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蒙特婁蒙特利爾滿地可-兩岸三地百年恩怨(大湖之旅六)
2015/02/06 13:35:39瀏覽3461|回應0|推薦7

標題的三個不同中文翻譯名字,是兩岸三地台灣、大陸、香港,對加拿大第二大城,英文名為Montreal的不同稱呼,其實指的是同一個地方。也是此次大湖之旅所造訪的城市之一。 

 

回頭省視兩岸三地百年來的分合,也許只是歷史的偶然,但衍生上述文字的不同稱呼,勿寧說是離散的必然結果。 

 

香港早在1842就割讓給英國,直到1997年才回歸中國,英國治理期間的官方語言是英文,居民平常說的是廣東話。至於兩岸,台灣1895年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整整五十年後,二戰結束才歸還中國;像命運多舛,當年不得不過繼給外人的小兄弟,多年後終能認祖歸宗。無奈多年離散,兄弟間已有些隔閡,但老家這時雖剛贏得一場爭鬥,卻也是千瘡百孔,百廢侍舉,本來亟待休養生息,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家裡別的兄弟又開始挑戰大哥的權威,使得兩岸被迫面臨1949年的政治巨變。

 

 

中國眾多人民,就如龍應台在「1949大江大海」一書上所說的「把命運往兩邊投注」,逃難時「上了船,就是一生」。結果是兩岸隔海峽分治,彼此對立,最早的19501980年代,雙方殺紅了眼的氣氛仍在,強調的是漢賊不兩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雙方各以「共匪」、「蔣幫」等江湖字眼互嗆;金門廈門相互炮擊,報紙上隔一陣子就會有海峽上空雙方空戰開打的消息,劍拔弩張。

 

兩岸老死不相往來,其實老死的不只是政治,語言文字等文化層面事務,也各行其是;對外國文字,各根據自己的習慣,政治考量來翻譯,造成的情形,就是:「柴契爾撒切爾戴卓爾都是英國首相,蒙特婁蒙特利爾滿地可稱同一地方。」

 

蒙特婁其實是中華民國的傷心地,當年曾在這裡被迫退出1976年夏季奧運。加拿大在1970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加拿大政府以主辦國身份,要求中華民國用台灣之名始能參加;幾經交涉無效,終致退出該屆奧運。現在回頭看,以台灣之名也很好啊!但當時的政治氛圍是中華民國就是中華民國,換成台灣就是喪權辱國。

 

兩岸三地雖是同文同種,這種語言、文字、日常用語等文化層面上所造成的隔閡,也是另一種層次的疏離感,加上政治對立的推波助瀾,其實也是造成兩岸到目前,互不認同的原因之一。

 

個人第一次感覺這種語言文字疏離感的shock,是多年前由香港搭國泰班機飛澳洲的雪梨(Sydney);那時台灣和澳洲間沒有直飛班機,要到澳洲大都由香港或新加坡轉機。Sydney香港按廣東話翻譯為悉尼,說慣了雪梨,要搭往雪梨班機,候機閘門卻標示悉尼,心裡還是難免有些不踏實感及疑惑,到底是否搭錯班機?雖然英文寫得很清楚,班機是飛往Sydney

兩岸之間,正簡體文字所造成的隔閡,更是顯而易見,使得疏離感更深。雖然正簡雙方可能都可舉出很多理由,來說明自己使用文字的優越性。有心人曾以一付對聯,說明這種疏離感。 

 

「麵無麥、愛無心、單翅能飛;餘不食、親不見、無門可開。」

 

「麵無麥」,簡體的「麵」字,就用「面」,沒有左邊的「麥」字;「愛無心」,簡體的「愛」字當中沒有「心」字();「單翅能飛」,簡體的「飛」字(),只有一個翅膀,且底下沒有「升」字,戲稱為「單翅能飛」。 「餘不食」,簡體的「餘」,就是一個「余」字,沒有左邊的「食」,「親不見」,簡體的「親」字,右邊沒有「見」字,寫成();「無門可開」,簡體的「開」字,沒有上頭的「門」字,只有「开」,故說無門可開!(註) 

 

1987年台灣開始實施「老兵返鄉探親」,從人道考量,台灣開放老兵到大陸探親,兩岸關係總算開了小小的一扇門。大約同樣時間,大陸也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台商先是暗地裡偷偷摸摸到大陸投資,到後來1992年「兩岸關係條例」頒布施行,台商可以比較光明正大的到大陸做生意。1997年香港歸返大陸,及2008年台灣開放陸客觀光後,人民之間交流以幾何倍數大量增加,政治上的枷鎖也逐步打開,很多以前的朋友或同事也到大陸當台幹,這種疏離感也逐漸減低,但離水乳交融程度,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個人從1976年開始任職美商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 簡稱TI);工作關係,常需出差到國外,加上私人旅遊,在兩岸相對閉塞的年代,曾在國外碰過不少來自大陸的人,在那個老死不相往來的年代,是很難得的經驗。從一介平民角度,對海峽兩岸、兩岸三地關係,一路走來,也有頗多感觸。早期一些與大陸人士第一類接觸的記憶,彼此間習慣用語的不同,文字的差異,乃至於思維的扞格,所產生的疏離感,不覺又浮現眼前。

 

第一次與「匪區」人士接觸,是在日本神戶,1980年出差去日本東京及九州的大分(Oida),是生平第一次出國,那時還是漢賊不兩立的年代,連看到大陸民航機都像是不得了的大事。忙完了公事,趁回程之便,到大阪神戶去一趟,也順道到太太叔叔家拜訪。那一年神戶市正舉辦海上博覽會(Portopia),大陸天津是神戶姐妹市,所以派了一個還不小的「天津館」參展,我信步走進天津館,向年紀看來應已有四十多歲中年婦女的接待表明來自台灣,只看到她立刻轉身向裡面說:「領導,這位同志說是從台灣來的。」,那時台灣對「領導」、「同志」等「匪區」用語,還很不習慣,也頗反感,我心裡想,我哪來跟你是「同志」? 

