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全球傳播史上,犍陀羅文明對中國佛教有怎樣的作用
2019/08/02 14:53:45瀏覽710|回應0|推薦0

在全球傳播史上,犍陀羅文明對中國佛教有怎樣的作用

新京報 2019-08-01 12:14:31

我們經常說,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此後,佛教逐漸被中國化,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但是,這種敘事真的是正確的嗎?

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孫英剛認為,這種簡單的線性敘事是不準確的,佛教傳入中國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再造。佛教一進入中國,就已經成為了東亞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犍陀羅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犍陀羅為何在佛教的傳播史中如此重要?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嗎?

7月24日,在單向空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辦的《佛傳與圖像:釋迦牟尼神話》新書發佈會上,此書的作者、青海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趙豔、《犍陀羅文明史》的兩位作者孫英剛和何平,與大家聊了聊犍陀羅藝術與佛教的歷史。

《佛傳與圖像:釋迦牟尼神話》,趙豔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4月版

犍陀羅藝術為什麼重要?

孫英剛認為,無論是從學術內在發展的邏輯來看,還是從學術之外來理解中國文明,犍陀羅藝術都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在對犍陀羅藝術的研究過程中,孫英剛發現,犍陀羅和中國文明的關係非常密切。以前,學術界對中國文明的研究都侷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內,在孫英剛看來,這摒除了太多理解中國文明的角度。

犍陀羅文明的很多文化元素、符號、理念,最終都在東亞紮根發芽,成為重要的人類遺產。從這個方面來講,中國文明一直都是開放的文明。中國之所以能夠延綿幾千年,就因為中國文明是開放的,能夠不斷地把外來文化元素轉換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的傳入,就是鮮活的例子。從公元二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它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死觀、語言、信仰和日常生活。佛教傳入後的中國文明和佛教傳入之前的中國文明差別非常大。在語言上,因果、世界等許多概念都是佛教傳來的,包括現在的人在網上聊天打的“呵呵”,也是佛教帶來的。因為“呵”是一個動詞,是呵斥譴責的意思,但在佛教裡,“呵”變成了一個擬聲詞,指發出聲音的笑聲。

此外,佛教的興起與傳播是人類世界的一件大事。佛教在東亞世界的中國、日本和韓國之間,也是除儒學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核心議題。其中,很多的理念都要回到犍陀羅去。在公元前後的幾百年間,犍陀羅是文明的十字路口,它包括現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部、阿富汗地區,更廣義的犍陀羅地區包括幾個中亞國家的南部地區。

犍陀羅藝術

犍陀羅文明地區,處在伊朗文明影響下,受西亞文明的影響,也受南邊印度文明的影響,還受東邊中國文明的影響。在黃金之丘的寶藏裡,就可以看到各種文明的元素,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馬車。而且,那段時間正好又處於希臘化時代,希臘人曾經在這裡建立過一系列的小王國,包括早期的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

因為這些契機,佛教來到那塊區域之後,受各種文明的影響,產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比如說佛像的出現。佛像在犍陀羅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始佛教是沒有佛像的,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沒有給聖人、偉人塑像的傳統,甚至早期的佛典裡講,佛陀太過於偉大,所以人類沒有辦法把它的形象表達出來,早期佛教是反對偶像崇拜的。

歷史上第一批佛像希臘化風格非常重,有所謂的三十二像,受希臘影響還有伊朗的影響。比如,佛中間的“白毫”就是受伊朗文明的影響。西亞的王者君主是有這樣的表達,用王者的形象來描述聖人。

犍陀羅藝術與希臘文明有什麼聯繫?

趙豔認為,犍陀羅和希臘文明有很大的關係。希臘因為其三面環海的戰略位置,孕育了它和其他古老文明的差別。希臘文明最為主要的一個特徵是開放性或者包容性。這種精神體現在希臘的神話中。希臘神話體系非常分明、清晰化,比如《荷馬史詩》、《赫西俄德的神譜》當中,希臘的神話就體現出非常體系化的特徵。從希臘神話中,可以非常準確地理解到希臘精神。趙豔認為,希臘精神簡單概括就是它的原欲性,它肯定人最基本的一些慾望;其次,它有一種理性的表達。

酒神狄俄尼索斯和太陽神阿波羅,分別代表了兩種精神,這兩種精神時而涇渭分明,時而交織。希臘精神的核心,就是既有原欲性,又有理性的束縛。這種希臘神話,成為了希臘藝術最重要的源頭。

希臘的很多雕塑,包括早期邁錫尼文明當中的壁畫就有一些描繪希臘神話的場景,所以它具有很濃厚的敘事元素。這些對犍陀羅佛像藝術的誕生,起到了非常直接的影響。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出現了佛像,釋迦牟尼的形象就是希臘王子的那種太陽神的造型,它的髮型和衣服褶皺完全是希臘化的。此外,佛傳中釋伽牟尼的誕生、初創法門、降魔成道、涅槃,都是用非常清晰的線性的敘事方式來表達的。所以,希臘文化對犍陀羅藝術的影響非常深遠。

《犍陀羅文明史》,孫英剛、何平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2月版

孫英剛舉了一個例子,他提到,有些希臘的神還被佛教改造進入佛教。執金剛神或者叫執金剛菩薩,手裡拿著一個金剛杵。有時候,它一手拿著金剛杵,一手拿著拂塵。有人說,它作為佛陀護持的形象出現,是佛陀的“警衛員”。金剛杵,指保衛的功能;拂塵,指服務的功能。當然,佛陀不需要它保護,佛陀的法力比他大很多。

