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明進化的軌跡 ------ 文明總論,意識起源的爭議
2008/01/07 08:59:07瀏覽1988|回應0|推薦11

1.    文明的起源,歸根究底ㄧ定必須探討”人的意識起源”--- 指意識的產生和來源。

2.    意識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是科學上和哲學上最大的難題之一,唯心論唯物論,一直爭論不休

3.    唯心主義是將""(精神和意識)視為終極存在(第一性)的、與唯物論相對立的世界觀。   柏拉圖哲學思想核心的理念論,他認為存在著一個由形式觀念組成的客觀而普遍可靠的實在世界,即所謂"理念世界"

4.    就是一種唯心的觀點,直到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1650)完成了由柏拉圖開端而主要因為宗教上的理由經基督教哲學發展起來的精神物質二元論  指出了心靈與物質的相互差異:心靈能思維而不占空間物質占空間而不思維笛卡爾體系提出來精神界物質界兩個平行而彼此獨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夠不牽涉另一個。  二者互不決定互不派生。 這就是笛卡兒二元論哲學的精髓。  笛卡爾哲學在關於物質界的全部理論上,是嚴格的決定論。  提出了“我思故我在”這一哲學命題,他說:對任何事物都可懷疑,唯獨對“我在懷疑”不能懷疑,這說明有一個懷疑的我(即心靈)獨立存在。  唯心主義奠定理論基礎,但還是未能解決人的意識起源”根本問題。

5.    唯物主義,是將物質視為世界的本源(一元論,唯一"自變"的性質),將精神意識視為人對物質的反應的(第二性可視為"函數"概念的"應變數")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起源較晚,系統完備更晚,因而也不能徹底駁倒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者經常利用這個困難宣揚意識的獨立自在性以攻擊唯物主義

6.    唯物主義源於(實證)科學在十七世紀達到了極奇雄偉壯麗的成功。 科學帶來的新概念對近代哲學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科學方面,有四個不同凡響的偉人,即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219~1543524開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227~16301115日﹚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215~164218日﹚和牛頓Sir Isaac Newton164314~1727331日﹚,建立了"自我圓滿"的物理力學系統  由行星位置變動的觀測建立橢圓形地動軌道繞日運行模型,牛頓把“定義成運動變化的起因,也就是加速度的起因。他於是得以提出他的萬有引力定律﹕一切物體吸引其它一切物體,這引力和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和其距離平方成反比。” 從物理定律中幾乎消除了一切物活論(泛靈論)(Animism)的痕跡。  希臘文化的神話,顯然把運動能力看成是生命的標誌  亞裏士多德的意見,動物的靈魂有種種功能,其中有一項是催動動物的身體。在希臘人的思想中,往往認為太陽行星就是神,或至少是受諸神支配和運動的。

7.    這一切都被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改變了。  無生物質一旦讓它運動起來,倘若不被某種外部原因制止住,會永遠運動下去。並且,促成運動變化的外部原因只要能夠確實找出來,本身總是物質性的  不管怎樣,太陽系是靠本身的動量本身的定律運行下去的﹔不必要有外界干涉。  也許仍好像需要有神使這個機構運轉起來﹔據牛頓說,行星起初是靠神的手拋出去的。  但是當神做罷這事,又宣佈了萬有引力定律,一切就自己進行,不需要神明再插手。

8.    思想認識的世界在牛頓之後,由哲學猜測進展到科學求證---唯物主義得到"飛躍"的進展。 牛頓的力學世界觀的建立在由培根(Francis Bacon1561122~162649﹚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45~1679124)洛克(John Locke1632829~17041028)營建的經驗論思想基礎上,經過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312日-1753114)休謨(David Hume1711426日-1776825)的修定到費爾巴哈成為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同各種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大機器,不會變化

9.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唯物主義由於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不能科學地解決這一要深刻地揭示意識的本質和作用,必須要對意識的起源進行科學的歷史的考察。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意識作為人腦的機能和屬性,作為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它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現代自然科學證明,地球產生到現在已經有了大約46億年的歷史,在地球形成以後的相當長時期內,地球上沒有生命的存在。  而人類的出現大約在二三百萬年以前。  這就是說,在地球形成以後的幾十億年中沒有意識現象。意識現像是在地球經歷了長期發展隨著人類的出現而產生的(I.E. 類似生物的本能 – instinct,是基因演化的結果. )

10.  意識的產生過程是與自然界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相適應的。 開始,地球上只存在無機物無機物只具有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反應特性。 如岩石風化、物體熱脹冷縮等。

11.  無機界經過長期發展,產生了生命現象,出現了生物有機界,與此同時,物質的反映特性也發生了質的飛躍,出現了生物的特殊的反應形式,這種形式在低等生命(植物和低等動物)那裏表現為刺激感應性,例如向日葵的向日性。 這種刺激感應性包含了感覺的萌芽,感覺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2.  低等生命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較高級的動物,隨之產生了感覺這種較高級的反映形式。如鷹有敏銳的視覺,狗有敏銳的嗅覺。 在較高級的動物身上,由於有了神經系統,因而它們能夠把對外界的各種感覺聯繫起來,形成對客觀環境的統一反映,這就是動物心理。 這是意識產生的前奏

13.  隨著類人猿向人的轉化,猿腦變成了人腦,從而也就出現了人所特有的高級反映形式——人類意識。但是從動物的腦到人腦的發展,並不單純是生物自然進化的結果,更重要的是生產勞動的結果。   在勞動基礎上產生的語言也對意識的產生和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勞動從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 這種社會勞動,使作為思維器官的人腦日益完善,同時又推動社會的發展,改變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從而使意識的內容日益豐富。  所以,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的產物

14.  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哲學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於運動與變化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 還認為,從無意識的物質到人類意識的產生,在自然發展中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歷史過程大體要經歷三個決定性環節,即:

·             從一般物質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             從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心理

·             從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的產生。  到這個階段,已經自體完善”主觀意識”的根源。

 

free counters
Free counters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asTso&aid=1516388