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更有四事來求菩提
2020/02/07 17:25:05瀏覽492|回應0|推薦23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優婆塞戒經》的種種的深奧的道理,這是屬於大乘第一義諦法,今天子題是「更有四事來求菩提」。

我們來看看經文:「一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二者常樂稱讚他人功德,三者常樂修集六念處法,四者勤說生死所有過咎。」那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間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處的時候,不管菩薩對這件事情是不是已經可以心生遠離,已經不再纏縛於這世間法的利益,都應該為眾生感到歡喜、為他慶賀;而不是心裡面生起種種輕蔑,乃至於嫉妒懷恨或是種種不隨喜的這種心情。第二個是常樂稱讚他人的功德;就是說對於他人如果有在世間的功德處,乃至於出世間的功德法財,能夠做出一些事情來,菩薩應當當他的面以及當著所有人來為他讚揚、來為他稱讚。這和前面的事情有所不同的是,因為功德處跟眾生的利益,有時候並不完全相同;在許多的地方,功德是自己有所修行,乃至於說有所利益他人,並不是只有個人得到自己的好處,自己在眷屬或是在名利上得到了好處。然而菩薩卻不介意,我為眾生感到歡喜,應當想說,這生死中有很多的難過的地方,生死中有很多艱困的地方,所以眾生能夠得到好處,願意能跟你分享,這樣的話你就應該為他來歡喜;乃至於聽到有人得到這樣好處,你都應該能夠產生隨喜的心。第三者就是菩薩在這過程中,要常常自己修集,修集什麼呢?要對於六念處這樣來作觀行,就是除了端念三寶的功德以外,還要念戒、念施、念天,從持戒、布施以及生天之法,然後來自己領略佛法的妙處,這個就是屬於菩薩應當常樂於修集的事情。第四者菩薩應當為眾生來說生死的所有的過咎,自己也要從這生死的這些痛苦中能夠出離,所以要勤說;你能夠勤說的話呢,就可以將來可以不斷的樂說,不會有所疲倦。

所以這四者就是菩薩如何產生世間的利益,以及菩薩可以安住,因為一般人覺得修行就是一個苦行,尤其前面的四法在說:你要親近善友,接近善知識,然後要能夠心志堅定;對於難以修行的法自己要心志堅定,繼續的往前修持,乃至於對於一切眾生要心懷慈愍。這樣的法有時候你作久了,但是心並沒有辦法安住,許多的時候你見到他人得到了比自己更好的好處的時候、更多的利益的時候,你心裡面反而會起了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想法,想:我自己是修行人,我也受過菩薩戒,為什麼這樣好處沒有發生在我的身上?反而是這樣的人?他前輩子有種種等等。如是在這些過去的業報在猜想,乃至於自身的業報在猜想,乃至於起人我見,對於他人和自己,還有自身的這些事情起了些煩惱。因此這樣就沒有辦法安住在第一義諦法中,將來就容易退轉自己的佛菩提道,不容易持守自己的本來的初自的一念──希望能夠成就佛果,這就是因為心裡面對一切諸法並沒有隨生歡喜。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得到一些好處,只要他並不是很過分,很過分就是說他不是透過貪贓枉法,或是種種這些不利益他人的事情而得到的好處,我們應當心裡面轉變,替他感到歡喜;而不要一口氣就馬上說:你這些都是生死法,你喜歡這個將來會如何如何。這樣潑人家的冷水,這樣是不好的。所以要安住於這世間不管是哪一個法,你都要從中去作這樣的簡擇,簡擇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可以安忍眾生能夠得到利益。

再來就對他人雖然做了一些微薄的功德,你心裡面要真正能夠稱讚他人,能夠在許許多人面前來稱讚他,乃至於想辦法去說這樣的好處等等。讓這個人以及他人能夠聽聞這樣的功德法財,將來可以一直繼續地做,乃至於模仿這個人的功德,然後做出更有利益於世間的、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所以菩薩應當為之歡喜、常樂於稱讚;不要吝於讚歎別人,而心裡面反而起一種想法,說:這樣做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樣做我也會啊!只不過我沒有時間去做。然後心裡面甚至還想:他這樣做的話他是別有居心的,他可能是為了些特殊的目的,並不是他真心的想要做這些事情。也就是說菩薩如果在這過程中,都是懷抱這樣沒有辦法去隨喜他人的心情,沒有辦法對於他人的鮮薄的、鮮少的、少有的這樣的一點點功德,都沒有辦法隨喜,這樣菩薩是沒有辦法安住在任何一個世界的。

