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沒有癌症的世界
2013/04/15 05:21:35瀏覽981|回應0|推薦0
【一個沒有癌症的世界】 維生素B17的故事
《轉載自:turnoffurtv》
A World without Cancer - The Story of Vitamin B17
by G. Edward Griffin

開始閱讀這篇轉載的文章之前,希望讀者能先明白維生素B17(其實它不符合維生素的定義)目前並沒有充足的臨床醫學證據可以用它來治癌,換言之,基本上是無效的。
請參考我所列舉的另一篇報告:【維生素B17 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證明可以抗癌】


不過本文最後列舉的七項有關生機飲食療法的部分仍然值得參考。
是否有效?
至少不必花大錢被騙。
請讀者自行負責驗明,本人不做任何進一步的說明或推廣,以免誤導。
因為坊間有太多的偏方(包括中西醫的偏方),都是一些無法百分之百確認有效的,所以不要病急亂投醫,反而會亂了方寸而受騙。




話說1950年代,一位生化學家小恩斯特‧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 Jr.)分離出一個新的維生素B17(Vitamin B17),又稱為『力而卓』(Laetrile)、『阿米達靈』(amygdalin)。他當時不清楚自己掀起了什麼樣的漣漪,雖然至今許多人仍相信克雷 布斯找到了癌症的療法;然而跨國際的大製藥廠因為無法申請專利或壟斷維生素B17的使用,故而對VitB17發起了空前的惡毒攻擊宣傳,即使事實證明它對於各種癌症有療效。

克雷布斯和他的父親也是將維生素B15(Pangamic Acid)應用在醫學上的先驅。他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素及其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酵素包括:鳳梨酵素(Bromelain)、胰凝乳蛋白酵素(Chymotrypsin)和木瓜酵素(Papain)。父子兩位至今被仍公認為維生素B17(VitB17)在癌症治療機轉方面的先驅。維生素B17是一種水溶性、無毒性的醣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約800種的植物中,許多種可以食用且含豐富VitB17的來源,最常見於非柑橘屬水果的種子中, 如:櫻桃、油桃、桃子、李子及蘋果等,而以杏子(apricot)的種子含量最豐,約有2~2.5%。

根據葛雷芬斯《無癌症的世界》一書,克雷布斯研究之脈絡溯源自二十世紀初葉,愛丁堡大學教授約翰‧畢爾德(John Beard)提出癌症的營養細胞球(trophoblast)推論。畢氏的研究發現懷孕初期的原始胚胎細胞(pre-embryonic cells)亦即營養細胞球與惡性腫瘤細胞沒有區別。營養球細胞為胚胎成長所必需的,但是在懷孕期的第56天,胎兒的新胰臟開始分泌胰凝乳蛋白酵素(Chymotrypsin),從那時之後,營養細胞球的增生就被阻止。葛氏寫道:「營養細胞球在懷孕初期確實具有癌細胞的特徵,因為它會很快速地增生及蔓延,最後它著床於子宮壁上形成胎盤,讓胚胎可以得到母體的保護和營養。」

營養細胞球是另一種細胞經由一連串的步驟所形成的,葛氏將之簡化為『完全生命』細胞(total life cell)(有點像現在最熱門的幹細胞),它可以分化為任何一種器官或組織,乃至一個完整的胚胎。當完全生命細胞被男女皆有的動情激素啟發而開始製造營養球細胞時,有兩種結果可能發生。第一:如果是在懷孕的情況下,結果就會形成胎盤及臍帶;第二:如果營養球細胞是在修補的情況下被啟動,結果就是癌細胞的形成。葛氏補充:「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果細胞修復工程沒有結束的話,就形成癌。」 營養細胞球分泌的絨毛刺激生殖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可以自尿液中測出來,準確度92%。假設檢驗呈陽性的話,葛氏說:「若是女性,她如果不是懷孕,就是罹癌;如果是男性的話,只有一種可能 -- 癌。」然而醫學界明知此檢驗法簡易卻棄之不用,而採用危險性高的穿刺手術,造成某些癌細胞因而擴散到全身。