但在犍陀羅的佛傳浮雕裡,有大量的執金剛神的形象。它最初的形象,就是希臘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頭上戴著獅皮帽,手裡拿著大木棒,這都是希臘文化的傳統元素。赫拉克勒斯這個身份形象,在前佛教時代已經出現在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的錢幣上。稍後出現的佛傳故事,就把這位希臘神收編了,變成了佛教的保護神。這個形象,沿著絲綢之路一路東進。

當然,後來它的形象又經過了變形,但它戴著獅皮帽、手持武器的形象還保存著。前些年,考古發掘的北齊武將徐顯秀的墓,他戴的戒指上畫的就是赫拉克勒斯。所以,在那個時代,中國和各種文明的交往是很多的。

趙豔補充道,在犍陀羅藝術裡,我們會有一些想像不到的場景。比如,底下是釋迦牟尼的立像,但上面卻是男女的聲色場面。這種衝突性非常大。這就跟希臘精神中的兩極相關:原欲性、理性,用這樣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卻又和諧統一。

孫英剛認為,佛教和早期的希臘哲學,確實有一些能夠融洽的地方。佛教在犍陀羅地區是經過改造的,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佛像佛經的出現,還有從強調自我成就開始強調拯救眾生。拯救眾生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佛教的僧侶冒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到全世界去傳教,要拯救眾生。而宗教的傳播,必然帶來了藝術形式和新的文化元素的融合。

有時,文明的融合不是勻速的,它需要一個契機,佛教就很典型。佛教在公元前四五世紀已經在印度興起,但是一直到公元二世紀才傳入中國。中間五六百年的時間,都只是一個地方性的信仰,後來才真正變成世界性的大宗教。在這過程中,犍陀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從佛教的誕生開始,商人和手工業者就是它的天然的支持者。他們對佛教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因為佛教講因果報應,這種思想和商人的債務思想是一模一樣的。而且,佛教一開始就宣傳眾生平等,它認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這在印度是反常的。中國是四民社會: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低的,所以佛教繁榮的地區一般是商業比較發達的地區。一直到近現代,江浙財團和商人與佛教還是關係很密切。

趙豔認為,佛教受希臘文化影響之外,佛教在中國也被“中國化”。中國文明的起源是非常內斂式的,是一種黃河流域農耕型的文明。這種文化基礎,決定了它在接受佛教的過程中,可能會去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元素。釋迦牟尼誕生之後要沐浴,給他噴雨的都是蛇形的娜迦。娜迦在印度就是蛇王,在黃金之丘時期,出現了很多龍的元素。這個龍,是中國最早在漢代就出現的造型。

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嗎?

孫英剛認為,大家可能不熟悉犍陀羅,但大家可能知道雲南妙香山。佛教在雲南影響很大。雲南號稱佛國,妙香山這個詞由Gandhara翻譯而來。犍陀羅就等同於妙香山的音譯。犍陀羅基本內涵可能就是香山的意思,有香味的芳香之地。對這個地方記載最多的,就是中國人,包括《法顯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在他們的描寫裡,犍陀羅是當時世界佛教的中心。

犍陀羅石盤

另外,從二世紀、三世紀開始,中國大量翻譯佛經,絕大多數的佛經都來自這個地方。公元157年,支婁迦讖開始在今天的洛陽翻譯佛經。我們以前往往認為,佛教最重要的語言是梵文,我們拿梵文版本來校正漢文的錯誤,但後來我們發現這是錯誤的。孫英剛說,“比如,一個漢文的佛經是公元二世紀翻譯的,我們能得到的梵文本最早不超過十世紀,我們拿一個晚一千年的經本來校正漢文,這個不是錯誤的嗎?這說明什麼問題?”

最近,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出土了一批像《法句經》這樣的佛教原典。這可以說是最早的佛教經典,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紀。其實,通過經本之間的對照,我們就能發現,早期的譯經根本不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最早的佛經語言也不是梵文,我們稱之為佉盧文或犍陀羅語。

這些佛經由大家口耳相傳幾百年後,有人想把它寫下來,是用犍陀羅語先寫的,甚至有的會翻譯成梵語。但是,幾乎在同時,這些佛經就被帶到了中國。實際上,中國早期漢文譯經是現在世界上最早、最全面、最系統、最權威的文本,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孫英剛認為,佛教如何進入中國的敘事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種直線的、簡單的傳承,而是一種文化的再造。佛像、經本、思想意涵和概念,是在印度找不到的,這是中國的。佛教進來之後,這些東西就已經化為東亞的一部分。

基督教起源於今天的以色列地區,然後傳入歐洲,但是歐洲人從來都不會用我們這種方式,認為基督教是外來宗教。他們從來沒有把這視為敘事的主線,但我們一直在講佛教是外來宗教,到中國之後不斷地適應中國的情況,變成了一個漢化的佛教。事實並非如此,佛教最初就已經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

犍陀羅佛像

趙豔贊同孫英剛的說法。在古典時期,佛教是一種多元文明真正融合後的產物。在它的傳播過程中,于闐、龜茲是當時佛教的兩個中心。龜茲和于闐的一些石窟,有些都保留了犍陀羅風格。一切有悟,從佛教哲學上來說,可能是保留希臘哲學最完整的派別,它比較注重智慧義理。所以,佛教也和許多文明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記者丨徐悅東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2832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