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耆那教(Jainism)
2013/02/14 22:13:44瀏覽3244|回應11|推薦96

 

接著我們順著參觀路線朝西而行,一座座的塔廟錯落有致的散佈在綠草如茵的廣大園區中,轉彎處最醒目的就是西區著名的堪達瑞亞馬哈德夫(Kandariya mahadev)寺廟,供奉的是濕婆神,這座廟建造的年代約是1025年,歷時25年的時間才完工,寺廟高達30公尺,建築物的長度35公尺,寬度約有20公尺,它是卡鳩拉合廟群中規模最大最高的一座廟,牆上的雕刻估計約有900個圖像。

 

 

 

踏上高高的台階後,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台階前的一座引人注目的石雕,描述的是戰士徒手與猛獅搏鬥的畫面。圍繞於塔身的石牆被雕刻成很多層次繁複的多角形石柱,從上到下再橫切出數個層面,如此縱橫交錯出一系列的細長條佛塔狀的石柱環繞著一面面的牆壁,主要的人物雕刻約在5公尺高的地方,往上三層皆出現同類型的主題雕刻。

 

 

 

 

 

 

 

 

 

 

 

如果仔細觀察除了少部分雕刻與性有關外,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主題與人物,每個雕像的出現似乎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與它代表的不同意義,出現最多的是濕婆神的神像或祂的野豬之化身,也常出現祂的坐騎公牛,更是不乏美麗的仙女。感覺同樣的主題總是一再的出現,看多了似乎就失去了新鮮感了。每座廟雕刻設計的原理都一樣,在2公尺高的地方皆出現一系列皇家生活的描述,有尋歡作樂的熱鬧景象,也有騎馬或大象的狩獵場面。

 

 

 

 

再往東北方向走就來到了維什瓦納特廟(Vishwanath Temple),這座廟也是供奉濕婆神,牆面上的雕刻主題都大同小異,據說這是為慶賀濕婆神與女神帕瓦蒂(Parvati)的婚禮而建的廟。走進主殿中可以看到大理石雕刻的林伽(Lingam),它代表濕婆神,人們把它當成神像來膜拜,幾乎所有有關濕婆神的廟宇都會供奉Lingam之神像,也常出現在街頭巷尾,Lingam稱得上是印度教中最普遍的神像。

 




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印度教中最常出現的Lingam神像。

 

在供奉林伽之聖壇周圍全被神像的精緻雕刻所環繞。從正門口往外望,可以看到另一座涼亭式的小廟南迪神龕(Nandi Shrine) ,高高的台座上被12根柱子圍繞,屋頂呈現多角形的造型,看起來十分的吸引人,裡面供奉著濕婆神的坐騎白公牛南迪,這座雕像高約2公尺以上。在台階下面有一頭巨大的石雕大象守護著廟宇。

 

屋頂的圖案

 

 

參觀完了西區幾個代表性的塔廟後,我們再走向東區的古蹟群,這裡是耆那教(Jainism)的重鎮,面積約有220平方公尺,雖號稱是耆那教的聖地,大多數廟宇的建築與雕刻模式都與印度廟相似,只是廟中的神像不同而已。耆那教現在的信徒約有400萬人,大都分佈在印度西南部,筏陀摩那摩訶毗盧(Vardhamana Mahavira )是最後一任的祖師,差不多是與佛祖同一時代,比佛祖早約30~50年,摩訶毗盧生於貴族之家30歲開始苦行12年後創立了耆那教,祂被教徒尊稱為大雄,就是勝利者或征服情慾者的意思,是最高崇敬的一種稱謂。

 




筏陀摩那摩訶毗盧(Vardhamana Mahavira )是最後一任的祖師

 

耆那教反對階級制度,主張眾生平等。嚴格遵守不殺生之戒律,也反對權威或偶像崇拜。主張從不斷的修習中達到正知、正見和正行的最高境界,所謂的正行就是誠實、純潔、非暴力、不偷竊、不執行於聲色、教徒必須藉由不斷的苦行過程後才能讓靈魂得到解脫。

 

中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 

 


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的耆那教的寺廟

 

穿過了一處耆那教文物展示中心後,我們來到了十世紀所建的帕斯芬那廟(Parsvanath Temple) ,它是卡鳩拉合最大的一座耆那教廟,外型的設計與其他印度廟完全一樣,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雕刻,聖龕的門框雕刻的十分精美,裡面供奉的大雄神像乍看與佛陀十分神似。

 

大雄神像

 

 

 

 