克雷布斯自杏果種仁分離出維生素B17,將之合成結晶以供人體使用,並命名為「利而卓」。此化合物是由一分子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結合一分子具止痛作用的苯乙醛(benzadehyde)加兩分子葡萄糖所形成的。雖然前兩者分開來的毒性很強,但是它們結合在VitB17的分子裏卻十分穩定且無毒性。克氏發現,要將兩者結合鍵打開,只有一種叫beta-glucosidase的葡萄糖酵素;這種酵素雖然分布於 人體,但是在腫瘤處卻是含量特別高。所以癌細胞所分泌的beta-glucosidase酵素一旦打破了VitB17的結合鍵,釋放出氰化氫及苯乙醛,兩者毒分子加在一起毒性更是超強,癌細胞就死在它們自己選擇的VitB17手裏。

此時,另一種健康細胞所分泌的酵素叫rhodanese扮演著下半場的主角,因為它的分佈恰恰與beta-glucosidase相反;rhodanese佈滿在人體全身的正常細胞,卻不在腫瘤細胞。所以若VitB17遇到健康的細胞,健康細胞所分泌的rhodanese可以化解氰化氫的毒性,氧化氫及苯乙醛,此二者的副產物分別是thiocyanate 和安息香酸benzoic acid,它們可以滋補正常細胞,多餘的則排出尿中。以上兩段說明了VitB17可以準確瞄準癌細胞,而不會破壞正常的組織。這種以標的物為準頭的天然化合物,其作用比任何人造的、無選擇性、好壞細胞一起殺的、超毒的化療藥物要來的有效。

戴氏在書中也將癌症重新賦予有別於主流醫學界所籌定的意義。他引證許多科學家及醫生的看法,認為癌症是一種與飲食有關的代謝疾病。

他寫道,在1936年美國參議院發表了一篇文章,部分大意是:身體的健康完全依賴於我們自食物所攝取的礦物質,其依賴的程度超過卡洛里、維生素或份量標準的澱粉、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今日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有某種營養缺乏症,除非我們的土壤可以得到均衡的礦物質,否則無法改善。因為我們的土壤缺乏太多礦物質,以致於不管吃多少食物,都無法提供身體健康所需之礦物質,因為沒有一個人的胃大到足以容納這些食物。

這與雷久南博士及雷通明博士一直呼籲的--身體的健康要由改善土壤做起的觀點相同。因為農夫的收入是由產量來決定,而不是以添加了多少營養及礦物質來定(氮磷鉀肥例外,其可以影響產量)。所以一旦土壤無法提供足夠的礦物質,各種代謝性缺乏症就會不斷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翻開醫學史,許多慢性病現在都可以預防了。戴氏在書中舉壞血症(scurvy)一例來呼應其前後的觀點。在十七至十九世紀,英、法及西班牙等國,派遣大量的船隊拓展海外疆土,經過長期的海上航行,水手們沒有蔬果可吃,漸漸產出壞血症,此病曾奪走數以百萬計的水手性命。雖然在十五世紀及十八世紀,分別有不同的航海家及科學家發現,印地安人的松針、松樹皮(含豐富的抗氧化劑),或吃橘子、檸檬及大量蔬果的人不會得壞血症。

然而當時的主流醫學界完全忽視及藐視這些事實,造成更多的人死亡。直到十八世紀末期,英國皇家海軍終於重視這些科學證據,才將『海上航行食用蔬果』納入海軍規範。十九世紀之後,沒有一位英國海軍得到壞血症,進而造就了大不列顛『日不落國』的輝煌時代。1930年代,維生素C被分離出來,壞血症於焉消失。人類花了四百五十年的時間,犧牲了幾百萬人的生命,才相信簡單的蔬果就可以預防及治療這種代謝慢性病。以此類推,曾是必死無疑的疾病如:惡性貧血( pernicious anemia)、義大利癩病( pellagra)、腳氣病( beriberi)、無數的神經性病變(多與維生素B群有關)等等,都可以用飲食的方式加以預防及治療。克雷布斯的名言:「能真正治癒的就能真正地預防。」(What really cures really prevents)。「必要的營養素來自充足養份的飲食。」

