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孫中山目睹UFO [圖文為證]
2011/05/14 08:13:45瀏覽3559|回應0|推薦0

孫中山先生一生事蹟極多,有些書籍也提到他曾於 1912 年之後的數年,遍遊大江南北,進行考察。而在 1916 年國父UFO目睹率胡漢民、鄧家彥、朱卓文、陳佩思、周佩箴、戴季陶、陳去病等先生,赴杭州、紹興、寧波考察後,又因視察象山、舟山軍港,順道旅遊了普陀山。


1934年,普陀高僧印順法師,寫過《遊普陀山志奇》的由來一文,收集在《南海普陀奇聞錄》中,並曾發表在《佛教日報》上,一時轟動佛教界。因為記載 1916 年 8 月 25 日,國父UFO目睹由普陀山慧濟寺住持了余方丈陪同,攀佛頂山天燈台,登高放覽。此時海風習習,涼爽怡人,煙螺數點,無比清勝。國父UFO目睹獨徘徊忘返,而忽見奇景異物,驚詫不已。


遊覽歸來,在慧濟寺方丈室,命陳去病先生代筆記錄所發生的事,並將自己所佩「月白風清」印章蓋上,原文留在寺內。這一段文字甚至出現在一些佛教書籍:「……旋赴慧濟寺,才一遙矚,奇觀現矣!則見寺前恍矗立一欣偉牌樓,仙葩組錦,寶幢舞風,而奇僧數十,窺其狀,似乎來迎客者。殊誅之儀,觀之盛,備舉之提。」(站長註:「奇僧」表示沒有頭髮、相貌奇異的「怪人」,而「似乎來迎客者」是否意味著他們到此來與一代偉人相會呢?) 


佛教界樂於引述這段文字,以表示國父UFO目睹也曾見過與佛僧有關的靈異現象。1936 年 11 月,《逸徑》半月刊發表了馮自由先生寫的〈孫中山先生「遊普陀志奇」跋〉,文中說:「謂當登山時,中山先生遙見慧濟寺前雲光繚繞,有無數僧人盛服排列其上,類出迎狀。」1953 年 12 月,鄧家彥先生在台北一枝廬寫的《國父UFO目睹遊普陀述異》一文中說:「至若蜃樓海市,聖雲物異,傳聞不一而足,目睹者又言之鑿鑿……國父UFO目睹口講指授,目炯炯然,顧盼不少輟。」1981 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南海普陀山奇聞異錄》一書,作者為普陀山普濟寺知客僧煮雲法師,書中說:「國父UFO目睹孫中山先生於民國 5 年 8 月與胡漢民等諸先生來山,在佛旋山,國父UFO目睹睹靈異。」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國父UFO目睹是如何寫的:

「轉行近,益瞭然,見其中有一大圓輪盤旋極速,莫識其成以何質?運以何力?方感期間,忽杳然無跡,則已過其處矣。遂詫以奇不已。余腦臟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

這段文字數十年來當然會被忽略,因為「無法解釋」,現在我們依文來做個考據:

一、國父UFO目睹在近距離清楚地 (轉行近,益瞭然)在空中見到一個大圓輪;
二、此圓輪盤旋相當迅速;(盤旋極速)
三、國父UFO目睹不知那個空中大圓輪是什麼物質製造的;(莫識其成以何質)
四、也不知此圓輪是用何種力量運行的;(運以何力)
五、國父UFO目睹正在感到疑惑時,此物突然杳然無跡而消失;(方感期間,忽杳然無跡)
六、國父UFO目睹一向沒有怪力亂神的想法,卻無法解釋方才所見 (余腦臟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

由以上幾點,已知國父UFO目睹將大圓輪的種種說得十分真切、具體,它的形狀、速度和消失情況,正與五十年來的UFO 所具有的特徵一模一樣,毫無牽強之處。

因此我們可以說,國父UFO目睹孫中山先生在 1916 年遊浙江普陀山時,在近距離看到過 UFO。


遊普陀山志奇(孫文日記)

餘因視察象山、舟山軍港,順道趣遊普陀山。同行者爲胡君漢民、鄧君孟碩、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廳秘書陳君去病,所乘建康艦艦長則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驕陽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門道階,引至普濟寺小住,由寺主了餘喚肩輿出行,一路靈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絡繹迓送于道者。纖回升降者久之,已登臨佛頂山天燈台。憑高放覽,獨遲遲徘徊。已而旋赴慧濟寺,方一遙矚,奇觀現矣:則見寺前恍矗立一偉麗之牌樓,仙葩組錦,寶幡舞風,而奇僧數千。窺厥狀,似乎來迎客者。殊訝其儀觀之盛,備舉之捷。轉行轉近益晾然,見其中有一大圓輪,盤旋極速,莫識其成以何質?運以何力?方感想間,急杳然無迹,則已過其處矣。既入慧濟寺,亟詢之同遊者,均無所睹,遂詫以爲奇不已。餘腦藏中素無神異思想,竟不知是何靈境?然當環眺于佛頂台時,俯仰間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濤白,煙螺數點,覺平生所經,無似此清勝者,耳聞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即形化而意消。焉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欽?下佛頂山,經法雨奪,鍾鼓镗鞳聲中急向梵音洞而馳。暮色沉沉乃歸,普濟寺晚餐。了餘、道階,精宜佛理,與之談,令人悠然意遠矣!

