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般皆下品,惟有選舉高?(三)
2014/11/02 01:12:16瀏覽323|回應0|推薦4

·社會運動、階級鬥爭越發細膩。

臺灣本島的階級流轉自來順暢,進入、流出障礙本來並不明顯;雖貴為資本家只要投資不慎、荒怠經營,或者自行不義,轉瞬遭人唾棄,破產潛遁者不在少數。同樣,了無家族庇廕,胼手胝足,集腋成裘繼而大富大貴者也所在多有。即或家徒四壁,無法完成正規學校學業,只要肯自力學習,參加學歷認證,依然可以取得相關學歷;進而參加公務人員典試,取得公務人員資格;歷來窮人子弟藉此晉入仕途、司法界者亦不少見。

自來,沒有受害者就沒有加害者,「誤會」、「誤解」可以説明、協調,可以化解,也可以冰釋;但是沒有深刻的矛盾就沒有長遠的鬥爭;沒有矛盾也就缺少了進行鬥爭時可以支力的桿杆。

階級流轉順暢不表示沒有階級,階級意識不明顯不表示沒有階級意識,也就是對團體的認同感;「分化」、「固化」是達成目標的手段;只要建立差異化、彰顯差異化就是「分化」;只要再「固化」團體認同感就可以強化階級意識;如果再不著痕跡的置入相對剝奪感,階級矛盾很容易被激發、凝塑。乍聼之下,這些方法都很權謀、很卑鄙、很齷齪,也很玄;這麼做的人都應是些毒蛇猛獸,牛鬼蛇神;而臺灣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況且本性善良,道德感強烈,認同支持的人應該不會很多!呵!呵!呵!且讓我們剝幾個洋蔥來體驗一下它的嗆辣!

試看洪仲秋事件,傷害的是誰?造成的影響有多大?軍人、軍眷情何以堪?今後誰又願意在民衆唾棄之下,為他們冒矢石,犧牲生命?當你們的烈士?當你們的英雄?冷豬頭肉本來就品不出什麼好滋味!謝謝,再聯絡!

我們先不要看歐美國家長期對待軍人的態度、制度,我們只要回顧自己的歷史教訓:抗戰勝利初期,龐大的軍隊確實是政府的財政負擔;戰時依為肱骨的淪陷區敵後游擊隊,政府隨之稱爲游、雑,限期就地編遣。部份非嫡系正規軍的命運是就地裁軍、復員;在那個大遷徙的年代,那些十幾嵗就離家參軍的年輕人,那一點微薄的資遣費,能讓他橫跨數省回到破碎的家園嗎?每日兵馬倥傯,與敵廝殺,那些年輕人又何嘗在一個地方長停久駐呢?半封閉的軍事管理又如何讓軍人能就地建立社會關係,快速融入社會呢?除了少數兵科,又何嘗接觸到槍、砲以外的技藝呢?所以出現無助又不願自甘墮落的復員校、尉在中山陵上吊自殺的悲劇也就不足為奇了!

數十年來,我們對我們軍人的態度是該反省的;我說的是包括早期徵兵時期的義務役官、士、兵;他們從内心一直認爲保護家園是責任,是義務;即使是貧寒的家庭子弟也不曾為那一點微薄的薪資給付抱怨;雖然政府基於能力,也多少給與貧困服役士兵的低收入家庭些微經濟補貼。其實,比起勞動力的減損,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但是他們願意為整體付出。這些官、士、兵在必要時都願意衝鋒陷陣,為家園捐軀;對那些長期志願、非志願留在軍旅的人,也就是我們稱之爲榮民老伯伯,在精神面我們又是如何回報他們的呢?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可以去查查還有多少人健在吧?「集結號」早就在另一個世界吹得震天嘎響了!算了,再十年、十五年那都不是問題了,即使您想他們成爲問題,他都不是問題了!請不要老咬著這個茬説事兒!侮辱了一個世代,還要侮辱後起的世代,其心可議!

毀軍容易,建軍難好兵難得,良將稀有;即使是在矮子堆裏拔將軍,還總是要有矮子啊!矮子會不會就此絕種了呢?誰知道呢?反正傷害已經造成了,這個慾求不高,以保國、愛民為職志的社會階層心中的傷痕又能要求誰幫他們療癒呢?過去是政府的決策錯誤,而現在卻由政客發動群衆有計劃、有節奏的傷害,讓人匪夷所思。始作俑者,要的就是這個矛盾!小心!他們會耐心等待,伺機鞏固、強化矛盾。

其次看太陽花,基於維持社會秩序、保護署的固有職責,警察是社會、街頭運動的障礙;如果不能為我所用,結合群衆,閗怕、閗臭、閗到你投鼠忌器,手足無措,不敢執行公權力,是我街頭運動的附加價值。閗到年輕人不願意加入警隊,是我的溢價收入。

公務人員所遭受的待遇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裡不再贅述;以上三種階層是國防、社會治安、政府公權力的執行主體,污名化他們的目的是什麽呢?值得我們深思!

當然,還有一個司法公信力一再被司法人員自己、有心人士見縫插針,遇洞灌水,徹底動搖;當司法人員被民衆視如娼妓的時候,社會的公義,算了,先不論公義,且説社會秩序要憑藉什麼來維持?權、錢、還是拳?

另外,我們要探討一下,街頭運動,或者是稱之街頭革命的動力要如何凝聚起來?換一個説法,也就是階級矛盾要如何深化,階級鬥爭要如何永續推動?———「22K」!這個名詞,目前已經被層累出豐富的蘊涵,它是一個象徵!它是一個圖騰!它是一個禁忌!它也可以説是階級矛盾,因此,反商仇富有理!它可以説是世代剝奪,因此,啃老之餘羞辱一番階級敵人,無罪!它也可以是自我退縮的遁詞;它也可以是反社會的藉口。

當然,總有一些身懷絕技,勇於嘗試,敢於冒險的年輕人拔身而起,遠走異域投入世界競爭的潮流,「22K」成了積極進取者自我肯定,自我超越的標杆,這些年輕人灑脫、睿智的抉擇,也就成爲坐實政府坐視、任由人才外流,從此臺灣人才斷層,前景堪慮的罪名!加減乘除之餘,負值轉正,危機化爲轉機,同時固化群體意志;畢竟,常人無孤膽,怕孤獨!走夜路還得自吹口哨壯膽!因此總是盈面大於負面!

毫無疑問,藉著它的名,就如同七寳樓臺直可眩人耳目,只要基調不改,隨意增刪圖紙,隨薏添磚加瓦,隨意羅織、豐富創意;誰曰不可?團結力量大!誰敢說不可!敢說不可,立時打你一個現行反革命,怕不? (待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sh2324&aid=1862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