那麼癌症到底算不算是一種代謝病呢?羅幼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生物系主任哈若‧曼訥醫師(Dr.Harold Manner)提出他的看法:「近年來對癌症病因的觀點,已從病毒、致癌物質或傷口感染引起的舊觀點,有了新的評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癌症是由於代謝問題所引發的複雜病症。它是隱伏性的疾病,與整個身體機能從神經系統、消化道、胰臟、肺臟、分泌器官、內分泌系統到整個免疫系統有關。病人在接受了主流醫學的手術、放療及化療後癌症復發,是因為最根本的代謝病因從來沒有受到重視,以至於沒有獲得改正或治療的緣故。」也就是最根本的營養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無癌症的世界》一書的作者葛雷芬斯寫書的目的就是要「將證據呈現出來,表明癌症是一種營養缺乏的疾病,不是由病菌、病毒或神秘毒物引起的,而是現代人飲食裡所缺乏的某些營養素造成的。如果這樣的分析是正確的,那麼癌症的治療與預防就非常容易且花費不多,只要恢復我們飲食裏本來該有的營養素就得了。」

化學家畢爾德及克雷布斯父子發現,身體內有許多細胞還處於原生胚胎期的階段,這些細胞是用來修復組織的,依照特別的形態遺傳刺激,它們可以分化為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血液、或頭髮。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害,動情激素便會刺激這些細胞來修復受傷的地方,修復完成則由胰腺酵素來關掉修復工程。如果沒有關掉這個修復動作,這些細胞就會因不斷地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而形成腫瘤或癌症。換言之,癌症是身體自己產生的,而非外來物,而且它可以名正言順的以修復工程的名義來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又工業國家的污染所產生的幾萬種人造且有害的化學物質,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損傷的部位創造了修復條件,若此處一直不斷地受到傷害,一直不斷地修補,要是胰腺酵素不足以關掉該項修補,就決定腫瘤產生的部位,這時飲食中如有足夠的VitB17,它就能提供了身體的第二道防線。如果免疫系統低落,又沒有攝取足夠的VitB17,癌症就慢慢潛伏形成。比較工業國家與未發展國家的癌症發生率,則可以發現以美國為首的工業國家,其癌症發生率遠超過未發展的地區。以手機為例,因使用手機過多而罹癌的患者,其腫瘤的部位就與拿手機的部位有極大的關聯(詳情請參閱前幾期的琉璃光雜誌)。食物中的致癌物則造成胃(如日本的黃色醃蘿蔔)、直結腸等消化道的損傷;電器的電磁波則使特殊部位或整個身體受傷;過多的日曬則形成皮膚的損傷,可想而知其形成癌症的地方會在哪兒。

曼訥醫師已證明VitB17需要胰腺酵素的幫助破壞腫瘤的表層,好讓VitB17直接攻擊癌細胞。同一時期,美國七十年代最著名的癌症權威醫院--隸屬於洛克菲勒集團的紐約斯隆凱特靈紀念醫院(Sloan Kettering Memorial Hospital),也進行了一項實驗。該實驗是由醫院當局挑選一位最資深、最公正、最值得信賴的研究員杉浦金松醫師(Dr. Kanematsu Sugiura)來領軍,目的是證明VitB17不具治癌療效。

但是杉浦經五年的辛苦研究得到的結論是:
1. VitB17抑制了腫瘤的生長
2. 在老鼠身上證明可以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3. 可以減輕痛苦
4. 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5. 可以促進一般的健康(比對照組還健康)

杉浦醫師的實驗報告更提到他所觀察到腫瘤的完全復原,是他在其他化療藥物實驗上從未見的。醫院當局之後又指定另兩位研究員斯扥克博士(Dr. Elizabeth Stockert)及雄恩博士(Dr. Llyod Schoen),來重覆杉浦的實驗。兩位博士的實驗也完全證實杉浦的發現,雄恩的實驗更證實了原先曼訥醫師的理論,其治療過程已成為今天VitB17營養酵素療法的標準。