 

第二次則是在美國德州(Texas)的達拉斯(Dallas)機場,那時是1985年,國內政治氣候已逐漸改變,兩岸關係也逐漸鬆綁。事實上代表本土勢力的民進黨即於隔年的1986年成立,而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也在1987年開始實施。TI總公司在達拉斯,因此到總公司出差忙完公事後,準備搭機至舊金山,再轉機回台。在等飛機時遇到一群黃皮膚黑頭髮的「同胞」,一看約略可分辨出是來自大陸,因從所穿不太合身的西裝,拘謹的模樣,橫豎就是1970年代所謂「留學生文學」中所描寫「匪區」人士的模樣,那時我倒是很大方、很有自信的過去跟他們打招呼,但也同「留學生文學」所描述的情形一樣,他們都不太答腔,而是由「領導」統一回話,原來「領導」是廣州市的電信局長,帶這一群人出差到邁阿密去驗收購買的機器,「領導」提起,他是上海交大畢業生;交大是我的母校,在交大有個傳統,年級比自己大的,稱學長、學姊,反之則是學弟、學妹,但對「匪區」人士,那時心裡還在忖度是否該開口稱學長,沒想到這位「領導」很快的跟其中一位團員說:「小鄧,這位是你新竹交大的學長。」那時心裡頭的第一個念頭是「完了!我被統戰了。」 

 

 

第三次是在美國洛杉磯,應是在1986年,也是出差到達拉斯,回程時在洛杉磯轉機,找時間參加當地的旅遊行程去聖地牙哥(San Diego)。帶隊的導遊來自江蘇揚州,姓楊,我還記得他英文名字叫George,他來美國已十多年了,在那個年代,能到美國的大陸人士,不是高幹子弟,即是豪門之後。感覺上George是有點傲氣,自我介紹時他說他來自China,我即脫口而出Which China?因為那時一般台灣的認知China有兩個,一是Republic of China,一是People Republic of China,但George也回說,「還有哪一個China?」,因為那時大陸一般認知是「中國」只有一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以上早期的一些親身經歷,明顯可以感覺出兩岸人民思維的不同。其實不只意識形態,文化層面也呈現不同面貌。即令在開放交流二十多年後,兩岸人民的思維難免仍被過去的教義所束縛。

 

 

2004年底曾在美國參加當地旅行團,參訪新英格蘭,包含紐約、賓州、波士頓及費城、華盛頓DC等地區。一車五十多人,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台灣來的只有六個。大陸當時已非昔日吳下阿蒙,經濟年平均成長率達十幾趴,正是民族自信心大幅躍升的年代。當參觀紐約聯合國總部時,大陸旅客都不約而同的去尋找大陸送給聯合國的禮物,而台灣人則興趣缺缺;但路過賓夕凡尼亞州首府Harrisburg時,離當年台灣少棒隊揚威美國的威廉波特(Williamsport),也和當年李登輝前總統的母校康奈爾(Cornell)大學都相距不遠,但行程並沒安排,台灣旅客都有那種過門不入的遺憾。 

 

 

1949迄今匆匆六十多年過去了,兩岸關係風風雨雨,恩恩怨怨,但交流應為多數民意,兼顧務實考量之所趨,雖然速度不快,門是越開越大了。「領導」、「同志」等大陸用語,聽起來也不再那麼刺耳。但台灣201411月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主張交流的國民黨大敗,交流政策似碰上很大亂流,兩岸未來也平添不少變數。 

 

 

只是不知七百多年前羅貫中「三國演義」裡那句「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次靈不靈?

 

 

註:取材自2010/07/06聯合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706857.shtml 

 

  蒙特婁與聖勞倫斯河(St.Lawerence River)脣齒相依,是全世界最大的內陸港,人口350萬,約60%的人口說法語,也是僅次於巴黎,全世界第二大說法語的都市。照片為隔聖勞倫斯河,遠眺蒙特婁大樓群。(摘自網路)

蒙特婁航空工業、金融、設計、電影工業等行業發達。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總部就在蒙特婁,聯合國保護地球臭氧層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19879月在蒙特婁簽訂(摘自網路)

蒙特婁是1976年夏季奧運主辦城市,照片為從當年主場館高塔眺望蒙特婁市區情形,前面形狀像自行車安全頭盔的建築就是當年奧運自行車比賽場地,現在已改成生態展覽館。

蒙特婁的唐人街牌樓,此地華僑以說廣東話者居多,也按廣東話發音,稱此都市為滿地可;宮殿式牌樓似已成各城市唐人街的標準建築。(摘自網路)

▲香港早在1842就割讓給英國,直到2007年才回歸中國,照片為從九龍,隔著維多利亞港,遠眺香港本島上櫛比鱗次的大樓群。照片最右邊是「香港會展中心」。

香港會展中心前的"金紫荊廣場",每天舉行升旗儀式;香港旗幟是紅底上面一朵白色盛開的紫荊花,照片上雕塑是中共中央贈送給香港特區政府"永遠盛開的紫荊花",是香港主權移交的圖騰。

"金紫荊廣場"夜景,不管白天或晚上,可見一車接一車大陸遊客,到此爭看清嘉慶以降,中國國力積弱不振兩百年來,這個展示首度回歸中國土地圖騰的地方。

▲2014年12月在香港機場看到的中文離境班機表。香港按廣東話發音,將澳洲最大城的Sydney翻譯成悉尼,跟台灣習稱的雪梨,有很大差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98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