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愛出發,我們看見什麼?寫在「愛在和平」之後
2008/08/05 00:45:47瀏覽815|回應0|推薦3

仁愛國小五年13 賴柏宗老師       

        一個課程的結束,並不代表告終,而是起點。

       

「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的教學活動,終於在2008327遠從烏干達來的WATOTO合唱團的孩子來仁愛國小與我們歌唱舞動之後,告一個段落。

常有人質疑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當坊間這麼多教育類書籍在台灣發燒、引領流行之後,台灣的教育現場真的能因此而改變嗎?從「優秀是教出來的」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風行,我們真的能看出背後所隱藏台灣教育環節的問題以及無奈嗎?當許多人盲目的將這些「流行」書籍奉為圭臬,用以檢視台灣學生、家長以及教師時,這一次的「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卻希望摒除那些已經存在的觀念,我們嘗試在仁愛的教育現場,走一條能讓孩子感受更多的道路。

一個課程的建立,絕對不是教師的一廂情願而已,而是需要倚靠許許多多的人協助才有可能建立。

2008年一月1日因緣巧合看了這一部影片之後,便決定將這一部影片帶進學校與孩子分享。然而,一直希望孩子不是只是看影片而已,而是透過閱讀影片以及課程教學的過程,能讓孩子多元的閱讀、廣泛的閱讀。因此便期盼能和過往的教學活動有所區隔,讓學習回歸課程教學的基本面,在教與學方面與之配合,避免淪為看影片、講解、回饋的樣版活動。

在教師方面,五年級學年老師在上學期末時,很快的進行學年老師的籌備試映會,蒐集學年老師的建議,透過高年級老師在教學現場的觀察,以及下學期教學課程的搭配,來設計教學的方向。因此決定將主軸定位在「品格」與「生命」教育的議題上,結合親師生一同進行「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的課程。

並且透過仁愛教學輔導教師們的協助,舉辦了一場針對教師的研習,讓更多老師瞭解此次課程的設計,並且分享交流許多在教學上的經驗。

在家長方面,「愛在和平」並與仁愛讀書會志工們合作與討論,邀請讀書會志工們提供書單,讓晨間的讀書會,成為進入「愛在和平」課程的前導。

針對低中高年段設計導讀不同的繪本,選擇以「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本書作為主題閱讀;並整理出「可以與孩子談『愛與和平』的繪本」一系列的書籍在圖書館展出。

針對仁愛讀書會志工、經典志工進行籌備試映,在會場並請到蘇蘭老師在影片結束後與志工家長們對談。教師在現場並說明教學設計的初步方向,提出想法與志工家長討論。整合大家對於此次課程的看法並且修正課程設計的方向。

同時並舉辦「品格咖啡館」,五年級的親師生共約60人,利用週三下午一起討論:我們所需要的品格教育到底是什麼?透過老師、家長與學生一同坐下來討論,我們傾聽三方的意見,透過溝通以及分享,讓關於品格教育的課程在未來能更有延續性。

在學生方面。除了邀請學生參與「品格咖啡館」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影片較為適合中高年級欣賞,低年級我們與有容基金會合作籌畫了「愛在和平影像展」,藉由較為溫和的影像與低年級孩子談愛和和平這樣的主題。同時也讓中高年級孩子先從閱讀影像展開始,瞭解到其實世界上有許多戰爭、貧窮、飢餓的國家,必搭配觀影前的導讀,讓中高年級孩子更能關注所談論的主題。

學生在「愛在和平」所扮演的角色更從聆聽者轉變成主動的學習者。除了拓展國際的視野與知識的學習外,也希望他們能回過頭來反思自己所處的世界。不僅是知識的單向接收,也期待學生表達他們內心的看法。在觀影之後的討論,我們讓學生思考:

和平是什麼?

我們所期待的仁愛國小是什麼?

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我們也和他們一同學習,傾聽孩子、學生的聲音。在過程中我們看見學生真切的心聲以及期許,看見孩子內心善的種子。這何嘗不是教育最可貴的地方,傾聽孩子的想法,也讓身為大人的我們能夠有所省思。

透過「小小舉動,I Say Hi!」各班討論班級對於和平的期望。藉由各班的討論以及實踐,建立學生的班級良好風氣,慢慢養成學生良好的品格。還有「小小五元,I Say 愛」讓學生捐出五元,與世界的孩子交流。

327更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到烏干達WATOTO兒童合唱團蒞臨本校與仁愛的孩子交流,透過舞蹈及歌聲傳遞烏干達兒童的愛與和平的心願。烏干達WATOTO兒童合唱團的團員並與仁愛的孩子一同製作祈福手印,表達他們對於和平的看法。更特別的是團員們更入班與學生一同享用營養午餐,感受台灣的學習生活。

這一次「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課程,所動員的人力除了老師外,更包含了學校人員、英老師教學支援及現場口譯支援、家長會成員與志工整個活動的支持、讀書會志工與經典志工在課程教學的全力搭配與分享;以及有容基金會、中映電影公司、台灣世界展望會的支援,動員的人力超過200人。我們所設計的課程並藉由電影公司、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廣至全台灣一百所小學。所設立的教學網站並提供有興趣之教師一同參考。

然而更可貴的其實是我們看見仁愛孩子的潛力,絕對不只在課本、成績上而已。許多成果我們無法用學習單呈現,但是透過孩子的紀錄與分享,我們卻可以發現孩子內心對於世界的期待是良善的。

孩子在「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所體驗到、學習到的絕對不是學科的表現而已,更是一種「人文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建立與實踐。

孩子在「愛在和平~烏干達天空下」課程裡於內心所種下的良善的種子,在未來終將會萌芽。

達賴喇嘛曾這麼談教育:

「我相信人類的進步或衰敗,有一部份取決於教育家或老師,所以說這些人的責任是非常重大。

如果你是老師,儘量不要只是傳授知識而已,還要去啟發學生心靈對諸如仁慈、悲憫、寬恕和體諒等基本人類善性的覺醒。

不用專門開課來講傳統道德或宗教的主題,只要讓他們看到這些善性對世界的幸福和存續就是不可或缺而已。

要教他們和人溝通,教他們用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所有衝突;教他們一旦和人家意見不同,就要設法去瞭解對方的想法。

告訴他們不要從狹隘的觀點來看事情,不要只想到自己,只想到他們的社區、國家和種族,而是要意識到所有眾生都有同樣的權利和需要。

讓他們體會到那種對全天下的責任感,讓他們明白我們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是有意義的,都會對整個世界發生影響。

不要光用嘴巴講,還要以身作則。這樣學生會對你說過的話,記得更清楚。讓大家看到你把學生未來所有的表現,都當成是自己的責任。」

從愛出發,我們看見什麼?

       

        感謝許許多多在孩子生命中的智慧之師,讓我們看見教育的最美的境地。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vinlais&aid=210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