這下代誌就大條了!在此要特別強調,杉浦醫師的癌症研究一向是世界公認的頂級品牌,不但得到醫院當局的讚賞,更在日本及俄國享有高度的尊重(俄國人說他們不需要重覆杉浦的實驗)。他的結論對使隆 凱特靈醫院及其背後的龐大主流醫藥界而言有如晴天霹靂,導致醫院當局開始中傷其研究方法並試圖掩飾真相。最後在一場記者會上,所有的領導都登場了,由研究中心羅伯‧古德(Robert Good)宣佈:VitB17對癌症沒有預防、不具療效、無法阻止轉移。

一位記者突然提問:「杉浦醫師,您還堅持自己的實驗相信VitB17可以防止癌症的擴散嗎?」整個大廳突然靜了下來,所有的眼光轉向這位德高望重的老醫師,他冷靜而堅定的望著發問的記者:「我堅持。」

次月,在愛德華‧甘迺迪參議員麾下的健康科學研究委員會有一場聽證會,由斯隆凱特靈總院長路易斯‧湯瑪士(Dr. Lewis Thomas)作證:「完全沒有一點科學證據顯示VitB17對癌症有任何療效。沒有一篇醫學文獻的科學數據支持VitB17,最近本院出版的研究報告證明,VitB17對實驗老鼠完全不具抗癌療效。」 戴氏沉痛地寫道:「湯瑪士在美國國會埋葬了維生素B17,並剝奪了美國人合法的權利,使他們無法得到能治療他們癌症的、已被證實有效的、簡單的維生素。」

戴氏還針對主流醫學界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看法,他揭開了食品藥物管理局及醫學院的黑暗面,比如接受藥廠的餐點招待、醫學簡報、及酗酒等問題;也提出大眾對醫師依賴而不相信自己的身體有自然康復能力的迷思。琉球土壤學家比照嘉夫博士曾說過:醫師及醫院應該是落日產業。表示在醫師的照顧下,人類應該越來越健康,為什麼現在的醫院越開越多?這是否應該探討呢?漢門醫師在他的著作《信任我,我是醫師(Trust Me - I'm a Doctor)》中指出:美國醫院的住院病人,約有4~13%的病人是因為醫療意外所引起的,而這些病人當中7%受到永久傷害,14%死亡。英國每年約有八百萬人住院,其中有三十二萬人是因為醫療意外造成,四萬人死亡,兩萬人永久傷害。

當然也有許多醫師在其崗位上競競業業,以病人的健康為第一優先。戴氏的目的是要提醒大眾,主流醫學界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高高在上、那麼神奇地藥到病除;社會實在沒有必要賦予他們權威的形象,而讓他們以威權來壓迫非主流的療法。健康不是建立在醫師的手裡,我們自己得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從預防開始,從日常生活中建立身心靈的健康。

曼訥醫師簡介『代謝療法』為「一種使用自然食物的產品和維生素來提昇免疫系統以達到預防及治療癌症的療法。制止癌症生長之關鍵不在於傳統療法如化療及放射線療法或手術,而在於與身體合作而非對抗之。一旦身體排出非自然的物質(排毒)後,就以維生素來建立病人的免疫系統;以酵素來分解癌症細胞外圍的蛋白質層(此蛋白質層即是保護癌細胞逃過身體免疫系統的監視);生食及粗食則用來增強身體的腺體;最後施以維生素B17及維生素A與酵素及免疫系統一起將癌細胞摧毀掉。」代謝療法還須嚴格地配合小麥草、抗氧化劑、維生素E、維生素C等營養補充療法。

VitB17也可以和傳統療法(手術、放療及化療)合併,不過約翰‧李察生醫師(Dr. John A Richardson)曾舉例:「我曾看過病人做了脊椎放射鈷治療而癱瘓,但是以維生素治療後,他們的絨毛刺激生殖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反應正常了。我們治好了他們的癌症,但是放射療法卻讓他們無法行走……會致命的是鈷而非癌症。」所以必要時,代謝療法是可以和傳統療法結合,它還可以減輕傳統療法的毒素所引發的副作用;但是要有心理準備,其療效會減弱,因為病人器官及免疫系統已因放療或化療而壞損。

