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64)-4.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
2011/11/21 07:29:07瀏覽447|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64)-4.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

  「每好矜誇,常行妒忌。」《彙編》云:「老子曰,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大禹不矜不伐,愚夫愚婦,皆謂一能勝予;而鑿龍門,排伊闕,地平天成,功被萬世。周公不驕不吝,勞謙下士;而東征破斧,卒安周室。故曰,真正大聖大賢,都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這也是日常生活當中常犯的毛病,我們自己有沒有?不可能沒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若真能將這些毛病消除,德行就有根底;若心擺不平,德行就沒根、沒本。無論是求學修道,都會造成嚴重的障礙。總而言之,這是教導我們謙虛、恭敬,唯有謙敬才能真正有成就。

  又云:「妒忌者男女俱有。男子見人功名則妒,見人富貴則妒。」見到他人地位接近自己,才能勝過自己,嫉妒心就生起來了。「局量褊淺所使」,心量太小,不能容人。真正修學有根基、得受用的人,不但沒有嫉妒、沒有傲慢,而且處處謙虛,隨喜功德。他看到才幹比自己高的人,必定讓賢。為什麼?人民得福,社會得福。如果為眾生、為社會、為人民著想,就會讓賢。讓賢是大功德、大成就。別人比自己做得更好、更有成就,就是自己的更大成就。反之,自己不如人,卻偏偏要佔據權位,貽害眾生,其果報在地獄。而佛教我們修「隨喜功德」,就能對治嫉妒。

  古代鮑叔牙讓賢於管仲,管仲的成就就是鮑叔牙的成就。在佛門,印宗與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很好的榜樣。當時,印宗是高僧大德,弘化南方,徒眾甚多。初遇六祖,他知道六祖的德行、修持都高於自己,於是為六祖剃度之後,再拜六祖為師,請六祖主持南方的弘化。弘化的功德到底是六祖的成就,還是印宗大師的成就?從形式上看,是六祖的成就;從實質上看,是印宗大師的成就,至少印宗的功德絕不亞於六祖。印宗真乃大德,非常人所能為。

  現代社會無論世法、佛法,在位者總是踞於權位,至死不讓,這是絕大的錯誤。一個修行人在四十歲以前,是認真努力學習的階段;四十歲到六十歲應當修福,擔任執事為大眾服務;六十歲以後要以修行為主,將職務讓出來,放下一切行政事務,專心修行,辦生死大事,至多講經教學而已。這樣可以使僧團領導層、行政層的人員,永遠年輕化。中國古代退休在七十歲,所謂「七十致仕」。修道人應當六十歲退休,七十歲就太晚了。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這是講家庭之惡。家庭是人倫社會的根本,家出問題了,社會就不安定,世界也就失去了和平。

  《彙編》云:「待妻宜和而敬,待子宜嚴而正。不以禮待妻,則失唱隨之義。」

  「道、德、仁、義、禮」,這是道德的標準。道失去之後有德,德失去之後有仁,仁失去之後有義,義失去還有禮,禮若再失去了,就會天下大亂!現代社會的亂象,動盪不安,天災人禍,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嚴重,其根由即在於此。

  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一個新政權,在五年之內一定要「制禮作樂」。「禮」是行為的準則,要讓官民都懂得並遵守。「樂」可調人心,人是凡夫,難免情緒不穩定,就用音樂來調整情緒。禮與樂都是教學。中國古代的種種藝術,如戲劇、歌舞、音樂、美術等,都是高度藝術的教學。

  又云:「不以道教子,則傷天地之恩。不義不慈,總曰無行。今之待妻者,不刻薄寡恩,則狎昵無度。待子者,非姑息太過,必苛責太甚。己實無行,何以責妻、子乎?」這正是現前功利社會的現象與真實寫照。自己行為不端,如何能把妻子、兒女教育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緣分,緣有善緣、惡緣。有對聯曰:「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人生之真相一語道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而已。

  「失禮於舅姑」,舅是公,姑是婆。《彙編》云:「婦事舅姑,一如子事父母。」當今,兒子尚且不懂得孝順父母,媳婦怎麼會懂得孝順公婆?父子不相容,母女不相容,婆媳不和,人與人之間完全是利害關係。有利時彼此利用,無利時反目成仇。

  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倫理道德,今天已蕩然無存,正如古人所說「父不父,子不子,家不家,國不國」。我們生於這樣的亂世,幸聞佛法明白道理,要能依教奉行,將自己的心行與經典對照;經中的教誨,不能做到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須為世人做好榜樣才行。

  「輕慢先靈,違逆上命。」「輕」是輕視,沒有放在眼裡;「慢」是傲慢、無禮。

  《彙編》云:「先靈,祖先之靈也。凡殯殮無禮,居喪無制,安葬不速,齋祭不誠,拜掃不勤,祠廟不整,香火斷續,皆輕慢也。夫水源木本,豈敢或忘。若於此有失,吾不知其可也。」

