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7之後的香港真貌──讀《港漂十味》
2013/06/27 18:44:07瀏覽1841|回應0|推薦14

香港:三聯書店

(一)「誤解」與「了解」

旅行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一個鄉村、城市或國家,但旅行畢竟只是走馬觀花,未能久留,是以其所謂的「認識」往往流於表面或片面,乃至造成「誤解」與「偏見」。真正要認識一個地方,非得在此處居住、工作或生活一段時間才行。

香港於1842年鴉片戰爭之後,被滿清政府割讓予英國,直到1997年方結束英國統治,重新回到中國懷抱,成為特別行政區。由於此一歷史因素,香港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與中國內地業已迥然不同。經過長期的隔閡,一般中國內地人與香港人普遍並不了解對方。至於第三地的人,特別只是商人或遊客的話,對於香港恐怕也是「誤解」多於「了解」。難得的是呂大樂主編的報導文學《港漂十味》(香港:三聯書店,20131月第1版),敘述至香港留學,然後留下來工作、生活的十位中國內地人的故事,透過這些「漂在香港,好似浮萍,尚未植跟於棲身之處,在香港生活並尋求自身的歸屬感」的「港漂」,對於97之後的香港真貌,可以有比較正確、客觀的了解與掌握,遠非遊記、文宣或視傳媒體之報導所能及。

(二)香港的優缺點

「港漂」眼中的香港,顯然優點遠多於缺點。香港是亞洲繁華的大都市及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比起北京的惡劣天氣和混亂的城市管理,香港雖然居住面積小,但交通便利、制度完善、治安好、醫療福利佳,算是一個不錯的城市了。整體言,香港最值得稱道的,包括:一、是亂中有序,是一處不會太難適應的地方;二、這是一處每個人做好自己本分,各有自己空間的地方;三、這是一處不擾人的地方,沒有太多人為的(例如政府政策與國家行為)障礙,令人大致上可以自由地生活。特別是「港漂」來香港久了,除了發現香港的守法、講求工作效率外,更感受到香港規矩、透明、廉潔的一面,相形之下,會覺得內地「水很深」、「講背景」,不像香港這麼簡單。

教育方面,香港的大學具有溝通東西文化的地理優勢,「香港大學」繼承了英式教育的精髓,培養本地精英;「中文大學」立足中國文化,頗有傳承道統的意味;「浸會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和「科技大學」等後起之秀,亦發揮專長,各有特色。不過,最吸引「港漂」的誘因,莫過於高額獎學金了。以1999年為例,大學面試通過,四年有香港賽馬會提供約四十萬港幣的獎學金,足夠這四年在香港的學費和生活費,這對於1999年的工薪家庭來說,算得上是一大筆財富。是以許多以留學美國為第一目標的人,如果申請美簽不成,往往就選擇香港了。

至於「港漂」眼中香港的缺點,包括工作壓力大,物價高,以及太重視實用教育,追求快餐文化速成教學,忽略精神需求,不重視文化科技發展。中小學教育推崇快樂學習法,結果學生去學校只為玩耍交朋友,課後才去上各種應試補習班;大學教育則追求數量不講質量,課程內容往往點到為止,不諳所謂知識是需要沉澱過濾的歷程。

再者,「房價高」最是被人垢病,香港的地產霸權,是一座真真實實地壓在香港民眾頭頂,讓人深惡痛絕的大山,世界上居住環境比香港惡劣的國家恐怕絕無僅有。每天蝸居在小小的空間,必然感覺壓抑與不舒服。且香港房價之高,舉世聞名,諸如近三十年屋齡的五百呎單位,售價約四百萬港幣,這樣的價錢足可在重慶買兩個小別墅了,於是乎出現「港漂」們在深圳安家而至香港工作的特殊現象了。

(三)中港的矛盾

內地人與香港人本就存在著語言、思想、文化上的隔閡,彼此相處難免發生磨擦。香港人批評內地人不守法,流露鄙視的心理,內地人便以「殖民心態,不識國情」、「香港不還得靠著內地才能發展,有啥了不起」這樣的論調還以顏色。尤其97之後,內地人至香港旅遊或工作者漸多,2003年開放「自由行」以來,中港之間的矛盾更是益顯尖銳,乃有所謂的「蝗蟲論」與「雙非」之說。