另外北邊還有一座較小的阿迪那思廟(Adinath Temple)建築的年代約是950~1150之間,它供奉的是耆那教的聖人阿迪那思。回程時經過了杜拉迪歐廟(Duladeo Temple) 。建築年代為1000~1150年,它供奉的是濕婆神。

 

 阿迪那思廟

 

杜拉迪歐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anda55&aid=6749619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莫莉﹝忘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精細
2013/02/20 09:23
跟佛教有關係嗎?雕刻之精細,讓人眼花撩亂。
書寫四季風雲 輕夢掠過流浪的軌跡 相聚與別離都是恆長的定律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20 12:51 回覆:

佛教與耆那教都屬於對當時的婆羅門種性制度的一種反叛思潮

我想兩種宗教都緣自古婆羅門教之啟示

在基本意義上應該有彼此之共通性

不過經過2千年的變化後現在已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儀式了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宗教
2013/02/18 09:11
對整個種族民俗文化的影響,實不可小歔!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8 10:48 回覆:

宗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藉由旅遊而認識各種宗教的基本意義

因而不斷的擴展知識領域

這才是旅遊之最大收穫了


Sunny Tsai(催眠諮商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跟隨你的腳步
2013/02/18 06:41

悄悄地,

跟著你的腳步,

讓我也大開眼界,原來大地這麼的美啊!

謝謝分享,

下次還可以跟嗎?


Sunny Tsai,Certified Consulting Hypnotist執照催眠諮商師
Sage Hypno:3000 Hwy7, Suite 202,Markham, Ontario, Canada
Tel:(905)910-9859 website:www.sagehypno.com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8 10:45 回覆:

謝謝您的分享

有緣才能相識認識您是我的榮幸

喜歡旅遊更喜歡藉由分享而認識更多的朋友

熱忱的歡迎您與我遨遊於世界各地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眼花繚亂的眾生百態﹐印度教﹐中亞細亞藝術似乎都有此影響呢呢...
2013/02/17 23:11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8 10:40 回覆:

宗教在整個文明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所以到每個國家旅遊一定會接觸到他們的信仰

透過信仰的認知對他們的文化才能有更深入的瞭解

 


展迎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耆那教
2013/02/17 12:48

這些神廟上的雕刻覺得都很生動

如此密集的雕刻在一起也真是厲害

得意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8 00:49 回覆:

一座座的廟宇建築都是罕見的藝術創作

所以說這些廟宇所擁有的藝術成就遠勝於宗教所代表的意義

 


當下達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到底最核心的要義是什麼
2013/02/16 22:39

佛陀在這個世上到底有沒有老師呢 ? 佛陀的老師是不是佛教徒呢 ?

所以佛陀的老師是 " 外道 "

我相信 佛陀有許多老師 ( 傳統有一說法 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 只是到這個世上再示現一次 不管 既然佛陀已經這樣做了 就表示這樣可以成佛 )

如您所說 應該有 耆那教 也有印度教 在佛陀的修行路途 及印度教 與 耆那教 的教義差異 正巧可以相較出區別

您將印度教真義說得很好 我個人覺得印度教比較像我們的民間信仰 不像是實證到宇宙終極的心得流露

所以對於現象界的力量特別崇拜 ( 所以浮雕重要的不是性行為這件事 而是性行為所彰顯的 創造力 生命力 至高的歡愉 如同其他浮雕所代表成功的名利與事業 )

而經典與修行法也很混亂 莫衷一是

耆那教形式上許多與佛教相同 就像許多佛教徒外表也很相同 甚至我們都希望與佛陀相同 但是 到底是哪裡不同

佛陀 十九歲 ]遊四門,見到生老病死的慘狀,於是離宮出家求道。

       先至苦行林拜訪修苦行的婆羅門、學習修苦行的方法。 ]再南下摩竭陀國拜訪阿羅藍仙人與鬱陀仙人,學習禪定的方法。

三十五歲 ]經過六年苦行,形體瘦弱,體悟到修苦行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連禪河畔,獨自於菩提樹下思維解脫之道。

 ]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 ]]成道

佛性不是所修而成 當然也不是 " 正道 " 與 " 苦行 " 而成

盲目的崇拜當然愚痴 但是 法者如筏 筏至彼岸 則當應捨 不必一直背在身上 當成勳章 其實它只是工具 不要成為包袱 能不能直證本心 才是重點

同樣的 藏傳佛教的無上瑜珈部 進入實際的修法 分為四部 所謂雙身智慧灌頂其實只是第三 不是最高的第四部 " 實名 " 灌頂 ( 就是上師真實指出佛性 不過還是假名 )

