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 习近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再发令 --expect to see succeed in china
2018/04/18 05:36:28瀏覽93|回應6|推薦0

“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 习近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再发令 来源:人民健康网  记者 杨迪 崔元苑 【编辑:高辰】
  4月 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伴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再次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期间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一直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高瞻远瞩、因地制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今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海南发展实际,再一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 健康中国“跑”出加速度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人民健康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架设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观点。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广泛流传。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他指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纲领,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国之大计,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应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的方针,将健康同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相结合。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从组织架构上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卫生工作是手段、国民健康是目的,更加强调行政主管部门在预防控制疾病、维护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整合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能,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以及整合医保管理体制,减少多头管理,提高医保管理效率;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11555393

 回應文章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6/26 12:27
“治未病”大师杨志敏:中医情结在我血脉里传承  2019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雨昕】
  (南粤文化名人)“治未病”大师杨志敏:中医情结在我血脉里传承
  【概况】
  杨志敏祖上世代行医,她高考第一志愿便填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我的父亲和祖辈代代相传,用中医药的技术和方法为老百姓解决疾苦,自小中医情结就在我的血脉里传承”。
  毕业后,杨志敏师承国医大师颜德馨、邓铁涛等多位名医大家,主要从事中药、针灸及砭石疗法治疗各类失眠及亚健康状态辨识调治的临床以及基础研究。行医三十载,她成为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调节体质偏颇状态、慢性疾病和术后病人康复等方面取得成绩。
  在2003年初“非典型肺炎”肆虐期间,杨志敏以香港医院管理局荣誉顾问的身份,到香港作非典型肺炎的中西医合作临床研究。在香港先后诊治150多人,得到香港医管局及香港市民的认可,获香港“抗炎勇士纪念章”金奖。
  现在, 杨志敏是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同期】杨志敏
  事物是有一个,从没有到有的阶段,然后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疾病是一样的,我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已经是这样了,我怎么样在这种趋势发展之前,我能够延缓它,阻止它 协调它,让疾病 晚发生 少发生,甚至 不发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事物的预判趋势,作出的这种预防、养生、保健的这种手段。
  所以我们说,当一个人,要真正做治未病的时候,要把人放在大自然,整个的时空里面去做考虑,你的身体是否处于稳定、稳态的阶段,或许说把你放在大自然里面,你在这种时间 空间里面的状态下,你身体会不会失和跟调和,有些人很奇怪,我在广州容易肠胃不好拉肚子,我到了西北 我出差,那个地方我肠胃就好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讲究治病,不是说我现在针对这个疾病的,细胞 结构去做直接的靶点,而是说我提供你身体的两股力量的环境状态下,让你身体回到自我修复的能力状态,让身体自我去调整,中医有句话叫,阴阳自和 必能自愈,强调的是自我的自愈能力,这就是中医在治病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和观点,所以中国人在治未病里面,很多的这种观念是值得我们,利用现代医学这种研究数据,来说明中国人的这种健康观、治未病观是非常科学的。
  现在这个时代给中医其实是非常好的机遇,就是各种工具 各种科技来帮助我们,然后我们的手段,可以用现在的一些工具,拿到更多的数据,大家现在都是习惯有图有真相,所以中医现在也可以利用摄像技术,保存图片、读图,同时我们现在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经络是什么,确实从实证的 有形的表现里面,可能还没有把它表现出来,它可能不是我们肉眼可能常见看到的,有形的物质,它可能会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我们在宇宙中,看不到的一种能量状态,所以我们人体是受大自然影响,只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展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因为人体很复杂,它的规律之间怎么展示,是值得中医跟现代其他的科学技术,来去反应 去找寻人体的这种规律。
