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Arvo Pärt的「心靈病房」(Wit / W;t) 【自己的房間】5 (12/8修正版)
2016/12/05 22:18:43瀏覽2050|回應0|推薦25

引用文章秋。DNR【《小婦人》與《心靈病房》】(Concord , Walden pond)

Concord與華頓湖Walden Pond的旅程,先生照顧,化療後居然能騎著腳踏車遊遍名作家的家與重要景點,包括Miniman. 自那個時起,某種心情寫照,就無法離去。 

電影「心靈病房」彷若深埋神經的龐大水塘入我魂魄,一小節的樂音便可勾動。

原來是Arvo Pärt的音樂Spiegel im Spiegel「鏡中鏡」, 電影裏偶爾閃爍,最後正式出現:搭配著逝去的Emma Tompson,以及她朗讀的John Donne Holy Sonnet X (Death, be not proud,One short sleep past, we wake eternally, 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 真是一種典雅的死法,僅只存在藝術,人世間卻難以得到。

 

要謝謝陳漢金老師願意花時間介紹, 咖啡色字是講義部分。 

二戰後1945~1970現代音樂時期,因當時大師布列茲亦自稱為「當代音樂」contemporary, 故以此字來形容1970以後的音樂,會造成混淆。1970 至今音樂發展還是稱「後現代音樂」Post-moderism  為宜。 

今日陳漢金老師的【後現代音樂】課程大綱

現代音樂繁複與講求對稱平衡的音樂逐漸失去聽眾擁護後(當然也因時代經濟背景,人們希望音樂帶來的舒適感)

1.     「低限音樂」Minimalism出現,後又有「後低限音樂」Post-minimalism 來"傳承"低限音樂之親和性、統一感外,又"反"其缺乏深度複雜性問題,予以深化。大致都是同批作曲家

2.     同一時期,另個後現代音樂發展是「親和化的現代音樂」accessible modernism. 往往是把現代音樂加入自己的民族音樂(通常都是種單純的、以泛音為主的…).也就是所謂世界音樂,如民謠、原住民音樂。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Piazzolla外,愛沙尼亞的Arvo Pärt更是其中一位大師(但作品大多比「鏡中鏡」要複雜。此曲常被改編成舞(見下)。

 

Arvo Pärt,現為哈佛榮譽教授,其影響來自低限主義,加以原始的複音、對位(完全或不完全的協和音), Gregorian chant影響,以及東正教影響,形成獨特曲風tintinnabuli 手法 (鐘聲風格)

(p.s. 1)完全協和音程︰包括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以及完全八度。2)不完全協和音程︰包括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以及大六度。3)不協和音程︰上述兩種音程以外的所有音程,都是不協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七度以及一切增減音程。) 

老師說: 鐘,正好是最適合產生泛音的樂器之一。 

Arvo Pärt "Tabula Rasa"  (白板...其義見下)一曲,讓我想到摩西的十誡寫在石板上,那麼的無可抹滅動搖的戒律,逐一添加於越來越複雜的人生體驗。基督宗教上,鐘聲具有召喚信徒參與彌撒或警世提醒聖經言語之意。然則作曲家那悠遠的鐘聲效果,更像是在希臘Meteora所見來自遁世僧侶的悠遠鐘聲,輕輕敲擊命運之弦,潛移默化疊層為人生(被命運霸凌的時候 (Delphi, Meteora)

其中有小提琴 + 一個小室內樂團 + “加料”鋼琴(用各種材料放到琴中影響其震動) 用以製造鐘聲音響。

白板: 十七世紀英哲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所提出的概念,洛克用這個名詞來形容人一出生時的心靈狀態。洛克認為:人出生時的心靈像是一片空白的臘板,而後所具有的觀念全然是後天經驗的結果。   洛克主張,經驗一方面是靠外在的感官和自然界接觸,自然而然地在心靈上留下刻痕所形成;另一方面則靠內在的感官,如知覺、思考、懷疑、相信、意欲等,觀照心靈運作的內容而形成。也可以說,前一種觀念由感覺(Sensation)而來,後一種觀念則由反省(Reflection)而成。   洛克提出「白板」概念的主要用意,在駁斥先天觀念論(theory of innate ideas),認為人剛出生時的心靈不具備任何內容;這個主張是古典英國經驗主義的基本信念。其實在十三世紀時,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 1225~1274)就已說過人類知識的基礎為經驗,人出生時並沒有先天觀念。(from國家教育研究院, wiki迴推至亞里斯多德)

individuals are born without built-in mental content and that therefore all knowledge comes from experience or perception.(wikipedia)

 

怪異的是,我的電腦新注音偏好「終生」甚於鐘聲 

在「鏡中鏡」一曲,這樣的鐘聲風格,讓他的曲子不僅只有神秘性,也在大提琴低音綿密的引領,鋼琴細緻的高音閃爍中,產生一種宗教性。甚或,是像念梵文樣的冥思。 

癌症,帶給你充裕的時間告別我的恩師說。

但有別於Raymond Chandler小說“The Long Goodbye, 它的偵探過程是生者對逝者無法放手的情懷。 而生者之 Long Goodbye, 是生者對生者不知何時放手的告別........無法預期時間點,無法與自己確切告別。

要如何自處於一個不知盡頭的告別?活久了,似是帶著尷尬。

多人需要你此時是典範,但不能只過「終生」嗎 

是「鏡中鏡」以及Donne深刻的聖詩,給了女主角前所未見的現實無法達成的典雅詩意死亡。 大多凡人都須面對紊亂的臨終,是否放棄急救的困擾

內心那龐大水塘,漣漪頻起。當我迴望, 目光裏,那個直視命運了然於心的,必然得是「自己」的目光!

只有經反思才知,何時緊握,是為了愛,何時放手,也是為了愛。

( 創作繪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84123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