悲劇的定義是不能避免 Inevitability。背景中的整肅與文革僅是背景。陸焉識被勞改二十年,馮婉瑜被欺凌迫害,甚至女兒丹丹的密報,這種種因素造成了不能避免,觀者感受到電影中的無奈,於是產生了淨化(Catharsis)效果,這是我數度搵淚的原因。我感受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情深,與馮婉瑜的執著與至死不渝的個性。到底是誰造成的?元凶已經不重要了。這個民族的份子展現逆來順受,卻又強韌的民族個性,本片可以看得到。也就是我講的那種能忍的性格。由於張藝謀就是中國人,能夠感應民族個性,反射到了電影裡面,使得具有相同民族個性的人,不管是中國人,或台灣人,甚至受過英國殖民影響的新加坡人能夠共鳴。共鳴才是可貴的。因為這種悲劇個性並非是普世的,那僅存在於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之中。

 

以時間來推測,中國的文革在1966~1976之間十年。陸焉識被勞改二十年,計算起來,他的勞改在1950年代晚期,那個時代搞過路線的鬥爭。勞改二十年僅說成是文革,因為文革已經被中國政府認證是很大的錯誤,可拿出來談。之前的整肅不在其內。本片並未造成中國禁演,可能的原因就在這裡。

 

 

雖然是虛擬的情節,但是有如馮婉瑜那種精神失憶症是可能發生的。我在加拿大認識過ㄧ位年長的田醫師,他被中國評定為甲級醫療專業。他經過文革,兩手關節全被打斷,已經不能執刀了。他被強制到內蒙給馬治病。平反後任錦州醫院的副院長,直至退休,他的妻子本來是醫科高才,同樣執業,卻在文革時產生了精神病態。情況和馮婉瑜一樣。至於片中的丹丹,指控自己的父親與密報,在文革時不少見。這也是鄧小平執政後,決心破除的惡風氣的原因,他不准再搞過去的鬥爭了。若其不然,中國絕不可能取得今日改革開放的成果。

 

馮婉瑜的失憶症,英文稱為Anterograde amnesia。病患對於衝擊之前的記憶是完整的,衝擊後的記憶幾乎不能整合,往往隨過隨忘。在此處,馮婉瑜記得她和陸焉識過去發生的一切事情,卻無法記憶當下,更無法整合。這種病症沒有醫療手段的。本片以Anterograde amnesia來象徵馮婉瑜對陸焉識的情深義重。

 

張藝謀和李安的電影藝術能力伯仲之間。可是由於李安生長於台灣,又在美國學影藝,他無法把中華民族的個性詮釋的和張藝謀一樣好。在別的題材上應該無法挑剔甚麼。我不願看李安導演的色戒,無法證實上述觀點。推想李安的色戒》在民族個性的詮釋上略遜《歸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來我就很少看華語電影,不管電影來源源自香港台灣中國。以台灣和中國來講,從媒體上面我了解各有勝場,大陸有張藝謀,台灣就有李安。李安拍的片子我看過一兩部;大陸張藝謀的片子幾乎沒看過,可能早期的紅高粱我看了吧。

 

然而,我也沒有特別青睞洋片。洋片倒是看了很多。多的情況僅集中於動作和驚悚片兩類,也就是看了就忘了那種。偶爾我會挑一兩部比較有水準的片子來看,因為我有必要溫習英文聽力。這種情況下我錄音的。不但反覆聽了三五次,還把錄音段落中碰到的生疏字詞寫在筆記裡面。這些年我很少接觸西人。不用此法慢機運轉,很可能無須三年就聽不懂別人用英語講話了。英文書還好。至少每天會讀一些。至於中語文,因為是母語,不需如此麻煩的暖機運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馮濟灝 這是正面的評論----->>>20143月中旬,此片進行小規模的業內試映,被評為是一部充滿「藝術」性的作品[10]。著名導演李安稱之為很好的存在主義電影。美國大導演史匹柏稱之「Powerful!」(震撼)、「Deep and emotional」(深刻與感人)[11]。著名作家莫言稱:「這樣的電影我很少看到,在張藝謀拍過的20部電影中是最特別的一部。雖然故事老套,甚至陳舊,但片子演出了人世間最真誠的感情。」莫言用一句話概括了他對《歸來》的評價:「我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嚴肅的、直指人心的好電影。」莫言最後總結稱:「像我這樣一個六十歲的老男人能哭出來,是因為這個電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最痛的地方,勾起了我人生的回憶,它不僅僅是個藝術片,也回顧了個人的發展史和民族歷史。

