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釋迦牟尼:佛陀從不以神靈或神使自居,“我今亦是人數
2020/04/18 18:13:27瀏覽720|回應0|推薦0

釋迦牟尼:佛陀從不以神靈或神使自居,“我今亦是人數”

科技生活快報 2020-04-17 14:22:22

有認為“我”即所謂“心”或“識”,此“自我”或“靈魂”是永恆不滅的實質。相信一個人有靈魂,在佛陀說教中看做是一個難以消除,為人們所特別喜愛,為多數思想派系所固執的問題,這種特殊信仰即使在現代也很頑強。事實上釋迦牟尼很明確的否定了不變的“識”——“靈魂”的存在。

識的生滅無常:佛陀看來,與其認心、意或識為“我”,還不如認物質色身為“我”。因為色身似乎更堅實;心、意、識遠比色身更加變幻無常。

識的因緣而生:一個名叫嗏帝的弟子,聲稱世尊曾教他:“輪轉飄泊的,乃是同一不變的識。”佛問他所謂的識是指什麼,嗏帝給出了一個典型答案:“它就是那個能夠表現、能夠感覺、能隨處經歷一切善惡業報的東西。”世尊訓誡他說:“你這愚蠢的人!你聽我對誰這麼說過?我難道沒有設法解釋‘識是因緣所生,離開因緣條件,就無所謂的識’嗎?”佛陀解釋識是如何依生起的因緣不同而得名眼識、耳識、鼻識、味識、身識、意識。他又比喻說:“以木柴燃燒的火叫做柴火,以稻草燃燒的火叫做草火……識也是從使它生起的因緣得名。”

沒有離開物質而獨存的識:佛陀毫不含糊地宣稱識是依色、受、想、行四蘊而生起,不能離此四蘊而獨存。他說:“識可以以色為方便、以色為對象、以色為給養而存在,並且為樂此不疲故,它可以生長、增進、發展……(受、想、行同理)”“如有人說:我可以顯示識的來、去、消逝、生起、成長、增進、發展,而與色受想行無關,那他所說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識不是與物質對立的絕對精神。

佛在人間:佛陀從不以神靈或神使自居,“我今亦是人數”。佛教不是神教那樣說為神的啟示;乃以人間覺者的教化而達安樂和清淨。“諸佛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他曾說,弟子接受他的教導,卻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婆羅門,對此我能做什麼呢?婆羅門,我如來只是指路的人。”

慈悲與無私:佛陀的慈悲在其言教中隨處可見。拔耆國有位名為獅子的將軍,他本是耆那教的豪華施主,當與佛見面後非常歡喜欽佩,要求成為居士弟子。佛陀答應後,勸他不要取消長久給與耆那教徒的佈施。吠舍離發生瘟疫時,佛陀冒著被傳染的危險,身入其境以化導。對於門徒,佛陀同樣予以無私關懷:他親自照料生病的比丘,為失明比丘縫衣服,為重病比丘洗灌,向小比丘懺摩……他的護法居士雖不乏權貴之人,但他身無分文,始終三衣一缽行腳乞食。他祥和安寧,從不憤怒、悲傷、嫉妒,沒有任何自私與傲慢。即使受到誹謗迫害,也從不起仇恨;受到稱頌也毫不得意。他赤足行走於恆河兩岸各地,四十五年說法不倦,通過自己的言行化導有情,從不希求任何回報。

不以統領者自居:佛從不視自己為僧團領導者,也不願別人這麼看待他。“我不攝受眾”,“同坐解脫床”。他以身作則:自己建房,自己洗衣掃地;五日一行比丘之房。阿難在說法,佛忘病而起身聽之;聽到堂中說法,佛便站立在戶外。眾僧按律自恣時,佛說:“我若有過錯,歡迎大家揭發!”他讓弟子不要不好意思向他請教,“應以友人與友人請問”。姨母以新衣施佛,佛讓她施與眾僧:“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大眾。” 頻婆娑羅王以竹園施佛,佛說:“但以施僧,我在僧中。

關於談吐:佛陀侍人謙遜有禮,對主動上門的辯論者,他總是心平氣和地與他們討論。他的態度是理智而非感情的,對來求教者總是順應談話的對象,循韜善誘,引發別人自作思考。他不喜歡向他們發表滔滔講演,也沒有無意義的話。他善於用比喻,從生活中選取來的比喻來闡述比較難懂的佛教教義。他的談話很富於幽默感,例如他會用挖苦諷刺口氣討論婆羅門教。
揚棄時代思想的深見:佛陀打破婆羅門的第一因論和非婆羅門的共因論,立互為因果的緣起論,這接近辯證法;又承認業力,有反唯物傾向;以緣起為本,無神我為世界主宰,無神我為個人靈體,又傾向無神論;東方雖衍出反吠陀潮流,但頗嫌於神秘和苦行的極端。釋尊以中道為解脫行;慈和不失其雄健,深思而不流於神秘,淡泊而薄苦行。以世間為無我的緣起,反侵略而唱無諍,辟四姓而道平等;崇善行以代祭祀萬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是對六師外道以及婆羅門的徹底揚棄。

超越思辨的如實修證:六師外道以及婆羅門都以本體論為依據,但佛陀學說否定本體論的價值,有位青年曾請教了十四個問題(十四無記), 牽涉到世界本質、身心關係、人死後續存與否等哲學問題,是當時印度思想界經常討論的不解之謎。佛陀一概避而不談,理由是這些問題無關人生實際,無法以討論得到解決。是束縛人的枷鎖,使人困惑痛苦,對於修道解脫毫無意義。即使他在說法中也運用哲學,但他認為哲學應解決生死切身問題。佛教以實際修證而超越哲學思辨。

意義:佛教是釋尊本其獨特深見,應人類的共欲,陶冶印度文化而樹立。佛教蘊藏著許多新文化的萌芽,從而成為後來印度新思想的代表。後起六派哲學的思想分化,宗教制度與社會秩序在東方崛興中動搖;佛教的傳佈衝過恆河上流,到達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代,摩竭陀中心的大帝國達到非常的隆盛。佛教也進而為印度國教,弘通到印度以外。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3256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