蝙蝠(amtrak) 於 2019-06-26 12:30 回覆:

确实现在医学的整个体系建设,是比较完备的,所以使老百姓一有疾病 重病的时候可能会想到西医,但是我们回顾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的过程中,现代医学才一百多两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我们几千年的人类的,特别中华民族的这种生存繁衍,特别我们历年历代,我们遇到的大的疫症 疾病,我们中国人的生存跟健康,靠的就是我们的中医中药,所以,经过这近10年的探索,我们可以大胆的回答,中医中药在危机重症里面,也是大有作为的,我们首先说 我们在这10年过程中,我们治疗了近千例的肺部感染,在这近千例的肺部感染中,有百分之八十多九十的病人,我可以不用抗菌素,就可以把病人的肺炎能够治好,能够控制。
  (病人说)以前的治疗,只给予我控制症状,我的生活质量是很低的,而在这种中医的这种治疗之下,他说 给我更大的,是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我的心理状态的愉悦,让我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面去。

--i can sense my body suddenly dropped down since i was infected when last year came to taipei. but so far nothing been found in taipei, same as i was infected in 2016 usa. i hope 中医 “治未病” can help me ....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18 16:17
甘肃首个“名中医传承基地”揭牌   【编辑:周驰】 
6月16日,甘肃省首个名中医传承基地—甘肃岐黄国医馆在兰州揭牌成立。图为揭牌仪式。 魏建军 摄
图为甘肃岐黄国医馆负责人何天有现场向国外中医爱好者教学“针灸”。 魏建军 摄
  甘肃首个“名中医传承基地”揭牌:传承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记者 魏建军)“从小就看母亲给患者做针灸、推拿,对中医早已耳濡目染。”从俄罗斯来中国学“手艺”的甘肃中医药大学留学生爱丽说,二十年前,母亲就学了中医,在莫斯科开的“中医馆”,已经成为当地社区民众的“保健馆”。
  16日,甘肃省首个名中医传承基地—甘肃岐黄国医馆在兰州揭牌成立,来自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等国的中医爱好者以及全国各地百余名中医药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甘肃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被中医药界称为“岐黄故里”。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作者岐伯与黄帝曾在今天甘肃庆阳论医,尤其敦煌医学和武威汉简都是全国唯一的。
  “针灸,是唯一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已经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开展。”甘肃省针灸学会会长李强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天国外友人莅临现场,手把手和国内名中医“学艺”,既是对针灸的肯定,更是对中医的肯定。
  “我的妈妈是中医!”在母国学西医出生的爱丽自豪地说,她觉得中医人体解剖图很神奇,要是用漫画画出来有另一番“艺味”,尤其针灸、按摩,“更像是变魔术”,等自己学好这些手艺后,就回莫斯科再开一家中医馆,与妈妈的店一起服务当地民众。
  甘肃岐黄国医馆负责人何天有介绍,随着中医药文化不断被国外认可,接下来,甘肃岐黄国医馆要做到“立足兰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沿着丝绸之路,将甘肃的中医药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甘肃省名中医传承研究会秘书长乔玉梅说,首个名中医传承基地在甘肃岐黄国医馆挂牌成立,标志着甘肃省名中医传承研究会工作的全面展开,以此为契机,研究会将在全省范围内支持中医名家开设工作室,传承名家思想和医技,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广大。
  当天,甘肃省岐黄国医馆还同步启动了“关爱老人,传递健康”为主题的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将为年满60岁的老年人每月提供一次免费针灸治疗。
-- --if possible i would like to learn 中医.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8 18:31
大中城市居民健身为何既难且贵?场馆开放积极性不够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 袁浩【编辑:王忠会】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部分体育场地开放积极性不高,老百姓的健身需求日趋多元 
  大中城市居民健身为何既难且贵
  在一家门户网站上班的马成(因采访对象要求采用化名)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说起打羽毛球的好处,马成能给记者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有利于视力、颈椎、肩周健康;隔网对抗,受伤的几率相对而言较小;羽毛球更多的是考验技术和战术素养,对身体(例如身高)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不过,谈到打羽毛球的花费,马成就有些皱眉了。除了买球拍、羽毛球、球鞋这些耗材,租场地的费用也是他比较头疼的。“各个地方的收费不一样,越靠近市中心收费越高。我曾在三里屯的一家俱乐部打球,收费是80元一小时。如果经常打球,花费不菲。”
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却苦于在租场地上花费较多,像马成一样生活在大城市的体育爱好者或多或少都会遇上这类问题。《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但面对大中城市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多样化健身需求,仅此就能解决马成等人面临的难题吗?
