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 (松溪道人無垢註)
2016/04/03 17:49:48瀏覽4959|回應1|推薦57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松溪道人無垢註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序(一)

  心誠天君至虛至靈一身之主念時當念從心起不可動念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佛方以寶筏渡迷津超苦海。至平日能洗心齋戒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當閑邪至誠一心清淨不染六塵不納五蘊即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七情自遷。日日勤守六根悟四相時體佛一片婆心從其大慈悲救苦難之真可比回光回善之菩薩五知其所助者順也。佛本慈悲能救苦百難苦豈不念助人智慧登彼岸悉離諸苦難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當今五百大阿羅漢救護弟子身合家離苦難。

惟敬此序年月日與所寫之人姓名已被遺失無法刊印希冀原諒。

心經序(二)

  人心本靈瑩耳自六塵迷惑六識妄興﹐于是邪心、妄心、名利心、驕吝心、嫉妒心、計較心、殺害心、狼毒心顛顛倒倒死死生生莫可解脫安得慈航寶筏使人無惡心令人身得度耶心經一部具大神通變化多般方便加以註解闡發無遺奈版藏內地寄印無從我同人捐金付梓呂公諸世庶幾臺中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信受奉行人人心中皆有菩薩人人心中皆能觀自在菩薩也。後有好善者更陸續印送廣為流傳是則區區者之望也夫是為序。

道光丙申年陽月樂善齋

弟子李英才、杜有慶 薰沐敬書

心經序(三)

  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是為天地之大生死輪迴生物亦有固數之小生死輪迴固凡物莫不有死。草木禽獸昆蟲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秋冬死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雖有遲速相去曾何幾時﹖

  惟人亦然方其生時勞之以所為淫之以所好汨之以所思其經營不已若無復盡期者及其氣散而死則髐然不能肉其白骨與草木禽獸昆蟲之變滅何異乎﹖生死幾曷長來來往往幾秋斷。順治君出家詩云:「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蓮宗九祖省庵法師勸人念佛往西方淨土詩云:「生離死別最堪傷每話令人欲斷腸虞氏帳中辭項羽明妃馬上謝君王淚深江海尤嫌淺恨遠乾坤未是長諸上善人俱會處願教曠劫莫分張。」莊子云:「我本不願生忽然生在世我本不願死忽然死期至」故世人生死不願則濟願非可虞既生於世乘其自然豈克強生奪死歟﹖莊子云:「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此足知養命乃事天蓋人係承天之理成性秉天之氣化育群生陰陽消長交叉而成形受天之命於世治事然久而久之蒙氣秉所拘物慾之所蔽致不知生死根源不貴乎今朝性命珍寶咸因不知真我致流浪生死鄉不得脫出生死輪迴。

  聖賢仙佛知之參透生死根源故不以形體之有無有為生死而以志氣之消長為生死唯今日形體無恙而志氣已竭斯為死矣況知其德本財末故君子之志氣配乎道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然而發乎文章奚有於形體乎﹖固其聲譽與天地同流故聖賢仙佛雖歸天久矣而其金剛不壞輝光超日星之燦然蓋其人至今存矣溯其以皆於疾足先得也。

  世人若能見賢思齊倣聖賢仙佛之模躬身實踐掃除物慾以養宓澹泊自甘覓清淨法門親近至人,學個世外逍遙自在人。

  溯鑑夏、商、周、三代以降世世衰道微棄三綱五常捐五倫八德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兄弟鮮恭悌物慾殺劫政弊超然橫流惟顧形質而不知無形造化廢正道立異端庶人庸得夷乎﹖盜竊賊亂踵起滋非入深乃濟無惡不作即種下罪惡之蘊釀然不息延蔓積惹成禍劫並非一朝一夕彼故也。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上天 觀此倏惻隱之心悉窮其劫源乃出自人心貪、嗔、癡、愛爾。故命聖人仙佛下凡一方面復垂聖道匡正人心整飾倫常以復古風培植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而不閉則臻於世界大同矣。他方面以修身寡慾為範教世人窮究心物棄三心四相掃六塵即五蘊皆空親近至人學仙學佛渡化眾生共手並攜同往西方極樂世界。