  祭祀祖先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輕慢先靈是大不孝。祭禮也稱為吉禮,祭祀祖先是孝道,是人倫的根本。如果人們把祖先都忘了,用輕慢之心對待先靈,社會就會發生嚴重的問題。為什麼當今兒女不聽父母的話,學生不聽老師的話,根源就在「輕慢先靈」。

  西方人沒有孝道的觀念,對中國人祭祖大惑不解,認為祖先死了幾百年、幾千年,他又不知道你,你和他連面都沒見過,祭他幹什麼?可是中國人飲水思源,我們有根、有本。這個根本是遠古的祖先,幾千年、幾萬年一脈相承而來,所以非常重視。譬如一棵樹,人就像一片樹葉,這片葉子從何而來?是樹梢生的,梢是從枝生長出來的,枝是從幹生長出來的,幹是從本生長出來的,本是從根生長出來的。經由尋根我們才知道,整棵大樹是一個整體。

  大乘佛法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與自己是同一法身,即同一棵大樹。我們這個身體如同是大樹上的一片葉子而已。這一片葉和整個大樹是一體,不是二體。「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切眾生與自己是同一條根,同一個本。「根」即佛法所講的「心」,「本」是佛法講的「識」。《華嚴經》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要「徹法底源」,方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是什麼樣的關係。

  到底有沒有先靈?學佛人、修道人相信確有先靈。朱鏡宙老居士講,章太炎先生在世時,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他在陰間,曾見到隋唐時代的韓愈、柳宗元等,他們現在仍在鬼道。鬼的壽命長,鬼道的一天是人間的一個月,他們的壽命一般是一千歲,這是以鬼道的時間來計算,所以是真有!若是子孫不孝,先靈非常難過;若是大逆不道的子孫,一定會受到先靈的懲罰。

  世法、佛法都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孝親就是不忘祖宗恩德,一個不忘祖宗恩德的人,怎會輕慢先靈?依中國古代五禮之首的「祭禮」,就是教人祭祖先、愛祖先。對千百年前的祖先都敬愛,對現前的父母豈有不孝順的道理?孝道建立在祭祀的基礎之上,祭禮就是長輩為後代做出孝順的榜樣。長輩自己的父母、祖父母都已經過世了,長輩如何孝順父母,晚輩沒有看到,經由祭祀讓晚輩間接看到。這樣教孝效果好,孔子說「民德歸厚」,有助於社會風俗的淳厚。社會安和樂利,人民才有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現前的效果,深遠的利益則無盡。

  修行要從修「敬」開始,對老人、對父母、對尊長,絕不能有輕慢的念頭。淨業三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親圓滿了,尊師也圓滿了。釋迦牟尼佛如此教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如此教學。孝親擴展來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將孝養父母的心念、行為,擴展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是普賢菩薩行。若對任何一個眾生還有分別、執著,就不是普賢行。因此,對一切眾生都要尊重、恭敬,不可無禮。

  「違逆上命」是指不服從領導。現代社會上,被領導者不服從領導,兒女不服從父母,學生不服從師長,員工不服從老闆,種種的現象非常普遍。依古人講,這都是「亂臣賊子」的行徑。

  為什麼下不服上?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有居上位之道,如果能明其「道」,行其「德」,以德服人,「下」必定能敬之以禮。現在道沒有人講了,德也沒有人行了,天下大亂,所以是父不父、子不子、家不家、國不國。

  現在明道行義也實在不容易,必須非常有耐心。而學佛的人雖多,但大多只知念經、祈福,對於經論的大道並不明瞭。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誘惑力又很強,能不受誘惑的人太少了。佛教我們「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不受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誘惑的心。

  儒家學問的層次,最低的是「明禮」,古聖先賢的教誨都能做到,但這還是有著相;比禮高一層的是「行義」,「義」指義務,為眾生服務,只盡義務不享權利,不求回饋;再提升是「行仁」,「仁」是真正有愛心、恭敬心;再提升是「行德」;最高的層次是「行道」。以佛法講,法身大士行道,四聖法界行德,天人行仁,人間能行義、守禮,就會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人民就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諸佛菩薩、大聖大賢示現在世間,內心行大道,外表現出仁、義、禮。

  我們學佛人絕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不要為自己家庭的利益著想,要念念為員工的利益著想,念念為社會大眾的利益著想。老闆為員工服務,員工為社會服務,社會為國家服務,國家為世界服務。這就是菩薩道,這就是佛法。佛法要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絕不僅是談玄說妙。我們為大眾的利益服務,如果其中還摻雜著自己的利益,就是凡夫而不是菩薩,依舊是迷而不覺,染而不淨。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 222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85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