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而不學變下流
2017/04/28 09:02:10瀏覽1815|回應5|推薦122

2017.4.28.

最近有機會看到一個專訪節目主持人請到一位最近到國外去參訪許多名校及大企業的人士來談談所見所聞也許是來賓自己作足了功課也可能是在國外訪問時真的很用心因此把各名校的特色都條理分明的加以說明更厲害的是也藉此分析這個國家之所以強大其實背後支撐的就是這些大學的研究工作能與社會的需求以及具有前瞻性的規劃勾勒出一個國家的大方向而這些往往是第二流第三流的國家難以企及的

但是相對的主持人可能就只能是在事前與被訪問者套好招,要提的那些問題逐一陳述,無法與來賓作一個很好的呼應,變成好像被訪者一個人唱獨角戲。這讓我想到之前社會上傳出一個新名詞「下流老人」,當然創造者也給這名詞一個定義,這讓我即將步入這個領域的人心生警惕,我會不會在外人眼中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下流老人,而今天看到這個訪談節目就深深有此感覺,如果自己是藉著昔日的光環在消費自己的殘餘價值,還是你仍然與時俱進的學習,讓自己長年仍站在風尖浪頭之上,這個節目的主持人與來賓剛好就是一個極大的反差。

當然每一個人對於人生的規劃都可以有所不同,何時可以再上一層樓或就此打住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有時人往往會覺得從職場退下來就代表自己已經褪下光 環,將自己的專業收藏在記憶裡,從此就當個閒雲野鶴縱情山水,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自己還有一股想再戰一場的決心,那未嘗不是沒有機會,或是想將自己的所學有所傳承都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現在人的壽命很長,從職場退下來到走完人生的道路其實還有數十年的時間,沒有工作的束腹以及家庭的負擔,更可以發揮的空間其實還是很大。

尤其是除了有機會再次展現自己的功力以外,也可以對於退休後的開銷花費有個另外的收入來源,不會看到自己銀行存摺中數字越來越少,血壓越來越高。當然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兒孫們見到自己的父字輩都不輕言退休,那後生晚輩怎不會見賢思齊呢!

我認為不想被定義為「下流」,除了經濟上必須自主以外,對於外界的發展以及知識的吸收都是很重要的,現在有幾個年輕人喜歡聽老人講古的,所以當你比年輕人還要前衛、知識還要淵博時,他們能不給你按個「讚」嗎?古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連古人都有這種氣魄,我們如果不能更精進是否有點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下不下流取決在自己一念之間。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plepeter&aid=101577657

 回應文章

其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5/01 11:07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現在正是深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越來越覺得知識不能使人快樂。
2017/05/01 03:47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才是人生幸福基石。

或許人到一定年紀如果你長進一點應該會發現人生絕大部份的事情到頭來都是空。

一以貫之的一,可解釋為真誠、專一、忠心吧。這些應該都是通天理吧。

中華民族最高的信仰不是宗教是倫理道德~~~曾仕強。

人在世當然是要有謀生技能,但太當成一回事就離道遠了。???其餘如藝術、知識、智慧等也不要太把它一回事。

ㄟ……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胡說八道?


天天天藍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以「老」
2017/04/30 17:57

為對象,這樣的論調就恐怕偏頗。

各階層的人都可能屬於上流或下流,根據各人的知識、才幹、人脈、背景、以及自己的選擇。

老人如果屬於下流階段又有何妨?最怕的是青年中年無法選擇的藏在下流中,不可自拔。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流 老賊 ? !
2017/04/29 22:15
老朽 興趣 之一 是 攝影。

日系老爺車 開了 18 年, 省下的 銀子 花在 器材上。

退休了﹐當然 不索費﹐但若 受益者 主動 送 〝車馬費〞﹐則 視對方財力而定。

近日 看法有些改變﹐原因是 有兩位 年青同好﹐攝影 是她們本行﹐老朽 只是 興趣﹐可有可無﹐人家可是生計﹐奶粉﹐房貸﹐車貸 都靠它。老朽 不收費﹐等於倒貼成本﹐人家 可難以競爭﹐.....  

若是 主客易位﹐請教 妳作何感受 ? ! 尤其在美國 老的 拿 社安金 Social Security﹐基本上是 吃下一代﹐ 若 再与下一代搶飯吃﹐ 實在是 .....

哭哭哭哭

懇請不吝賜教?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4/29 15:40

欣見大作,頗有同感。老小子的同學中就有這兩類,請看: http://blog.udn.com/jfeng13x/80106868

台大畢業50周年返校團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