  本心經乃 觀世音菩薩所躬言然而 松溪老仙翁所注釋專謂出人心佛源教世人掃除心物慾念促盡返本還原歸本來真面目故佛心則恕也人之所愛如己之所愛人之所惡如己之所惡則佛光普照化眾生慈航寶筏渡世人。佛又教人無所嫉忌無所妒言無所著相方能成佛蓋有所嫉忌有所妒言有所著相成仙做佛者未之有﹐是故以修身為本矣善心的同志能朝暮不須臾深求其經義者自有出身之路﹐高師不在此限。

  本心經之注釋者出家於何寺何朝及出身無法深究無法稽考。厥維觀考本心經原稿係出原自內地之寺院流於台之寺院故初版究何朝年間無法查考再版乃乾隆年間三版乃道光年間由此足知本心經注釋者係乾隆年間以前之出家人甚至順治君以前或以後亦無所可知若本心經留於至茲係猶及古經籍汎溢之義同類且不外其價值并不洩彼貴重自屬適於珍惜不予以埋霏冀受四方的好善者之要求又承蒙仁人君子慈愛之鼓勵及讚助屢予翻刊若有善之人能陸續印送作為廣流是其功德無量也。

民國五十四年次乙巳桐月

弟子無名氏 薰沐敬書

摩 訶

「摩訶」西天梵語也。東土翻為且大者﹐廣無邊際之謂也。廣大無邊者﹐莫過虛空大道也。川老云﹕虛空境界莫思量﹐大道清幽理更長。又云﹕十方無壁落﹐八面亦無門﹔大道無邊際﹐虛空難度量。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儒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錯在後。諸賢聖﹐皆如此稱揚廣大也。日月雖明﹐難比其光﹔乾坤雖大﹐難包其體。能生萬有而不見其形遍周沙界而不睹其跡。雖是如此﹐廣大玄妙誰知更有一物過于此者﹖且道是何物﹖還識這箇O麼﹖寬則包藏法界﹐窄則不立纖毫﹔顯則八荒九夷無所不至﹐隱則纖芥微塵無所不入。今者﹐不避罪愆﹐分明漏泄﹐乃人之本源也。仙師有云﹕為甚此心開大道﹐只因元向道中來。世人不能返本者﹐蓋因錯認包身為己被六根所瞞﹐七情遮蔽﹐自失本真﹐以致流浪生死也。要見本真麼﹖尋不見﹐覓不見﹐十二時中遶身轉。省得麼﹖

般 若

「般若」西天梵語也。東土翻為智慧且智慧者﹐正知﹐正解﹐審察之謂也。修行之人須用智慧之力﹐降伏身心不令放肆﹐以習靜定。道云﹕能以智慧之力﹐攝伏諸魔精蓮經云﹕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儒云﹕智能破邪﹐慧能破暗。且無智愚人﹐作事粗惡﹐不肯三思惟務廣學多聞﹐念在譯談講論﹐不究自家生死﹐好覓他人是非﹐不親真實道人﹐愛近虛頭禪客﹐空談聖人經典﹐心地全不用功圖名貪利﹐我慢貢高只說眼下時光不想腦後之事如此之人乃聰明外道也。古德有云﹕外道聰明無智慧。仙師云﹕口說心不行﹐非是精細漢儒云﹕先治身心﹐後治家國。且有智慧之人﹐作事安詳﹐不肯造次識因果﹐顧罪福親近知識﹐參問至人窮性命之根元﹐究生死之大事。制伏身心﹐收斂神氣念念在道﹐息息歸真。一日功成行滿﹐帛地一聲﹐透出三界此虛空混為一體。若到此地﹐造化不能移易﹐陰陽不能陶鑄。四時不能遷﹐五行不能役﹐鬼神不能拘﹐劫火不能壞作箇逍遙自在﹐物外閑人。要見物外閑人麼﹖六座門頭出入﹐雖然相近不相親。開著眼﹐休得蹉過﹐省得麼﹖

