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为什么在神话传说中龙的地位普遍不高,经常以坐骑的形象--a very good one
2018/02/13 16:57:38瀏覽134|回應4|推薦0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可是为什么在神话传说中龙的地位普遍不高,而且还经常以坐骑的形象出现呢?
from 我的知乎 子弗山人 微信公众号“智者正道”——智者言行,正道理念。
这个呀,如果大家对周易文化了解的话,其实很简单的事儿。龙,在传统文化里分“真龙”和“孽龙”。
真者,正也。正根儿的龙。孽,可不是作恶造孽的意思啊,而是表示“庶出”。啥意思?小老婆生的,不是正根儿,是分支。
相比来说,这“真龙”就是嫡出了。在古代封建宗法礼制下,这嫡庶之差别,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周易文化里关于龙的嫡庶定义,与这封建历法婚姻的妻妾两房还是不同的。
我们都知道在周易文化里,十二地支里辰为龙。而十二地支里,又分三合局和三会局。
三会局:就是那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局;巳午未三会南方火局;申酉戌三会西方金局;亥子丑三会北方水局。在后天掌诀里,分别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因为这四个手指头,在人体中医经络学里对应的五行分别是:木、火、金、水(大拇指对应土)(如图)。
大拇指属土,土为大地,为坤卦,坤为母,所以叫拇指。
食指属肝木,木为春,春主生,故食指象春主动。
中指主心火,火为夏,夏主长,夏日最长故中指最长。
无名指属肺金,金为秋,秋主收,春秋日相等,故食指与无名指等长。
小指属肾水,水为冬,冬主藏,冬日最短故小指最短。
关于这一点的详细介绍,您可以查看我的文章:失传已久的《后天掌诀》
后天掌诀
三合局:巳酉丑三合金局;寅午戌三合火局;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卯未三合木局。
这三会局又叫四正局,三合局又叫四隅局。这三会正局里的寅卯辰龙,就叫做真龙或正龙;
而这三合四隅局里的申子辰龙,就叫做孽龙或之龙(又叫支龙)。
之,本义是分支,诗经里“之子于归”,之子就是指女儿。儿子呢,只称子,以示区别。
这三会正木局里的寅卯辰龙,相合之地支就是三会正金局里的申酉戌之酉,就是所谓地支六合之“辰酉相合”。这一周易思想反映在神话故事里,就是东王木公配西王金母。
辰是龙,酉是鸡。那位说,不是龙凤呈祥吗?怎么变成龙鸡呈祥了?却原来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鸡才是飞禽的老祖宗,在秦汉文化里,西王母是一只鸡的形象,包括太上老君也都是鸡的形象。后来的凤凰鸾鸟朱雀等等,都是由鸡的演化出来的。
这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东王公就是玉皇大帝。那位说,这东王公不是东华帝君吗?咱不抬杠,您看看泰山上,玉皇大帝的庙宇在哪里,东华帝君的庙宇在哪里。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10309092

 回應文章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3 03:40
it is a very good one that help me  using 后天掌诀 to easy remember. also explain why 地支力量 三会合 > 三合 > 六合 and the complex 地支合破刑冲害 reltionship.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嫡龙) 申子辰合化水(庶龙)  辰酉合化金(东王木公野合西王金母,丫头生的龙)
寅卯辰会化木 亥卯未合化木 寅亥合化木.
there is another 暗合-暗合者,是暗中相合,既偷偷之合、苟且之合,有着阴暗的性质。for example 八字地支有暗合会偷情...haaaa ME as 通禄暗合 could be 偷情...