民國5年8月25日 孫文 志

翻譯 :
我在視察象山、舟山軍港的時候,順路遊覽了普陀山。和我們一同遊覽的還有胡漢民、鄧孟碩、周佩箴、朱卓文,浙江民政廳的秘書陳去病,和我們所乘坐的建康艦艦長任光宇。

到普陀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一行人相繼上岸。卻正巧遇到了北京法源寺的僧人道階,道階師傅帶着我們到了普濟寺,稍事休息了一下,普濟寺的主持了餘大師邀我們一同出去遊覽,一路上奇岩怪石都仿佛充滿佛國勝地的靈氣,陸陸續續的樹林,平整的沙灘,都仿佛在熱情地歡迎客人遠道而來。我們順着山路走了許久,終于到了佛頂山的天燈台。

在天燈台,憑高遠望,風景迤逦,我一個人慢慢地邊走邊欣賞風景。不知不覺到了慧濟寺,我擡頭向遠處望去,突然在眼前出現了一幅奇觀:恍惚在寺前矗立着一個宏偉壯觀的牌樓,四周鮮花競相開放,繁花似錦,佛幡在風中飄揚,眼前竟有數千名僧人。看他們的舉止,似乎是在迎接客人。這麽短時間能組織這麽盛大的場面讓我着實驚訝。我越走越近,看得更加清晰,在他們中間有一個大的圓盤,在飛快地旋轉,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東西做的?也不明白他是怎樣轉動起來的?我正想着這些疑惑,眼前的一切突然全都消失了,而我已經走過了他們剛才所在的地方。

等我回到慧濟寺,急忙詢問一起遊覽的同伴,問他們是否見到剛才這些景象,大家都說沒有見到,這讓我覺得非常奇怪。在我思想當中,從來就不信鬼神之說,但是我卻不明白剛才所見的奇怪現象到底是什麽原因形成的。

當我在再次在佛頂台上四處遠望之時,竟然心生俯仰間天地在手的感慨。天空是那麽的蔚藍,波濤卷起浪花,感覺平生所遊覽過的地方,從來沒有地方能比此處更讓人心曠神怡,聽着陣陣濤聲,望着一望無際的大海,身心仿佛都融入了這一片清靜安詳的自然景觀之中,心中竟沒有一絲雜念。真是神奇,這難道是我心和神明心靈感應嗎?

我們下了佛頂山,經過法雨寺,在鍾鼓聲中再往梵音洞浏覽。遊覽至天黑,才回到普濟寺吃晚飯。

了餘和道階兩位僧人,精宜佛理,我和他們談及此事,不由讓人悠然意遠! (不知道兩個和尚都說了些啥?想必是虛無缥缈之士,孫先生不好意思寫出來。)

民國5年8月25日 孫文 記

======

附錄

附錄2:《游普陀山志奇》真偽考

煮雲法師曾抄錄印順法師答覆這一問題的話,證明此事實非後人偽作,其內容大致如下:

關於中山先生《游普陀山志奇》一文,有的說是陳去病代筆,但有的不相信是代筆。然無論是偽是真,而在普陀山,確乎見到奇蹟,這是不可不論的。

民國二十三年舊曆五月,我(印順法師)從武院回普陀,上佛頂山閱藏樓去閱藏,知客師月靜、頌來告訴我,說普陀山新近發現了孫中山先生的墨寶,他們手拿照片給我看,我對於如何發現一層,探問了一下,覺得也還入情入理。

事情是這樣的:前寺的大智客萬松,雖是十方人,卻在普陀山過得很久,對山中之事很熟悉,這年夏天,他接任了淨土庵的住持,在辦交卸手續時,接到此文件。淨土庵的原住持僧怎麼會有這個呢?據說孫中山先生游普陀時,前寺方丈是了余和尚,他陪同先生等去各處遊覽,遊覽歸來在前寺方丈室用晚餐,談起在佛頂山所見的瑞相,十分驚喜,了余和尚當即請先生留個紀念,先生在前寺方丈室寫了這篇《志奇》。

孫中山先生等當晚就下山上船去了,了余和尚送客歸來,一時忽略,未將此墨寶收藏好,等到第二天早上起來,四處尋找查問竟已不知去向。卻原來,後來去淨土庵做住持僧的那位,當時是普濟寺方丈室的侍者,當年他年紀還輕,不懂事。而對孫中山先生與常人一樣也有一種景仰之心,因此偷偷把這墨寶藏起來了。時間過了二十年,他卻已潦倒不堪,淨土庵也已荒落得無法維持,他自知墮落,再沒有保存該墨寶的資格和必要,因此在交卸時將此一併交給了萬松禪師。

照這樣說來也還入情入理。假如說是偽造,淨土庵的那位舊主持,文章與書法,還都是造不出來的。

印順大師把當時情形,來一詳細說明,證明此文質實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墨寶貝,若是作偽,作偽者何人?因此我們對此文的真實性,也更進一層的深信不疑了。

http://www.putuoshan.cn/show/story/2008-07-05/29.shtml

ps: 據1962年,郭沫若考定,此文並非孫中山手跡,可能是旁人(傳為陳去病)代書,孫中山先生認可的。而加蓋的「月白風清」印卻是真品。

http://tieba.baidu.com.cn/f?kz=994107658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indeed&aid=520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