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心有感 菩薩有應
2007/08/07 08:44:19瀏覽384|回應0|推薦3

真心有感 菩薩有應

感應不神秘  用智慧觀照,一切靠自己 感應,在修行的道路上,只是信仰過程中必然的副產品,一切仍需要智慧來分辨與觀照,正信、正行,加上自己不斷努力才行。

 張錦德 

儘管身為E世代的年輕族群,七年級的劉昱君,每次只要參與法會,聽法師開示佛法,或是聽莊嚴、安祥的佛教歌曲,眼睛就不自主的掉下眼淚。「我不是一個愛哭的人,但是我一到那種地方,我會感動掉眼淚」劉昱君說。

類似劉昱君這樣現象的人並不少見,有很多人參與法會,在頌經、念佛、禮拜佛像,或是參加禪坐,在打坐時不自然的流下眼淚。這樣的現象,有人用科學角度解釋是因受到環境氛圍影響,導致心理感動生理官能;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樣的現象非常不可思議,是當事人冥冥之中,與道場,與法會,甚至是與佛菩薩產生感應。

感應,一般人都把它視為一個抽象、神秘、不合科學的經驗。因為感應經驗具有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所以有人趨之若鶩,但也有人把它視為迷信,而忌諱去討論。

感應,必須先出於自力的要求

其實如果我們脫離神奇與迷信的爭執,從心靈層面來看待感應,將會發現感應不只是一種抽象、不合科學驗証、邏輯的神秘經驗,而是一種很具體、很個人生命的覺知與關照。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欣賞藝術時,當你對藝術品產生感覺,勢必會融入藝術品所傳達的境界裡,那樣的氛圍是和諧而快樂的。比方說人們在欣賞達文西的畫作「蒙那麗莎的微笑」,所要感受的並不是達文西的繪畫技巧,或是蒙那麗莎的美麗,而是感受微笑所帶來的生命中最實在的片刻。

這樣的片刻,並不神秘,但卻也是一種既抽象又具體的個人經驗。感應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般人欣賞藝術,希望與藝術品產生相應,無非是想從藝術品得到啟發。同樣的,一般人寄託於宗教,也是希望透過宗教找尋慰藉。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在《禪的世界》這本書裡就指出許多人發生重大而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就會像宗教上尋求答案,透過念佛、誦經、拜懺、持咒等,希望能與佛菩薩感應,化問題及困難於無形。

眾生有所「感」,佛即有所「應」。當人們依願去求,確能如願感應,這必有其感應的力量存在。只不過佛菩薩的悲願、加被力,雖然永遠顧念著眾生,光照著眾生,但是如果眾生沒有自力,就是自身方面,沒有集福報及智慧的資糧,甚至沒有真切的信願,即使佛菩薩的願力無遠弗屆,也無能為力。

「佛教不只要信心外的對方──佛、菩薩(聖僧),也要信自己。如果自己沒有自信心的話,信對方沒有用,自信信他,才能夠『感應道交』。」聖嚴法師指出感應除了對三寶產生信心,也要相信自己。由相信自己的自力引發他力的感應,進而加強了自力的力量。

從法師的話,可以知道自力與他力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如此一來「自助而後天助」,必能在宗教上達到自我安慰感的昇華。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感應這麼殊勝,為何社會上仍不斷以負面的價值來判斷?

用正念面對感應

問題的探索最終恐怕還是要回到個人的身上。一般人崇敬佛菩薩,想要與佛菩薩感應,如向菩薩許願,希望菩佛薩佑助,往往是從個人出發,與自身的功利息息相關。這種為個人利益的祈求,是出於人性、自然,事實上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因利益出發的祈求,也因利益而容易使人有機可乘。新聞上因神通、感應等靈異現象而引發的詐財、欺騙的新聞不斷,探討事件的背後,往往受害者也難辭其咎。

甚至有些人因為祈求而沒得到感應、幫助,反而毀詆三寶。就有新聞報導說,樂透彩?發行一來,有不少神像因為無法滿足人們的願望而流落街頭,成為落難菩薩。透過畫面傳送,對照過去民眾湧向寺院祈求的情景,此情此景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因此從佛教的立場並不特別強調感應的功用,或者說完全他力,沒有理論的基礎的宗教感應,並非佛教所特別強調,佛教所認定的他力感應,必須先出於自力的要求。

而且站在佛教的立場,不但相信法界一切有佛菩薩的存在,也承認靈體鬼神的存在,因此如何去分辨他力的感應,是來自於佛菩薩,或者是來自於山、石、樹、木等靈體鬼神,這恐怕也是一般人對感應的疑惑。

面對感應,把心端正起來是很重要。因為佛菩薩本身是沒有私慾的,而人本身會產生感應多半是與自己的七情六慾有關,也因為有七情六慾,一般人容易被誘導矇蔽,而產生幻想。

過去禪宗在修行的時候就強調要非常清淨的,而有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的說法。聖嚴法師指出「任何反應、任何感應都要當成平常現象和幻覺幻境處理,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禪修觀念。」因為一般人,沒有辦法判斷異常經驗是真是假,與其因此患得患失,乾脆提起正念一律視為是假是幻,是比較妥當正確的。

感應無法解釋,也不需解釋

感應難以分辨,除了難以分辨,回到問題本身,分辨了、瞭解了又能如何?從事資訊產業工作的周果強(化名)就曾經有一次在台北縣五股鄉凌雲禪寺做晚課,在不斷專心禮佛時,本身有鼻竇炎的他竟然聞到一股香味;「那樣的香味比檀香還要香,當時大殿只有我一個人,當我想尋找香味在哪?很神奇的是,念頭一提起,香味就沒了。」

類似的經驗,對於熱衷於淨土法門,或是時常在拜佛的信眾而言,並不陌生。也不少人因好奇開始著手探查香味的來源,或思索香味背後的啟示,但追尋最後答案多半都是無解。「對我而言,這股香味到底是什麼?好像沒那麼重要,因為之後我感覺身體,心理也沒太大的變化;所以我把這股香味當作佛菩薩對我的鼓勵與信心,支持我不斷去拜佛、去修行。」周果強說。

的確,感應可以說是佛菩薩對人們的認證,但認證之後,問題依舊存在,修行仍必須繼續,一切終究還是要回歸到自己本身才行,而這也正是佛教所強調「自力」的用意。

印順長老就曾在《教制教典與教學》這本書裡大聲疾呼提到,感應是要用智慧來觀照與分別,他說:「多少不是佛法的,都搬到佛法裡來了,這不是專重信心,缺乏智慧,不能分辨邪正好壞的結果嗎?專講信佛、信菩薩、信感應、信神通,久而久之,學佛而增長愚癡,也就和一般外道差不多了!」由此是看來感應可以帶來信心,但信心也是要與智慧相輔相成。

一直以來,古代高僧大德在勸人修學佛法時,智慧與信心要雙管齊下;事實上,不只是佛教,現代醫學也強調智慧與信心並重,認為當一個人左右腦平衡時,腦中就會產生一種腦內嗎啡(β-endorphin),腦內嗎啡就像嗎啡一樣,讓人有幸福感,可以安定神經、放鬆身心緊張、增加自信心。其中左腦是掌管思維,是邏輯,而感動、信心則是來自於右腦,是非邏輯,看不見的。

同樣的,一個健全的學佛者,信與智都是必須的。誠如《大涅槃經》與《大毘婆沙論》所說的:「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在修行的道路上,感應只是信仰過程中必然的副產品,一切仍需要智慧來分辨與觀照,正信、正行,加上自己不斷努力才行。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首頁 > 聖嚴法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11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