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B marathon】A字部 2008-12-28
2008/12/30 01:09:48瀏覽568|回應0|推薦2

  丹青圖書出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編排方式,不如原版依英文字母排序,儘管仍是依照A至B,B至C的順序,但事實上卻更精細地以中文音譯作為條目分細。

  Apalachee 阿巴拉契人
  光是以阿巴拉契的『阿巴』就有二十五個條目,而這些阿巴裡包含以AB開頭、AP開頭、甚至是AR開頭的阿巴。此排列方式顯而易見是針對中文使用者的編排方式。稍微計算了一下,光是以阿貝、阿比、阿巴開頭的條目至少各超過十個。以前讀國文的時代裡,總自豪自己從來不用在課本上畫斜線以表示重點。結果現在不畫重點不行了,一不小心就把德國的阿貝跟挪威的阿貝弄混。這也代表名字要非常特殊,才不至於跟他人混淆。之前看新聞說,志明、淑芬……等等一堆菜市場名字,結果在百科全書裡也找到類似的狀況。要登上百科全書又要不與他人重複,或許改一個沒有母音的名字才有機會。

  Abbe , Ernst
  德國物理學家阿貝。以前看眼鏡廣告時都會聽到『蔡司鏡片』,只知道是光學鏡片,卻沒想過是怎麼來的。能想像嗎?阿貝在西元1896建立了合作機構的蔡司光學工廠,我還以為蔡司鏡片是九零年代的產物哩。假使這物理學家沒把股權釋出的話,我敢保證這門眼鏡生意絕對擠得上世界十大產業。就是連比爾蓋茲跟一堆經濟學家都戴眼鏡了不是。

  Abel , Niels Henrik
  挪威數學家,現代數學的先驅。記得有一回跟藝文人士喝咖啡時,他們常笑說,藝術家只有在死後才會成名。現在這種說法大概也要加入數學家了,Abel很早就進入現代數學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或許是因為年輕因為資淺而不受重用。年輕而聰穎的他很早就寫出五次方程式的論述及橢圓函數論,但一直到死前都不受重視。最後好不容易弄了個柏林大學的教授位置,卻在還沒赴任前就病逝了。結果死後數學界才重視他的創舉,這種事後繁華的事情多不勝數,但我想他或許可以藉此獲得安慰:聖女貞德在西元1431年被燒死,結果在二十多年後的西元1456年才宣佈貞德的清白,在五百年後的西元1920年梵蒂岡教廷才平反貞德冊封為聖女。比起貞德,Abel至少不是在眾人怨恨的眼光下被燒死就很值得偷笑了,要知道,發明數學、微積分以及相關學術的人們,一直都是學生們的敵人啊。

  一個是德國的物理學家,一個是挪威的數學家,一個是實際論用派,一個是理論知識派。物理學家普遍來說都比數學家好過得多,約翰奈許就是個實例。況且,我身邊學物理的都去國科會或是各大學做學術研究,一個月四萬塊起跳,結果唯一認識的數學系高材生竟然在家裡附近的補習班教國二數學。

  Abidjan 阿比尚
  阿比尚,象牙海岸的首都。在西元1983年,象牙海岸的首都正式移轉到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但事實上經濟中樞還是在阿比尚。這點還滿懸疑的,丹青出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是在西元1987年出品的,那應該也包含了西元1983年首都移轉的訊息才是。最後稍微做了功課,阿比尚是經濟中樞,亞穆蘇克羅是行政中心。

  偶爾大家會玩起猜首都的日子,美國的首都不是紐約,是華盛頓。澳洲的首都不是墨爾本也不是雪梨,而是坎培拉。下次來試著問問這種冷門又名義上雙首都的國家,搞不好會有不同的笑聲。

  Apollinaire , Guillaum
  法國先鋒派文藝運動詩人,超現實主義的前驅。用圖案與文字的特殊組合來撰寫詩歌,這作詩方式早在二十世紀初就被阿波里奈玩過了,那現代詩人幹嘛爭風吃醋窮嚷嚷著自己才是圖文詩的先驅啊?

