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思考整理學與邏輯寫作課 日韓教授讀寫之道
2021/08/26 19:29:35瀏覽873|回應0|推薦1

電影《明天過後》印象深刻的一幕:避寒的人們躲進圖書館內,往壁爐扔書本燒取暖,有個人抱著一本偌大的聖經不放,試圖阻止人們把它拿去燒。女主角語帶諷刺地問他,你認為上帝會救你嗎?對方回答說:「我沒有信仰,但這是一本古騰堡聖經,它代表了理性時代的開啟,書面語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如果西方文明結束,我至少要保留其中一小部分。」

由此得到兩個關鍵字,古騰堡聖經與書面語:十五世紀的古騰堡聖經是西方文明第一本以『活字印刷術』出產印刷品的書籍,在此之前人們只能用人力抄寫與木刻雕版印刷,當年印刷了 49 本,現今只有 21 本是完整版本,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你不難想見古騰堡聖經對於理性文明的重要性;『書面語』是指透過文字系統表達的語言,以書寫、閱讀來傳達意義。書面語存在,意味可以透過文本傳遞資訊,透過閱讀找尋訊息意義,以及運用書寫回應表達。

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多閱讀多思考多書寫

語言若是文明的起點,閱讀與書寫則是引領理性文明的道路。所有作家與哲學家都表示,要養成創造力、邏輯思維以及智慧,唯有透過多閱讀、多書寫。市面上流傳許多教導閱讀與寫作的書,而有兩本書分別在七八月出版,閱讀過後頗有收穫。

歐洲與美國的書籍內容,作者擅用層層疊疊的故事與個案去包裝論證主題,譬如像是記者兼特約撰稿人麥爾坎.葛拉威爾、《造局者》三位學者作家、艾波斯坦等,用故事去包裝論證主題,人們閱讀文本達到升級認知,書末也會明列索引跟延伸閱讀資料。不習慣故事包裝的人往往會嫌棄囉嗦;日韓作家則喜歡去蕪存菁,直接提出概念直指人心,一如鐘聲般共鳴人心,卻無法讓人從故事中汲取經驗,一旦要將經驗挪移他處就需要沉澱。

這次打動我的兩本書,分別是日本語言學家、隨筆作家外山滋比古著述的《思考整理學: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以及韓國首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朴注勇《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兩本書互成陰陽,一個是學習整理思考,一個是論證表達。

 知識輸入法很重要

進入思維整理之前,首要是輸入知識內容。外山教授提出了三個讀書方法:素讀、快讀與積讀。素讀是不抱任何預期的投入時間,從中去挖掘『為什麼』的好奇心,進而對文本有深入研究的念頭。這點與快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快讀要一氣呵成地研讀。素讀和快讀都有著推理小說般,逐漸解謎並層層剝出兇手是誰的後設思維。素讀需要你投入時間並產出好奇心,快讀則驅使你從起初的陌生感,隨著閱讀時間、作者一點一點地揭幕而豁然開朗。每一部作品,其實也是作者本身的自問自答。

積讀作法常見卻不常用,簡單說就是把某一門學科的書籍蒐集五六本,運用素讀、快讀方式大量掠取內容知識。忘了在哪本書也看過類似的作法:作者在某一時段內(譬如一個月內)大量閱讀一門學科的書籍。如果你在幾本書中遇見相同的案例與內容,意味著這是學科系統上不可或缺的骨幹,而看見了新鮮的內容,就以此作為思考基礎,再延伸其他研究。

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齋藤孝,在其著作《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深化知識的章節提到『一個主題連讀五本,便是「A級」』的說法:大量閱讀的好處,不只是累積知識內容的厚度,也能旁徵博引、連結跨領域知識、或是其他的見聞。

《黑天鵝效應》作家納西姆‧塔雷伯在華頓商學院求學時,對概率與風險課程相當有興趣,為了想學好這門知識,他跑到書店裡把所有關於概率與隨機性的書都買回家,花費了五年的時間鑽研 (詳情見《反脆弱》一書),並以此寫出「不確定」五部曲。