ps 来源:恬淡虚无 作者:恬淡虚无  ...八字中有“暗合禄”的情况,一般主有意外之福(天上掉馅饼,无意中得到利益,被不相识的人帮助,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要注意的是,八字中虽然没有日干的禄,也有暗合禄的地支,但是这个地支被其它干支破坏(如刑冲、落空亡、入墓等),自身难保,就不能暗合禄了。再者,暗合禄的地支在局中必须要有气机,或数量多,暗合才有力,否则难合到。
蝙蝠(amtrak) 於 2018-02-23 03:45 回覆: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我们主要以年份偏老并已经被后人整理成书的《中国吉祥图说》来了解具体是哪九子。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pú láo),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其他:
饕餮:四凶之一,原为缙云氏之子。[15] 
貔貅:带有祥瑞之气的一种神兽。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3 02:38
历史起源
古生物学家曾长期认为,长角的龙是上古先民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但 1996 年出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的“新中国龙”化石,龙首上有对称的一对“龙角”,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关注。[17-18] 
该化石收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传说中龙的形象。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的“龙角”,为中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为龙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学和历史价值。[19] 
苏州大学徐山考释了甲骨文“龙”字,认为:龙,其甲骨文字形和“电、雷”两字比较,龙字可视为“电、雷”的变形。龙字保留了闪电的弯曲状,又将表示雷声的符号“口”状移至弯曲处的终端,表示龙的口部。龙字中的口开口朝下,表示雨从龙口中倾泻而下。龙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先民对产生雷电的原因的一种生物化解释。在“龙”字的异体中,字形是在龙的形体上方加上“辛”。辛,甲骨文字形为斧劈树木状。从这个意义中又引申出刑具。在“龙”字中,“辛”位于龙形的上方,从辛的语义和造字的上下结构中可以看出,这个“龙”字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龙(雷神)的恐惧而又企图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状态。《集韵》在“龙”字下收录了“竜”这个异体字。该字的上方和“龙”字左上方一样,即甲骨文“辛”的隶定形式。“竜”的形义正是对雷电的征服状。此字形有力地证实了龙的原型是雷电。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22-24] 
蝙蝠(amtrak) 於 2018-02-23 02:43 回覆:
上古
1971 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 7000 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 2 个并排的鼻孔。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27] 
1987 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近六千年。
1994 年,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焦墩遗址,清理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距今约六千年。
1995 年,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 19.7 米的红石堆塑龙。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查海遗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 8000 年的历史[20]  。这是迄今为止得到考古界公认的,最早关于龙的遗存。
 
辽宁阜新查海前红山文化龙形堆塑
1996 年,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28]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里愈发至关重要,与天地宗祖鬼神沟通的琮、璧、戚等礼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在辽西、内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发达地区,人们也用玉琢出龙形,足见龙在当时非同一般的地位。[28] 
辽宁建平白玉龙。红山文化。有说像猪,有说像熊。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绿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良渚文化。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湖南澧县孙家岗的玉龙。龙山文化。扁簿状,镂刻透雕而成。头顶有高耸华丽的角状装饰,腹下有雕镂逼真的龙脚(这恐怕是已知玉龙中最早发现龙脚的例子)。但蜷曲的主体,仍隐约能见“C”字形状。长吻、圆眼等独特的造型,同样具有鳄鱼的体态特征。[28] 