第三個就是說菩薩對於六念處,包括三寶這樣的尊崇,都應當要甚深的努力,要在許多的法門上能夠專注,乃至於作為眾生的楷模,讓眾生知道是怎樣的行止。所以人家會看說:這位是三寶弟子,他是精進於前面的三念;就是他不斷地會在念佛,他在家裡面念佛,然後出門的時候他會來說阿彌陀佛,然後跟眾生來結緣;然後時間一到了一個修學的時間點的時候,他會就固定的每個禮拜或是什麼時候,他會去一個修學道場去修學。這樣人家看了就說:他真的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那他修行人的舉止就可以從下一個地方看出來。就是這樣的人,會因為他不斷地想念以及思惟,以及簡擇如何布施、如何持戒、如何具備天眾的以及乃至於彌勒菩薩所現在居住的這個天界,應當具備的天人的功德,這樣來修集。所以他所顯露出來的威德以及功德處,就會更加的不可思議,因此能夠讓其他的眾生感覺到歡喜,認為他不只是世間的善人,可以從中得到甚深的利益,也可以願意和這樣的人來交往。因此菩薩於這過程中,可以種種的調伏自心,也可以藉此來調伏眾生所難以調伏的眾生性。因為如果只是一個道理,但是自己卻沒辦法做到,這樣是沒有辦法來讓眾生心服口服。所以這前三件事情都是菩薩樂於安住之法,所以菩薩於世間雖然非常的辛苦,可是因為他這邊的法和他自己的意識心的歡喜處可以相應,所以他的意識就不會感覺到那麼苦。雖然他所追求的是第一義諦這個真如之法,以及真如所含藏的所有的無量的功德,可是他對於意識心相應的種種生死以及煩惱之法,可以透過這三件事情來加以或多或少的降伏。

再來第四者就是菩薩在這過程中,他會不斷地來演說這個生死中的不好的地方,能夠讓眾生瞭解到生死裡面也有諸多的痛苦,不至於纏縛在這生死之中。因此菩薩會利用機會,然後看到眾生失去利益的時候,就會婉轉來說明,請他不要擔憂。當發現眾生心裡面可以接受一些啟發的時候,就在這時候就可以為他來解說若干人天的善法,讓他知道布施持戒以及修天之法,讓他知道往生如何到天界去,這些都對於攝受眾生有很大幫助。而且菩薩如是說,可以將自己的理念變得更為通澈,不至於只有在自己思惟的境界法中,並不知道如何來攝受眾生。而且從這樣的說法裡面不斷地建立功德,以後將來就可以向樂說菩提之法來前進;因為生死並沒有離開我們涅槃之法,ㄧ切的涅槃之法的實際,實際上就是涅槃的實相,這完全是這個真如心所顯示的。所以菩薩透過這些過程中,讓這個心以及行以及口業,都可以跟佛菩提道相應,可以安住在這樣的過程中,就是透過這四種事情,來讓自己身口意業,可以在佛菩提道安住。

那我們再根據經本,有一部經叫作《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裡面就有提到:「見他得利,心不歡喜;障他得利,為作留難;見他行施,無隨喜心。」這樣的話就會讓自己的資生受用,以及威勢就會不好,為什麼呢?因為佛告訴我們,這個法界完全是相應的。如果你看到別人得到好處,可是你心裡面總是擺了一個不隨喜的心,心裡面偷偷擺起一張臭臉,甚至看到他想要得到好處的時候,想辦法去阻撓他、想辦法作梗,讓他處處都沒有辦法得到這利益,或是得到利益會予以減損。而自己反而:說這樣的話,我是在讓他經歷一些苦處,讓他不要在生死中那麼樣的纏縛。可是佛說這樣是錯的,因為這樣作的話,眾生他的資財、他的資生勢力,就會因為這樣而減少。甚至有的人他布施的時候,如果說有人還不願意看到他布施而生起隨喜的心,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讓自己的未來生就會障道。障道的因緣所產生的就是因為當初心不隨喜,而在後世所成就的果報,就是資生會非常困難,生活上會種種的障礙。如果菩薩在生活上產生這樣障礙,就不容易可以持續這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

