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能莊嚴無上菩提的五個法門等
2021/04/15 17:51:04瀏覽559|回應0|推薦21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能莊嚴無上菩提的五個法門等。

上一次談到菩薩摩訶薩的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接著,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又開示說:「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五法,則能莊嚴無上菩提。何等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讀誦世論不生疲厭、五者學諸世業亦不厭之。善男子!菩薩具足二種莊嚴,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自知罪過、二者不說他過、三者樂瞻病人、四者樂施貧人、五者獲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2)世尊再接著開示說:菩薩證悟之後要能夠莊嚴無上菩提具足的五個法:第一個是信心。這當然指的是對三寶的信心,尤其進一步說的是對自性三寶而言。假如一個人對世間的常住三寶都沒有信心,乃至告訴大家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了,世間不再有佛,剩下來只是眾生對佛的永遠懷念而已。」甚至於也告訴大家說:「沒有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東方琉璃光世界。」單從這一些簡單的事相上看來,就知道說:這個人不知道「常住」的意涵;或者其實是知道的,但是就是不相信!這只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說:不管這個人今世的身相為何,世間的名號是如何響亮,但畢竟他是一位對三寶的初步的信心是不具足的;所以對《華嚴經》中提到:十方世界仍有無數諸佛,今現在仍在說法,而且也敘述其佛號、世界名等等。這個人也不會相信,而且可能也會毀謗的。菩薩從親證自心如來之後見到了自性佛,知道了諸法皆由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出生,轉依本來清淨的自性彌陀之後,自性僧也在其中;所以他對於三寶常住這個事實,是當然一定是會相信的。可是退一步來說,若是說能夠對二乘法的信心是具足的,都已經很不容易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對五欲的貪著是很強烈的,即使善知識把解脫道的正理已經解釋得很詳細了,因為一向都寶愛蘊處界而不願意捨離,所以也會影響到對二乘法是不是能夠實證的信心。其次,再加上說因為福德莊嚴的不具足,或者是受到親厚的惡知識的影響,有時候菩薩七住都還會有退失的狀況。《菩薩瓔珞本業經》中,不是就提到過去舍利弗與天子法才的退分嗎?這不就是一個很具體的例子嗎?所以在佛菩提道上要能夠福德莊嚴具足,或者是有真正善知識的攝受而使得學法的信心具足,真的是很不容易!

第二個法叫作悲心。悲,雖然說能夠拔苦,卻是有很多層次的。譬如說,看到蚯蚓在柏油路面上鑽動卻沒有辦法找到一條出路,所以就彎下腰來小心地把牠放到手上、或者是放到葉片上,然後把牠放到附近的陰涼土地上,免去其乾熱之苦或者是死亡的恐懼。看到市集上賣著活禽或是活魚即將被宰殺販賣,就方便的買了下來而予以放生,免去其面臨被殺之苦。不過,這種放生還有很多實務上所應該注意的地方,這裡就不進一步的討論。甚至於說,看到眾生被邪法之所誤導,即將造作種種惡業而不自知,乃至法身慧命隨時可能會被斲殺,因此就用種種的善巧方便——或者大聲疾呼、或者著書立說,深入淺出地敘述真正佛法的義理,使得眾生逐漸地遠離被邪法之籠罩,不致下墮惡趣。這樣子看來,這一些不同層次的悲心之所以能夠成辦,其背後其實是有著不同條件的依止狀況。也因為一般人本來就是這樣子,與自己比較親厚的人有了困難,就優先的幫忙或者是多幫忙一些,比較不熟的或者是根本不認識的,就相對的少幫忙一些。修學佛法的過程,善知識往往開示說:「對待眾生要有悲心,要對所有的眾生平等看待。」一開始真的也無法信受,更不要說可以作得到。多世在佛法上修學之後,終於親證了佛菩提,這才相信說:本來眾生是平等的,因而使得想要拔除眾生苦的悲心更加的堅定;此時,隨著我所執、我執等煩惱逐漸斷除,加上對佛菩提道的內涵更加明白之後,悲心就越加深厚,最後終於可以「不擇一切怨親,視一眾生猶如獨子」而幫助眾生,這樣才成就了大悲的方便。

要能成就前面所說的信心與悲心,可還得要有第三個條件的配合,就是要勇健。而勇健之心卻是不容易成就的!世間人就會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本來是每個星期都固定要去上課的,可是某一天要上課的日子,卻正好有個人相約要去上館子,心裡面就這麼一想:「唉呀!這個人好久不見了,而且也聽說這家館子的菜色是很精美的。」於是就這麼ㄧ想說:「啊!下一次再去上課吧!影響也不大,那就請假一次吧!」姑且不管說他所上的課程對他的重要性是怎麼樣,這樣子看來,在世間法上來說,勇健之心的成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又譬如說,淨土宗流傳已久的一段話,不也這麼說嗎:「唸佛一年,佛在心田;唸佛二年,佛在眼前;唸佛三年,佛在西天。」這就表示說,這個人的唸佛功夫是一年比一年更為懈怠啦!那這種勇健之心很難生起的狀況,其實是一直普遍的存在;推究其原因,說來也不能完全責怪學人,反而有時候是要歸咎於為其說法的善知識。為什麼會這麼說?假如有善知識為你開示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一句佛號唸到底,打死都不能放下。』」然後呢,假如也不為眾生說應修三福淨業的內涵,為什麼要修三福淨業的原因,甚至於是「什麼是淨土」也說不上來!結果呢?學人初聽之下,雖然心生歡喜勇猛精進地唸佛,卻有時候會想起來說:「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叫極樂啊?難道就只是遍地金沙、無有眾苦這樣子的狀況嗎?那我為什麼要生到西方啊?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只有快樂嗎?可是,顯然假如我這樣往生以後,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之中真的有這樣便宜的事嗎?」於是乎心中就一大堆疑問;再加上說,由於初發心勇健精進地唸佛之後,總是會感覺說:唸著佛號的心仍然是叢鬧的!所以就請問善知識,請問之後,卻仍然是:「一句佛號唸到底,打死都不能放下。」所以,他的問題真的是一日一月之中無法排解,那就有可能是一年又一年地不想要再繼續唸佛下去了。所以說,學人唸佛的時候,勇健之心要能夠持續的發起的話,還真的需要善知識的攝受才可以成辦的。再加上說,修學佛法所要面臨的關卡,真的是多的不得了!所要修的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這就是為什麼說,從初住位開始一直到成就佛道為止,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原因了。所以勇健之心對菩薩而言,真的是很重要!