蝗蟲論是一種本土人士對部分新移民及外來人士的負面論調。比如部分上海人以「蝗蟲」比喻非滬籍高中生,而用「蝗蟲」來形容中國人甚至可以追溯至19世紀,英國旅遊家立德(Archibald J. Little)曾如此描述,「中國人永遠像蝗蟲一樣,凡經之地寸綠不留」。內地人大量來到香港,香港人覺得權益受到威脅,內心不滿,就把來到香港的內地人喻為「蝗蟲」,面對這樣的歧視,內地人當然激烈反彈。

中港最明顯的矛盾則以「雙非」為代表,雙非指父母方並香港居民,而雙非人士在港誕生的孩子,依法院判例,均可自動獲得居港權,是為雙非嬰兒。雙非人士有經合法途徑預約來港產子,亦有在無預約情況下闖急診室產子的情形。比起港人內地配偶來港產子(即「單非」,父或母方並香港居民),雙非更不受港人歡迎,因為越來越多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小孩在香港出世,占用了香港產婦床位,且對香港社會福利造成沉重壓力。香港乃彈丸之地,畢竟資源有限,於是出現「謝絕雙非」的呼籲。

《港漂十味》的「港漂」們,切身體會到香港社會對於內地的傲慢與偏見,其心理頗有參考價值。所謂新移民既是外來者,同時又被視為社會問題製造者,背負雙重的道德原罪,先進的香港人欲改造後來的新移民,洗去他們舊的不文明的價值,接受新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其實此舉無形中塑造了港人的優越感,加上兩地間多年的隔閡和誤解,導致彼此更多的矛盾。「港漂」大多認為,類似「蝗蟲論」的非理性討論,是狹隘的地方主義,對於解決兩地之間存在的問題,並無任何益處。當然,「港漂」都屬理性,始終希望香港能夠更加深化對祖國的感情,同時非常不願意看到中港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乃至使得香港穩定的社會秩序遭受破壞。

(四)未來因應之道

「港漂」起先因為對香港充滿嚮往之情,來到香港求學,乃至留下來工作,或是住滿七年,積極申辦香港永久居留證。可是,香港回歸中國十餘年後,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和香港經濟的低迷,香港港口的吞吐量從2004年至2008年只增長百分之八,已從世界排名第一變成落後上海和新加坡,接著連深圳也要超越香港了。雖然中國還在政策上扶持著香港,香港猶保有制度上的優勢,但香港和內地一線城市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尤其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後,很多方面香港只要被超越了,就意味著再也追不回來了。「港漂」注意到,這使得香港人喪失自信,加深對內地人的偏見,畢竟一個人很有自信的時候,對人對事就會包容,可是經濟沒有那麼好,雙方差距變小時,自然會有一種自我保護的心態。由於香港經濟的倒退以及內地的蓬勃發展,香港對於內地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低,如今多數「港漂」未將香港視為個人發展的長久所在,堅信內地將來會有更大的發展機遇,把在香港的工作經驗作為今後回內地發展的基礎和跳板。換言之,「港漂」選擇回內地工作和生活的比例越來越高了,願意繼續留在香港的可能只剩下兩成。

香港現在需要的是大力輸入,以及留住內地及世界各地受良好教育的人才和資金。是以香港對於內地人或外國人,唯有胸懷包容和理解,不以自己的標準或習慣去評價他人,才能夠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差異,互相尊重,彼此接納,共同開創充滿希望的明天。

讀《港漂十味》當會發現,台灣面臨香港相同的困境,由於中國對外開放,磁吸台商,造成台灣產業外移,若國內產業未能提升、轉型,台灣對於中國的優勢和吸引力也必然漸漸降低。然而在吸收專業人才及開放市場方面,心態依然十分保守、矛盾,既認識到引進專才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利,卻又怕這些專才搶走本地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反映在人口和就業政策上就是不情不願、縮手縮腳,經常是業界推著政府走。《港漂十味》透露,香港這樣自由的經濟體,在人才流動方面因缺乏魄力、故步自封,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台灣能不引以為鑑戒乎?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773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