  非体育系统场馆收费较高
  周末或下班后,马成有时会应朋友之约去北京北二环外的柳荫公园羽毛球馆打球。柳荫公园羽毛球馆负责人李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每天9时~13时,每一片羽毛球场地每小时收费70元,打球的人数不能超过6人;13时以后,每一片场地每小时收费100元,打球人数上限还是6人。
  5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柳荫公园羽毛球馆,只见场馆黑灯瞎火,没有一人打球;场馆外市民唱歌跳舞、健步走,热闹不已。对此,李铎坦承:“我们的场地租金相对较高,因此打球的散客也不怎么来。”
  柳荫公园隶属东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其羽毛球馆是非体育系统场馆。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李铎表示,柳荫公园羽毛球馆曾经也向散客开放,“但是一些人把饮料倒在地胶上,还不服工作人员管理,导致地胶耗损很快,每半年就得换一次”。
  一块羽毛球场地的地胶价值2万多元,柳荫公园羽毛球馆有6块场地价值12万多元。快速耗损无疑增加了管理者的成本。“现在我们基本不对散客开放,主要跟20多个单位合作,基本能收支平衡。”李铎说
  与打羽毛球的场地费相比,踢足球的场地费更贵了。记者走访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足球场和奥信体育公园足球场,两片场地的5人制球场每两小时收费560元,7人制场地每两小时收费800元。一场球踢下来,平均每人要花费56元左右。中央财经大学足球场(12人制),每两小时收费1000元,如果能凑满两支队,每人需要41元左右的场地费。
蝙蝠(amtrak) 於 2018-05-08 18:32 回覆:
如果按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来算(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马成每年打羽毛球花费的场租费最少需要1584元,踢足球的每年大约需要花费5904元。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消费926元。即便是近几年有所增长,城市居民花在租场地上的费用也大大超过了这一平均数字。
体育场馆开放积极性不够
  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642410个体育场地。由于安全等多种原因,教育系统的体育场地一直难以对外开放,体育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体育场地是居民日常健身的主要去处。不过,这些场馆的开放效率并不高。
  李铎告诉记者,柳荫公园羽毛球馆的工作人员属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开放场馆所带来的收入是多是少,对员工的收入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我们的工资是定额的”。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体育系统的体育场馆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副局长马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现在的体育场馆大多都属于差额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工资总额是一定的,每个人根据工龄和级别等条件拿到不同的收入。
  “体育场馆每天大约会开放12~14个小时。员工工作超过8个小时就算加班,就会产生加班费,但工资总额不允许给他们发加班费,而事实上他们愿意加班,两相矛盾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单位只能大量聘请临时工,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服务质量下降。”
  为了激发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国家体育总局上个月下发通知,明确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安排将从主要看“座位”数量,向主要考量群众日常健身和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等开放“绩效”转变。
对此,马力评论道:“这表明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态度,将督促大型体育场馆加大开放力度,前进了一小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多项政策互相抵触。”
  在马力看来,这些体育场馆大多由事业单位运营,要激发其活力,必须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将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的改革举措,但要真正落实,还有赖于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的推进程度。”
蝙蝠(amtrak) 於 2018-05-08 18:32 回覆:
满足多样化健身需求须多措并举
  相较于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平方米、日本的19平方米,目前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57平方米,可供居民锻炼的体育场地严重不足。但在北上广等大中型城市,寸土寸金,要想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健身需求,难度可想而知。
  有鉴于此,《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民众健身需求更加多元,有骑马的、骑自行车的、户外游泳的,这些健身需求都不在体育场地里完成,因此政府提出要利用水陆空等自然资源,为老百姓提供健身去处。”马力说。
  此外,政府表示要打造一批老百姓身边的中小型体育场馆,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场地。
  “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方向没错,但事实上存在众口难调的弊病。”马力告诉记者,“建在老百姓身边的场地或许并不是他们喜欢的。有人喜欢打篮球,有人喜欢踢足球,不好平衡。同时,一些人也不愿意这些设施建在自家门口。”