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玉龙石家河文化。外形极似红山文化“C”字形玉龙,只是头形不似红山猪、熊、马首形,而略与鳄接近。
  以上诸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龙。从动物学角度分析,主要是马、熊、牛、鳄几种,特征清晰,种类明确。
蝙蝠(amtrak) 於 2018-02-23 02:45 回覆: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   至于安徽凌家滩玉龙为牛首形,据了解,水牛在这一带,不久前还是农家的主要畜力,也是当地农民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动物,即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民政府,也曾多次发布公告,严禁宰割耕牛,足见牛在当地人民生活中占据过多么重要的地位。凌家滩先民把这一具有神奇般力量,对农业丰产作出极大贡献的水牛,虚幻神化为龙的形象,顺理成章。[28]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湖南澧县孙家岗白玉龙、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龙,头形都似鳄鱼,而鳄鱼也正是长江流域及江南水乡地带常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有人分析认为,鳄鱼总是在冬眠之后在春天破穴决堤造成水灾,人们也往往在这个时候看到了鳄鱼出没在波涛滚滚之中,便以为鳄鱼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人们逐渐由鳄产生了龙神的形象和崇拜。   繁多的龙型,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各有祖形的现象,说明龙的产生其实是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当地氏族先民所尊崇、敬畏的某种动物直接相关,与当时当地生存的动物种群有关。如鳄应该在江河沼泽的江浙湘鄂地区,而不应该出现在辽西的山区和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马的踪迹至今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这种与当时当地先民的尊重物紧密相连的特殊的造龙现象,直至以后仍会导致另类新龙的产生。 如商代人首双角龙纹青铜盉,汉代马王堆帛画上的人形龙,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鎏金银盆上的鱼龙等等。其中人形龙的出现,说明受到尊崇、仰慕的首领、英雄人物等,同样可以成龙。这一现象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能产生其不可思议的影响。总而言之,这种奇妙的、唯“龙的传人”独具的“龙”化的意识行为,实质就是将这种动物或人予以“神”化的过程。[28]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4 14:03
吴刚去了瑶池。玉帝带着沙僧和玉龙出门迅游三界,偶遇一个女仙,名叫灵缘真女,二人发生关系。玉帝把腰间的玉玦赠给女仙,意思是从此决别不再相会。因为玉帝固定配对的女仙是王母,再会别人有违俗例。更何况是三月三之外的日子,更是带头违反天条。所以才有了后来威信扫地,天界发生了一系列违反天条的人和事儿。比如他的几个妹妹相继下凡私配凡人,孙悟空、二郎神、狮子精闹天宫等事儿。
那么,这个女仙是谁呢?是吴刚的妻子。准确的说是与吴刚配对的女仙。吴刚从瑶池返回,无巧不成书,在路上也迎面碰上了灵缘真女,发现她腰间的玉玦是玉帝的。于是质问她。灵缘真女满哄不住,就口吐实情。吴刚大怒,斧劈真女。然后一路打上南天门。
玉帝派四大灵官帅十万天兵拒敌,就是那王灵官(王开天)、刘灵官(刘甫)、马灵官(马元)、温灵官(温凉)。吴刚显出元身,是一头青狮,一口吞了十万天兵,剩下四个光杆儿司令逃回凌霄殿。
玉帝又派出四大天师,请出“七宝琉璃盏”(又叫宝莲灯)。这个七宝琉璃盏是李老君化盘古开天时,神斧划出的一道光所化,这是天地间第一点真阳火(七为少阳之数,河图二七为南方火。再者寄宫理论里在天是水土一宫,在地是火土一宫。土由四行而聚,散而成水火金木。所以,开天辟地本质是土行分解。这里只说真阳火,回头再说其他四行),能让一切神仙鬼怪“散形”。
七宝琉璃盏也是蟠桃会的“长明灯”。人家夫妻洞房花烛夜,要点长明灯的风俗,也是源于此。还有野合民俗的篝火,都是一个道理。
由此可知啊,玉帝和王母是固定野合配对的男仙和女仙,不过您也可以认为他们是夫妻。但是二人没有孩子。那么玉帝跟谁生了孩子呢?就是那个“灵缘真女”。
这个“灵缘真女”死后,投胎转世成人间女子。这玉帝有三魂分三相,就是那虎相、兔相和龙相。玉帝因为心生愧意,不由得三魂之一的龙相,下届私会此女。生下的孩子就是所谓的“真龙天子”。比如刘邦他娘,传说里不就是这“灵缘真女”转世嘛,玉帝以龙身下届相会,生下刘邦。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出这事儿,他们这么折腾啊,人间更是乱套。怎么啦?该朝换代呀。那些个传了多少代的龙,血统都不纯正了。这不,又来一个新鲜的,该换班儿了!这就是所谓的真龙——真命天子了。
蝙蝠(amtrak) 於 2018-02-14 14:03 回覆:
至于那个三合四隅水局里的申子辰龙。申属金,金是什么呀?在周易里指人体的骨肉,肉体凡胎。这申字是什么意思呀?本义是一道闪电。象形字是一竖纵贯日字,意为纵穿天地的一道光,即为闪电。所以,申有通天彻地的意思,用来指:(为了正义)向上天表达。后世进一引申为向皇上表达,因为皇帝是天子。再后世又引申为向上级表达(报告、申诉)。在古代,申是一个比较神圣的字。
而“子”呢?本义是初生的胎儿。那么申子辰合到一起,是个什么概念?能够通天彻地的肉体龙,这种龙是天地自然阴阳二气相感应而化生的龙,跟凡间的人兽一个道理,只不过比普通凡间的人兽有灵性,能通天而已。跟人家玉皇大帝亲自制造出来的真龙,怎么比得了呢?
