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口雙語(BM07):重新評估「聽損兒先學手語」
2019/09/11 20:09:55瀏覽1197|回應0|推薦5

今年以來,隨著台灣地區「嬰兒手語」的擴散,pidgin signed Chinese (我說的「口手語」或 contact sign) 更加盛行。聽人家長超過 99% 直覺這就是「手語」,一窩蜂加入學習口手語的陣營。想想,這其實也不能說聽人家長怎樣。年輕的家長須掙錢養家,哪有時間、精神像我這退休老人能全力投入研究真正的手語到底是什麼。

這幾天,在下我突然覺得非常沮喪。今年以來,出現不少聽損兒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學手語」,不期然發現兩個現象:

  • 跟坊間最近兩三年流行的「嬰幼手語」一樣,在口語進行的同時,就幾個比較關鍵的單詞打出手語。這在前一篇文章《手口雙語(BM05):嬰幼手語、聾人手語,是兩回事》裡提到,這是聽人父母對聽常兒童實行的,降低因為溝通不良而引起的孩子的哭鬧,對語言的習得沒有助益,當然也沒有損害。
  • 教手語的老師,有出身聾人家庭,打得一手嫻熟的台灣手語,教的真正是自然手語。可是,也有人數不明的聾人教的手語卻令人覺得不好明講評論的。這牽涉到一個機構團隊產品出廠時品質管制的問題,與個別聾人無關。

我重行思考的結果,現在的想法是:

一、卻說是學到中文口語的手勢補助而已,不是手語耶

雖然有宣導說,孩子一旦確診,最好的方案是,而且北歐也有若干國家這樣在做,聽父母帶聽障兒先開始學手語。不過,可能是我疏忽掉,沒特別強調應該學習「自然手語」,結果一些很努力的家長以為符合了我的呼籲去學了手語,殊不知他們學到的是「口手語」,就是主要「說出口語」,同時針對重要詞彙打出手勢。這不是手語,這只是任何口語一直以來原本就有的「加強語氣的手勢,或手、表情、肢體動作的補助」。說得直白一些,這並不新奇,而且與真正的手語也無關,只是借用自然手語的詞彙而已。

二、既然學的不是自然手語,那麼似乎可以不用這麼辛苦

我現在覺得,如果聽損兒能借助於助聽器或電子耳,能學到中文口語的,似乎不必要再加進來手勢。既然不是真正雙語的「兩個都是自然語言」,既然聽得到,也學得到,只是緩慢而已,是否全力專攻中文口語?等到,例如小學三年級以後,已經在口說及書寫兩個層面能表達正確的中文語句時,如果自己有興趣,那個時候再去學口手語。這時因為中文口語已經沒問題,口手語作為與人交談時對重要詞彙輔以手部動作,避免誤解。

三、無法借助於輔具的聽障兒,就應該直接學習自然手語。

但問題是,台灣沒有正規的教育機構在教自然手語。自從民國六十年代「文法手語」橫空出世以來,文法手語受到聽人教師的喜愛,樂得叫聾生放棄原本聾父母在家教導的自然手語 (聽人教師告訴聾生那是「老手語」)。結果是不少聾生勉強打文法手語,可是中文也不見得多好。又因為離開了與聾文化連結的自然手語,硬套在文法手語上的單詞,也走了樣。

聽人父母如果確實了解自然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有自己的語法、表現法,而且經濟能力許可,是可以聘請精通台灣手語的家教。然而,精通台灣手語的聾人,在台灣現狀,大都上了年紀,鐘點費應該不低。學習一個基本生活所需的語言不能享用到國家的資源,像一般學校教國語,及數學等其他學科,這樣實在不像話——根本的原因在於官員沒人懂台灣自然手語是怎麼回事。

文法手語被教育部採用以來,快五十年了,台灣的政府歷經換了幾屆輪替,仍然無解。聾人協會不知如何爭取自己族群的權益、研究手語的學者雖然見解正確,卻不知何故,未能出面替聾人爭取公道。

(也許聾協去拜託郭董,以他的財富,既然提得出小朋友零到六歲由國家養,預算不夠就由他家產先墊。請郭董比照哥立德大學,設立一所台灣的哥立德大學,甚至以郭董大名做為校名,都OK。)

哥立德大學有 B.A. in ASL, M.A. in ASL,如果台灣哥立德大學也有  B.A. in TSL, M.A. in TSL,那麼極有可能台灣的聾校會開始在常規學程裡由政府資源教聾生真正的台灣手語,獨立語言的台灣手語。

台灣如果一直沒有學習台灣手語的正規管道,任由文法手語泛濫,那麼談 bi-lingual, bi-modal 的雙語教育,都只會停在各方各有信仰的團體之間的角力,不見得有什麼利益的牽扯,很多時候只是一個 superstition 而已。

這個圖可下載後,以原圖尺寸觀看,是本網頁的兩倍大。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12928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