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國”君主”議會”制度(二十五) ----議會內閣運作制度的成形
2012/09/27 00:54:00瀏覽314|回應0|推薦9

1661年查理二世復辟時議會幾乎是慷慨的提供新國王所需的經費,約瑟夫 · 威廉森 (Sir Joseph Williamson16337月25日~170110月3日)解釋的理由:"當王子們不需要錢的時候他們也就不需要我們了"("When princes have not needed money they have not needed us".)-----這很明確清楚說明了議會權力是"利益分享"的本質。

光榮革命之後英格蘭的社會結構發生明顯可見深層的重新整合。  在此之前,土地財富和經由貿易特許法規形成的城市財富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革命之後,大地主貴族資本家政治商業利益的結合,社會形成新的上層精英(aristocracy)階層,這使得經濟利益集團強大的能左右政府的政策。    英格蘭議會 支持工商業的發展,使得英格蘭上層精英(aristocracy)階層,風起雲湧的參與商業貿易的發展,積極向外擴展,取代了荷蘭聯合共和國貿易強國的地位  這各趨勢當然也造就許多的”權力腐敗”的事件,最有名的就是漢諾威王朝皇室成員也捲入南海泡沫(the South Sea Bubble)內線交易(insider trading)-----不列顛參與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剛取得輸往加勒比海西班牙殖民地些許的奴隸貿易(slave trading)配額及剛剛發展的補鯨行業(Arctic whaling)都成為南海泡沫的素材,人性的貪婪是非理性的,以至於以機械力完美解釋天體運行的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 1642-1727)也陷溺其中慘賠!!

在十七世紀,議會獲取淩駕君主的優勢,上議院最初是比下議院有權力,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上議院的權力逐漸減弱。  到了十七世紀後期,下議院已經成為唯一的權力啟動徵稅的措施。  議會現在穩固的佔據了駕駛座位,但是誰控制議會了?

16881715年的政黨狂熱(the 'Rage of Party')時期得不到最大政治團體的贊同是無法治理議會”-----經歷了二十年舉行過十一次議會選舉的混亂。      沃波爾是非常優秀的政治經理人很快就意識到對議會特別重要的是下議院的控制,也就實質有效的掌握了政府。  

整個十八世紀政治腐敗現象十分普遍,特權身分在國家政治運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議會席位被視為地方士紳的資產,在那時多餘的席位只是簡單賣給出價最高的。

議會席位並不只是賣給富裕和雄心勃勃的人,營利的公司也會買------那個時代的跨國公司東印度公司(the East India Company),就購買了主教城堡選區(Bishop's Castle)兩個席位中的一席。  

羅伯特·克萊芙(Robert Clive)畫像

少年時期結黨鬧事羅伯特·克萊芙(Robert Clive1725929~17741122)造就了東印度公司的傳奇,七年戰爭(the Seven Years' War1756–1763)徹底將法國的勢力由印度驅離,東印度公司成為印度的實質統治者。  1770年孟加拉饑荒(The Bengal famine of 1770)造成東印度公司財務危機,1773年不列顛議會通過為東印度公司量身訂做茶葉法案 (the Tea Act),成為北美十三洲殖民地獨立戰爭的直接原因。     不列顛議會這樣赤赤裸裸利益分贓的運作無所不在,隨著工業革命造成的變遷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新興的利益團體要求改革的壓力越來越大------選區的改革就是必須面對的社會議題!!

 

free counters
Free counters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689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