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符號的專斷性。
2007/11/10 20:26:43瀏覽930|回應0|推薦0
L'arbitaire de Signe.
法國一位語言學家弗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的書裡提出,
語言有兩個基礎的概念:
一個是意符(Signifiant)與意旨(Signifié)之間的相呼應,
另一則是所謂的符號的專斷性(L'arbitaire de Signe)。


「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係是主觀定義的。」

小說,
或者是任何的文章,
都在追求意符與意旨的呼應。
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在他的essay裡強調過:
每片樹葉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一個好的小說家必須要尋找出最恰當的詞彙(意符),
來準確的顯示事物的內涵(意旨)。

這很明顯的就是語言的藝術的第一步。

而語言的專斷性則表現在意符的多元化,
以我的理解,
就是所謂的個人風格。
因為在選擇意符上的差異,
便會造成讀者在碰觸到意旨的過程有了不同的感受,
這就是語言(符號)的專斷性。

一個小說家(當然,或作家)用自己專斷的方式操縱文字與語言,
形成獨特的文體和風格,
這便是語言藝術的發揮。

作家試圖傳達出的意旨也會經由作者本身的"實際經驗"
而被技巧性的隱藏在意符之後。
經驗不夠的作家寫出來的東西難免過於噓浮誇媾,
而這也就是人生經驗與文字的深度結合。

能喚起讀者感受的文章必定是架構在實際的人生經驗上,
當人生有了足夠的內涵,
故事便可以超出事實的框架。

這便是文字與語言的極致。






我又看了靈山,
然後把巴金魯迅郁達夫老舍沈從文錢鐘書找出來看。
中文文學裡對(中)文字的洗練度當然不是翻譯文學所可以比擬的。
很驕傲自己終於有能力分辨好文章,並且有能力被感動,
而一面擔心的是自己外文能力的貧瘠,
是否會浪費太多的經典文學。

更遑論創作。






總之,
看我能走到哪?
你呢?



--
我終於似乎認真又嚴肅的寫了篇文章呢!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zazus&aid=136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