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寅恪
2010/03/02 22:48:53瀏覽347|回應0|推薦0

友人希望我能推薦陳寅恪先生的作品,於是有了重貼這一篇舊文的機會。

底下以汪榮祖先生《史家陳寅恪傳》為主,作些粗略的生平介紹,至於進一步的作品推薦,請隨個人所好去自由選擇,不再贅言。

讀書需要方法與系統,但是拋開這種想法,讓自己單純地樂在其中享受閱讀的趣味,卻是我覺得更緊要的。

不抱任何想法,單純發自內心地去讀一本書,這值得珍惜。甚至這種發自內心的閱讀某一本書的想法,有時是近乎莫名其妙的!自己曾有幾次腦中突然浮現書名,而且先前我並未接觸過也不清楚書籍內容為何的例子。

當然,閱讀是自由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像是另一位友人就很推崇以傳記為入門,畢竟他從中得著了受用,進而從衛「道」人士成了佛門弟子。因此,很多時候,我也推薦從傳記作為入門。

不過,讀書前得經過一些選擇的過程,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所以說,我僅能作些粗略的介紹,如此而已。 

汪榮祖先生《史家陳寅恪傳》力求客觀地呈現出陳寅恪先生的家世、生平與學術成就。全書的基調,多半是以肯定為主。書中除引用不少陳寅恪的著作,以闡釋其心境、觀點外,還訪問了陳寅恪的親友、學生,與參考過相關的著作。

陳寅恪,江西修水人。

祖父陳寶箴,曾為曾國藩幕友,被國藩稱為「海內奇士」,為官頗有政績。父陳三立,號散原,為清末著名詩人。三立與其父,皆為主張維新之人,對西方文化持開放態度,但不因此而貶斥中國文化,故寅恪除有舊學根柢,亦從小已開始吸收西方學術。

這在陳寅恪身上反映出來的,是其文化觀強調吸收外來學說之同時,又不失本國文化之地位;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特色,不可能由另一種文化來取代,而是互相並存的。

文化可以現代化,現代化卻不等於西化;這是陳寅恪的觀點,更是民初的西化與現代化之爭。

寅恪十三歲開始留學,先由日本,後及歐美。先後就讀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至三十六歲時,受清華國學研究院之聘返國。

其治學方法,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研究史實,進而從史實中求史識,常能於尺幅之間,見其千里,而不只是單純地考據之學。

寅恪所曉之外文,亦是常被人提起,除了日文,尚有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藏文、滿文、蒙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希臘文、馬札兒文、吉爾吉斯文、高加索文、吐火羅文、黠戛斯文(又作「堅昆」)......等,據其夫人所說,約有二十幾種。

不過據其自述,不少僅是略通,而非精通到能自由運用的地步。

可惜後半生多顛沛流離,先是遭逢對日抗戰,後又失明、臏足,晚年更遇文革,除諸多文稿散佚,對其精神、健康,與學術生命,亦是一大斲傷。

雖然如此,陳寅恪一生所表現之學問、品格,「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其為王國維所撰的紀念碑銘,是頌死者,亦可見其自勉處,是他一生之寫照: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感望......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彰;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乎!

民國初年的學者,多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惶惶而度。明日呢?這是難以想像的。而現今的人對於留學多年的陳寅恪只求學問,不求學位的作法,想必也是難以想像的。

「一個可能連學士學位都沒有的人,卻被稱作『教授中的教授』?」

我讀的《史家陳寅恪傳》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本子,這是據聯經的增訂版所重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151151&aid=38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