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2020/05/02 17:43:32瀏覽1330|回應0|推薦5

 林徽因,1904-1955,年51。今年是她逝世65週年紀念。

 

1904.06.10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閩縣。父親林長民,長女,另有異母弟3人,妹1人。堂叔林覺民與林尹民遇難於1911黃花崗起義。初名林徽音,後改名「林徽因」。1912父任職民國政府,移居北京;1918因父親跟梁啟超熟識的關係,認識梁任公的長公子梁思成。

 

1920,16歲。

父親林長民因為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被打成點火者,辭去外交委員會委員一職,被安排成為「國際聯盟觀察員」。次年去歐洲考察。帶上林徽因,希望她增長見識、擴大眼光,瞭解父親的胸懷。

在這一年中,林徽因不但決定以建築為終生職志,還認識了徐志摩。徐大詩人狂追林妹妹,掰了原配張幼儀。這兩人的情情愛愛,已經傳了一世紀了,不再贅述。

 

我相信林徽因是喜愛過徐志摩的,但以她那麼好強、倔強、不服輸的個性,還有他的母親一生備受冷落的經歷,他父親的期待與教養,不可能跟徐志摩有什麼結果的。如果沒有情感,就不會在徐志摩死後,一定要找到他的日記,不會在臨終前,找來張幼儀,雖然什麼都沒說。

 

而梁思成真是謙謙君子,宰相肚裡能撐船,他撐的是航空母艦。

 

1924,20歲。

與梁思成一起赴美國費城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UPenn讀書,從此她的命運就與梁思成緊緊相連,直到生命終點。

 

當年賓大建築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去念美術系,但梁思成選什麼課,她就修什麼課,最後還成為建築系的助教,由此可見林徽因的好強與執念。

 

1925,21歲。

林長民捲入東北大將郭松霖反奉戰爭,亡故。從此,林徽因變成家裡頂梁柱;也在這一年,梁啓超寄了一本宋朝李鑒「營造法式」給梁林二人。這本書就是讓他們一生從事中國古建築研究與保護之啓蒙書,不過當時,他們兩個人是看不懂的。

 

1926,22歲。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證婚人梁啟超。梁老師證婚時,把徐志摩臭罵一頓,要他「痛改前非,重作新人。」後徐志摩與陸小曼定居上海。

1927,23歲。

與梁思成雙雙畢業於賓州大學,訂婚。梁思成到哈佛大學研究人文科學;林徽因也隨著轉入了耶魯大學戲劇專業學習舞台美術設計,成為中國向西方學習舞台美術的第一位留學生。

 

1928,24歲。

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隨後被梁啟超召回東北大學創立中國第一個建築系。東北大學乃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于1923年創立,1928皇姑屯事件爆發,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接任第三任校長。

 

1929,25歲。

梁啟超病逝,林徽因長女梁再冰出生,紀念梁啟超的「飲冰室全集」而命名。

 

1930,26歲。

林徽因肺病復發,帶著梁再冰回北平,在香山一帶靜養。

 

1931,27歲。

林徽因在香山療養期間,開始她的文學創作生涯。同年,九一八事變,梁思成舉家遷回北平,搬入北總部胡同3號,與哲學大師金岳霖比鄰而居。與梁思成一起加入朱啓鈐創辦的民間組織「中國營造學社」,解碼天書「營造法式」,徹底弄懂中國建築,從此開始進行中國古建築的研究與保護。

 

也在這一年底,11月19 日,徐志摩趕赴林徽因在北平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搭乘免費的郵政飛機。大霧,在山東濟南撞山,年34歲。第二天,梁思成趕赴失事現場,開車的是金岳霖。二週後,林徽因發表散文「弔志摩」。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1926

 

連續劇就只演到這裡,只見林徽因哭得梨花帶雨,就結束了。可是我覺得,林徽因一生最精華的時候,就是從現在才要開始。

 

林徽音與梁思成在「北總部胡同」住到1937抗戰爆發為止,即使抗戰勝利,一家重回北京,也沒有再回舊址居住。

這段時光應該是林徽因最快樂也最意氣風發的一段日子,長子梁從誡于1932年出生。雖然梁思成的家人與自己的家人,為這個年輕的女主人帶來不少煩心的事。但朋友來來往往,藝文界、學術界,創作不間斷,連學術研究發表的論文也最為豐富。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生活有目標、有方向,健談、陽光、希望。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1934

 

從1932到1940年的9年時間里,在交通不便、兵荒馬亂時代,「營造學社」走遍大江南北,15個省、200多個縣,完全沒有資料的狀況下,測繪和拍攝古建築2700余處。尤其是1937.0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證實了中國還存在有宋代以前(唐代後期公元857年)的木構架建築。這仍是到目前為止,發現在大最古老的唐建築,被梁思成譽為「中國第一國寶」。

 

興奮得下了山西五台山,赫然發現,世界不一樣了。

 

1937.07

抗戰開打,林徽因將進入一個不斷收拾家當、逃難、躲炮彈、貧窮、疾病纏身的日子。

 

梁思成等人先把這些年的研究成果,藏在天津英租界的外國銀行地下室的保險庫。再與北大、清華的教授一路先到湖南長沙,短暫停留,又再轉到雲南昆明,近1600人帶著家當、書籍,浩浩蕩蕩地轉移再轉移,那便是史上有名的西南聯大在昆明創立的遷移史(1938)。

 