代謝療法也可以治療動物的癌症,野生動物很少得癌症,現代人飼養的動物因為飲食裏缺乏足夠的VitB17,所以容易罹癌。常見貓狗生病時,他們都到外面去吃草,這是動物的本能,我們人類的本能呢? 杏子果仁的用法,克雷布斯(Dr. Krebs)博士建議成人每日10粒來預防癌症,每日30~50粒為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少數癌症病人吃了杏子果仁會有噁心反應,診療中心建議減少食用的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並非所有的杏子果仁都有效,必須是帶點苦味(例如中藥裏的北杏即含有B17),才表示確實含有VitB17。其他含豐富VitB17的有:桃子種仁、蘋果種籽、美國棗子種仁(prunes)、李子種仁、櫻桃種仁、及油桃種仁(nectarines)等等。中國的梅子種仁也許有,可以將新鮮成熟的梅子打開嚐嚐看有沒有苦味。 其他含有B17的食物還包括:小米(millet)、蕎麥(buckwheat)、夏威夷豆(macadamia nuts)、竹筍、綠豆、利馬豆、青豆、某些品種的豌豆等等。 如果無法買到酵素,可由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食物中含有胰島酵素的有木瓜及鳳梨。癌症病人最好每天食用木瓜及半個鳳梨。其他維生素可由天然發酵菜、生食蔬菜、活性酵母、小麥胚芽、冷壓橄欖油及新鮮水果中取得。也許有人會懷疑吃那麼多維生素C(10克)會不會中毒?其實如果您吃的維生素C是來自大自然的話,不會有中毒的問題,因為身體自動會排除多餘的維生素C。在小兒麻痺症流行的時代,曾有一位小兒科醫師就用了高劑量的維生素C(約6克),注射到未滿六個月的病嬰(已產生抽筋現象)身上,成功地阻止了小兒麻痺症的發生。化學合成的維生素C可能有問題,所以最好從食物中攝取,或購買天然植物提煉的維生素C,例如梅爾博士合作公司出品的光彩C(Radiance C)是由南美的卡母果及其他芽菜類所提煉出來的維生素C。

在癌症病人的治癒率方面,葛雷芬在他的《無癌症的世界》書中提到第一次診斷、非轉移的癌症病人以Vit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的長期存活率(超過五年)約為80%,對照主流醫界的28%;癌症轉移了的病人如果一開始就以B17來治療,其長期存活率約為15%,對照傳統主流療法的0.1%。

美國的飛利浦‧賓周(Phillip Binzel)醫師在他的書《好好地活著》(Alive and Well)上,也將他以Vit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病人的結果做了統計與比較,他的病人如果是第一次診斷、非轉移的長期存活率為85%,對照美國防癌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15%;如果是轉移的癌症,他以Vit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病人的長期存活率為65%,對照防癌協會的0.1%。為何賓周醫師的病人不論是第一次診斷或轉移的癌症,其存活率比較高?我比較了他與戴氏所提的療法,發現賓周醫師要求他的病人吃素及改變飲食習慣,不准吃肉,他認為病人已經缺乏胰臟酵素了,不能再吃肉來消耗更多的胰臟酵素(缺乏胰島酵素,癌症細胞就可以躲過免疫系統的監視)。如果他的病人偷偷吃肉、或回家後繼續原來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癌症就會復發,病人又回來找他。如果來得及,他再使用VitB17及代謝療法治 療病人,病情又好轉回家,通常病人這時真的學乖了,不敢再吃動物製品;來不及的病人就成為負的統計數字。賓周醫師是少數在美國可以VitB17來治病的醫師,現已退休。


