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IT 台灣製造 在澳洲
2010/08/01 20:50:07瀏覽2871|回應14|推薦43

每個星期六一早是我這歐巴桑買菜的日子,為了避免超市裡推著推車與其他買菜者撞車、收銀機前的長龍和開著車在停車場找車位,我通常是一大早八點鐘就開車去距離家五分鐘的購物中心去買菜。先到開店最早的蔬果超市買蔬菜、水果;蔬果超市是義大利人和亞洲人合夥的,其蔬菜、水果的種類多及新鮮度是一般超市趕不上的。買完蔬菜、水果,其他的商店也都陸續開了,一般我都會去咖啡店吃個早餐、喝杯咖啡、看個報,再去超市採購其他一週的食物及日用品。 昨天在超市採購時,在賣廚房用品的一區,讓我發現有一洗菜用的器物,是矽膠做的,平常存放時是扁平的,用時從中間壓下去,就成了一可漏水的洗菜籃,看看標籤,居然是Made in Taiwan(MIT)。哇!真叫我痛哭流涕!這十幾年來,澳洲的超市裡的日用品,幾乎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MIC)的製品,沒有什麼選擇,台灣製造的東西已經很難看到了。 曾經有澳洲朋友不解的問我:十幾年前,澳洲超市及其他商店幾乎全都是Made in Taiwan的產品,大到電腦科技產品,小到五金鏍絲釘,幾乎全是台灣製造,怎麼現在全都不見了?他還懷疑的問我:台灣還存在嗎?我只好長話短說的解釋,許多中國製造的電腦科技產品,背後都是台灣老闆啦!

  

(可伸縮洗菜籃 照片來源:網路)

今天讀到新聞:不哈台落伍了 MIT專區狂賣,真的很羨慕台灣的消費者有MIT專賣區。對於我這不迷信國家主義的人來說,看到MIT的製品會如此驚喜,完全是因為產品設計、品質及安全獲得我的青睞;到目前為止,這是MIC的製品所趕不上的,雖然MIC的產品近年來在設計和品質比十幾年前提升了許多。

澳洲是個以出口大宗原物料、大宗農畜產品為主的國家,其國內產業主要是服務業、旅遊業及零售業。基本上澳洲沒有什麼製造業,日常用品、衣服幾乎全是仰賴進口。拜WTO會員國之「賜」,澳洲幾乎是MIC產品的天下,雖然MIC現在也都是掛著國際品牌在商店裡賣,消費者的選擇其實是「買」與「不買」,沒有其他選擇,即使知道有些國際品牌熱賣的商品是出自中國的血汗工廠或是由超低工資的勞工製造出來的,也是拿他沒辦法。

然而,十幾年來,消費者的觀念已轉變許多,與二十年前台灣製造的產品滿天下的年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知名連鎖咖啡店標榜所嚴選的咖啡豆是「綠咖啡」,沒有破壞熱帶雨林、不是壓榨非洲勞工的「血咖啡」。超市賣的一打一打的雞蛋,標示是放養的「快樂」雞下的蛋,不是關在籠子裡的「鬱卒」雞下的蛋。鮪魚罐頭標示是用確保海豚安全的方法,不用流刺網捕捉的鮪魚做成的罐頭。當松花江江水變了色,當山西的煤礦爆炸、當六輕失火、當白海豚瀕臨滅絕、當蘋果打敗微軟成為3C產品第一位霸主,傳來iPhone是中國的「自殺」工廠製造、生產iPhone 和 iPad 所需要的礦物質「鉭」(Tantalum)是靠非洲剛果的女人和小孩在被凌虐及強暴的威脅下開採出來的,剛果賣鉭所得的外匯是用來打內戰﹝詳見:Rotten Apple﹞,這些生產商品過程中的工業傷害、環境保育、社會正義問題牽引著企業的社會責任、消費者的購買良心,在這端的消費者購買行為上所造成的影響是越來越大了。