我们抛开神话不说,单就从四正四隅的角度来说,同样是辰这个符号,意义也是不同的。
寅卯辰龙,意义是木之余气;
申子辰龙,意义是水土之墓库。
那位说,不是土墓在戌吗?怎么是辰了?您有所不知,在周易占卜学里,土的墓库有两种寄宫,一个叫“土墓在戌”,一个叫“土墓在辰”,用法各有不同。我们都知道女娲团泥造人的故事,我们人就是水土合体。所以这申子辰龙,就是凡体肉身之龙。而仙人都是欲望磨灭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仙的,五行里的木代表的就是欲望,辰为木的余气,说明欲望最低了,所以这个龙就是真龙。
有人问了,那蛇怎么说?这蛇,反应在十二地支里,叫巳。巳的本义是子宫里的婴儿胚胎,地支六合里与申相合。也就是说,巳与申子辰相比,又是分支了。举个例子,如果说申子辰龙是妾生的,那么这蛇就是丫头生的,地位更是低。
但是又有一句话,叫做:蛇长出犄角就是龙。也就是说蛇如果有本事的话,地位也是可以提升的。
上古人们还处于较为原始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大多还不敢以龙自居,所以伏羲女娲之类的大神,还都是蛇神。
但是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们觉得自己的地位应该提升了,尤其是人王地主,就开始以龙自居了。但那个时候,还是五行之龙,什么水龙火龙土龙之类的。秦汉以后,就又高了一格,叫真龙了。
随着人王由蛇——之龙——真龙的自称转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提升。
原文首发,知乎专栏:《西游解密》
了解更多民俗、佛道、西游记、道法修炼等解读,欢迎关注我的知乎。
蝙蝠(amtrak) 於 2018-02-23 02:49 回覆:
先秦
《竹书纪年》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商代玉环形龙饰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29] 
秦汉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30] 
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31] 
唐代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 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该事,《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引牛肃《纪闻》谈的比较详细。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蝙蝠(amtrak) 於 2018-02-23 02:52 回覆:
宋代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明清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32]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
概括起来,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而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32]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3 17:02
这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结发的夫妻吗?还真不是,其实这神话故事里的男仙女仙,就像母系氏族社会时的野合习俗,每年有个节日,男女都跑到山上幽会一次。反映到神话故事里就是三月三蟠桃会。
说到这里,咱们引用我在:沙僧身上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的一段文字:
玉帝出门常随身的有三个重要人物:拉车的龙马和左右卷帘大将。卷帘大将,就是在玉帝下车辇时,一边一个把车帘儿掀起来,更是兼任护驾保镖。
这个拉车的龙马,就是西海玉龙三太子;两个卷帘大将分别是:吴刚,字自权,是玉帝的“左卫卷帘大将”;另一个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就是沙僧,本名张金,字酉石,是“右卫卷帘大将”。右卫比左卫职位高。其实,这两个名字,就是个谐音“无自权和仗有势”,一个没有权利,一个仗着他人的势力。是玉皇大帝的两个贴身侍卫。他们三个都是李老君的弟子。
那位说了,怎么李老君这么多弟子啊?在“唐僧取经念词宝卷”里,李老君曾化游四大部洲,收徒无数。在西牛贺洲灵台山,曾收徒燃灯如来、释迦如来、弥勒如来三个“如”字辈弟子以及“悟”字辈的孙悟空和敖悟真(玉龙三太子)。在南瞻部洲的虚顶(太上)山,泥丸(九真)洞,收徒沙僧和吴刚。并把盘古开天斧,一分为二别阴阳,一人一把。沙僧属阴神,手持阳斧;吴刚属阳神,拿阴斧。
这年的三月三蟠桃会前夕(头一年的中秋时节,约定明年的“春会”。农村八月十五,未婚的男方去女方家送礼,是一个道理),玉帝派吴刚去昆仑山瑶池下拜帖,与王母约定明年的蟠桃会如期在瑶池举行。
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疑惑了,玉帝与王母不是夫妻吗?不是的,农村叫搭伙计。三月三蟠桃会的原型是母系氏族遗留下来的野合风俗。
《周礼·地官·媒氏》记载说,在周代,每当仲春之月,国家即“令会男女”。
《史记·滑稽列传》里齐国大夫淳于髡曾这样介绍齐国的风俗,“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贻不禁,前有坠珥,后有遗簪……日暮酒阑,合尊促座,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乐,能饮一石。……”
蟠桃会,其实就是男仙女仙相会的节日。蟠桃,说白了就是女性乳房的象征。农村戏称那些扎堆儿奶孩子的小媳妇们,是在开“蟠桃会”。针对于天界蟠桃会的安排是,在三月三那一天,男女仙人都在夜里子时初刻上山、丑时结对、寅时交媾、卯时互赠信物后下山。除这一天外,男女神仙私会就是犯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