 知識的層次性

輸入知識後,再來是思考與形成觀點。外山教授重視『醞釀期』,大量輸入知識後,必須經過時間沉澱,才能從海量知識中萃取出獨特觀點與見解,這與素讀中挖掘出『為什麼』相呼應──畢竟你閱讀的目標是要收納並活用知識,而不是成為儲存知識的巨大硬碟。收攏資訊在歐美作家相當常見,舉凡葛拉威爾、著有《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的專題作家布萊德.史托伯格、希思兄弟這類具有調查研究能力、足以用案例說服人的記者型作家,在他們書架上(或電腦裡)肯定有著萬千個實際案例,等到醞釀過後,才逐漸形成一個『洞見』,進而開始書寫內容 (方法論:使用可重複貼便條紙或是筆記本)。

知識具備層次遞進性,一階二階三階,每個層次的意涵不同。首先從一階訊息開始,譬如某個新聞、消息或書籍,吞噬醞釀之後,形成夾帶個人觀點的社論文章(二階)。當相似的主題逐漸增加之後,串接觀點內容,就有能力對此寫出一篇論文報告、一本書(三階)。一開始的訊息輸入是相當碎片、平面化,但隨著海量訊息與醞釀之後,量增帶來質變,腦海中的知識會慢慢變得立體、如板塊推擠作用堆出一座知識高山。好比如果你連寫了一百篇書評,就會有人認為你是書評家一樣 XD。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考整理學》有上百頁討論去蕪存菁、整理與遺忘。起初不能理解外山教授探討『遺忘』用意為何,後來才明白知識的流動等同於拉馬克演化提出的『用進廢退論』。

 1949 年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45歲)出版了政治諷喻小說《一九八四》,這本書至今已有七十二年 (動物農莊則是七十五年)。二十多歲開始寫作的喬治歐威爾著作豐富,卻只有兩部作品一再出版至今,《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突破時代的障蔽成為知識分子、文學研究與政治研究的必讀書。

「未經時間考驗的東西沒有價值。」外山教授說。

知識與內涵隨著時間,多多少少開始風化。細節部分一一脫落,新的性格慢慢成型,這就是『經典化』的過程。遺忘等同於去蕪存菁,讓原本的菁華隨時間浮沉而成為經典。《一九八四》就是絕佳的例子。而去蕪存菁與經典化不只限於文學作品,譬如布萊克·馬斯特斯與彼得‧提爾《從0到1》出版至今七年,史帝芬‧柯維Stephen Covey 於 1989 年首次出版,至今一再編修修訂《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也有三十年資歷。能為人所用的理念與智慧,會隨著時間持續前進。

放棄或遺忘某些知識,如偵探小說《血字的研究》華生醫師告訴福爾摩斯,地球如何繞著太陽轉、天體運行的知識,大偵探福爾摩斯反潑他冷水說:「我會立即忘記它。」福爾摩斯表示,腦子只能裝載有用的訊息,無用的訊息會妨礙自己學習有用的知識。

擁有數學系、新聞碩士頭銜的科學記者班奈狄克‧凱瑞 Benedict Carey 在其著作《最強大腦學習法》提出同樣觀點:遺忘可以屏蔽大腦的雜訊,過濾掉無用的訊息並讓可用的訊息加深印象。此外,記憶與知識的存廢端賴於『提取』次數頻率,一如前頭所提的用進廢退論。

我們介紹了輸入知識、訊息,以及思考醞釀、去蕪存菁之後,那麼該如何輸出呢?英國哲學家培根《論學問》:「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那麼,就換韓國教授上場了。

寫作力就是你的思考力

首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朴注勇,自 2010 年持續教授寫作與討論方法並出版《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提筆就寫出獨到觀點、清楚表達意見,又能強烈說服他人的技巧大公開》。這堂邏輯寫作課不同於其他的寫作教學書籍偏重於如何取得注意力、如何寫出受讀者好評、求點閱的文本理論,它不求社群媒體上的受歡迎度;《邏輯寫作課》反像是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的安伯托・艾可《如何撰寫畢業論文:給人文學科研究生的建議》,朝向學術風格,計較邏輯與思辨能力的書寫方式。換言之,《邏輯寫作課》追求雅俗共賞,論證性強,如橋墩般堅實的文章。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篇。