  Apollp Program 阿波羅登月計畫
  美國六零年代的太空計畫,阿波羅計畫共有十七次飛行,十一次載人任務,只有阿波羅十一號的第一人阿姆斯壯登上月球。其他皆是鎩羽而歸。幾年前有部電影是以阿波羅十三號為背景資料作拍攝。十七次的阿波羅登月計畫如果一一都拍成電影,搞不好會比洛基一到六集,比不停翻拍的蝙蝠俠、007電影還要受人矚目吧。至少保守估計應該可以拍成美國連續劇分三到四季播映。我會把它歸類成星際大戰等級期待。

  看百科全書,仔細閱讀百科全書,帶著一分興趣與好奇讀百科全書,這一切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深深記進腦海裡。雖說我們的大腦有著無比的潛能,只要閱讀過的東西幾乎都能留在腦中,但事實上要能一再反覆地挖掘出來,以善用我們用不到百分之五的腦袋,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光是阿貝、阿比、阿拔、阿波這幾個字眼開頭的辭彙就快搞死我了,搞不好吃了這幾張紙還簡單得多。

  儘管沒有放棄的打算,不過確實對百科全書帶來的足以顯示自我之卑微感到嚴重的打擊與傷害。遇到完全不熟的條目就欣然接受吧,遇到熟悉的如阿波羅登月計畫就當他鄉遇故知吧。謙卑地閱讀,彷彿成就了撿糖果小孩的心態。

  Apocalypto
  阿波卡獵逃,梅爾吉勃遜製作,馬雅帝國文明故事,主旨在於闡述人定勝天、宿命論是人類自我思想的受限的電影。形而上的電影巧思,卻帶著史詩級的電影安排。OK,這段是我胡謅的。西元2007年的電影要登錄進西元1987年的百科全書,別鬧了,這可不是回到未來啊。

  Apocalypse
  啟示錄,新約聖經中的最後一張,據說為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約翰著述。主要是對未來的預警,包括對世界末日的預言:接二連三的大災難,世界朝向毀滅發展的末日光景,並描述最後審判。我對聖經並沒有宗教上的愛好,嚴格來說是屬於純讀者的愛好,聖經是本很值得一看的書本,可以當成散文、可以當成小說,甚至可以當成史詩劇作,但無論以什麼樣的觀點來看,都無法影響它本身極大的光采。

  末日預言可能有洪水、火災、甚至是人類自我愚蠢而造就的戰爭。就如同歷史學家常說的,我們不需要談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過第四次世界大戰我們會拿石塊當武器就是。地球的末日預言是人類種族的殘亡,而屬於人個體的末日,則是死後的審判。不管在哪個宗教都有類似啟示錄般的死後審判,天堂與火海、西方極樂世界與十八層地獄。我相信宗教的揚善與智慧宣揚,卻不願意相信死後的審判。每每只要翻閱有關十誡的條例,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格上天堂。或許不相信死後的審判大概是出於對面臨審判日的一種心態上的逃避吧。

  或許來看下一個條目:

  Abelard , Peter
  法蘭西邏輯學家、道德哲學家及神學家。他的論述主張是:人類的行為之所以會有善惡分別,並非來自外在的活動與作為,乃是在於人自我內在的出發點動機,而與人性本善或本惡的特質無關。這有點唯心論的調性。如果內在動機是對、正確的,所導致的結果仍是惡的,這不代表活動者的本質邪惡。相對亦然。這跟性惡性善的荀子論調之不同,在於拋棄本性論而採納行一作為時的動機。

  所以當有一天上帝或閻王舉出我幹壞事的歷史,我就會告訴祂,出發點是為了什麼好的、善意的,只是方法錯了導致結果錯誤。就好像搶銀行拿槍宰了幾個人只為了濟貧養家是對的。電影教父宰了許多人只為了安定整個地下社會一樣。像帶著華陀濟世精神的醫科生考試作弊,但他的出發點不是成為醫生賺大錢,而是真真正正地想幫助人。

  可在我的眼中,其實自由心證是憑藉個人的想法與觀念,但針對好壞立下判定的,卻是我們所創建與實踐的行為論。關於善惡的判別,對錯的行為論述,感覺是永遠找不到出口的死胡同。看看這句蜘蛛人第三集電影裡『沙人』的台詞:I'm not a bad person, I've just had a bad luck. 『偶不是壞人,偶只是帶衰而已。』所有的善與惡都不該是絕對值,而是相對於人性與作為。

  但話說回來,審判日若真的存在,我應該還是會找藉口規避吧。

  此外一提,原本支持花一年光陰細讀大英百科的同仁,他在中午休息時抽走我手上的第一冊。稍微翻了翻幾頁之後,他翻盤改持反對票。最後只冷冷地告訴我,一年裡你看不完!我想,一年兩年所謂的時間不該是一種侷限,能確實看完才是重點吧。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251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