 

馮濟灝 這段評論,我不完全同意。我不認為這部片子有甚麼影射和諷刺。我在文中講了,時代的政治背景,張藝謀認為沒必要放在影片中,片中人所演繹的不可避免的悲劇無奈才是主題。-------------->>>影評人「暗夜騎士」認為:節選小說最後三十頁來拍是張藝謀的聰明之處,因為小說前面文革的戲份太過於非人道太殘忍了,既不好展現也過不了審,所以老謀子選擇了愛情這個節點。以男主角陸焉識回到家後發現老婆失憶這條主線來串聯,既避開了審查的禁區,又能以小帶大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有著很強的影射和諷刺意味。觀眾要特別注意電影的畫面語言,很多畫面都有特別意義。該片節奏微悶,有些鏡頭顯得比較慢。陳道明和鞏俐的表現很出色,尤其是演失憶角色的鞏俐,她每一次見到陸焉識時的反應與神情都不同,如此精湛的演技是需要時間磨鍊出來的。

 

馮濟灝 這段影評幾乎不是影評。黑暗人性以及壓迫自由不是張藝謀設想的主題。他想表達在無可抗拒的背景中,中華人民的逆來順受與無比柔韌的力量。評論別人作品時,如果是史學作品,先看作者的證據,此處是藝術作品,評論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態度暈染了作者的原意。那是錯的。----------------------->>>《電影世界》雜誌刊載的三篇深度文章對影片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三位作者認為該片對原著的還原度不高,《既無美學、更無思想》一文評論中寫道:「既然選擇這樣了一本涉及'文革'、描摹人性的原著,卻又乾脆利落地將其中那些指涉陰暗人性和壓迫自由的成份盡數翦除,那麼除了拿一個敏感的題材當幌子裝模作樣、拿眾所周知的苦痛勾兌淚水之外,實在很難想像這樣一部電影還有什麼更高級的動機和目的可言。」該文作者表示自己曾看過原著《陸犯焉識》,所以並不欣賞《歸來》,「演員依舊很賣力,但還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5] 而原著作者嚴歌苓面對該雜誌的批評則回應:「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跟審查說去

 

馮濟灝 這段影評所指張藝謀怯懦不敢談馮婉瑜為何失憶?張藝謀講了,那是留白的藝術。一副書畫作品往往在留白上面經營的好與不好是個關鍵。我認為張藝謀不願挑戰當局,不能反過來講就是怯懦。專門挑戰當局就是勇敢。邏輯上說不通的。中華歷史上也有為國的好太監,甚至鄭和就是太監,他幹了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遠航。批評者比喻不當。------------------------------->>>傳媒人賈荃攢文認為,《陸犯焉識》是部有眾多隱喻的小說,有人說,書名就蘊含著「大陸犯的錯誤該如何認識」之意,卻被張藝謀簡化成一個愛情故事──只能說是可惜。《歸來》幾乎只拍了嚴歌苓原著小說《陸犯焉識》的最後20頁,完全改變了故事的重點,「電影《歸來》,只講文革「結束」後,陸焉識回家,發現妻子馮婉瑜失憶不記得他,然後陸焉識千方百計呼喚她的記憶。他們的愛情確實也很動人,但再陽剛的太監也是太監,騙不了人。張藝謀的怯懦,表現在甚至不敢解釋馮婉瑜失憶的原因,只能讓觀眾自己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9278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