  马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北京市东城区政府要在社区里面建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事先,东城区体育局召开座谈会征求居民意见,大家都很高兴,没人反对。但到了选址的时候出问题了,大家都反对在自家门口建体育设施,觉得打扰了自己的生活。“最后这事儿被搅黄了。”
  解决这样的问题,马力开出了药方——要充分利用城市疏解腾退的空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提供健身服务。“政府要求公司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多少小时,其他时间可以从事经营性活动。当然,政府可以免收房租,水电费由运营方自行承担。”
  马力建议,如果疏解腾退的空间属于个人或私企的产权,政府可以减免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费,鼓励他们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全民健身活动场地或服务。这有赖于政府从宏观层面统筹协调。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20 11:58
中国人食盐量超标75% 快看你是不是吃太咸了 【编辑:孙静波】
资料图:市场上销售的食盐,多为几块钱一包。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资料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克。韩璐 摄
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召开《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研讨会。中新网记者 邱宇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邱宇)你家里炒菜放盐多吗?资料显示,中国人吃得太咸了!目前我国成人平均每天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的6克以下。
  说到少吃盐,首先来了解一下人为什么要吃盐。
  食盐是“百味之首”,好多菜都是无盐不起味。除了调味,盐还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参与胃酸的生成并增进食欲,在维持生理机能方面不可或缺。
  其实,动物也需要盐,很多动物会通过舔食盐碱土等方式补充盐分。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天需要吃多少盐呢?恐怕很少有人会量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克,而每天摄入5克以下的盐已足够满足机体需要。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当前我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5克,比推荐的6克高出75%。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了味觉有所减退,吃的饭菜非常咸。
  吃得太咸有什么危害?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钠离子,中国营养学会方面指出,高钠摄入作为独立的风险因子,是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预期寿命,覆盖面极广的一个严峻健康隐患。
  由此看来,开展“减盐行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也已经提出了目标。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
  另据国务院办公厅同年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我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在目前10.5g的基线水平上,实现到2020年下降10%,到2025年下降15%。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先看一下我们身体中摄入的盐的来源,主要有家庭、餐馆、食品三种。
  尤其是“食品”这一来源,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介绍,市场上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比如酱油、酱腌菜、腐乳、膨化食品、方便面、糕点等,部分食品的含钠量都有降低的空间。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盐的来源已从家庭烹调用盐向加工食品转移。”杨月欣说。
  为减少预包装食品中的盐用量,2018年4月18日,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研讨会,计划推出中国首个“减盐指南”。
  根据指南,鼓励食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品开发力度,通过工艺改良、多风味融合、代用品试用、改进包装形式和保质期等手段探讨减盐措施。
  事实上,全球已有大约超过一半的国家启动了全国性减盐指南或行动。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物营养评价室主任王竹介绍,芬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减盐行动已初见成效。
  “减盐”对减少疾病风险和发病率、减少医疗成本和费用的作用值得期待。
  杨月欣说,研究表明,减少食盐摄入具有明确的降血压效果,每人每天若能减少6克盐,高血压患病率将下降7个百分点,可减少24%的脑卒中和18%的冠心病。
  “对我国而言,每年可避免约36万人因脑卒中和冠心病死亡,可减少150亿元以上的直接医疗成本。全国高血压的患者数可减少3千万人。”她说。
蝙蝠(amtrak) 於 2018-04-20 11:58 回覆:
--in here we have 5 chinese restaurants from HK they provide soy source for every meal, in our old house from taiwan has the same problem. looks like they learnt cooking in usa job training. frequently i have to remind them don't put soy source in rice.
蝙蝠(amtrak) 於 2018-04-20 12:02 回覆:

many potato chips brands in usa also quite salty. 

another is sugar related. china also should cut down.

