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Beethoven's Third - IV (Finale, Allegro molto)(Youtube)空間音樂017
2011/05/16 22:01:33瀏覽331|回應0|推薦4

貝多芬法國革命英雄交響樂


貝多芬在20歲前便已見識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對於法國民眾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十分推崇,不但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並且大力向德國人民鼓吹,這一點很明白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因此,貝多芬對平定法國人民英雄的拿破崙佩服得五體投地,便決定為這位砲兵出身而成為民眾救世主的拿破崙譜一首曲子,1804年完成了第三首交響曲,原來打算獻給拿破崙,但不久貝多芬知道拿破崙自己登基做皇帝遂感到十分憤怒與失望,他一邊大罵「這傢夥不過是個庸俗的野心家罷!」一邊把已經寫好獻給拿破崙」的樂譜封面撕破。後來貝多芬自己把此曲改成「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英雄交響曲」轉而「獻給貝多芬的後援者之一羅布柯維茲侯爵。

 「英雄交響曲」這個標題是以拿破崙的平民化英雄形象為理想並受到法國革命的影響所產生的。貝多芬的每一首作品均反映著當時的時代背景,表現出全體性的世界觀,雖然他自己給該曲附上標題,但並未超過「絕對音樂」的範圍。「英雄交響曲」的場合是以市民社會性世界觀所寫成的音樂,並不侷限於他在標題所寫的幾個字。

  貝多芬於30歲之前便已開始嚐到耳疾之苦,耳疾的惡化使他瀕臨絕望,乃有1802年自殺的心意,並留下「海裏金史塔特遺書」,「英雄交響曲」是在此事之後克服困難所作,為貝多芬中期第一首交響曲。此交響曲被譽為音樂史上最高傑作,亦有人說從「第二號交響曲」至「第三號交響曲」的一大飛躍是「奇蹟」。此曲全體是以「循環形式」(交響曲及室內樂的多樂章樂曲中,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主題支配全樂章的形式)為主所構成的,包括四個樂章的大規模交響曲,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第二和第四樂章。此樂曲雖有數個循環動機,但以連接最初兩個強音的弦所做成的威嚴堂堂的樂句為其最中心點。

第一樂章  燦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降E大調3/4 拍子。在主要主題之上,可以看見極壯麗的構成,是大構想的奏鳴曲形式所作成。英雄交響曲不管是行式、規模、理念、風格或內容,都打破傳統的框架,進入另一個交響曲的世紀。 

第二樂章  很慢的慢板(Adagiiiio assai),D小調2/4拍子,送葬進行曲。並非悼念何人的送葬進行曲,而是反映真正的英雄之悲哀,是貝多芬為戰爭中犧牲生命者而做的輓歌,本樂章是如今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國葬儀式中,常被演奏的音樂。在形式上是具有發展部的複合三部形式。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 (Allegro vivace),降E大調3/4拍子,詼諧樂章。活潑的詼諧曲樂章被安排在送葬進行曲之後,可真是妙透了。讚揚英雄戰鬥行為的複合三部形式,是充滿意欲大膽又剛毅的樂章。中段使用了三支法國號再次吹奏出朝氣蓬勃的效果,是此樂章最精彩之處,這在當時簡直就是革新之手法。 

第四樂章  很快的快板 (Allegro molto),降E大調2/4 拍子。貝多芬以自己所作的「普洛米修斯」之主題為基礎而做成八首變奏曲,以變奏曲來表現不屈不撓的英雄性格,貝多芬此種安排手法,與交響曲「英雄」之題名極為相稱。耳熟能詳的變奏曲主題旋律,原為貝多芬所寫的一首鄉村舞曲,他好像特別喜歡這個旋律,也曾用在其他曲子中,此旋律令人聯想起在一望無垠的天際自由飛翔的情景。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indeed&aid=521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