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0 綠島潛水 (上)
2020/08/21 04:40:55瀏覽1166|回應0|推薦26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 無法出國潛水, 因此小妤老早就訂好今年第二趟的綠島潛水在八月中. 我原先已經答應政大 EMBA 要在這個月中去爬富士山, 但因為疫情, 所以富士山行程在 5 月份確定取消, 因此我反而可以來潛水. 產後復出的阿丁和閉關已久的阿凱, 居然都可以來參加; 收山已久的 Q 媽看到這回很多人參加, 突然宣稱要跟我們一起來共襄盛舉. 就這樣, 一行 11 個人, 於 8 月 13 日分別自不同地方前往台東, 然後於 8 月 14 日早上搭船進綠島.

      其中小兔是帶著家人, 所以他們住到子明的民宿; 阿丁的妹妹比我們早四天進島, 先拿 open water 的證照, 拿到後直接留在俞教練的飛魚潛水店等我們, 也因此, 我們原先的六人房不夠睡. 最後阿凱犧牲, 用阿丁帶來的氣墊床打地鋪. 房間和床位搞定, 大夥兒把裝備設定好, 開始下水囉!

8 月 14 日星期五

      第一支氣瓶, 展元帶我們從石朗下. 這個暑假, 由於所謂的 "報復性旅遊", 所有離島景點幾乎天天都客滿. 我們好不容易從浮潛的人潮中鑽出一條路, 下水後沒多久, 便直接下沉.

      我原本在俞教練的潛水店裡, 把一本有關珊瑚的書瀏覽一遍, 預計這回潛水, 要把一些生態現象親自看清楚. 不料, 一下水後, 什麼軸孔珊瑚, 千孔珊瑚, 軟珊瑚, 石珊瑚, 藍珊瑚等等名稱, 瞬間忘光光, 看到一堆珊瑚卻完全不會辨認! Fox哭哭 只有看到 "出芽生殖" 還記得, 因為以前俞教練在水下介紹過.

      黃衣錦魚是我很會認的, 因為當年第一次和俞教練下水, 他後來看照片時有教過. 通常他口頭上介紹過的, 我比較容易記住. 自己看書, 往往要念到三四遍以上才會記得!

      這是金麟科的魚, 有一個很特別的名稱, 叫做 "康德松毬", 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但網路上有另一個名稱 "黑肩鋸麟魚" (孔鋸麟魚), 我覺得更貼切.

      游著游著, 看到一條完全沒動的海蛇, 似乎睡著了. 以往我都把在台灣看到的海蛇, 叫做 "飯島氏海蛇", 但這一條海蛇的紋路偏藍綠色, 而且相當長 (超過一公尺), 因此我懷疑是不是青斑海蛇?

      確定這應該是軟珊瑚, 但我的老花眼實在無法辨識到底是不是八放的花瓣? 唉!

      綠島的熱帶魚群相當豐富, 這也是為什麼光是在綠島浮潛, 就可以滿足許多觀光客. 這紫紅色的魚, 可能是 "厚唇擬花鮨", 拍得有點兒模糊; 這是鱸形目的魚, 所以如果看不清楚, 硬要說牠是一隻鱸魚, 也不算錯啦, 嘻嘻!

      原本以為只是拍一隻長得比較怪比較小隻的硨磲貝, 沒想到後來放照片出來, 俞教練說 "這是珊瑚貝. 你看到有很多紅色的感光眼點, 是牠的特色." (結果, 我忘記問畫面中是那一種珊瑚!?)

      展元帶著我們在 "後花園" 繞一圈後, 回到海底郵筒處. 看到一隻螳螂蝦, 可惜我急著按快門, 兩張都還沒對焦好! 我想到小妤曾說螳螂蝦可以發出水波功, 打斷人類的手指頭, 所以我始終不敢太過靠近這美麗的小動物.

      由於我的氣不足了, 大夥兒浮出水面, 結束這一支潛水. 我看了一下記錄, 這一支我潛了 55 分 20 秒, 最大深度 17.6 米, 水溫 29.6C. 我覺得很溫暖, 但小妤和小劉哥卻覺得很熱.

      巫主任突然覺得頭暈心悸, 所以一回潛店, 就去躺著休息. 我簡單幫他評估了一下, 覺得呼吸和心跳都還好. 小妤認為他應該是為了省氣, 所以有做憋氣, 才會造成頭暈的現象 (幾年前, 阿仁也是因為憋氣, 上岸後頭痛了好久); 我笑說 "怕甚麼啦, 有我下水, 你們幹麼省氣?" 因為我是耗氣最兇的, 所以每次都是我先沒氣了, 大夥兒得跟著上岸. 小妤說 "又不是每個人都像你這麼不要臉, 耗氣總是這麼兇." 我回說 "我來潛水, 是要開心輕鬆的, 又不是來爭業績, 幹嘛這麼拼命? 沒氣了就上來, 沒甚麼面子不面子的問題呀!" 俞教練擔心巫主任會不會是 "氮氣栓" 的問題, 所以要他吸一下純氧. 但我覺得不像, 因為我們下潛深度不夠, 而且萬一真的是, 那就得用高壓氧才有效; 巫主任也覺得休息一下就好了, 所以最後是我給他一顆普拿疼, 讓他多睡一下.(我說要幫他按摩, 放鬆一下肩頸, 但他不好意思接受)

      晚上的夜潛, 巫主任便不下水. 展元帶我們下中寮港, 才一下水, 我的面鏡就進水. 我覺得是頭套或頭髮卡到面鏡, 但調整了幾次, 還是會慢慢滲水進來. 弄得我一直在玩 "面鏡排水", 最後面鏡的除霧功能喪失, 我又開始面鏡起霧! 於是, 用海水沖洗一下, 再面鏡除水. 就這樣一直搞這面鏡, 根本都沒心情跟著大夥兒欣賞小生物了. 聽到他們敲氣瓶, 我跟過去, 發現模糊一片, 所以隨便拍個照便讓出位置給別人. 即使如此, 我還是拍到不少可愛美麗的小生物.

