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疑似秦始皇祖母墓陪葬坑发现长臂猿遗骸-属于新属、新种 南北向的珍禽异兽陪葬坑动物遗骨
2018/06/27 14:03:23瀏覽58|回應2|推薦0

疑似秦始皇祖母墓陪葬坑发现长臂猿遗骸 2018-06-25 【编辑:杨彦宇】

马虎振 摄 文字来源:华商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官网发布消息称,中英两国学者经过多年对比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种类的长臂猿,遗憾的是这种长臂猿早已灭绝,这种长臂猿的遗骸是在中国陕西一座大约2200年前的秦国古墓中出土,其墓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当年的考古队领队张天恩研究员告诉记者,发现长臂猿的战国秦陵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神禾原。2004年夏到2008年夏连续4年,考古人员对该陵园进行了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了16万平方米的大陵园,墓是四墓道亚字形特大墓葬,有壕沟、陵墙、13个陪葬坑。出土金、银、铜、陶、料(当时的合成材料)器文物上千件。虽然未发现人骨,但墓主人是女性、属于王后级别应该没问题。根据文献,考古队判断极有可能是夏太后的墓,也就是嬴政亲祖母的墓。其中在第12号陪葬坑里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明显不是家畜的动物骨头。我们联系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动物考古专家胡松梅,让她第一时间介入发掘现场。”
胡松梅研究员说,这是一个南北向的珍禽异兽陪葬坑。北面堆积着很多禽类遗骨,南面发现的动物遗骨有熊、豹子、猞猁等。“最让我激动的是发现了一种灵长类动物的残头骨、下颌骨和上肢骨,它的犬牙非常大,和其他陪葬坑出土的疑似猕猴、金丝猴头骨完全不同。要知道,灵长类动物死后骨骼很难找。”后来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灵长类专家赵凌霞鉴定后确认,这些遗骸确实属于一头长臂猿,但确认不了是哪一种。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英国科学家合作,对出土的长臂猿遗骸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对遗骸做了3D建模,并标注了16个标志点。此后花了好几年,将标志点和全世界现有的数百只长臂猿骨骼做对比,最终确认这只长臂猿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种类,属于新属、新种。

ps 长臂猿种群灭绝速度超预期  2018年06月26日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张燕玲】
  据考证,中国曾经分布有6种长臂猿,其中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已经灭绝,海南长臂猿和东黑冠长臂猿的数量不足30只,天行长臂猿不足150只,而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也仅有1000~1300只。我省考古学家此次的发现,证实长臂猿的分布区退缩相当快,种群的灭绝速度超出以前人的预期;也说明长臂猿种类分化的多样性。
  据文献记载,长臂猿在18世纪以前开始减少,例如在三峡等地的绝迹,而这一时期,陕西凤翔的长臂猿种群也已绝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江以北分布的残存地点统统消失了。考古学家希望此次的发现,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中国长臂猿的保护,不要再有美丽的动物从我们身边消失。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12863686

 回應文章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27 14:24

correct: so china scientits can verify our ancestors ...

秦陵博物院:120件青铜器再现神秘古滇国  2018年06月27日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 文艳)【编辑:董娇】
  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展出的战国牛虎铜案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首席记者 李明 实习生 徐楠 摄)
  
本报讯为期3个月的“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于6月26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此展是该院举办的首次以滇国文化为主题的原创展,将带领观众寻觅神秘的滇国极富特色的文化内涵,探寻其历史之谜,领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不同于商周中原青铜器崇神、重礼的程式化、符号化,滇人在充分汲取多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巧,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熔铸成一件件青铜艺术杰作,堪称世界青铜艺术史上罕见的、不可复制的个案。”据悉,此次展览汇聚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珍藏的滇国青铜器文物精品120件(组),展览从“古国重光”“青铜铸史”“遗失王国”“开疆划界”等四个方面集中展示了滇国青铜文化的诞生、发展及最后的终结。
  贮贝器是用来贮藏海贝的青铜容器,它是滇国青铜文化的独特产物,是滇国王侯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此次展览中展出有籍田祭祀场面铜贮贝器、叠鼓形狩猎场面铜贮贝器、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等。其中,叠鼓形狩猎场面铜贮贝器是由两鼓上下重叠焊铸而成,器盖上铸有立体狩猎场面,两个鼓身均布满阴刻线纹图案。在现今出土的滇国文物中,这是唯一一件表现狩猎场面的叠鼓形贮贝器,为滇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证据。
  除了贮贝器,此次展出的孔雀盖提梁铜壶、鎏金双人盘舞铜扣饰、饰三兽铜盒、蚀花玛瑙珠、玻璃珠等青铜器文物造型生动有趣,动感极强,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孔雀盖提梁铜壶盖顶立一开屏的孔雀,直口,微向内敛,鼓腹,肩上有左右对称的双环,链接龙形提梁,是一件汉式器物融合滇文化元素的精品。鎏金双人盘舞铜扣饰上两名舞蹈者的服饰相同,头后梳条形小髻,高鼻、深目。双手执圆盘,呈边歌边舞状。从两个舞蹈者的形象特征与装束看,应是异域来客,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塞人”。

蝙蝠(amtrak) 於 2018-06-27 14:32 回覆:
“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开幕 【编辑:孙静波】
    图为民众欣赏“籍田祭祀场面铜贮贝器”。图为“滇国青铜房子模型”颇为奇特。图为嘉宾欣赏“纺织场面铜贮贝器”。 图为“执伞男铜俑”颇为奇特。 张远 摄 
  “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
  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 (记者 张远)26日,“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这也是滇国文化原创展首次在秦陵博物院展出。
  “滇”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势力涵盖今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它的出现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全盛时期,西汉晚期走向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只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读到有关滇国的只言片语,其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在岁月中湮没了两千多年。直到1955年晋宁石寨山滇王族墓地的发现,才让古滇国的光辉重现。
  此展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举办的“东周区域文化系列展”又一重要展览,集中展现了这一时期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历史和综合研究的成果,试图带领观众领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寻觅神秘的滇国极富特色的文化内涵、探寻其历史之谜。
  本次展览汇聚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珍藏的滇国青铜器文物精品120件(组),展览从四个方面,即“古国重光”、“青铜铸史”、“遗失王国”、“开疆划界”,集中展示了滇国青铜文化的诞生、发展及最后的终结。
  其中,“青铜铸史”部分展示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这是本展览的重点所在。不同于商周中原青铜器崇神、重礼的程式化、符号化,滇人在充分汲取多种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巧,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熔铸成一件件青铜艺术杰作,堪称世界青铜艺术史上罕见的、不可复制的个案。它们恰似一幅幅青铜铸就的立体画卷,是更鲜活的语言、更生动的文字,是任何史学家都无法修撰的滇国信史。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表示,陕西地区的青铜器主要体现了当时的主体文化,而本次展览则对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进行展示,对于研究秦大一统前后的文化脉络很有意义。
--i would say what they wore show in 青铜 could say 战国初期至战国末 clothing, and hope in the future we can see people wear it not just we saw those formal 汉服s....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27 14:06
very good. so china scientits can very our ancestors named those 珍禽异兽s. i hope more can be ident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