行經湖南晃縣的時候,林徽因肺病復發,高燒不退,必須立刻休息。可是臨時找不到旅館,正在路邊發愁,正巧聽到旅館上面傳來一段小提琴的音樂。循著音樂聲,找到一群八位正準備去昆明空軍學校報到的預備飛行員,他們給梁家謄了個地方,因此結緣。

 

他們在昆明時,梁思成與林徽因就成了他們的名譽家長,後來他們畢業後一個個殉難,他們的遺物,都是寄到林徽因家中,包括那把小提琴。

 

1939,35歲。

「營造學社」在昆明復社,進行最後一次西南地區的古建考察,在四川境內發現多起漢代的墓穴。

 

滇緬公路完成,物資從緬甸運到昆明,昆明成了中轉站,日軍加強轟炸。所以梁家跟中研院史語所從昆明轉到郊區龍頭村居住,也是梁林傾其所有,為自己設計建造唯一一個家,也只獲得半年稍微喘息的日子。

 

1940,36歲。

戰事未歇,法屬印度支那半島(越南)落入日軍之手,與其接壤的雲南岌岌可危,他們又要再一次搬遷。跟著中研院史語所跟一些學術單位,移居到四川宜賓的李莊。終於安全了,聽不到敵機的轟炸聲,這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戰勝利。

 

可是,李莊氣候潮濕,冬季陰雨綿綿,夏季酷熱,沒有自來水與電燈,更不用談醫療了。林徽因肺病轉成肺結核,從此臥床不起。

1941,37歲。

貧病交加,挫折不斷。梁思成除了「營造學社」的生計,還得忙著一家老小的生活。林徽音三弟林恆對日空戰死於成都雙流機場上空,遺物由梁思成領回給林徽因。三年後,林徽因寫了一首長詩「憶三弟恒」。除了紀念林恒,還有那八位萍水相逢的年輕人。(2015紀錄片「沖天」,聲音演員張艾嘉演譯林徽因)

 

天津發大水,「營造學社」藏在租借銀行地窖中的所有資料被淹沒,梁林聞訊痛哭。不過應該沒有全部被毀,部分資料在數年後被修復。

 

1942,38歲。

中研院史語所所長傅斯年為梁家兄弟請救濟金,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考古學家)也得了肺結核。「營造學社」編入史語所與博物院籌備處,解決人員薪資問題,至少可以獲得溫飽。

 

稍微鬆了口氣,梁思成晚上就靠著兩盞菜油燈,開始寫「中國建築史」,林徽因負責文獻,大量閱讀史記、漢書。

 

1945,41歲。

抗戰勝利,重慶醫院告知梁思成,林徽因只能再活五年。

 

1946,42歲。

梁林一家回到北平,梁思成應聘到清華籌建建築系。

 

1947,43歲。

結核菌侵入了林徽因的一個腎,動大手術切除。手術雖然成功了,但她的整個健康狀況卻更惡化。

 

1949,45歲。

共產黨進城前,專訪梁林,要他們標註北平重要歷史建築,免遭砲火洗劫。梁林感動得一塌糊塗,清華率先「解放」。

1950,46歲。

林徽因、梁思成主持設計的中共國徽圖案獲得通過。也在清華大學成立了景泰藍搶救小組,還有完成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的浮雕紋飾的設計。

 

1953,49歲。

林徽因為了保住永定門城樓不被拆,拖著病軀,槓上北京市副市長吳晗。

 

林徽因指著吳晗破口大罵,「別人也就算了,你是學歷史的,你竟然要拆歷史…你敢拆,我就當場死在這兒…你們遲早會後悔,那時你們再蓋的就是假古董!」

 

1957永定門城樓和箭樓因為「妨礙交通和有安全隱患」被拆除。2004「假古董」永定門城樓重修竣工。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北京同仁醫院,年51歲。金岳霖和鄧以蟄,聯名撰寫了一副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後記:

 

林徽因火一樣的性格,長女梁再冰于2010年「梁思成與林徽因紀錄片」中說,好在她母親早逝,要不然文革一起,有她好受的。

 

梁思成1962年娶林洙為妻,1963完成「營造法式註釋」初稿但因爆發文化大革命(1966-1976),出版被擱置。直到1980年梁思成「營造法式註釋」遺稿才初次由清華大學營造法式研究小組整理出版

 

梁思成在文革中被批鬥為「混進黨內的右派」並被抄家,收藏的全部圖書資料都被沒收。林徽因收藏三弟林桓遺物的軍刀上刻有「中正贈」,也成了梁思成的一大罪狀。1972年,梁思成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中共在文革後宣布對梁思成恢復名譽。

 

當初梁林因為感佩共產黨進城前,保護歷史建築而留下來。沒想到,北京城市規劃,竟然拆掉北京的城樓。但也多虧了梁思成,才沒有被全部拆光光。北京城經過那麼多的砲火洗禮,都沒有被毀掉,沒想到….梁思成文革被鬥的時後,身子發抖的說,「沒想到啊,沒想到….」沒想到。

 

不過我想,當初他們就沒想過要離開北京。一來林徽因的身體狀況;二來他們的好朋友費正清夫婦的言論影響;三來,八年抗戰都挺過來了,都是中國人能怎麼著;四來,他們本就研究中國古建築,打死也不會走的。

 

吳晗後來因為改編京劇「海瑞罷官」被批鬥,下場奇慘。19683月被捕入獄,196910月在獄中去世,骨灰至今下落不明,1979能獲平反。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百度百科、梁思成與林徽因紀錄片、梁從誡文選、天下雜誌、天空的情書、百年家族

圖片:網絡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hming&aid=13336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