波羅

「波羅」西天梵語也。東土翻為彼岸此岸者﹐生死之際也彼岸者﹐出生死之岸也。迷者此岸﹐悟者彼岸世人若迷本性﹐即愚痴顛倒﹐認四大六根為己爭名競利﹐謀千年之活計﹐積萬劫之冤愆背覺合塵﹐迷真逐妄。忙忙而不知休息﹐念念而心境不除忽朝大限到來﹐臨行手無所措這裏脫下濕布衫﹐那裏穿上虱虱襖去去來來﹐改頭換面﹐似蟻循環﹐何日是了﹖生死苦海幾時得渡﹖如是之者﹐只在此岸。若有人猛然自悟﹐從前所為所作﹐盡是虛假。棄假修真﹐窮根究本﹐常近至人﹐常親知識求過岸之舟﹐覓方便之篙﹐渡過愛河﹑苦海而登彼岸﹐得脫生死洪波更不拖泥帶水﹐作箇腳乾手燥﹐清淨自在閑人也。且道如何得達彼岸﹖咦﹗他人難用力﹐自渡自家身﹐會麼﹖

蜜多

「蜜多」西天梵語也。東土翻為無極。又蜜者多者眾也。且無極者﹐至高至大﹐難極之謂也。釋云﹕無極。道云﹕太極。儒曰﹕皇極。皆謂O比也。今分明說開,「之一字﹐亦比于大道虛空;「者謂萬彙也。譬道能包含萬類有情﹑無情盡在大道之中。人之真性一同﹐亦能包藏萬法萬法盡在一性之中。太虛之內﹐有八萬四千異類種性說不可盡﹐皆在人之一性之內。一性譬如蜜種性﹐喻于多情行人以一性均和﹐種性合而為一﹐故曰蜜多。道云﹕識得一萬事畢釋云﹕萬法歸一道云﹕吾道一以貫之且道如何是一﹖還識這箇O麼﹖咄﹗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雖然說破不行﹐難到直須去盡塵垢方見。省麼﹖

「心」者﹐人之本源也。一切萬法盡在一心之內﹐有八萬四千等動則無窮無盡﹐定則不變不移。釋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道云﹕心死則性月朗明﹐心生則慾塵遮蔽。 儒云﹕制之一心則止﹐謀于多事則亂是以古聖教學人收攝其心﹐歸于一處喚作萬法歸一又名一字法門。因人不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多種方便﹐指示世人見自本性。豈不見古云﹕三點如星象﹐橫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作佛也由他是也。上天入地皆在自心所為﹐非他處所得。經云﹕在於閑處﹐收攝其心。又云﹕制之一處﹐事無不辦。不能歸一者﹐因識心者少﹐亂性者多﹐故失真道矣。為何不識其心﹖因其多惑其性﹐皆緣失神昏昧﹐逐境迷心。六根內盲﹐著物亂性﹐不生智慧﹐愚暗之故也。若肯修心﹐窮性命﹐究生死親近明師﹐參求法藥﹐療治心病念茲在茲﹐步步行行﹐坐臥不忘。語默動靜﹐不離這個O。忽然眉毛豎起﹐眼睛露出﹐便見本來面目。且道本來面目﹐如何形狀﹖川老有云﹕火不能燒﹐水不能溺﹐風不能飄﹐刀不能劈。軟似兜羅﹐硬如鐵壁。天上人間﹐古今不識。咄﹗知道麼﹖終朝常對面﹐不識是何人。

「經」者﹐徑也。是世人修行之路徑也。學人得此不疑擬﹐休要誤了工程。驀直便行須有到家時節﹐只怕路頭不真差行錯認﹐且道向甚處去﹖是予今明說。向寸草不生處纖塵不立處﹐無泥水無坑坎淨裸裸﹐赤洒洒﹐平穩穩處去﹐猛烈逢著一顆O圓迤迤﹐光爍爍﹐亙古不壞﹐如意光明寶珠。親手拈來﹐得大利用﹐不受困苦。釋云﹕摩尼寶珠道云﹕黍米玄珠儒云﹕九曲明珠要見此珠麼﹖一心向外覓﹐休向世間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raisme&aid=52064600

 回應文章

box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3 09:15
我有一本 有 心經序一 的善本 道光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