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說一窩峰不是競爭力?
2006/06/30 03:04:00瀏覽2303|回應2|推薦14

這是小聖曾經發表在中國時報名家專論中的一篇短文,打算寫的是台灣常見的一窩峰背後,所鮮少被人探究的結構原因。有驚喜的部分,但更有警醒的地方...


《名家專論》一窩蜂的台灣

不少人對台灣經常發生的一窩蜂現象嘖嘖稱奇,往往笑稱是另一種台灣奇蹟,不過背後所隱含的激烈競爭,適者生存的危機意識,能否為台灣在全球化的衝擊中,提前免疫,安然度過難關,是值得觀察的另一個角度。

  從葡式蛋塔、凱蒂貓、巨蛋麵包,到近兩年連開數十家的下午茶專賣店,以及最近的甜甜圈瘋狂排隊熱潮,台灣消費市場屢屢出現一窩蜂現象,每每流行一起,需求快速竄升,消費者大量湧入,分店一家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時間四周所有人都能琅琅上口、滔滔不絕,然快則數月,慢則一兩年,待流行一過,市場上氾濫的商品立即銷聲匿跡,馬上被收得乾乾淨淨,就像船過水無痕一般,整個市場便已急忙投入歡迎新流行的準備工作。

  在社會議題的關注上也是如此,羅倫佐三兄弟的感人故事,邱小妹妹的人球事件,名模林志玲的快速走紅,相信許多人都還記憶猶新,創作歌手和美女主播的東京愛情故事,半導體晶圓大廠的中國布局,可能正是這兩天每個人的讀報重點,不過談起遛鳥俠的瘋狂和上流美的矯情,恐怕不少人早已經遺忘了。台灣媒體與社會集體的注意能力,雖然集中的速度很快,但消散的速度更快,各種各樣的流行資訊、八卦消息,來去一陣風,在我們的記憶中,也是來無影、去無蹤。

  面對這些台灣一窩蜂的現象,大多數的評論分析會從淺層社會的文化底蘊出發,或從電子媒體推波助瀾的亂源角色開始抨擊,要求整體社會進行反省,但就經濟角度而言,這些消費市場上的一窩蜂現象,正反映出台灣市場對於經濟訊號的高度靈敏特性,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需求,廠商被迫訓練成須在第一時間掌握,並在最短時間完成經濟資源配置,立即進行生產並投入消費市場,甚至當流行退潮,市場需求快速消退時,廠商更能迅速應對,立即中斷生產線退出市場,以等待下一波流行浪潮的再起,否則就是輸局。

  整體社會快速流動的關注能力也是如此,這代表了台灣訊息市場的自由流通性與高度透明性。各種社會議題、公共事件、名人軼事、八卦蜚語的流傳,不僅增加對於訊息載體的需求,布建更多自由訊息的流通渠道,針對單一事件整體社會的高度注目,更會讓事件中相關人事體制的疏失漏洞無以遁形,對於提高社會政經法律體制的透明度上,都具有莫大的助益。

  其實,一窩蜂本來就是全球化的重要特質之一,跨國資本在全球各地尋找效率與彈性時,具有比較利益的地方,很容易在一時間便成為全球資金的投入焦點,但是當一地的競爭優勢喪失時,國際熱錢逃脫的速度,將讓每個政府或地方產業都措手不及,這中間沒有任何情面。

  所以,不僅台灣是一窩蜂,全球更是一窩蜂,一窩蜂所標誌的,不僅是世界經濟資源配置,與全球透明訊息交換的超高速度,也將是一種冷酷無情的殘忍選擇,一種只有最適者留下的生存遊戲。

  一窩蜂的台灣,有流行,有驚羨,令人玩味。但是一窩蜂的全球,台灣的處境可否不令人擔憂,拉高視野後的台灣人,您看到了什麼?

2005-02-23╱中國時報╱第A4版╱焦點新聞╱陳學聖

( 時事評論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ollochen&aid=332060

 回應文章

政治愛情故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一窩蜂現象的白話翻譯
2006/08/04 08:52

   台灣島內出現的趕流行,追潮流等驟然出現,又立即消失的社會淺層文化現象,其實正是美國資本主義傾銷低俗商業文化的世界潮流。

    這點社會大眾輿論其實多所著墨,凡是關心時事的國人,莫不有所聽聞!台灣在這種外來文化衝擊的時勢之下,其所擔憂的自然是本土文化保存和與世界文化融合或接軌的問題。其問題深度和廣度,足以遍及社會各層面的有關組織或單位。

    總之,在面臨世界潮流的必然競爭之時,我們本土文化的存續議題,自然已經隱含其中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
2006/06/30 23:39
我個人對台灣的"一窩蜂"精神, 常常佩服的五體投地....資訊流傳的速度之快, 讓住在國外的我, 好像有點秀抖了..........若要跟上潮流, 就要更勤快的閱讀台灣的資訊, 我想, 這也是良性的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