講究演繹、歸納推理與邏輯思考的《邏輯寫作課》,朴教授明白表示本書是從『青出於藍』方向進行書寫──爬梳前人的思考脈絡,形成個人的觀點,佐以證據形成論證,最後以獨創性姿態發表文章。在此基礎上,爬梳前人智慧與前面所提的海量閱讀,同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醞釀之後的論證與去蕪存菁也有相似意義,如果《思考整理學》走向學而思,那麼《邏輯寫作課》則走向思而寫。

 整理並思考你的論證

著手書寫之前,需要一些作業:整理蒐集資料,寫下摘要重點、深入理解文本的真義,並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確認理解程度。進而制訂大綱、書寫草稿,以及推敲斟酌,評價各個過程 (也就是修稿)。

閱讀了一篇社論或論文,或一則故事案例,為了確保熟悉整個脈絡,必須要能寫出簡短摘要,記錄數據或統計資料。摘要不只是學術寫作的基礎更是邏輯寫作的基礎。假想一下,你是手握故事案例的科學作家,有那些數據或文本故事可以充填作品的血肉(這些數據、資料與故事,都是為了讓作品更具可信度與公信力)。譬如剛剛看完了一部紀錄片,可以用幾百字寫出摘要嗎?

「學術論文通常會使用很多專有名詞,但這並非導致文章難以閱讀的原因。假若寫文章的人能充分理解內容,考慮到讀者的閱讀程度,就能輕易使人看懂學術論文了。為了讓人讀懂,而使用親切、明瞭的表達方式,寫作者的思考能力也會更上一層樓。」朴注勇『具體提出自己的看法』一章。寫摘要,要能雅俗共賞平易近人。

第二,是否能理解文本真實要表達的意思、想法,由淺到深及論證過程,書中列舉了超過二十個查檢清單。以下簡單列出幾個:

‧針對『表面上的理解』:文章主題是甚麼?它具有甚麼目的而寫成?有無不懂的概念或表達方式?是經驗型觀點,還是思辨型觀點?有哪些例子?

‧針對『深層的理解』:誰寫的,是甚麼背景下,為誰而寫的文章?文章是討論特殊個案還是一般化的內容?如果是經驗型資料,研究方法論上有沒有問題?如果是思辨型觀點,論點的展開符合邏輯嗎?

‧針對『論證』上:有甚麼根據而提出?這是事實、解釋還是價值或施行方案的那一個?有哪些根據,是否可追加、有無邏輯、形式上的錯誤?是否有對此論證提出反駁的可能性?可以重複反駁嗎?

認為上述問句太繁瑣了嗎?其實不難,站在自身立場與信念,確認想法是基於事實(有根據)或觀點(無根據),進而找尋數據、證據將觀點提升到客觀事實。一當論證確認正確之後,再提出逆向角度、否定角度去反駁自身觀點,確保論證不被推翻。如何確保論證不被推翻呢?要先成為自身觀點的敵人,從多角度去挑戰自己的觀點。八月份案例: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將 154 隻貓咪進行人道安樂死,你的觀點是甚麼,你能找到甚麼根據支持你的觀點,而又不會被反方提出的證據與條文擊倒?找資料證實自己的觀點不難,但你要拿矛盾來證偽,才能確保論證扎實。

塔雷伯曾經提過『沉默證據』:如果要側寫一個成功企業家的輪廓,大概會是勇氣、積極、樂觀、樂於向他人學習…。但是,若要側寫一個失敗企業家的輪廓,會發現很多人也具備同樣的正面特質,但偏偏就是運氣不好。人們看見的往往是成功人士的傳記,因為失敗者不寫傳記;另一個例子令我啞然失笑:『成功人士一年讀五十本書,你讀了幾本?』此說詞等同『愛讀書的人才會成功』。讀書本質是好的,但這忽略了『沉默證據』,而且容易證偽──那麼,有沒有那些人是一年讀五十本書,卻沒有成功的呢?

