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家巡迴校園:曉明女中/故事與詩孵化青春的能量
2012/07/20 20:41:51瀏覽610|回應0|推薦0
韋瑋◎報導

主辦單位: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副刊

時間:2011年2月25日地點:曉明女中

對談人:甘耀明、林婉瑜

主持人:小熊老師(林德俊)

作家林婉瑜(後排右三起)、甘耀明、林德俊與曉明女中學生合影。攝影/記者于志旭

第八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徵獎如火如荼進行中,主辦單位將校園活動列車開入台中曉明女中。現居台中的六年級小說家甘耀明與詩人林婉瑜,作品風格已臻成熟,自成一格。近日都有新著推出的兩位作家,領著前一小時才從模擬考戰場中退下的女孩,踏上文學小徑,為她們述說有如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同遨遊創作祕境。

被騙入文學這一行

小說家甘耀明。攝影/記者于志旭

主持人林德俊指出,現今高中生習慣在網路上閱讀、寫作,文本易呈現「非詩」的分行體,而且充斥大量不怕寫錯字、將錯就錯的字詞或語法;兩位已為人師、人母的作家,青春年華時在幹嘛?如何獲得文學啟蒙?

甘耀明笑稱自己的文學起點從愛情出發,他欣賞的女生當時會在校刊上投稿、想讀中文系,為了追愛,他便以她的興趣為興趣。但因此進入東海中文系之後,甘耀明後悔了,他想念更實用的學科;就在猶豫未決之際,老師出了一個期末作業,題目是「寫一個描寫故鄉的故事」,他以五千字的篇幅完成,老師給了他奇高的分數──甲上上,讓他認為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華。從此,他被「騙入」了文學這個冷門的行業!

林婉瑜提到,對從小多次搬家的她而言,在漸次失去熟悉同學、熟悉環境的轉學生涯裡,她總期望能留住些什麼,以文字做記錄是最好的方式。而她從「記錄」變成「創作」,是因二十歲時母親罹患癌症,害怕失去母親的恐懼,使內心承受苦楚的她能整天不說一句話,畢竟私密的遭遇與感觸不適合直接向人傾訴,自此閱讀和書寫成為一種出路。

尋找自己的窗口

詩人林婉瑜。攝影/記者于志旭

林德俊接著拋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高中生面臨升學壓力,國文科考試範圍內的「文學」當然要閱讀,但回歸「真實」的需求,究竟寫詩、讀詩,寫小說、聽故事,對自己有何好處?

以新著《喪禮上的故事》為例,甘耀明敘述的是母親為一個重病的小女孩說故事,聆聽故事讓女孩受病痛折磨的時間暫停,賦予她看待人生的正面力量,擺脫病魔糾纏。小說結尾,昔日的小女孩已變成了老婆婆,再度面臨死亡,這時她要求朋友們停止流淚,在她的喪禮上開心說故事……甘耀明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講故事的方式、都應該有一個面對世界的窗口,只是他創作的窗口是寫小說。人一旦找到屬於自己的窗口,就會讓心靈更加豐富。

對林婉瑜來說,在家人病苦的憂鬱之中,她慢慢學會寫詩這種「手藝」,推開新詩這道門後,她覺得不寫比較痛苦,彷彿有一部分的自我沒有被完成,因為詩是「提煉過的生活」,去蕪存菁的為她保留了最戲劇化、最值得回顧的部分。所以一找到機會,她總想要把整個喧囂的世界拋在外面,再推門進去,進去「寫詩」那個「幽微又靈光乍現」的空間。

擺脫「應該寫什麼才對」

聽完甘耀明的闡述,林德俊笑說,原來一部「好小說」可以用來治療,而以故事「送行」,還能為人生畫下美好的句點。那麼,一篇「好」作品的標準為何?

兒時在學校的國語習作「照樣造句」中,第一次理解、領略許多詞彙的含意,林婉瑜認為詩的創作者是在做一種「前無古人的照樣造句」,重新定義詞彙的內涵,發明新的文法,像在編纂一部非常「私我」的字典。若文字是一顆一顆散落的星球,詩人則可以重新定位座標。

她舉自己的作品為例,「母親憂慮發高燒的孩子」這種題材很常見,但她試著用獨特的意象「熾熱的雨」來形容,盼望「露水蒸發回到大氣,那麼帶走一些你的體溫吧,讓它化為熾熱的雨」。她認為,創造和顛覆不但是好作品的標準,寫作的樂趣有一部分也來自這裡。

在面臨一樣平淡的生活與題材時,林婉瑜主張創作者「心中反映出來的圖像」應該是與眾不同的,她建議初學者:永遠說「自己」的話,而不說「印象中留存的、他人說過的話」;自在的考慮「這次我想說什麼」,擺脫「應該寫什麼才對」的陰影。

一本名著要讀好幾遍

林德俊引用文學社會學家艾斯卡皮的觀念:「文學是一種無動機的寫作與閱讀。」讓自己從外在、實用目的中鬆綁,取得自由的表述,讓風格自然流瀉,才是創作的王道!他請兩位作家提供意見,該選擇什麼樣的文本來閱讀,才能從巨人的肩上看世界?以及,該怎麼鍛鍊文學的功夫?

自承是因為讀不懂別人的作品,才思考嘗試寫小說的甘耀明認為,真正能啟蒙初學者的人未必是名家,有時翻閱自己喜歡的文本,找出它的節奏,更能從中得到啟發。而閱讀一本名著,也得多讀上幾遍,歷經時間的積累,方可轉化出自己的東西。

至於要用什麼方法、花多少時間,才可以產生「不一樣」的創作?甘耀明表示,跟文學無關的舞者陳星合是極佳的例子。陳星合從第一次看人丟球,然後上網搜尋數萬筆相關資料,把握任何觀摩知名表演者以及自己表演給專業者看的機會,厚著臉皮不斷嘗試、不斷失敗,因此不斷進步……花了整整十年,他成為台灣取得世界知名「太陽劇團」表演合約的第一人,以獨特的水晶球演出閃耀在藝術的舞台上。

文學與表演雖分屬不同藝術領域,但創作的本質是相同的,甘耀明鼓勵大家要先表現出「想寫」的毅力與恆心,在創作之路自然能獲得他人幫助。林德俊附和甘耀明提倡「你就是要練功」的想法,補述「十年磨一劍」的堅持往往來自「巨大的好奇」,所以有興趣創作的人應該努力開發自己的好奇心。

創作要表達個人意見

對談進入尾聲,主辦單位安排兩位作家對曉明女中的同學做「一分鐘的文學告白」。

林婉瑜提醒大家,閱讀文本的選擇要多元,創作時則盡可能表達個人意見,即使對熱門的作品沒有共鳴,也不須感到罪惡,因為創作不是為了迎合眾人的品味,也不是在追逐一種客觀,必須從了解自己偏好的過程中,更加確定自己的品味和質地,而這,就是個人寫作性格的所在、風格的形成。此外,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和現實世界維持一些距離,可以時常發現有趣的、值得入詩的題材;不要失去這種態度,創作就不會中斷。

形容自己此刻內心沸騰不已的甘耀明,則熱情呼籲莘莘學子,不論將來是走文學的路,還是從文學轉岔到別處,要永遠記得思考:生命中究竟有什麼能夠孵化美好人生,能夠作為終極目標!

【2011/04/25 聯合報】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fenplay&aid=665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