編者註:
因為上期文章登出後,有一些讀者希望能買到VitB17。雷久南博士根據她參考多本有關VitB17的資料,建議如下:VitB17或苦杏仁苷直接由食物中攝取是最好的,VitB17存在於800-1200種植物中,包括埃及豆、扁豆、黃帝豆、蕎麥、糙米、小米、小麥草、綠豆芽、腰果和許多水果仁內 (橘子、橙子、檸檬、柚子類除外),例如桃子、李子、蘋果、櫻桃類等,以及苦杏仁(甜杏仁則不含苦杏仁苷)。古老的中國、希臘、羅馬和阿拉伯醫生,用果仁中的苦杏仁苷治腫瘤,中醫傳統上用苦杏仁的劑量是3∣9公克沖泡,因苦杏仁有毒性,食用過量可中毒致死。成人50~60粒以上、小孩10粒以上即中毒,如低溫烤熟(300℉ 10分鐘)毒性會減少。所以如果平常吃以上水果時,同時吃種仁,自然會攝取到身體所需的VitB17,所吃的量因為是同時吃水果,如此攝取的量自然就在安全範圍之內(譬如吃一個蘋果,就吃一個蘋果的種子;吃三個桃子,就吃三個桃仁)

戴氏的書也收錄了VitB17發現者克雷布斯博士於一九七四年第二屆癌症研討年會的演講稿,茲節錄一些以供參考。
『...當我回顧這紛紛擾擾幾年來的奇蹟式勝利時,和十一年前一樣,在治療與預防人類及哺乳類的癌症方面,利而卓(VitB17)是第一,也是最後的希望,此真理至今未變。因為利而卓是一種維生素,屬於 B群的第十七個維生素。
我們常聽到VitB17大量應用在癌症末期,然而最好是使用於癌病未發之前,也就是現在。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吃常見水果的種仁,比如:杏子和桃子的種仁含約2%的VitB17,而小如蘋果的種籽也有相同的含量;其他如棗子、李子、櫻桃及油桃亦有B17。北半球唯一不含B17的普通水果為柑桔類,這是人工選種、混種栽培的結果;而非洲大陸的柑桔類仍然含有B17。
另兩種富含B17的來源為:榖類的小米(millet)及蕎麥(buckwheat)、珍貴的夏威夷豆(macadamia)、竹筍、綠豆、利馬豆、奶油豆(butter beans)及某種豌豆等也含有豐富的 B17。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
宏薩族九百多年來沒有一個癌症病例,他們每天自天然食物中攝取到大約50~75毫克的B17。其所居住的地方歷來就被稱為杏子王果,每到杏子季節,宏薩人連吃三個月的杏子,其他時間則吃杏子果乾。他們不光只吃果肉,而是連果仁一塊吃,所以每日攝取量超過50~75毫克。反觀我們西方國家的人一年都還吃不到這個量呢!以至於逐漸發展成嚴重的VitB17缺乏症。由於飲食裏缺乏這種抗癌變的Vit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因素。
癌症為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讓我向各位報告一個明確的公理,它是不矛盾的、科學的及有歷史性的,那就是:醫學史上沒有一種代謝慢性病可以被預防或治療,除非從屬於人類或動物正常飲食中的某些元素中求得。亦即在許多致命性的疾病尚未被了解前,人類可以由食物中攝取某些要素來補充及防止病發。
各位可能都了解歷史上記載的一種病--壞血症與大英帝國崛起的關係(請閱上期雜誌)。在VitC尚未被加到船上的飲食時,常有3/4的水手於航海末期病倒,而在上岸後,因為攝取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神秘的壞血症又治癒了。