智慧灌頂的重點是氣脈能量的自在 其實不但性行為不是重點 連性伴侶也不是

性能量的存在當無疑義 但是精神與能量的激盪與相輔相成 並不是在性欲的這個層次

藏人傳統上對於僧侶具有崇高的敬意 他們對於佛像的禮敬並不是在外相的行為 就像後學禮敬武關公 我並不是拜那隻青龍偃月刀一樣


生滅變異為真空 -- 直觀本然應萬緣

業識佛性衍萬法 -- 虛空窮盡於本心
本心惟中
諸法為界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8 00:37 回覆:

由衷的感謝您如此詳盡又有深度之解說

我雖然去過一次西藏但留下的幾乎都是負面印象

參觀過佛寺但只是膚淺之認知而已

要真正瞭解複雜的藏傳佛教之意義得花一番精力去鑽研

就我所知發源於印度的佛教深受婆羅門教之影響

而印度教又是以婆羅門教加以改革而創新之宗教

這幾個宗教錯綜複雜的關係有著很微妙的牽連

而耆那教似乎比較屬於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反叛思潮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性事與教義
2013/02/16 09:52

我在拉薩達賴的夏宮 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內 也看到一些「歡喜佛」, 只是記得那些是壁畫

不知這些畫同他門的教義有何關係 可是看到藏民們看到這些畫時都頂禮模拜 倒是一景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6 10:40 回覆:

人們所看到的雕刻主題大都是神像與各階層生活的描述

這些繁複的雕刻性只是表現於眾生生活的一部分

若只把焦點放在性的刻畫上就會扭曲整個畫作之真正意義

廟宇之解說或UNESCO所有的相關資料介紹沒有一字提到性

但華人卻稱它為性廟實在是以訛傳訛的一種扭曲事實之錯誤觀念

至於您所說的藏廟因為我沒有看到真正畫作的內容就無法置評了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牆面上的雕刻主題都大同小異
2013/02/16 07:54

哈哈,我看了每一篇遊記的照片,真的,好像都一樣呢!

耆那教似乎很接近佛教呢?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6 10:21 回覆:

卡鳩拉合(Khajuraho)的廟群

不管是印度教廟宇或耆那教寺廟的建築形式與雕刻都大同小異

只是廟裡供奉的神像不同牆上的神像也會出現不同的主題

耆那教的教義與佛教可說是不謀而合

連佛像都很難分辨彼此的差別

我想佛教初創時一定多少都受到耆那教之啟發吧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印度的宗教
2013/02/15 21:40
印度教的主神有三
「創造神」婆羅賀摩──大梵天。
「破壞神」濕婆──自在天。
「保護神」毘濕奴──偏淨天。

幾乎所有從印度發展出之宗教 都有這三種神
佛教也沒例外 不過是色界天的天神
神殿的雕刻 看起來千篇一律 就不知教義如何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5 22:14 回覆:

以前總以為印度教的梵天創造神最大

但看過了尼泊爾與印度幾座印度廟後才知道原來在信徒的心目中

濕婆神的地位凌駕於諸神之上

幾乎所有的廟宇都會出現濕婆神所代表的神像林迦

而濕婆神的兒子象鼻神也是很常見的神像

卡鳩拉合(Khajuraho)被華人與西方人歸類為性廟實在很膚淺的解讀

它只是一般的印度教廟宇祭拜的是印度教的神像

信徒膜拜林迦並不代表性

它是濕婆神創造力的一種象徵

至於牆面的所有雕刻表現的是天界與人間生活之各種描述

以精緻的藝術雕刻來傳達宗教之教義我想這是設計的主旨之所在了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5 23:31 回覆:

補充說明一下

濕婆神不只是破壞神

祂也擁有創造之神力

擁有破壞也同時擁有創造之雙重能力

難怪濕婆神成為信徒心目中最為敬畏之印度神

我曾經在孟買的外海處參觀過象島的印度廟

幾乎所有的壁畫雕刻都是以濕婆神的事蹟為主題

從祂的婚禮、靈修、抗拒惡魔還有天河的水從祂的頭髮流到人間等等的描述

全以濕婆神為主角而梵天與毗濕奴卻只出現在祂的婚禮中當觀眾

當然廟裡也供奉了兩尊的林迦神像呢

 

 


安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雕刻
2013/02/15 10:56
感覺那些雕刻和前一篇文章看到的很像,是否就是印度特殊風格?
安然

the dreamer girl(amanda55) 於 2013-02-15 11:28 回覆:

這些都是卡鳩拉合的塔廟

每一間廟的雕刻都大同小異

所以看到最後都失去了新鮮感了

不過能在每座廟的牆上雕刻出這麼精細的藝術品

還是覺得很珍貴也很佩服它的藝術成就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