 來一個申論題的回應

《邏輯寫作課》建議人們從日常中練習,具體地提出意見。無論是用餐過後或看完一部電影,你都不應該只發表『好吃』、『好看』如此簡單的回應,以批判性思考(思辨)來說,你應當提出說明與根據去佐證『好吃』、『好看』:那道菜的醬汁很甜美,男主角演戲有到位。在日常生活中訓練思辨能力,以及具體提出觀點與根據,才能顯現你對一件事有足夠的認知。

讓我們回到文章最開頭《明天過後》重新審視一次吧!女主角語帶諷刺地問他,你認為上帝會救你嗎?

對方回應:「我沒有信仰(立場),但這是一本古騰堡聖經(事實),它代表了理性時代的開啟(觀點),書面語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觀點)。如果西方文明結束(事實),我至少要保留其中一小部分(立場)。」

他的論證是站在維持文明的立場上,堅持保護文物古騰堡聖經。如果把話語改成:「我沒有信仰,但這是一本古騰堡聖經,如果西方文明結束,我至少要保留其中一小部分。」同樣適用於他的論證。

無論是甚麼立場,文本撰寫要求提出根據、證據去佐證自身觀點。如果人們爭執時只是不斷地重複自身主張,而不是提出根據與論證,最後只是增加情感上的對立,與吵架無異。

 朴注勇教授的寫作四步驟

寫作過程分為製作大綱、製作草稿、推敲以及各過程的評價(對前三者的評價),書寫前先製作大綱,大綱會確定內容走向,也確定文章本身的結構與細節。以這篇文章為例大概是:

A.序論(強調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簡介兩本書)

B.知識輸入與層次(外山教授)

C.去蕪存菁後的菁華,進入寫作區段

D.寫作等於思考(朴注勇教授)

E.方法論(三個步驟與推敲)

F.結論

完成大綱後,依結構陸續寫出草稿。完成草稿後的推敲與修改,要預留檢查與修正的時間,這一點無論是外山教授或是朴教授都認同。完成草稿之後,不要心急著下一秒貼出去,而是保留一點時間醞釀,再行審視。外山教授不只一次提到,睡一覺之後再來看。

推敲草稿的細節分為:審視每一段是否都有個想法,文章間的連接是否順利,段落是否能銜接,有必要增加證明觀點的證據嗎?有哪些部份需要增加或刪除等等。草稿完稿也歷經修改、推敲之後,開始對文章進行評價,評價的做法相當學術,在《邏輯寫作課》有明確的檢查清單,一如數學的證明題:觀點的明確性、邏輯上是否有錯、表達是否清晰、佐證資料是否夠扎實…等等(這裡就省略五百字)。一般來說,若不是朝向學術文章形式,只要完成前三個步驟就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寫而不思則貧瘠,思而不寫則寂寞

朴注勇教授在《邏輯寫作課》開頭說明了寫作目的:學習寫作是為了好好表達想法。從大綱、草稿到推敲,以及自我評價,都是為了確保文章本身符合幾個要求:能夠雅俗共賞、充分表達了想法,立論可行,足以說服他人等等。朴教授謙稱此書是寫作入門書,但書中涵蓋了《思而寫》的架構以及反覆提問、批判的思維模式,對於一個有意投身論說文、或寫社論、專欄文的人尤其有幫助。

《思考整理學》與《邏輯寫作課》兩位作者都是學院教授,他們啟蒙的幾乎是一等一的大學生。但形式規則並不妨害社會人士熱衷書寫的心意,相反的,閱讀這兩本書習得的思考與書寫,將會使你的書寫更有力量與觀點。

只顧著寫文章卻不思考,文章內的觀點與思想會顯得貧瘠。但如果只思考卻不願意寫就文章,作者跟讀者心底都寂寞。一如前頭說的,書面語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能思考也能書寫就是種幸福。在社群媒體的時代,透過書寫、思考與他人連結,每每都讓我欣然忘食。希望你們也熱愛閱讀、思考與書寫。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6685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