惡性貧血的致死率曾達98~99%,當時的醫學界對它完全束手無策,直到莫非(Murphy)、薛波(Shipple)及敏諾特(Minot)醫生們開始他們的經典研究,發現惡性貧血與營養缺乏有關。他們在加州大學發現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預防及治療這種病。他們對病人說:『到市場肉攤買1/4磅新鮮的肝臟,把它研碎、稍微煮一下後,連續三天,每天吃一湯匙。』遵從醫囑的病人都康復了,但是這三位醫生卻得到庸醫的污名。後來化學界研究生肝臟,發現維生素B12及葉酸(如同B17一樣,B12分子也含有氰化物)可以治療惡性貧血。
如今一九七四年,無知封閉的人卻認為,僅僅吃些水果籽就可以預防某些如惡性貧血一樣無解的病,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科學真理並非建立於有否誠信之上,而為『非是即非』的。所有的水果籽或果仁都含有抗癌的VitB17,這是科學真理。如果我們每天攝取適量的B17,就可以預防癌症,亦如VitC可以預防壞血症或VitB12預防惡性貧血一樣。
因此人類欲控制任何一種慢性或代謝疾病,一定得從生物有機體本身之生物經驗中求得。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經驗以外的要素(如藥物)來控制、預防 或治療。醫學史上從來未曾發現任何一個非生物體所需的外來物質不會傷害生物體的。也就是說,凡是生物經驗之外的東西,都會傷害身體。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存在。這也許是為什麼B17有這麼多抗拒的理由之一。 科學的應用使得我們過度文明而不願面對某些事實。我們傾向於幻想一定還有什麼奇蹟在「外面」,一定還有簡單的方法或捷徑、某個神奇的藥物或超乎我們想像的人為力量,可以為我們解決我們本該做的事,這形成我們思想上的迷思和誤解。
我們在癌症界也看到這種密醫思想,捨棄『人要對自己及上帝負責(這是沒有捷徑的)』這個事實而另覓救贖之道,是虛幻渺茫的。在身體方面也是如此,當我們吃得少,頭腦就會清楚一些;反之,飽食終日後,人就開始胡思亂想,造成生理、心理及靈性的困擾。不去面對VitB17的知識,又不去攝取它,我們已違反了生理的自然。如果你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B17。這可以在一般正常的治療後進行,再加上輔助療法,比如:補血、控制血壓或減輕疼痛等。
補充胰腺酵素及植物酵素也是輔助療法之一。你可以吃木瓜補充木瓜酵素,吃鳳梨補充鳳梨酵素。免疫學上已證明此二者會將腫瘤外層溶解。總之,你吃木瓜、鳳梨、小米或水果的種籽等完整新鮮的食物,並不會損失什麼。
營養缺乏症主要是攝取的食物不完整。我們文明人將好的食物經過加工製造,取走其中的營養素,然後又被政府強迫將這些經過加工的食物再添回原來的營養素,再也沒有比這個對文明的無知更諷刺的了!如果我們的食物沒有因為經過加工而剝奪了營養素,我們也不需要特別補充什麼。
癌症病人在VitB17之外的補品還有維他命,如VitC可以補充7~8克的劑量也沒問題(一般正常量為2~3克)。人猿維生素C一天正常的攝取量約5~6克,此外牠們每日從大自然中也攝取了約100~125毫克的VitB17,和宏薩人一樣,這些人猿也不得癌症。野生熊也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B17。 記住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VitB17了。為了攝取足夠的 B17,只有食用足量的水果仁或B17製劑。對癌症而言,我們都是業餘人士,然而在推廣VitB17運動的人當中,有些人的知識遠超過某些最先進癌症機構裏的專家,使他們自己及家人免死於癌症且活得很好。
各位對B17有越多疑問越好,因為我們是在講真正的科學,十年來沒有一個合理的療法可以取代VitB17 解決癌症的地位,這才是科學及事實。』

