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非佛說之謬誤!
2020/10/15 22:00:25瀏覽539|回應0|推薦0

大乘與小乘皆出自佛陀僅發心發願不同!!


大乘教,梵文音譯「摩訶衍」,以阿含經而言,已有大小之分別,如《雜阿含經·769經》:「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註:婆羅門以「除邪愚已,常住正念,生死縛盡,已覺悟已。如是之人,名為婆羅門(梵志)」}

《長阿含經·第2經》:「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

阿含部法海經:「大乘之味,志求大願,度人民故」。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勸請品第十九:須深女人便說此偈:「善逝有此智,質直無瑕穢,勇猛有所伏,求於大乘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四意斷品第二十六「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

故知大乘是志求大願度人民,佛時已有根源,相反的即是小乘如律乘、天乘、婆羅門乘。

, 故大小乘都是依佛所教修學,並無後來南北傳的大小乘之分。


佛圓寂後大迦葉集500眾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窟界內進行經典結集,名「上座部結集」,而住遠域未克參加的僧眾萬餘人,其後在二十餘里外進行界外結集,名「大眾部結集」,

 學者Jan Nattier指出,術語「大乘」是菩薩道的同義詞,在某些最早的大乘佛經比如漢靈帝末年譯《法鏡經》中,其含義與部派佛教對菩薩道的解釋沒有本質區別, 學者辛島靜志提出:在早期的犍陀羅語版本的《法華經》中,這個術語最早出現形式是俗語詞mahājāna即雅語的mahājñāna(大智)。在後來轉寫為雅語時才變為mahāyāna(大乘),因此在上座部沒有大小乘名詞,但另有相同意義的文句!而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則有聲聞菩提、辟支菩提、三藐三菩提(佛菩提)。

  佛教部派分裂最初起源於佛滅一百年之後,因「十事非法」之爭,形成印度東西部僧團間有些小分爭,但

並未決裂。後於阿育王(約西元前304年-前232)時期,因「大天五事」,原始佛教才徹底決裂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等部派佛教,史稱根本分裂


《文殊師利問經》記載,上座部與大眾部皆是從大乘佛教中分支出來,大乘是指佛陀的教法,但個人心志不同,有的較保守,如頭陀第一的大迦葉,而有的開放較願濟度大眾,如願犧牲性命也要將佛法傳播到西方輸盧那國的富樓那。


以下訊息顯示古代上座部有些部派兼修北傳大乘,!


阿育王后,阿育王帝師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領導上座部的法藏部,該部以傳承含有菩薩藏與咒藏的五藏而聞名(見註1),法藏部另有一支,形成了化地部,另一支為飲光部,這二派有大部分思想雷同法藏部。法藏部也承認:在此世界的東北方,有難勝如來經常說法。又漢譯的《增一阿含經》,說到世界之東,有奇光如來說法,目犍連曾以神通到奇光如來處;

 。

   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犍陀羅和迦濕彌羅的上座部,形成了說一切有部,。在中西部印度發展的上座部形成犢子部,因對《發智論》中一頌的釋義不同,又分裂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上座部中的分別說部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僧伽羅國,此部派又稱赤銅鍱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含有大乘思想的無畏山寺派和堅持固有傳統的大寺派,無畏山派一度是斯里蘭卡佛教中心,但大約公元3世紀末時,無畏山寺派被王權解散。所以斯里蘭卡現僅存大寺派。

   玄奘三藏在7世紀上半葉遊學印度時,曾訪問過僧伽羅國無畏山寺外,也知在印度佛教核心區域的摩揭陀國等四國,也有並學大乘教法的上座部伽藍,玄奘三藏稱其為修學大乘上座部法。


學者認為,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漢譯的四阿含經,其中三種都是由大眾部傳來),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傳統戒律。


西元643年玄奘在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上挑戰各教派,等待十八天,結果無人敢出來對大乘教義辯難,他因此不戰而勝,名聲鵲起,威震全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iAST Mokṣadeva मोक्षदेव),亦即「解脫天」。可見當年並無所謂的大小乘教派教義上的爭論,反倒是現在還有一些不學無術的學棍敗類及外道,認為大乘佛教是後代偽造的,試想玄奘在印度時,已距佛世約1200多年了,他所宣揚的大乘佛教若有問題,會沒人出面挑戰嗎!


附:阿含經論過去、未來、現在他方世界諸佛

(《長阿含經》)過去九十一劫時,時世有佛名毗婆屍如來。複次,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屍棄如來。複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如來。複次,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又名拘那含,又名迦葉,我亦今於賢劫中成最正覺。


雜阿含經(九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未來世當有幾佛?」

佛告婆羅門:「未來佛者,如無量恒河沙。」

爾時,婆羅門作是念:「未來當有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當從彼修諸梵行。」

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時,婆羅門隨路思惟:「我今唯問沙門瞿曇未來諸佛,不問過去。」即隨路還,復問世尊:「云何?瞿曇!過去世時,復有幾佛?」

佛告婆羅門:「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恒河沙數。」

時,婆羅門即作是念:「過去世中有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我曾不習近。設復未來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當不與習近娛樂。我今當於沙門瞿曇所修行梵行。」即便合掌白佛言:「唯願聽我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佛告婆羅門:「聽汝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

爾時,婆羅門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獨一靜處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


阿含部:法海經

......禪定之味,志求寂定,致神通故,四諦之味,志求四道,解結縛故,大乘之味,志求大願,度人民故,此第三之德

吾僧法之中,三十七品道寶之妙,神足住壽,飛騰十方,靡所不適,瞬息之間,周旋無量佛界,到殊勝之剎,能以其道,化導群生,淨己佛土,此第五之德


增一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

.....爾時,奇光如來告諸比丘曰:「西方去此七[*]恒河沙,[4]彼土世界,佛名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是彼弟子,神足第一。」爾時,彼佛告目連曰:「此諸比丘起輕慢意,現汝神足,使大眾見之。」  \



《增壹阿含26品9經》

「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 無量佛] 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


《增一阿含经善恶品第四十七》

云何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所谓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谓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比丘当知。其生天及恶趣者。当念舍离。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如是。比丘。

註(1):

五藏

(一)藏,梵語 pitaka,為含藏、攝持之義。含藏攝持一代聖教之典籍分類為五,稱為五藏。有如下數說:

(一)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所立。即:(1)素呾纜藏,即『經藏』,詮定靜。(2)毘奈耶藏,即『律藏』,詮戒律。(3)阿毘達磨藏,即『論藏』,詮性相分別之慧。(4)『般若波羅蜜多藏』,詮大乘真實之慧。(五)『陀羅尼藏』,即佛為不能受持上述四藏,或犯四重、五逆、謗法、闡提等重罪者而說之真言密咒,使得消滅過罪,速疾解脫而頓悟涅槃。


(二)上座部的法藏部所立。據三論玄義載,即:(1)經藏,詮定。(2)律藏,詮戒。(3)論藏,詮慧。(4)咒藏,攝諸咒等。(5)菩薩藏,攝菩薩本行之事等。


(三)大眾部所立。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集藏、禁咒藏。詮顯戒、定、慧三者,或僅詮其二者,稱為雜集藏,其餘準法藏部可知。


(四)成實論師等所立。據成實論卷十四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藏、菩薩藏。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5159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