澳洲的製造業基礎非常有限,加上澳洲的勞動成本很高,相關的勞工安全、勞工保障標準也高,所以在澳洲要找到到澳洲製造的東西,可能在專門賣給觀光客的紀念品店找到的機率會比較高。雖然澳洲的製造業也發展了「澳洲製造」Australian Made 的特別標誌,但是在自由貿易主義之下,在澳洲國內並沒有將「澳洲製造」特別加以行銷成愛國、買國貨的代表標誌,而是澳洲產品的一個總代號。這個標誌長期下來所傳播的訊息,對我而言是:不便宜,但是有一定的品質保證且安全的商品;當然它更代表了這個產品提供了澳洲國人的工作機會。有此標誌的商品絕對是我的首選。

   

然而澳洲市場還是要靠進口的商品的,如果MIT的產品能夠在澳洲市場「重現江湖」,對澳洲的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如果MIT的產品不僅能承襲二十年前的品質、安全、設計、創意,再加上企業的社會責任:照顧勞工、照顧環境,然後用一個特別的符號來代表Made in Taiwan,相信MIT「台灣製造」會再在澳洲創出一片天空,澳洲的消費者會比現在做「沒有選擇的選擇」下消費幸福太多了!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hou&aid=428063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製造的食品
2010/08/02 09:17

在大陸的超市夾上超貴,記得第一次上海的香港人朋友帶我去逛家樂福,我也聽到像是新的台灣客一家人走過食品架,不斷驚呼價錢比台灣貴太多了。

我記得在澳洲時,我最喜歡去金台北超市買義美紅豆冰棒一盒6支澳幣好像超過10塊。不知道台灣賣多少。


Jacaranda(achou) 於 2010-08-02 10:17 回覆:

對啊 華人超市的台灣食品都比中國的貴啊

像料理酒 中國的一大瓶只要不到澳幣2元

台灣的米酒一瓶要澳幣14元  比澳洲的一般葡萄酒還要貴

可是偶還是買台灣米酒啊

近年來 中國的食品很多都學台灣的包裝

不仔細瞧 很容易以為買到台灣貨

所以 偶覺得 台灣的商品 應該要學澳洲的 Australian Made 掛一個特別的標誌

類似台灣旅遊局的Logo 會比較好認


溫哥華 千里傳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是被MIC攻佔了
2010/08/02 07:54
本地的大統華超商正舉辦台灣週活動,台灣食品零瑯滿目,人的胃腸最愛國,聰明的老闆知道。
大溫地區市面上的商品絕大多數也是MIC,多希望那個C是Canada,但和澳洲一樣,加拿大人工太貴,工業產品很難和中國競爭。還好農產品還可以很驕傲地說來自本地。現在正是BC省櫻桃、藍莓、桃杏盛產期,鮮美多汁,價廉物美,真希望能送上讓你嚐嚐!
Amy

Jacaranda(achou) 於 2010-08-02 08:57 回覆:

農產品我還是喜歡在地的,還好澳洲的農產品還沒有被佔領,我們還可以享受新鮮安全的食品。

澳洲的農產品也是因為WTO的關係,也有不少Grown in China和其他國家如美國、南美國家的農產品,中國進口來的大蒜一公斤A$2,墨西哥進口的一公斤A$19,價錢差這麼多,品質也差很多。這麼低的價錢,中國的大蒜農民要如何生活,真的想不通耶!

倒是加拿大的農產品在澳洲不常見到,美國的櫻桃和柳橙倒是都有。雪梨現在是冬季,我買了美國進口的櫻桃一公斤A$15,不便宜但是多汁又甜。

其實,農產品還是在地的好,尤其是現在講低碳生活,氣候變遷的結果每個國家的主政者都應該好好考量農業政策,因為糧食是個影響每個人議題。


H2O CO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MIT
2010/08/02 01:55
我只要去四海超商或是其他的亞洲超商
如果是買乾貨, 我一定先看出產地
看到 MIT , 我就心跳一百, 因為實在是太少見了
不管是不是用的到, 或愛不愛吃, 先拿了再說
這算不算也是"愛國"的行為啊
Jacaranda(achou) 於 2010-08-02 04:52 回覆:
妳們那兒也是吼?我們這兒的亞洲超商還算有一些台灣品牌,但是多是越南、中國製造,只有非常少數是台灣製造,口憐啊!
妳那哪是愛國行為?根本就是「國癡」嘛!哈哈!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