第四個條件是說:應該要讀誦世論不生疲厭。為什麼說菩薩反而要讀誦世論呢?菩薩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向是自利利他的,而且有時候也說是廣度眾生的。問題是:既然叫作眾生,表示他的心所趣向的是有很多很多的層面。菩薩此時,一者,是因為讀誦世論的緣故,才能夠廣知眾生心之所以被繫縛的原因,當因緣成熟之際,能夠爲其所修學的種種世論加以引導而引進,而使其去邪向正,進入真正的佛法之中來修學。二者,雖然看起來說是世論,可是佛菩提道中很多的智慧,卻是要依憑讀誦這些世論的因緣才能夠引發;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世論也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也是菩薩明心之後應該要隨緣而讀誦的。所以讀誦世論之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是:學諸世業亦不厭之。因為讀誦與修學,畢竟不是完全相同的層次,這就好像世間法上說,修學一項技藝是一回事,進一步去履行這項技藝又是一回事,道理是類似的。換句話說,雖說一者也是為了眾生,一者也是為了增進自己的智慧;同時,佛法畢竟也是要在世間中求的。而此處,尤其是針對菩薩摩訶薩而言,因為這樣佛菩提道上所應該具足的福德與智慧,才能夠更快速地成辦。

佛接著開示說:「善男子!菩薩具足二種莊嚴,則有七相。何等為七?一者自知罪過、二者不說他過、三者樂瞻病人、四者樂施貧人、五者獲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時中常至心修六波羅蜜。」(《優婆塞戒經》卷2)因為菩薩已經具足福德與智慧莊嚴的緣故,所以顯現出七種相貌。當然,隨著菩薩福智莊嚴的層次不同的緣故,所顯出的七種法相的內涵就會有所差異。現在就簡單地來說明一下這七種法相:第一種是自知罪過。而其中的某一個層次的意思是說,自己若在行為上或者是在法上是有錯誤的話,他就會承認乃至是公開地懺悔改過,不會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指責,或者甚至是顧左右而言他;因為他知道,這是反而會障礙自己的道業的。只是,若眾生因為智慧遠不如菩薩,沒有辦法瞭解菩薩的所作、所說的義理,也常常會誤會菩薩所說的法是錯誤的,甚至有的時候會用謾罵的方式對菩薩來加以指責;所以,這個時候菩薩就會顯現出他另外一種相貌,叫作不說他過。不管眾生是因為智慧之遠遠不足而誤會法義,或者甚至是有心想要誣衊菩薩,菩薩都不刻意在這個部分—在事相上或是對方的身口意的過失—予以反駁;卻是慈悲地就被誤會的法理或引生的事相上的問題,進一步仔細地來為其說明,以及菩薩是從哪一個角度來說法的,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開眾生的迷惘。

第三是樂瞻病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之中,多少會有一些病苦;人之常情是,當我們有了病苦,一者需要湯藥的調養,一者也會需要親友的關心;所以菩薩也會在自己能力許可的狀況下,隨分去探視病者給予必要的幫助。兩千五百多年前,世尊不是也去探望一位久病的比丘嗎?世尊也不會想說:「我是最尊貴的世尊!」因而不去探望那一位比丘的病。所以就有人把這個典故畫下來,叫作「佛陀問病圖」。假如,菩薩也去探望同參道友的病,這原是人之常情;但是,若有人一定要把這樣的「菩薩問病圖」說成是「佛陀問病圖」,而其中探病的主角卻是現比丘相!這恐怕就會扭曲了佛、法、僧三寶的意涵。作這樣主張的人,是不是會有謗法的問題,是一回事;然而教導學人錯誤的佛法知見,反而將學人導向遠離佛法的方向,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了!因為 世尊在世間的示現,一向是不示現剃髮相,所以這才會有 佛與僧的第一分的區別。

第四是樂施貧人。除非是很明顯的對方拿了錢財是要去花天酒地,或者是作不利於眾生的事情,否則,菩薩ㄧ向是很樂意布施給貧困的眾生;因為,既然叫作貧困,表示說對方是很需要幫忙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與眾生結下了善緣,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對於其在法上的攝受力就會是很殊勝的。除非說這個人的自尊心是比較強的,而不願意接受菩薩的布施,那麼就只能夠說是緣分還不具足吧!所以,菩薩之所以很樂意布施給貧困的人,不是為了將來說某甲會報答菩薩,其實反而是菩薩希望藉這樣的緣分,將來好更有機會用更好的東西甚至是了義法布施給眾生,都是希望眾生能夠因而得到更大的利益。

第五是獲菩提心。因為多生多劫以來培植對三寶的信心,不毀謗善知識,廣修福德,並迴向親證無上正等正覺;時節因緣成熟之時,必然會得到一種果報,叫作「親證菩提」,親證了佛菩提道也會分證了解脫果。然而,雖然說佛菩提道跟二乘菩提,但是其實這兩者是匯歸於一佛乘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226902345&aid=15471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