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任性40年—記「信誼40同學會」
2018/01/29 00:46:31瀏覽2577|回應0|推薦10

今天參加了一場非常特殊,別開生面的「同學會」。

很難想像一家公司或企業,會邀請離職的員工齊聚一堂,一起慶祝四十周年。然而更難想像的是,這不是一般齊坐一堂,行禮如儀的集會,而是「歡」聚一堂的「同學會」。

在信誼工作十幾年,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參與的次數並不多。但有限的幾次,感受都極為深刻。(永遠的童心-記信誼幼兒文學獎)

「同學會」依然是信誼的風格—簡單溫馨。說起來,不過是:畫畫卡片,寫寫祝福的話;看看幾分鐘的回顧影片,聽聽幾位畢業學長姊講講話,中午聚餐聊聊閒話。

然而在這樣平淡無奇的過程中,卻處處縈繞著難以言述的溫馨,就真像一場回到母校的同學會一般,每個人見到彼此,都像見到久違的師長同學般,那種開心溫暖的笑容,實在難以言喻。

幾位學長姊的講話,也都是感謝在信誼工作期間,所得到的成長與學習,滿滿的溫情。

會場上到處是同學們開心地合照,前執行長張杏如小姐就如同老師一般,每走幾步,就會被同學們圍繞著一起拍照。

很難想像吧,這其實是一群離職員工與前老板的聚會。

不論是基於什麼原因離開信誼基金會,感覺大家還是以信誼人自居,信誼其實是母校,而不是前公司或者前前公司。張小姐更像是校長老師,而不是昔日上司。

4年前離開信誼時,自己曾說過一段話:「如果說有一天我會為離開信誼而感到後悔的,那定是遺憾無法再與他們一起共事。」(與同事說再見)

然而,4年過去了,自己並沒有後悔。這並不是因為自己更有成就,工作環境更好,或者生活更美好之類的,而是自己始終沒有離開的感覺。

與信誼同事們的情誼很難形容,儘管私底下並沒有時常的問候與往來;儘管有些同仁好幾年未曾碰面了;再見時,依然如同天天見面般的熟悉與親切。而這並不是對少數同事才有的感覺,幾乎絕大多數的信誼同仁,甚至只有淡淡的印象的同仁,依然是無比的熟悉與親切。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是「信誼40同學會」了。

張小姐在致詞時,針對有同仁提到年度預算被她退了7次的往事,感謝大家過去對她求全的包容。話鋒一轉,提到過去她的丈夫何壽川先生罹癌開刀前,留給她的信中的一段話。何先生說,他不擔心什麼,只擔心有什麼萬一時,沒有人可以包容她的任性。張小姐說,何先生其實不必擔心,基金會的同事對她都是包容的。

張小姐說的雲淡風清,何先生在座位上卻悄悄拭淚。

是啊,張小姐任性了40年的任性豈只是任性?何先生包容了40年,又豈只是包容?

今天會場的一切處處映照著:這40年的任性與包容,究竟成就了一個怎樣的信誼基金會?而這樣的信誼基會,40年來又成就了怎樣的台灣社會?

回家時,坐在捷運上,想著之前同學會的場景,想著過去在信誼的日子,「小星星」的弦律,突然縈滿胸懷,一遍又一遍: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

掛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許多小眼睛

一閃一閃亮晶晶 滿天都是小星星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hy&aid=1100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