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其文,聞其聲
2015/11/23 11:59:12瀏覽405|回應0|推薦26

為台灣文學朗讀

 

觀其文,聞其聲

 

採訪/侯延卿

 

你會怎麼朗讀鄭愁予的〈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聽鄭愁予如何朗讀自己的作品,從聲調的抑揚頓挫中感受他的情緒,或許你會發現,詩人對詩作的詮釋,和你我的理解不盡相同。

 

留下文采,也留下聲音

這兩年,中華文化總會籌劃、製作了「為台灣文學朗讀」的一連串訪談,並且陸續結集成書。目前已出版《鄉愁與流浪的行板》《遠行與回歸的長路》兩輯,雅致的布書衣,以及朗讀CD中流暢的配樂,整體設計溫柔雋永。到今年年底,「為台灣文學朗讀」預計訪談作家人數可達一百五十位,等於幫一百五十位作家留下聲音的表情。

這個朗讀計畫,肇因於現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為「文化下鄉」計劃前往彰化監獄探訪,發現某些獄友對文化活動的認知是看電視與釣蝦。於是楊渡開始邀訪作家朗讀、談創作歷程,在矯正機關裡播放,盡可能讓受刑人聽多少算多少,盼望能盡最大影響力,讓受刑人感受另一種生命的節奏、找到安定的力量、開啟新的人生之路。同時亦與教育廣播電台合作,讓全國的聽眾,尤其是學生,都有機會聽到作家的朗讀。

1981年,楊渡因《大地生活雜誌》的編務而認識許多作家,例如陳映真、尉天聰、黃春明……所以推動朗讀計畫時,就先從這些朋友開始。老朋友相聚,免不了把臂言歡,楊渡訪談黃春明時,一個小時的節目聊了兩個半小時,還好閒扯之餘也完成了朗讀任務。黃春明說他要騎機車環島,楊渡擔心他的健康:「你年紀大了,我陪你去吧!」黃春明嫌楊渡麻煩:「我才不要,你這小孩子跟屁蟲!」五十幾歲的楊渡,被八十歲的黃春明當作「小鬼頭」。

 

創世紀蒙難、詩人蒙羞記

《創世紀》創刊六十週年,楊渡約創刊三巨頭洛夫、張默、瘂弦訪談,結果三個人聚在一起完全無法談正事兒,天南地北,東拉西扯。現代年輕人飆車,當年他們「飆詩」,你寫一首,我也要「回敬」一首,你再寫,我奉陪到底。談起從前一起做過的荒唐事,還包括蒙難記、蒙羞記。

民國四十八年,洛夫奉派到兩岸激烈砲戰的金門前線服務,臨行前夕,瘂弦、張默為他在一小吃店餞行。三個窮小子談詩、談人生,談到忘我忘形,便多喝了點酒,半夜醉醺醺爬到左營軍區一座「海軍陣亡將士紀念碑」頂端笑鬧高歌。當時處於戒嚴時期,他們驚動了正在巡邏的憲兵,於是被押入獄,且不准互相交談,第二天早晨才由瘂弦任職的電台台長把他們保釋出來。原來憲兵以為他們是小偷,他們被冤枉了,瘂弦說:「當時沒有理賠的觀念,也沒有招待吃早點!」便有朋友笑稱這是「創世紀蒙難記」。

「蒙羞記」則發生在民國五十二年,洛夫、瘂弦、商禽、辛鬱、楚戈與韓國詩人許世旭,一起去野外爬山,在山頂見一清潭,洛夫一聲令下,大夥兒齊脫個精光,躍入水中。游著游著,瘂弦攀上一塊大石做日光浴,卻驚見不遠處有一樵夫路過,瘂弦趕緊再跳回水中。那天許世旭正好帶著相機,便讓每個人拿片樹葉遮住重點部位,留影紀念。這次裸泳事件,比美國的裸奔運動還早了十年,團體裸照不僅在《創世紀》刊出,亦登上了《大人物》雜誌封面。

 

叛逆的精神,包容的胸襟

在一系列的訪談過程中,楊渡也一邊整理台灣文學的脈絡。他認為,過去談到文學發展史,多認為鄉土文學批判現代主義,說現代主義用玄妙的語言讓大家忘記政治的苦難。但從文學演進的過程來看,國民黨撤退來台,由反共的意識形態出發,而有鄉愁文學。現代主義反叛的方式,就是以西方現代派的語言去突破戒嚴體制下的反共文學。表面上台灣的現代主義與西方的現代主義一致,但後者是描寫工業文明之下,人的渺小、虛無、無力反抗與荒謬處境。而我們的現代主義則是用晦澀、隱晦的文字,逃躲政治檢查,寫出反共教條下的荒誕,就像瘂弦說的:「我們要寫一種語言,是他們看不懂的!」

五○年代作家用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比較沒有那麼貼近當時台灣的現實生活。然而正因為他們的開墾,才有了後來的現代文學。經過一波一波的反叛與進步,終而有了鄉土文學的興盛。楊渡分析,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很完整,但台灣文化並非只有本土而已,還包含了從反共文學到現代派的詩人,無論現代主義或鄉土文學,都是台灣文化的環節。《創世紀》《藍星》《現代文學》,也都是台灣社會的一部分,不是大陸那邊能生產得出來的文學刊物。現代主義衍生出陳映真、施叔青,而吳晟、黃春明和現代主義這些人都很熟,還有白先勇,他們都是一起泡咖啡館的朋友。雖然後來演變為不同的文學派別,但其實大家都是同根同源,從同一個文化脈絡發展出來,都是整個台灣文化的血肉。

楊渡在八○年代曾策劃、參與許多社會運動,涵蓋環保、人權領域,對社會問題投入相當大的關注與熱情。他指出,台灣的主體性是大家共同營造出來的,包括參與社會運動的群眾,也是建構台灣文化主體的一份子。切掉任何一塊,台灣文化就不完整了。唯有當我們明確地瞭解我們的文化是怎麼一回事,才會有包容的能力,而不是一天到晚內鬨。

 

開放社會,文學紮根

「為台灣文學朗讀」訪談的這幾代作家,無論在文學風格、寫作技巧、背後的思想基礎等各方面都不一樣。第一輯《鄉愁與流浪的行板》所訪談的這一批作家,雖然都是從大陸來台,充滿鄉愁,但流浪到台灣之後,落腳生根,成了「歸人」,再也不是「過客」。第二輯《遠行與回歸的長路》是以白先勇《現代文學》那一時期的作家為標的,對社會狀況有迴響、有反省。規劃中的第三輯是七○年代鄉土文學作家的訪談。第四輯則鎖定八○年代,由於社會越來越多元化,所以接下來愈發難以單一的概念統攝出一個主軸,不過可以確定編輯方向將連結社會運動與弱勢文學。

紙本書的篇幅有限,讀者亦可造訪中華文化總會的網站,即可收聽更多的作家訪問錄音。聆聽那些創作的靈魂,用他們自己的聲音吟詠歌唱。為每一顆需要感動的心,敲開文學的門扉。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dy001&aid=3654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