      這一隻小螃蟹, 把自己的頭裝飾地高高的, 很像周星馳電影裡林青霞的頭飾, 很有趣. 可是, 我在拍照的時候, 其實沒看懂牠是誰, 所以對焦不準.........

      這一隻小章魚大概只有一公分大, 不知道算不算是侏儒花枝?

      海葵裡的螃蟹大概是睡著了, 任我拍得清清楚楚卻沒有亂動!

      這一隻可能是崔坦科 (Tritoniidae) 的海蛞蝓.

      比較大隻的紅紋盤海蛞蝓.

      個性兇狠, 會吃其他種海蛞蝓的虎海蛞蝓.

      有幾隻叉鼻魨在睡覺, 我經過了, 就隨手拍個照片. 不料, 突然有人拿碳棒按了一隻叉鼻魨的身體一下, 牠立刻稍微鼓脹一點, 緩緩游開. 那人用碳棒又按了牠一下, 牠火大了, 鼓的更大而游開. 我心想 "咦~ 原來叉鼻魨也會鼓脹? 我一直以為只有河豚才會." 結果, 這隻被嚇到的叉鼻魨往我這兒游過來 (牠發現只有我最善良, 不會整小動物), 我趕緊按下快門, 意外拍到這張非常有趣的畫面.

      牠剛好張開嘴, 配上鼓脹的身體, 張大的雙眼, 看起來就好像很驚慌的樣子, 呵呵!

      又看到海蛇 (像是黑唇青斑海蛇), 我又忍不住跟了牠一段路, 一邊拍照, 一邊錄影. 海蛇和一般蛇類最大的差別, 在於尾巴特化成扁平狀, 以方便在海裡游泳. 另外則是鼻孔的位置和瓣膜, 以及腹部麟片的變化. 厲害的海蛇, 在水底一次可以待上 2-3 小時, 而且還是會吐信以偵測水中氣味.

      我的面鏡問題無法完全排除, 在水下始終很不舒服, 有兩度想要先行上岸離開, 但一次是被可愛的叉鼻魨阻擋, 第二次則是準備浮上水面時, 意外看到兩條發亮的帶子在水面漂過去.

      我一看, 是一條好特別的魚, 拉著長長的背鰭和腹鰭, 似乎還發出螢光; 在水面上繞著我們游走, 看起來像是一位美麗的舞者, 拉了兩條彩帶在翩翩起舞. 牠繞到第二圈時, 我改用錄影模式. 後來展元說 "這是絲鰺." 俞教練進一步說 "這是印度絲鰺."

      我還看到一條馬鞭魚, 可惜不小心用了閃光燈, 照的好難看.

      我決定要上岸了, 夜潛的好處, 因為只有下潛 3-5 公尺, 所以也不用減壓, 直接就可以浮上水面. 上來前, 看到一隻馬糞海膽, 據說很好吃, 可是我不喜歡吃生魚片, 所以沒興趣, 哈!

      這一支氣瓶, 我潛了 76 分 28 秒, 最大深度 3.6 米, 水溫 29.7C.

      晚上大夥兒喝酒吃零嘴聊天, 並分享照片, 請俞教練解說, 直到 12 點多才去就寢.

8 月 15 日星期六

      早上第一支氣瓶, 展元說要帶我們去一個秘境, 可以鑽一些海蝕洞. 他說 "有一個隧道比較小......" 用雙手比了一個大小, 看了阿凱一眼, 又稍微把雙手張開一些, 繼續說 "但你們應該都鑽得過." 弄得我們全都笑出來.

      展元開車載我們到公館, 過了將軍岩, 在路邊停車, 大夥兒整裝後, 跟著他走過一段崎嶇的礁岩路, 然後在一個小洞口下水.

      由於昨天我配重 6Kg 覺得有點兒過重, 所以今天拿掉 1Kg, 配重改為 5Kg. 一下水, 便要鑽一道隧道, 可惜陽光不夠強, 這兒也不夠深, 因此 "藍洞" 的感覺不明顯, 只要有人稍微踢到一下海底便會起沙.

      鑽過兩道隧道後, 我看前面的礁石, 很像一個人伸長了脖子在探望呀! 眼睛, 鼻子, 嘴巴和耳朵都出現了, 相當傳神.

      但其他人似乎沒這樣的感覺, 跟著展元繼續往前游.

      途中還是有看到幾隻海蛞蝓, 這一隻應該也是崔坦科的海蛞蝓. 俞教練介紹過, 崔坦科的特色, 嗅角會有嗅套, 前面口吻部會分岔.

      這一隻是朦朧盤海蛞蝓.

      我們繼續鑽著不知所云的孔洞和隧道, 感覺像是在探險, 但卻又完全不驚險, 呵呵!

      展元先前有說會看到一個 "心形" 的岩洞, 可是我鑽了半天, 好像沒看到哪一個洞口像心形呀! 只有這張照片中間偏上一點的小洞口, 從這個角度看是比較像.

      後來反而衍伸出他和阿凱的 "心心相印" 笑話, 讓阿凱又氣又尷尬, 呵呵! 最後在海浪中, 我們努力爬上礁岩, 又彼此幫忙拉一把, 這才全員安全上岸.

      這一支氣瓶, 我潛了 67 分鐘, 最大深度只有 10.4 米, 水溫 29.6C, 好舒服.

      回到潛店, 大夥兒梳洗一番, 等吃中飯囉!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rrando&aid=14922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