and reduce import candy, potatos.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9 14:59
中国科学家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 【编辑:陈海峰】
  新华社华盛顿4月18日电(记者周舟)18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了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一种发病机制。文章说,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种抗真菌药物或有预防和治疗这类肝癌的功效。
  肝脏脂肪细胞堆积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三到四成的成年人受这种疾病危害,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与治疗学系于君教授与刘大斌等研究人员一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的肝癌肿瘤组织和癌旁肝脏组织的基因组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肝癌发生时肝细胞内“角鲨烯环氧化酶”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于君对新华社记者说,“角鲨烯环氧化酶”是人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其过度表达会促进肝细胞胆固醇酯堆积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后者改变了细胞内甲基化水平,从而促进肝癌发生和发展。
  研究人员构建了肝细胞高表达“角鲨烯环氧化酶”的转基因实验小鼠模型,并投喂高胆固醇、高脂肪食品。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相比,实验小鼠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提示“角鲨烯环氧化酶”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潜在治疗靶标。
  实验还发现,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特比萘芬”可有效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的表达,并明显抑制由这种酶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和肝癌发生,显著延长肝癌小鼠的生存期。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药的作用机理是降低肝细胞胆固醇酯堆积和氧化应激水平。
  于君说,新发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基础和方向。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8 05:37
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保障、分级诊疗、医联体、互联网医疗等卫生健康政策、制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些年,人民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等方面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如今,在更加开放、更加创新的环境下,如何让人民看好病、如何让人民在国门之内共享全球顶级医疗服务,如何满足医疗服务优化升级的需求,健康中国建设正在“跑”出加速度!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 提供先行区样板
  海口市东湖三角池,一块“闯海魂”纪念石静静矗立。
  “船往天涯去,风从南海来”“热岛洒汗血,成败皆英雄”——纪念石上镌刻的这首诗见证着30年前“十万人才下海南”的激情和梦想。
  30年来,从封闭落后的边陲海岛到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和谐宜居、生态健康、的美好新海南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之一,如今,党中央对海南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战略规划,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着力将海南打造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与此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海南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也已经成为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和各种创新的探路先锋,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值得垂范的优秀范例。
  3月31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超级医院开门迎客,至少有7位院士领衔的团队、数十家现代化的医疗健康机构入驻,9条优惠政策全国独享。博鳌超级医院可以优先使用国际最新医药及器械,缩短了从进口、注册、审批到患者使用之间的距离。这意味着,一粒国外抗癌特效药,从先行区内医院申请到患者用药,如今只需7天左右。预防宫颈癌的九价宫颈癌疫苗,不用飞到香港,在这里就可以注射。
  “游客对我们的意见建议中,90%是希望海南能够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健康服务。”海南省卫健委主任韩英伟指出,当前,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旺盛,现在每年约60万国民到国外求医购药、疫苗接种,被称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马桶盖”问题。
蝙蝠(amtrak) 於 2018-04-18 05:38 回覆:
琼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符平表示,超级医院将会解决国内医疗领域供给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给全国人民带来高水平医疗享受。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毛超峰则认为,超级医院为鼓励社会办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师多点执业成效等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先行区的样板。
  与此同时,随着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健康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聚集了国内专业、顶尖的医疗技术力量,开展与国际接轨的专项医疗、健康等技术,搭建起了与国际医疗交流互动互通的平台,采用先进的医疗管理和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享受健康旅游。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透过健康中国建设的“海南实践”可以看到,通过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禀赋和开放窗口的政策资源优势,突出医养结合、医旅相伴,形成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海南已经为旅游和医疗的充分融合做好了准备。这种将优势产业协同联动,让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不循俗”生动演绎,还将为中国其他地区发展健康产业提供有益镜鉴。
  大力发展健康保险产业 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健康产业的发展还亟须得到保险业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认为,健康保险未来的发展应提升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提升健康风险管理水平;二是提升健康风险定价能力;三是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都需要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作为支撑。
蝙蝠(amtrak) 於 2018-04-18 05:38 回覆:
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从商业健康保险方面,可以倒逼我国的保险机构更积极服务全民医保体系建设,设计更多更好的产品完善人民健康保障。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福兴指出,要实现“社保”和“商保”的无缝连接,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5%-95%。同时,将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有机结合,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家庭医生”,从而实现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式”发展。
  “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卫生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在博鳌论坛上指出,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做好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将健康融入生活、融入家庭、融入社会,汇聚成完善全民健康覆盖、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如是说。
  当前,健康中国战略下的社会力量正在勃兴发展,未来十几年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体系、大幅提升健康服务能力的黄金期。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有机衔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增进全民健康福祉,未来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