而且在這部經裡面又有提到:「於諸眾生,起嫉妬心;見他得利,心生惱熱;見他失利,其心歡喜。」所以這樣的話,果報在勢力上你就會減損,你的威德就會減損等等。因為一切的眾生,他所作的就是過去的因以及結今世的果。那菩薩在於世間ㄧ樣是如此,如果我們心和眾生並沒有共同心,並沒有想要同事、利行,而反而是人家得到好處,心裡面生起很大的惱熱,心裡面產生很大的痛苦、產生嫉妒;然後看到別人沒有得到好處的時候,反而心裡面高興。不管這些心行是多麼微細,對於自己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後果;乃至於看到別人名譽遭受到迫害,然後心裡面非常的高興,產生歡愉的心情。如是者就是對於佛法並不瞭解,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不應當見執取利益,不應當見到利益就在那邊作纏縛;可是並沒有要我們看到一切眾生,纏縛在這些名利之中的時候,要作各種的損害想。如此的菩薩,這樣不會和眾生心來相應,即使是你想為他說生死的一切痛苦,與生死的一切的責難;但他發現實際上,你對他許許多多的都是不贊成的,對他所得到的好處都是不贊成的,乃至於對他所得到的名譽是痛恨的、或是嫉妒的、或是厭惡的,所以這樣他就不會來跟你親近。

所以菩薩第一波羅蜜在前首先說布施,你要透過這樣的布施的情懷來憫念眾生的難處,因為眾生對於一切的所有法,他並不是很明了。可他只知道說他這一生生活上很困難,即使是不困難的,他ㄧ樣有種種的煩惱。因此菩薩要能夠隨喜大眾的一切利益、一切的功德,不至於自己產生了種種的煩惱。當別人得到好處的時候,我們就替他鼓鼓掌、替他歡喜,也想說將來他如果有因緣的話,我就來說一些佛法,讓他不至於感覺到困擾。那如果看到一些沒有威勢的人、貧賤的人,心裡面不應當來輕賤他,不應該想說:他就是沒有做什麼好事,他就是過去生不努力修集福德,所以今生才會這樣如此如此如此如此。而在想的過程中,並不是來憫念眾生,而是比較刻薄的心理,透過這樣的心理的積聚,菩薩就會有種種的口業的產生,這口業的語言並不是一定要透過嘴巴來說出來,而是在這過程中產生了種種你難以思議的一些法。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應當來跟眾生作留難,因為眾生對於一切諸法他難以領略,所以他不會想要遠離這一切諸法,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諸法的體性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菩薩應當自身自修自己應當作的功德處。雖然眾生的功德處,他是有為的功德,他甚至也沒有想過自己應當如何來修學佛法、親近三寶,但是菩薩應當作為眾生的模範,不應當在這個地方跟眾生來斤斤計較,應當想自己可以脫離生死苦海這是必然的。《法華經》上面有說:乃至於一合掌,就是說只要你對三寶道場,在三寶道場裡面能夠對佛世尊來合掌,不管是真像——真像就是說你親身遇到佛,乃至於銅雕,乃至於木刻的這個佛像都算。只要你合掌,即使是說你的心沒有非常的虔誠,以散漫心來合掌,這樣都能建立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菩薩不應當來執著自己到底有沒有在世間得到所有的名利,甚至在想說我應該是不是要廣求多求;而應當想: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切都有佛菩薩替我們安排。然後只要在這個地方能夠安住,安住在這些種種利益他人的法中、種種隨順他人法中、種種隨眾生同事利行的法中,這樣就已經是很難得了。

這個世界就叫娑婆世界,就是因為有菩薩安住於此處,所以我們應當作為眾生的真正的楷模,讓眾生瞭解到說應當親近於三寶,應當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菩薩不應該遠離第一義諦法,遇到第一義諦的時候,不明白不瞭解,應當來想說:我應當再去找哪一位善友?哪一位善知識?他可以為我來開曉這個道理。而不應該是自己蒙著頭,自己硬要思惟,可是卻沒有辦法瞭解;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在第一義諦法而有所入門。然後對自己也應當去作簡擇,自己在這生死法中,是不是有許許多多的纏縛自己的心性的煩惱?這些煩惱是因為是業障所產生?還是報障所產生?為什麼自己要在這個過程中,繼續來產生這煩惱呢?如是煩惱連結到自己的自身障礙,這樣就變成三障具足。所以菩薩在這過程中應當來想:我應當在受了這個如來藏所生起的種種業報、果報之後,應當也是隨順;乃至一切眾生他們也是由自己的如來藏,所出生的一切諸法,所以我應當也是隨順。菩薩不逆世間的因果,而能隨順世間的因果;不至於想要惱害眾生,而能夠慢慢伺機能夠調伏,善調伏眾生的心念,也善調伏自己的心念;不至於當一切眾生,得到歡喜的時候,自己反而作逆害想,乃至於作不如理作意之想,乃至於產生種種世間所說的嫉妒種種之行。所以菩薩應當於這地方,深自地反省自己的心行,如是可以避免生死中種種的痛苦,不至於在一個世界裡面無法長住、久住、安住,應當於世間一切法,都能夠作種種的調伏。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226902345&aid=13137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