這篇擲地有聲的演講是否可以啟發我們對癌症?乃至於對疾病的另一種思考方向呢?戴氏還列出世界各地在VitB17領域的醫學專家,如:德國的漢斯.尼佩醫師(Hans Neiper)曾為鈷療法及癌症藥 Cyclophosphamide 的先驅;加拿大的柏季安(N. R. Bouziane)醫生;菲律賓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曼鈕.那華柔教授(Manual Navarro);墨西哥癌症治療頂尖之一的恩內斯托.康卻柔教授(Ernesto Contreras);義大利的伊托.鳩德惕教授(Etore Guidetti)及美國的小克雷布斯 博士、哈若.曼訥醫師、迪恩.柏克醫師(Dr. Dean Burk)、約翰.李察森醫師(Dr. John A. Richardson)等等。

戴氏的書為癌症的康復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癌症病人當然不能只靠一種方法,同時還要配合輔助療法、乾淨的飲食、排毒、運動、環境、情緒、樂觀開放的心靈等等,可以參考琉璃光雜誌所介紹的多種書籍。在此誠摯祝福每位癌友都能康復,免於病苦。

以下介紹幾個富含VitB17的飲食:
一、五榖粥:
基本材料:
1. 榖類(一碗)-- 大麥、薏仁、小米、糙米、蕎麥、玉米、裸麥、燕麥、野米等
2. 種子類(一湯匙) -- 亞麻仁子、葵瓜子、南瓜子、芝麻等可以任選單種或多種榖類加單種或多種種子。兩類可以先發芽或分別浸水過夜,之後加在一起以果汁機打碎後,放在鍋內煮熟。吃時可以搭配米漿(Miso)、海帶芽、紅海藻、海鹽、北杏、啤酒酵母、小麥胚芽、卵磷脂及堅果(泡水過夜)等。
二、麥果殼:
以上基本材料任選乙種為主(如壓扁的燕麥)加上其他多種種子及堅果類如杏仁、杏子果仁、松子等各少許,放入一個大碗。在另一個碗放入1杯(約200cc)蘆栗甘蔗糖漿(sorghum cane syrup)及1杯有機冷壓葵瓜子油調勻。將兩個碗內的東西合併,拌好後攤在餅乾油紙上,放入華氏300度(約攝氏159度)烤箱稍微烤15~25分鐘或直到略帶金黃色,冷卻後存入罐內,放在陰涼處。吃時可以加入酸奶、豆漿、優酪乳、水果乾或者乾吃。
三、乾飯:
以上榖類材料也可以煮成乾飯。此時若加入浸水過夜的豆類如:大豆、利馬豆及扁豆等,就使蛋白質的組合更為完美。其中蕎麥、小米、利馬豆、蠶豆、扁豆、埃及豆均富含B17。
四、泡飯:
以上材料也可以煮成泡飯(稀飯)。
此時可以隨意加入芹菜粒、玉米粒、胡蘿蔔粒、荸薺、蠶豆、蕃茄、香菇粒及富含B17的筍尖及綠豆芽等;又可以調味成地中海式(加入義大利香菜、羅勒、百里香、月桂冠、九層塔等)、墨西哥式(加入紅椒、墨西哥辣椒)或自己喜愛的口味。
五、西式吃法:
以豆類(如埃及豆、蠶豆、利馬豆等)為主要材料,加入1/4等份的榖類(如珍珠大麥、野米等)及蔬菜類、香料,煮成一道菜或濃湯。
六、水果點心:
來自海洋的洋菜是B17絕佳的來源之一,將洋菜於水中煮熱溶解後,可以搭配各種富含B17的莓果如:野黑莓、野生酸蘋果(wild crabapple)、瑞典曼越橘、桑椹(mulberry)、大楊莓、草莓等及各色水果(如:蘋果連籽、杏子、櫻桃、油桃、桃子、梨、李子、棗子--以上水果的種仁富含B17)做成果凍。此外西貢米凍或西米露也是B17來源之一。
七、B17 雞尾酒或精力湯:
1杯苜宿芽、1杯有機蘋果汁、10粒蘋果籽、12顆生杏仁、4嫩枝義大利香菜、4嫩枝薄荷,加半杯水,入果汁機打成汁。
以上材料可以新鮮水果如鳳梨或木瓜取代(或加入)蘋果汁,還可以加杏子果仁、小紅莓、乾杏子、堅果、種子、海帶芽、綠色蔬菜等(請參考雷博士精力湯食譜)。
其他如沙拉、主菜或家常菜等,可以配入富含B17的蔬菜如:西洋菜、菠菜、筍尖、苜宿芽、綠豆芽、蕎麥芽、埃及豆芽等,就等您發揮創意及變化囉!

參考資料:
《癌症:為什麼我們還拼死命地要知道真相》(Cancer - Why are we still dying to know the truth?);Phillip Day,Credence Publications,2000
《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G Edward Griffin,American Media,1996 《氰氰小食譜:富含VitB17的美味食譜》(The Little Cyanide Cookbook);June de Spain,American Media,2000
《健康地活著》(Alive and Well);Philip Binzel,American Media,2000
《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Ken Wilber, 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www.cancertutor.com
www.brave-soul.com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bunny2011&aid=750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